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馬竇傳

第六章 山中聖訓第二段

第七章 山中聖訓第三段

第八章 聖蹟

第九章 聖蹟續

第十章 十二宗徒之使命


第六章 山中聖訓第二段

  1. 爾其慎施!施濟行善,不可人耳目;不然,不能望報於爾在天之父矣!

  2. 故爾於施濟時,毋效虛偽者在堂中或市上,鳴角以求榮於人者之所為也。吾實語爾,彼已獲其報矣!

  3. 爾施濟時,莫使左手識右手之所為,

  4. 庶幾爾之善舉,隱而不顯,則燭幽洞微之必將有以報爾矣。

  5. 爾祈禱時,亦勿效虛偽之徒。蓋若輩喜立於堂中街頭而作祈禱,故令人見。吾實語爾,彼已獲其報矣。

  6. 爾祈禱時,入爾內室,既閉戶,密求爾,則燭幽洞微之,必將有以應爾矣!

  7. 祈禱時,毋多言,如異邦人之所為;蓋彼以為冗長其辭,必蒙垂聽矣!

  8. 慎毋效之;蓋爾未禱之前,爾已知爾之所需矣!

  9. 禱時宜曰:

    在天我儕,祝爾聖名芳。

  10. 願爾國臨格,俾爾德化昌。

    爾旨行人世,一如在帝鄉。

  11. 我儕今爾祈,賜我以日糧,

  12. 鑒我恕人過,吾過仰包荒

  13. 免我墮誘惑,拯我出咎殃。

  14. 蓋爾恕人之過,天父亦必爾恕。

  15. 爾不恕人,爾亦不恕爾之過矣。

  16. 爾齋戒時,毋戚戚然作憂色,一如虛偽者之故毀厥容,惟恐人之不知其齋戒也。吾實語爾,彼已獲其報矣。

  17. 爾齋戒時,沐爾首,潔爾容,

  18. 勿令人見爾齋,惟暗中對越爾,則燭幽洞微之,必將有以報爾矣。

  19. 爾毋儲富於地。蝕焉,銹敗焉,竊者穿窬而盜焉。

  20. 惟宜儲富於天,既無蠹蝕銹敗,又無盜竊穿窬之

  21. 蓋寶之所在,心之所存也。

  22. 目為一身之燈。目正則清明在躬;

  23. 目不正則身陷晦冥。是故心光若晦,則晦之為晦,又將何如!

  24. 一身不能兼事二主,不嫉此而愛彼,必附此而棄彼矣!天主之與財富,兩者固不能並事也。

  25. 故吾語爾,毋庸岌岌於何食何飲以養生,何衣以蔽體。夫生不貴於食,體不貴於衣乎?

  26. 盍觀天際飛禽,不,無儲於倉,而爾在天之父,猶且養之、蓄之;爾等之貴於飛禽,不亦多乎?

  27. 且爾中孰能憑其思慮,而自延尺寸之壽命?

  28. 若夫衣飾之事,更何所用其焦慮?盍視田野之玉簪花如何發榮滋長,既不勞作,又不紡績。

  29. 第吾語爾,即以撒羅滿黼黻文章,盛極一時者,一朵玉簪,猶有遜色。

  30. 夫田間野草,今日暫存,而明日投爐者,天主尚且飾之若斯,而況於爾乎?噫!何爾信心之薄也!

  31. 故毋事憂慮,曰:吾將何食?何飲?何以敝體?

  32. 此正異邦人之所營者,爾之有需乎此,天父庸有不知;

  33. 惟先求天國及其正義,則其餘一切,必加爾身矣。

  34. 勿為明日慮,蓋明日亦自有其所慮也。一日之累,不已足乎?


 1

徇,ㄒㄩㄣˊ,營求、謀求。

12

包荒,能包含荒穢之物,謂度量寬大。

19

蠹,ㄉㄨˋ:木中蟲。 19 窬,ㄩˊ:門旁小孔穴;穿窬:穿壁踰牆而行竊也。

20

虞,ㄩˊ:煩惱。 26 稼,ㄐㄧㄚˋ:耕種;

26

穡,ㄙㄜˋ:收穫。 29 黼黻,ㄈㄨˇㄈㄨˊ:古禮服上繡飾之文。

29

視,比較。

第七章 山中聖訓第三段

  1. 慎毋責人,庶免受責。

  2. 蓋爾所責於人者,必有援以責爾者;爾所用以繩人者,必有執以繩爾者。

  3. 何察察於兄弟目中之纖芥,而不見自己目中之巨木乎?

