6. 結論:一個夢想
宗教信仰為人的生命給予積極的鼓勵,使人活出博愛與慈悲,且以博愛與慈悲擁抱世界。然而,要落實推行宗教,宣傳信仰,我們不期然會問:現時在世界的宗教實在很多,在爭議上,常會說:「那一個宗教是『真』的宗教?」此刻,我們不爭辯宗教的真邪,而肯定地說:凡正信宗教必具有真理,我們要尊重各宗教的真理,以顯示其「教義」;亦當接納其「教規」,教規乃導信徒活出「善」,且具有警愓作用;為凸顯宗教本身的教義與教規,「教禮」便是信徒在崇拜上所實行的禮儀,表示宗教的情感,展現了宗教的「美」。
由是,我有一個夢想:在新世紀之際,宗教與宗教間的互認,即認同每一宗教的存在價值,我們可從人的心靈淨化上作共識,從社會與世界的和諧上作溝通與努力,從大自然的妙微啟發上互相關注,因為宗教帶來的是生命的轉化,使人尋得真我。因此,我們要承認自己仍有不足之處,需要醫療,也需要革新,不同宗教便可以互補不足;每一宗教真理可以豐富其他的宗教。於是,宗教的世界性交談是必須的;雖然,在廿世紀的末期,宗教交談已經在不同地區,部份宗教團體,學術上的研究有所接觸,卻不能普遍流傳,依然未能互相愛慕和尊重,互讓和互諒,互相欣賞和接納,故也不能同心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繁榮。故我夢想著:在世界的中央,有一個不被經濟、政治、俗世、自私、偏見等所污染的樂園,世界上東南西北各方的宗教領袖都聚集在一起,共同關心世界的現存問題:如心靈環保、生態環保、社會性的不公義、貧窮與痛苦、人權與自由、暴力、倫理道德、教育、信仰意識、戰爭等等問題。經過大家真誠的交談,所有宗教領袖同心合意地為世界的和平簽署了一份「和平宣言」,許諾在新紀元建立博愛、慈悲、和諧、尊重生命、感恩的精神,共同反對暴力與獨裁、戰爭與侵略;互相關心貧苦大眾,幫助弱小者;共同給人的精神生命與心靈需要作培訓,鼓勵不同宗教的信徒互相交談和合作。
所有的宗教領袖在簽署了「和平宣言」之後,便一起用不同的宗教祈禱方式作結束這一次聚會,然後約定大家回到自己的地方落實地推行,使各信徒都同心奉行,若有困難便透過學者作深入的探討及更新。
「和平宣言」向世界公佈後,以五年為限,各宗教領袖再回到中央的樂園,作互相交流分享和檢討,然後再發表新的宣言……在我的夢想背後,我又出現了一幅圖象:「日鑿一孔,七日而渾沌死」(莊子應帝王篇);隨後,在我心底又浮現了柏拉圖的「理想國」、儒家的「大同篇」、老子的「小國寡民」的國度、佛教的「西方淨土」、基督宗教的「天國」、伊斯蘭教的「天園(天堂)」……
最後,我從夢中醒過來,莞薾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