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5
神學年刊
(2004)p.1-26
 

從「道無終始,物有死生」談宗教信仰的世紀跳躍

 

3. 一個在廿一世紀初的「宗教的普遍現象」

從「宗教信仰與文化意識」的探討中,我們好像只是由積極面帶出一份希望的憧憬;由正面帶來醒覺的革新,突破的光明和仁愛的美好。然而,廿世紀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至世界經濟大衰退,到第二次大戰,共產主義的唯物思想所否定人性尊嚴,隨之又有恐佈主義的出現;經濟方面也有了轉型,以至廿世紀的經濟掛帥的政治局面;其間,科技的進步,資訊的膨脹發達等,使人的心也有所轉型,自然地傾向物質的科技資訊,做成了人以「金錢」為生命的核心,有了金錢便有地位、有名譽;「金錢」是現代人心中的偶像。


今天,我們生活在物質繁華的時代,心中所關注和追求的是豐富的生活,人的幸福在於擁有豐富的金錢和產業。


今天,我們的生活深受科技資訊的思想所控制,教育的重點也落實在科技資訊的訓練,懂得科技資訊的人稱為進步,不然便是落後。


因此,人的心靈隨著物質、科技資訊而「忙」,「忙」使人心死而轉型。聖經上有言:「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瑪竇福音五章21節);於是,人心也物質化了,人為了追求物質富裕的生活,不惜放棄自己的仁義道德的理念,「宗教」也在人心中被淡化了;「宗教」的「神聖性」也隨著人心的自我安慰而「俗世化」了;人為解決心靈中的矛盾和僥倖心理,便思考出多元化的答案,讓心靈得到自我蒙蔽的疏導和舒暢;於是,在人的表面上看來,我們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在多元化的探索中,我們越探索也越找不到安全之感,因為未解決或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會越想越多;人也在不安全感下,與人與社會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大,也有不斷將之破壞的現象。又在思想多元化的背後,有誰將告訴人:生活的根本義意和價值何在?人所尋求的或擁有的事物中,那些是最重要的呢?人心的安息在那裡呢?現代人的心態多不願解答這些問題,甚至也不會問這些問題,因他們處於「今朝有酒今朝醉」,或「為達到目的,為擁有自己喜愛的東西,可以不擇手段」的心態。因著這些心態反應和不同的問題,「宗教」也面對著一些挑戰,如「俗世化」現象的考驗等,故我們必須反省和正視廿一世紀初的一些事實和現象。


3.1 宗教的本質在於它的神聖性。但在面對入世的需要,宗教必須隨著時代的轉型而改變自己嗎?於是,有些宗教為了順應世俗的需求,和經濟政治思想改變的大趨勢,拋棄了較有超自然的神聖思想。另一個與「俗世化」思想並肩而行的思想就是「現代化」,即宗教為了配合現代的轉化,如工業化、高科技、經濟發展等,自身也當有所改變,以迎合現代人的生活表達。可見「現代化」也是「俗世化」的一個代名詞,故有學者(如英國學者韋爾信Bnyan Wilson)認為:俗世化是「現代化」與「宗教衰退」的因果關係,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即是說「現代化」的過程在正常情況下會導至宗教的衰退。由此,若從宗教的角度看:「人類已進入漫長的黑夜,每一代過去的夜色只會更陰沉,我們現在仍未能窺見其盡頭。在這黑夜裡,上帝的概念或神聖的意識似乎已無處容身,而賦予我們生存意義,助我們面對生死的古老方法,也愈來愈站不住腳。」14


由於宗教的「神聖性」被「俗世化」了,宗教衰退的現象也出現了,如宗教局限在私人的感受上,對公共社會的影響力減退;宗教精神趨向俗世化,神聖性的標準因放任主義而降格了;宗教活力的減退,獻身修道的人減少等。
15


3.2 整個世界都在邁向現代化,特別是第三世界。在狂熱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國與國所倡議和採用的措施,不但使社會結構起了劇變,連傳統文化價值也受到沖擊;而且現代化是純用經濟觀點來界定,而非指向人全面的發展。由於重視經濟和科技,結果便不擇手段地損耗和破壞了生態環境,還美其名為文明進步的成果在於提高人生活的質素,使人的生命過於物質化,人的心靈也便失去了平衡,做成踐踏基本人權和自由、違背倫理道德的規範;社會上便湧現了各式各樣的病態心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自以為可以解決失調的處方,宗教便被人濫用,五花百門的邪教因事際而出現,末世主義運動和宗教與文化的原教旨主義影響人心,造成酗酒、吸毒、自殺、暴力和部族戰爭。又加上最近東南亞的民生因金融危機受到嚴峻的威脅,種族間的問題也因社會不平衡的發展,貧富縣殊,政治的不平衡,種族仇恨引化成宗教的衝突和對立。


