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年刊主頁 | 勞伯壎 伍國寶 林祖明 何愛珠 << 目錄 >> |

<<上一頁 下一頁 >>

 

04
神學年刊
(1980)p40-58
 

從「天主實義」一書

評介利瑪竇幾個重要的思想

 

 

三、利氏論天主之存在及主宰萬物

在第一章,利氏希望証明天主的存在、造化萬物和天主的奧妙無窮。他的論証乃依據中世紀士林哲學。一開始他便指出人與禽獸的分別在於人能推理,故人人都以理為標準。跟看便以士林哲學來証明萬物必有一位造物主,稱為天主,祂乃至高無限及至善而超越萬物的,人不能完全瞭解祂。(註六)

本篇所針對的問題,主要是佛教空無之說及宋儒太極之論。「空」和「太極」曾被認為是萬物的根源。所以利氏在這篇裡証明了天主是造物主,且在第二篇駁斥「空」和「太極」不能成為萬物之源。

中國傳統思想以人為本,歷代思想家都注重個人修養,並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故思想的主流比較少注童純「形而上」的推理,而多以治國救世為出發點。孔子乃以「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來討論天道。他只是從人可以體驗得到的現象中去探討,而不在「形而上」的境界中來研究。不僅先秦思想如此,兩漢之後也是如此。西漢立國後,權力集中於皇帝一人身上,形成「家天下」的局面,為了維持「天下為公」的理想,才形成了儒道兩家思想的大綜合,「太極」、「四時」、「五行」的思想才揉合於儒家的思想(註七)。所以利瑪竇引用士林哲學形而上的思想,看來與中國人注重「人」的心態,不太配合。

況且,從另一角度看。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並沒有排斥神存在的可能。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談到萬物靠「道」而生存。「道」是無形無聲,無所不包,深不可測。雖然如此,人能在天地間各種事物中見到「道」的存在(註八)。老子的思想含有「形而上」的色彩,只是後來的道家將他的思想「物質化」,加入陰陽五行的觀念。至於莊子也強調修養的最高境界是人與萬物合一。其實,中國的傳統思想並不完全否定「神」的存在,再者,傳統中也有天子祭天、民間敬祖的習仰(註九),所以有關天主存在的問題(不一定限於士林哲學的論証),在適當的時機下向中國人闡述,也會為他們所接受。

雖然以今日人的立坊批判過去未免不公允,但讀到利氏的思想對今日的天主教神學的意義時,不能不說幾句,今日神學不再是純以護教為目的,而且也脫離了士林哲學的架構。這一方面反映了現代人的思想動向,不喜歡過於追問事物的本體是什麼,而願意間事物為我有什麼意義。神學主要的任務是將啟示用當代人的思想和語言表達出來,使生活和信仰融為一體。利氏所用的護教辯駁方法,為信仰雖然提供「合理」的基礎和意義,但不容易為今天的人所接受。當然,他的方法只是反映他所處的時代的神學動向。

今日神學又注重與其他宗教交談,互相攻擊的時代已過去。「天主實義」對佛教的攻擊,引起很多佛教徒的反感及和尚的仇視。利瑪竇看來也體會到這情形,故此他寫了「二十五言」,只按基督宗教的立場來談論道德的優美,不再和其他宗教辯論;這書大受歡迎,而他後來也認為「天主實義」也應這樣寫(註十)

「天主實義」既是一本介紹天主教義的書籍,故應把此書放在利氏整個傳教方法中來批判。他放棄急功近利的方法,不在街頭市道直接宣講,反而一方面介紹西方的科學,另一方面努力研究中國語言及文化,指出公教教義不僅可與孔孟之道融合貫通,甚至還可以使其發揚光大。他先消除中國人對外來思想的猜疑,然後才勸中國人入教。因此利氏崇儒,也不是為討好士大夫。利氏在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貢獻上有目共睹,而他的傳教方法也是今日教會所接納的。(註十一)

在「天主實義」一書中,他引用經籍來証明教理,對土大夫的影響很大(註十二)。但影響力還是與作者的為人有很大關係,他待人有禮,德行出眾,學識淵博,故為土大夫所敬重。在利氏生時,接受洗禮進教的士大夫,大部份是受傳教士的言行所影響(註十三)。或者這就是今日所謂的生活見証。但最好的見証行為若不加以言語的解釋,仍會不見其效,故此宣講(包括文字)仍是必需的。

 

 

註六:利氏的論述是士林學派所常用的,放在此不用重述。

註七:參閱徐復觀著,兩漢思想史第二卷,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七五年,特別是頁一三三至一三七,一七七至一七九頁。

註八:見老子,第二十五、四、十四,五十一章。

註九:當然傳統中不以祭祀為宗教祭典,而為國家社會的祭典。見羅光著:中國傳統對神的敬禮(續)神學論集十八集,頁七十六,民國六十三年元月。

註十:在給朋友的信中曾提到這點,見羅光著,利瑪竇傳光啟出版社發行,一九六O年十月台版頁一七八。

註十一:保祿六世著,保祿六世通諭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劉鴻蔭譯,聞道出版社印行,民國六十五年三月初版,第二十節。

註十二:方豪著,十七、十八世紀來華西人對我國經籍之研究,方豪六十自定稿下冊,方豪發行,一九六九年,其一八六至一八八。

註十三:參看李之藻的教化,見羅光著,利瑪竇傳,頁一五一至一五六。(同上) 歸

 

 
| 神學年刊主頁 | 勞伯壎 伍國寶 林祖明 何愛珠 << 目錄 >> |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