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神學論集
(1970)p45-74
   

用聖詠祈禱的途徑

 

二、聖詠中期待天主救恩的祈禱

按照以上的描述,在聖詠中通過標記和天主相遇,就是信德,藉著信德向天主完全的開啟自己,只注意天主;正如羅1 : 17 所說 : 「義人因信德而生活。」

可是更有價值的信德是在天主內的希望。信德寄託的對象是一位許諾的天主。他仍然是一位神秘的天主;聖經中所有的作者都把這一點看作天主超越性的主要記號。「我面對天主的一切作為,發覺人決不能知道在太陽下所發生的一切事。人雖然努力研究,終歸無法得知;縱然有智者以為知道了,仍是一無所知。」( 訓 8 : 17 ) 依撒意亞也說:「就如天離地有多高,我的行徑離你們的行徑,我的思念離你們的思念也有多高。」( 依 55 : 9 ) 聖保祿也說:「天主為愛他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 ( 格前 2 : 9 )

藉著聖詠的幫助,試看以色列如何期待,特別是如何利用聖詠作希望的祈禱,我們可分為兩部分來討論:( 1 ) 期待歷史的救援,( 2 )期待個人的救援。

1 期待歷史的救援:

聖經給我們提供了救贖歷史概況;因著天主的照顧,降福和憤怒,最後,降生取人性,天主啟示了自己,並進入了人類歷史中。結果歷史成了天主的顯現。天主在第一件事中引領歷史,並使之有價值。

盟約是聖經中的主要事件。它是雅威和以色列民族的相遇;一種力量和祈禱的遇合,全能的創始者和弱小的被邀者的相遇。以盟約為出發點,使兩者走向同一的道路,同一的終向—天主的王國;因此產生了希望,樂觀主義和末世觀,「上主和我們同在!」 ( 詠 : 46 )

很可能,在以色列每年一次的盟約慶節,或者在任何重大慶節中含有這個意義,使西乃山的片段重活於他們之中。在這些慶節中有招喚的恩寵,革新的恩寵。以色列民族之安於他們的產業、勝利和制度,對他們的希望是一誘惑,使他們熱中于現世。聖詠九五是在革新盟約中寫成的,第十一節所指的「安所」就是聖殿,它是聖地,天主的臨在之處;是希望的方向和指標,使人民從現世的挂慮中走向永生。

聖詠四七是一首凱旋的詩歌;無疑的寫於西元前十世紀戰爭結束之時,才是真正天主子民形成之時。「你們都應該以詩歌讚揚。天主作王統治萬國。」 ( 詠 47 : 8-9 )

這一個新以色列民族將如聖詠八七所描述的:

「我要將辣哈布和巴比倫,

列于認識我者的人群中;

連培肋舍特,提洛和雇士民,

這些人都是在你那裡出生。

論到熙雍,人要稱她母親,

人人都是在那裡出生;

至高者要親自使她堅定。」

上主要在萬民戶藉上留名;

這些人也都是在那裡出生。

人們要在舞蹈時歌唱說;

我的一切泉源在你中。 ( 詠 87 : 4-7 )

十世紀時以色列已有了王國組織,根據當時先知的觀念,國王的任務是準備等待天國的來臨。

在禮儀中,他們關心著國王的一切,聖詠二一首是為國王祈求勝利;聖詠七二首是求使他能公正審判,治理百姓。

天主,求你給君王傳授你的權柄,

求你給太子傳授你的公正。 ( 詠 72 : 1 )

一個理想國王的形象,已和對天主王國的盼望相連。人民渴望等待一位公正、和平、富有憐憫心的國王。依撒意亞曾預言說:「大地充滿了對上主的認識,有如海洋滿溢海水。」( 依 11 : 1-9 ) 豺狼將與羔羊共處 ; 獅子將如牛一樣吃草,吃奶的嬰兒將遊戲于蝮蛇的洞口。地堂中所失去的一切將重新出現。可惜,在這盼望中夾雜著不純全的意念,即對一勝利的、光榮的、統治世界的政治默西亞的期待。有一天,耶穌將在曠野中受此種誘惑,以煉淨這些不成全的期望。

詠九三至九九是王國聖詠。它們是在一小型的以色列時代寫成的;沒有普通國家所應有的政治情況;只擁有聖城和四周的郊區。就在這時候以色列更歸向他的天主。「天主召選了世上最卑賤的和受人輕視的。」( 格前 1 : 28 ) 天主為了要顯示希望的最大幅度,常使用微不足道的工具。聖詠也是這麼一個工具,有一天,當小耶穌被它的父母抱進聖殿時,它的預言也實現了。天主來了,沒人覺察;當時的大司祭視它無異於任何嬰孩。唯獨西默盎老人的贊主曲和王國聖詠起了共鳴,他那極大的望德和那謙卑禮節成了對比。