  4. 己目既有巨木,則又烏得告爾兄弟曰:「容我去爾目中之纖芥」耶?

  5. 嗟爾虛偽之徒,盍先去爾目中之巨木,以求明見,然後再思去爾兄弟目中之纖芥乎?

  6. 毋以聖物畀犬,毋以珍珠投豕,恐為踐踏,反受其噬。

  7. 爾有所求,則必予爾;覓則必獲;叩則必為爾啟。

  8. 蓋求者無不得,覓者無不獲,而叩者無不見啟也。

  9. 爾中,焉有其子求餅而予以石,

  10. 求魚而予以蛇?

  11. 夫以爾之不仁,尚知以美物貽爾子女,況爾在天之父能不賜求之者以佳惠乎?

  12. 故凡爾欲人施諸己者,亦宜施之於人。律法先知,盡於斯矣。

  13. 務宜勉入窄門,華門廣道,引入淪亡,而人多趨之。

  14. 惟引之永生者,其門何窄,其路何狹,得之者鮮矣。

  15. 有現於爾前者,外披羊皮,內實貪狼,冒作先知,不可不防也。

  16. 惟視其實,可以辨之。夫荊棘豈能產葡萄,蒺蔾豈能產鳳果乎?

  17. 是故嘉木皆生嘉實,惡木必結惡果;

  18. 嘉木無惡果,惡木無嘉實。

  19. 凡不結嘉實之樹,終必遭伐而投諸火。

  20. 故曰:視其實,可以辨之也。

  21. 凡呼籲「吾主吾主!」之人,未必盡進天國;惟奉行我天之意旨者;始得進焉。

  22. 彼日必有群人謂予曰:「吾主吾主!我儕非奉爾名以傳大道,以驅魔物,以行靈蹟者乎?」

  23. 予將明以告之曰:「爾作惡之徒,非予素識,其去無留!」

  24. 是以聞道而能篤實履踐者,譬諸有識者,建屋於磐石之上,

  25. 雨降行,颶風倏起,相與衝而擊之,而其屋屹然不動者,其基固也。

  26. 聞而不行,則猶無知者建屋於沙礫之上,

  27. 雨降潦行,颶風倏起,相與衝而擊之,而其屋頹然傾圮,而不堪收拾矣。」

  28. 耶穌講道既畢,眾皆驚服;蓋其所訓,若自具權能者,非尋常經師所得同日而語也。


11

詎,ㄐㄩˋ,如何。

25

潦,ㄌㄠˇ,水坑。

27 圮,ㄆㄧˇ,毀壞。

第八章 聖蹟

  1. 耶穌下山,眾人爭從之。

  2. 一癩者趨前,而求,曰:「若願者,必能潔我。」

  3. 耶穌伸手撫之曰:「我願也,爾潔矣。」其癩應聲立淨。

  4. 耶穌謂之曰:「慎毋告人,第往自陳於司祭,獻梅瑟定儀,為若輩證。」

  5. 耶穌葛法農有巴總來求曰:

  6. ,吾僕癱痿。臥家中,苦甚。」

  7. 耶穌曰:「吾來救之。」

  8. 巴總曰:「臨敝廬,何敢當也。第發一言,吾僕當愈。

  9. 蓋予屬人權下,己亦帶有兵卒;命此去則去,召彼來則來,所諭於僕,罔有不從。」

  10. 耶穌聞而異之,謂從者曰:「吾實語爾,如此篤信,在義塞人中未之見也。

  11. 吾又語爾,將來必有眾人,集自東西,與亞伯漢依灑格雅谷伯坐於天國,

  12. 而本國之子民,轉見投於無明之絕域,將有痛哭切齒者焉。」

  13. 乃顧謂巴總曰:「汝且返;依汝之信,玉汝於成。」斯時,其僕果愈。

  14. 耶穌伯鐸祿家,見其岳母病瘧而臥。

  15. 撫其手,瘧立退,起為供事。

  16. 既暮,人紛攜中魔者來,耶穌片言祛魔。凡有病者,亦悉為治之,莫不康復。

  17. 先知意灑雅言曰:

    『吾人之疚,由彼身受;

      吾人之痾,由彼擔荷。』

    斯之謂也。

  18. 耶穌見眾擁擠,命舟欲渡彼岸;

