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5
神學年刊
(2004)p.1-26
 

從「道無終始,物有死生」談宗教信仰的世紀跳躍

 

4. 邁向新世紀宗教跳躍的反思

宗教的本質在於它有一個神聖性的終極關懷,說明人生的最後歸宿,藉以引渡人追求真善美聖的目標,好能超越人的有限性,隨遇而安地活在知足常樂中。莊子在他的「大夢→大覺→大歸」追尋歷程中,終能體驗「道」的超越性與內在萬物中不失其神聖性,這也說明了「道」的宗教性本質,實在是千古不朽的,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給不同世界留下不同的訊息和啟發。人在不同的情況或環境中感應與體驗到神聖性的訊息和啟發呢?這是一個宗教的經驗,其本身涉及人對超越的覺醒和委身的回應。18 如果我們從理念上來描繪宗教的神聖性;那麼,我們必須對下列的問題作積極正面的反省和體驗,如能對宗教信仰的神聖性有深入而實在的了解:


宗教的神聖性能為世界帶來什麼?
宗教的神聖性為人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宗教的神聖性如何影響人心與社會?
宗教的神聖性可以肯定人的存在嗎?
宗教的神聖性可以喚醒人心嗎?
宗教的神聖性能否成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 與自然、人與神的大和諧融通的象徵呢?


如此,人要學習「自我檢查」,以明瞭自我生存的終極目的與對宗教的期望。然後,人要懂得「自我批判」,也就是說從反省中作自我的解剖,好能明白是非優劣,作出最好的抉擇,把握宗教的價值。最後便是人的「自我捨棄」,除了宗教的神聖性,一切都可以無所執著,即擇善固執,人便能謙卑地跳出自己生命被物質與慾望所束縛的框框,尊重宗教的真理及可信性,以及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可以從李震教授對宗教信仰所體驗的心聲,藉此幫助我們在新世紀的開始作宗教跳躍的反省,和對宗教神聖性問題的解答:


i 宗教信仰的緊要性在於它能指出人的真正面目,使人知道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因而獲得生命的安頓。


ii 宗教信仰給予人無比的自信及道德勇氣,敢於認錯懺悔,改過自新,活出愛的寬容與慈悲的寬恕。


iii 宗教信仰使人在不安定的廿世紀找到生命的跳躍,突破使人感到威脅的苦悶與焦慮、空無感與失望,且能從不安定的罪惡、邪道與災禍中找到安定感,也發現生命的尊嚴及高貴是分享了神之神聖性的美善。


iv 宗教信仰使人有超越精神,發現自我內心的善良和愛,心靈也找到真理中的自由,好能提升生命的力量,在面對困難挫折——特別是死亡時,能保持堅忍,不斷舉心向善,投奔那永恆自有自在的大愛。


v 宗教信仰使個人與社會更有愛,且透過愛的分享與實踐,使自己活出生命的價值,也樂於協助別人與社會活出生命的尊嚴。


vi 宗教信仰會使中國社會更好,因為宗教力量可以彌補人心的空虛,重振道德精神;所以,在社會的變化下,我們要積極改造社會,使之變得更好,就必須肯定宗教神聖性的功能。因此,我們中國人一方面要拿出勇氣,回歸祖先敬天愛人的宗教理想;另一方面,舉凡世界上擁有普遍影響力的正信宗教,它們所具有的那些高尚的、合理的、追求至善的、維護生命尊嚴及天賦基本人權的優良特質,只要能為我們中國文化注入新血及活力,就應以開放、坦蕩的胸懷去包容、引進、吸收,以補中國文化之不足。如此,中國的明天會更有希望、有光彩。19


事實上,我們必須相信:「宗教信仰是人生命的全面統合的要素,幫助人覺悟生命的全部經驗具有一種超越的層面,且給人一個創新生命的肯定,因為宗教信仰可以擴展及增強人的愛與慈悲,使人明白愛是生命的核心,而神明的臨在正是要用無私的愛來聖化所有的人。所以,現時代的精神和需要是先打破生命因科技、經濟和政治所造成的生命隔閡,取出人生命本有的善與愛,積極地進行有意義的文化和宗教的交流與合作。」20