3.3 宗教本來是道德的磐石,是愛和正義的守護者,是窮人和弱小者的同行者和朋友;但不少宗教團體表現著上層社會的分子,至少擁有中上層社會的質素;不少宗教人士受不起時代潮流的物質誘惑,他們的行為表現,往往令到善惡混淆、倫理價值顛倒。


3.4 加上廿一世紀初發生了禽流感和SARS的現象,也有地震和大海嘯等災禍,將人的心打入「互不信任」的疏離中,人心怨氣嚴重;此刻,宗教本可安撫人心,但人心怨氣做成對宗教猜疑或有奇蹟的要求;於是宗教受到時代變化的倫理挑戰,未能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被認為宗教有虛擬影像的考驗,宗教信仰在終極關懷上也顯得淡薄。人在思想上顯得太有限和太狹隘,簡單地求助於思想的自動售貨機,或只要求即食文化,就能夠獲得所需要的利益,這便形成了宗教的挑戰。


再者,宗教本是和平的締造者,但不少的戰爭和仇殺,都與宗教派別有關:如愛爾蘭、斯里蘭卡、印度、印尼和中東一帶等多個地方,都充滿著宗教的鬥爭和仇恨。中東的恐佈主義者,以宗教為動力,到處破壞和殺戮,使整個世界陷入恐懼之中。各宗教或派別之間的明爭暗鬥,互相排斥,亦已司空見慣。整部人類的歷史,宗教衝突和戰爭,佔了相當大的篇幅,古今中外不相伯仲,但最後的結果,不單自己對真理迷失了方向,喪失了標準,也會令許多人對宗教的反感,什麼宗教都不再相信。法國哲學家巴斯噶說過:「以宗教為動機去行惡的人,沒有比他們作惡作得更徹底,更得意。」
16


從上面所提出的現世紀宗教事實與現象來說,似乎是在挖宗教的瘡疤,但事實上言,我們從反面提出宗教的不足處,便是要人正視宗教的本質是不可失去的,即宗教的神聖性是永不能泯滅的,「神聖性」失去了,宗教便不是宗教,故莊子在秋水篇中亦提出:「無以人滅天」。因此,在新世紀的開始,我們要從俗世化中尋回宗教的神聖性,發放宗教信仰中的生命智慧和信念,給人的生存價值和道德價值作堅定的維繫;「我相信,每個宗教,在這昏亂的世界裡,都能給自己的信徒目光遠大的智慧,和對生命的基本意義及道德價值堅定的信念。這是廿一世紀的宗教氣息,我稱之為宗教的正氣,它能瀰蓋宇宙,充乎人性,支撐人性,帶領人去反思,步向人類大部份無逆料的未來。」
17 如此,我們才能提昇人性,重整道德,和作心靈的環保,好能配合宗教的神聖性理念作新世紀的思想跳躍,望能達至:「或躍在淵、無咎」的革新,進而開創「飛龍在天」的新境界。(易乾卦)


  14. 關啟文著,「宗教在現代社會必然衰退嗎?——世俗化理論的再思」,見《道風——漢語神學學刊》第九期,香港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出版 1998秋 237。
(Acquaviva所言,引自Robin Gill, Competing Convictions《爭持的信念》 London: SCM, 1989, p. 26)
  15.

同上,239頁。
宗教衰退可分為幾方面:
a. 宗教私人化:宗教在公共領域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日益減退, 漸漸成了純粹私人喜好和選擇。
b. 思想的世俗化:著重超越領域,來生福祉,宗教教義和規條的世界觀,漸漸被重視自然領域,今生幸福,科學理論和效益主義的思想取代。這不單在社會整體上發生,也在宗教內部的思想轉變中出現。
c. 宗教活力的減退:信徒數目減少,信徒委身宗教熱誠冷卻,參與或捐獻也下跌。

  16.

陳達明著,「發放廿一世紀宗教氣息手——對宗教交談的期望」,周景勳主編,《宗教同步邁向二十一世紀》,香港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印行 1998 5-8頁。

  17. 同上,8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