  19. 一經生進曰:「夫子任爾所之,我願相從。」

  20. 耶穌對曰:「狐有丘,鳥有巢,人子獨無枕首地。」

  21. 復有一徒請,曰:「,容我先往葬。」

  22. 耶穌曰:「第從我,任死者葬死人也。」

  23. 耶穌登舟,弟子從,

  24. 海中大風倏起,舟為浪淹,耶穌方寐,

  25. 弟子醒之曰:「求救命,吾儕死矣。」

  26. 耶穌應曰:「何爾信德之薄而憂懼之多也。」遂起斥風與海,霎時風平而浪靜,萬籟俱寂,一片安寧。

  27. 其徒驚異曰:「斯誠何人?並風與海亦順其命矣!」

  28. 耶穌既抵彼岸,入加大拉境。有中魔者二人,自塚中出,兇猛特甚,無人敢經其處;

  29. 大呼曰:『天主子耶穌,我與爾何干,乃先期來苦我耶?』

  30. 近處適有群豕放牧;

  31. 群魔懇曰:「必欲驅我出,請發我入豕群。」

  32. 耶穌曰:「去!」鬼出,逕入豕身;頃刻群豕闖下山崖,投海而溺。

  33. 牧人逃入城中,報告諸事,及中魔者之遭遇。

  34. 舉城出見耶穌,求其離境。


2

跽,ㄐㄧˋ,長跪。

6

偃,ㄧㄢˇ,僵也。


第九章 聖蹟續

  1. 耶穌乘舟返本城,

  2. 時一痿者臥榻中,人之以至。耶穌鑒其信,謂痿者曰:「小子,安心,爾罪赦矣。」

  3. 經生輩腹曰:「斯人言何僭妄!」

  4. 耶穌燭其意曰:「何腹誹為?

  5. 或謂『爾罪赦』或謂『起而行』,孰易?

  6. 第欲爾知人子在世,自有赦罪之權耳。」乃謂痿者曰:「起,攜榻而歸。」

  7. 即起而歸。

  8. 眾睹此,咸駭愕,歌頌天主賜人偌大權能。

  9. 耶穌他適,途中見一人坐稅關,名瑪竇,召之曰:「從予!」即起而從之。

  10. 移時,耶穌於其家,稅吏罪人魚貫而至,與耶穌及諸徒同席。

  11. 法利塞人見之,謂其徒曰:「爾師為與稅吏罪人同食?」

  12. 耶穌聞之曰:「康健者不需醫,惟病者需之。

  13. 『予愛仁慈,不愛祭祀。』爾其歸而玩索斯語之義。蓋予之來,非召義者,惟召罪人耳。」

  14. 時有如望之徒晉謁曰:「吾僚及法利塞人恆齋,爾徒獨不齋何也?」

  15. 耶穌對曰:「新婿之友,方伴新婿,詎能哀泣?他日新婿被劫而去,斯彼齋戒時矣。

  16. 人未有以新布補舊衣者,恐補之反以損之,而裂痕彌深。

  17. 人亦未有置新酒於舊囊者,恐囊突然而裂,則酒漏而囊亦廢,必置新酒於新囊,斯克兩全。」

  18. 言未竟,有會董來叩曰:「吾女甫死,務求惠臨撫其身,女必生矣。」

  19. 耶穌起而隨之,弟子偕行。

  20. 一婦患血崩已十有二載,踵耶穌後,撫其衣角,

  21. 意謂第能一觸其衣,即可全復。

  22. 耶穌顧視之曰:「女兒,安心!爾信玉汝於成矣。」婦從此康復。

  23. 耶穌既抵會董家,見吹者已至,人聲嘈雜,狀至紊亂;乃諭之曰:

  24. 「且退,女未死,第寢耳。」旁人嗤之。

  25. 眾既疏散,耶穌入室,執女手,女起,

  26. 於是聲名洋溢乎四境。

  27. 耶穌既出,有盲者二人踵其後而呼曰:「大維子,其垂憐焉。」

  28. 耶穌回寓,盲者隨至;乃詢之曰:「爾等果信予能行此乎?」對曰:「,信也。」

  29. 乃撫其目曰:「依爾之信,玉汝於成。」

  30. 其目果明。耶穌嚴戒之曰:「慎毋令人知。」

  31. 詎二人出而宣揚其名於通境。

  32. 二人甫出,復有攜一中魔而者至前;

  33. 魔見逐,瘖者言。眾皆驚異曰:「義塞國中,從未睹此。」

  34. 法利塞人則曰:「彼藉魔王驅眾魔。」

  35. 耶穌周遊城村,施訓會堂中,宣天國福音;諸般疾病,著手成春。

  36. 見芸芸之眾,困苦流離無所於歸,一如無牧之羊,惻然憫之,

  37. 乃告其徒曰:「莊稼實豐,而工作乏人。

  38. 應求莊稼之主,多遣工人從事收穫。」


 2

舁,ㄩˊ,舉也。

 3

誹,ㄈㄟˇ,誹謗; 