歷史繼續前進著;放逐之後,默西亞國王的幻影被擱置一旁,代之而起的是分期的默西亞形象。聖詠二二首是一首貧困受苦者的聖詠,後來逐字地應驗在耶穌身上,28—32節中重復著對默西亞的期待與幻想。

整個大地將醒覺而歸順上主,

天下萬民將在他前屈膝叩首;

因為唯有上主得享王權,

只有他將萬民宰治掌管。

凡安眠於黃泉的人都應朝拜他,

凡返回於灰土的人都要叩拜他。

我的靈魂存在生活只是為了他。

我的後裔將要事奉上主,

向未來的世代傳述我主,

向下代人,傳揚他的正義說:

「這全是上主的所作所為!」

在這時期中,期望是如此的形形色色,甚至夢想著從天上降下一位來自天主、且將得到王位的默西亞,這裡有聖詠 110 首,上主對默西亞說話:

神聖光輝的王位,你生之日,已偕同你,

有曉明之前,好似甘露,我即已生了你。 (詠 110 : 3 )

這王國將由於耶穌的到來和所給與的超性價值而實現,實非期待中的舊約民族所能料到的。現代的新剛烈民族已達到成熟的階段,已經從那些摻雜著人類野心的夢想中淨化出來,而盼望著耶穌的重來。

2 期待個人的救援。

首先我們看些聖詠:

凡一切依賴上主的人們,
請勇敢鼓起你們的心神。 ( 詠 31 : 25 )
上主,請你向我們廣施慈愛,
有如我們對你所存的期待。 ( 詠 33 : 22 )
因為我唯有仰望你,上主,
你必應允我,我主我天主! ( 詠 38 : 16 )
我的靈魂,你為何悲傷,為何受苦?
期望天主!因為我還要向他頌祝,因為他是我的救援,是我的上主。 ( 詠 42 : 6 )
我仰賴上主,我期待他的聖言。 ( 130 : 5 )
請看,上主的眼睛常關注敬畏他的人。
他的雙目常眷顧依靠他仁慈的人。 ( 詠 33 : 18 )
以上幾節使我們確信「期待」上主的表達是聖詠虔誠特徵。忠信於上主的在此省察自己對盟約的態度,及團體面對盟約的礦藏則下此定斷;聖詠102 : 8 ,「上主寫于仁愛寬恕,極其慈悲,遲於發怒。」

期待個人救援的祈禱,都是以充滿期望之情祈求上主,使他能度富足的現世生活、長壽、幸福,保護他免於仇敵之患和貧困之災。

但是在聖詠中也有批評家指為絕望的禱詞如聖詠八八可稱為典型:

上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的靈魂?

又為什麼向我掩起你的慈容?

你的盛怒將我淹沒,

你的威嚇使我死亡。 ( 詠 88 : 15, 17 )

在這片段中雖然實際上有許多修辭作用,但並不純粹是文學上的語調。聖經文學類型中,絕望的詩歌並不是最好的。它表示出那難以抑制的反應;對天主親密感情的流露,沒有絲毫的褻瀆,而是發自內心的信德;天主是窮困者的信仰與希望。聖詠是合乎人情的禱詞。

現在我們再回顧約伯:「我的希望究在何處?」( 約 17 : 15 ) 「天主四面打擊我,使我逝去,拔除我的希望,猶如拔樹。」( 約 19 : 10 ) 聖詠39 : 14說:「求你轉移你的目光,不要怒視我,使我一去不返之前,能得享安樂。」痛苦促使他們更熱心的祈求;因著信仰,使他們在困難中對天主倍增依賴,與希望之情。保祿稱讚亞巴郎說:「他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而相信了。」( 羅 4 : 18 )

但是,到此為止,希望只是間接的和天主相遇;這不是人真正的目的,而更要達到死後幸福存在的啟示。救恩的觀點正在一步步的革新發現。從前遵行法律,實行善工,常進聖殿,有規律性的祭獻,是希望得到天主救恩的方法,然而新的觀念也漸漸形成了,這就是那些神秘的靈魂意識到自己和天主的來往。例如:

你要以你的聖訓來領導我,

最後引我進入你的榮耀。

在天上除你以外,為我還能有誰?

在地上除你以外,為我一無所善。

我的肉身和我的心靈,雖已憔悴;

天主卻永是我心的福分和磐石。 ( 詠 73 : 24-26 )

同樣,聖詠十六、10—11。

因為你絕不會將我遺棄在陰府,

你也絕不讓你的聖者見到腐朽。

請你將生命的道路批示給我,

唯有在你面前有圓滿的喜悅,

永遠在你右邊也是我的福樂。

從這些末期的作品中,可體味到舊約中期待的含義已有了革新,使人預覺聖多瑪斯說的這句話:「主,除你以外,沒有任何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