然而,在現時代的現實社會變遷中,科技資訊、經濟和政治成為人生命的核心點,而不是「愛」,這種唯物享受的傾向正影響著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在其內隱藏了不可逆料,反復無常和意外的悲劇與危機;因為科技資訊、經濟與政治不能捕捉人的心靈,也不能帶給人永恆的平安與喜樂,更不能在失敗、痛苦、焦慮、悲劇、危機和死亡等之中撫慰與安定人心。而宗教信仰在同歸殊途的一體關係的思維統一中,可以統合人的生命與萬事萬物的存在價值,指示出一個超越人在現實的迷惘不能自拔的方向;因為宗教若喪失了這個統合價值的神聖能力,敗註定會失去其本質而要歸於消滅。」21 雖然,在現時代,宗教受到科技資訊、經濟及政治的影響與束縛,而呈現出衰退的現象;但宗教畢竟依然存在,還統領著人的心靈,在人敗壞的生活中保存著它的神聖性,能統合「自然、社會、人」的存在價值與維繫。所以在面對新紀元的開始,我們可以運用科技資訊及經濟的發達為人帶來了互動互聯的方法,將人的心靈互聯起來,發揮宗教信仰對精神生命的提升,使人人在愛的互動中建立和平共融的新社會;我們肯定:宗教信仰是人與「自然、社會、人」的生命互動、互愛、互通的力量。


宗教信仰的互動:宗教信仰的力量不是封閉的,而是促使人從心靈中冒出「成聖自己、聖化他人」的使命感,且在坦誠和奉獻中創造和平的聯繫,在愛中彼此擔待,保持心神的合一。故「互動的信仰」要求人自我的改變,與不斷地更新與修和。


宗教信仰的互愛:這裡強調人與人的關係性聯繫,以及人與萬物的和諧交往;故必須珍惜互相親愛的緣份和愛惜萬物的環保,即互愛使人與人、人與萬物攜手步進和諧的共融中,藉此,活出生命的生機,洋溢出生命的歡欣。


宗教信仰的互通:生命因互愛的奉獻可以互通契合,信仰的力量是在「愛」中培育人有「親和力」和「包容力」,如能「握天樞、通千古」,這是生命的大和諧與心靈的充實和喜樂的肯定。
由是,在面對新世紀,我們要有新的期望,以配合時代的挑戰,以及廿世紀給宗教及社會帶來的衝擊,作適當的回應,希望將宗教信仰所關注的「心靈提昇」和「道德理念」融化在社會文化中,給社會作深入的鼓勵,喚醒人的生存意識和道德意識,好能提升人格,發揚人性的精神價值,為世界的發展提供新的方向;故宗教團體本著神聖性使命向各政府作出呼籲:


i 廿一世紀的開始,正是我們對文化重尋或重整的好機會。在過去的一世紀中,中國人受西方思想影響甚深,特別是唯物思想、經濟的資本主義,使人心物質化了,卻忘記了「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宗教溯源,使這一代人變成無根的一代。故宗教信仰可以配合中國本土文化,為教育下一代對中國文化和倫理道德的重要性,多加注意。


ii 宗教信仰導人心靈走向和平與共融,為建樹良好的社會,宗教團體和政府當關注青少年的心靈培育;同時,對傳媒的監察是必須的,然希望傳媒能自我監察,以免不良意識,毒害人心。


iii 宗教勸人積極建設豐盛生命,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活出信仰的真理。然而,經濟掛帥的社會為人帶來僥倖和博彩的心理,使人難於自律,而促成色情、賭博、敗毒、走私的不良風氣,傷害人的生命,挑戰法制,影響安定。故宗教為免陷於俗世化,當保護神聖性的準則,為維護社會道德價值,力斥紙醉金迷的僥倖心態。


iv 宗教信仰維繫人的生命,使之活出生命的博愛與慈悲,而家庭就是愛的殿堂;但在離婚率高漲,及墮胎問題上使人失去了真愛的平衡,害怕肩負家庭責任,縱情於性濫交的開放中;如是者,家庭的價值被淡化,傳生接代的神聖性之性關係被貶抑,社會的共融也失去和諧;宗教信仰對此世道人心,當有幫助作用。


v 宗教使人信守人性的尊嚴,也關懷貧病智障弱小,使他們在病苦中不被社會的忽視,仍能活出人性的尊嚴。


vi 新世紀充滿新希望,宗教信仰呼籲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與國之間放下政治意識心態的執著,為和平與環保,共同努力,建設共融和諧美麗的世界。

 

  18. 賈詩勒著(吳宗文鐸),「宗教經驗的特徵」,《宗教哲學》,香港 種籽出版社 1983 25-26頁。
  19.

李震著,「如果再活一次,我還是要做基督徒」,《哲學與文化》月刊305 第廿六卷第十期 1999年10月出版 903-906頁。

  20.

周景勳著,「思維上的突破——宗教交談」,《神學年刊》(17),香港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出版 1996 17頁。

  21. 同上。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