 3 僭,ㄐㄧㄢˋ,越權;妄,ㄨㄤˋ,自大。 10 讌,ㄧㄢˋ,晏也。

11

奚,ㄒㄧ,為何。 23 籥,ㄩㄝˋ,短笛。
32 瘖,ㄧㄣ,啞也。

第十章 十二宗徒之使命

  1. 耶穌既召十二門徒,乃授以制伏邪魔之權,用以魔治病。

  2. 十二門徒之名如下:第一、西門亦名伯鐸祿,其弟安德烈

  3. 慈伯德雅各伯暨弟若望斐理伯巴爾多祿茂多默、稅吏瑪竇亞爾咈雅谷伯樹德

  4. 加納西門茹答斯依斯加略斯、即日後主者。

  5. 耶穌遣十二子而諭之曰:「勿往異邦,勿入色馬里城邑,

  6. 但訪求義塞家中之亡羊,

  7. 隨在宣道,曰:『天國近矣。』

  8. 病者治之,死者起之,癩者淨之,眾魔祛之。爾既無功而受,亦應無酬而施。

  9. 毋攜金銀錢幣於爾腰帶。

  10. 首途無行囊,無二衣,無履杖。蓋勞作者,不患無食也。

  11. 凡入城村,必探訪其可依者而居之,以迄他往。

  12. 入一家,祝其平安。

  13. 若其家堪當所祝,則爾之平安臨之;若不堪當,則爾之平安仍返乎爾。

  14. 人不爾納,不聽爾言,則離其宅,去其邑,拂爾足塵;

  15. 實語爾,審判之日,索多瑪蛾摩拉之刑,較是邑猶易堪焉。

  16. 我遣爾等,如送綿羊入狼群。故宜靈變如蛇而淳良如鴿。

  17. 謹防世人,人將送爾於公會,撻爾於會堂,

  18. 為我之故,解爾至有司與君王之前,對若輩及萬民,為吾作證。

  19. 爾被解時,勿慮將如何言,當作何語;屆時必示爾所當言;

  20. 蓋言者非爾,實爾父之神,藉爾而言也。

  21. 必有兄付其弟於死,父付其子,甚有兒女起而攻其父母,而置之於死者焉。

  22. 為吾名故,爾將見惡於眾,惟忍堅到底,舍生不渝者,必得濟焉。

  23. 一邑見逐,則投他邑;吾實語爾,義塞諸邑,爾未遍歷,而人子已臨矣。

  24. 徒不能超乎其師,僕不能超乎其主;

  25. 徒能及師,僕能如主,足矣;家主且被人呼為魔王,況家人乎?

  26. 雖然,人不足畏也;蓋藏者無不彰,隱者無不顯耳。

  27. 我暗中教爾者,爾當宣之於光中;爾貼耳所聞者,當布之於屋頂。

  28. 彼僅能殺身而不能滅靈者,不足懼也。惟能兼滅身靈於冥獄中者,斯可畏已。

  29. 雀一雙,非售銀一分乎?然爾父不許,無有一雀可隕於地。

  30. 即爾頭上之髮,亦莖莖見數。

  31. 是以無庸鰓鰓過慮,爾固貴於群雀也。

  32. 凡認我於人前者,我亦認之於天父之前,

  33. 不認我於人前者,我亦不認之於天父之前也。

  34. 莫思我來,為和平於世;我之來也,非錫和平,乃錫干戈。

  35. 蓋我來,則子疏其父,女疏其母,婦疏其姑。

  36. 人之讎仇將起於蕭牆之內矣。

  37. 愛父母勝於愛我者,非吾徒也。愛子女勝於愛我者,非吾徒也。

  38. 不負其十字架,而追踵於我者,非吾徒也。

  39. 自保其生者,失之;惟為我捨生者,得之。

  40. 人納爾,即納我;納我,即納遣我者。

  41. 以先知待先知者,其福報亦同乎先知。以義人待義人者,其福報亦同乎義人。

  42. 若有因門徒名義而予此中最小者以一勺之水,我確語爾,彼亦不失其報矣。」


 1

祛,ㄑㄩ,驅散,去除

 4

鬻,ㄩˋ,賣也。

10 首途,始登程也,出發。 31 鰓鰓,ㄒㄧˇㄒㄧˇ,害怕的樣子。
34 錫,送。 36 蕭牆,ㄒㄧㄠ ㄑㄧㄤˊ,屏幕,指家內。

前五章

後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