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期 | 神學年刊 |
(2002)p.47-83 |
---|---|---|
荀子生命哲學中「性惡論」的析微 |
|
荀子「性」論 當吾人論及荀子對「性」的觀點時,無不自然而然地想到「性惡論」,可見「性惡」的思想觀點已經是荀子哲學的特徵,這個特徵與孟子的「性善論」是並駕前往的,也就是吾人所莫明的一個疑問:孟子荀子皆同出於儒家,所持的思想路向卻是如此的分歧,且有相互對當的局面,真使人費解;然而其分歧的地方,實在是對「性」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詮釋,因不同的看法和詮釋而有不同的論證和定義,誠如周紹賢在《荀子要義》一書的自序中說: 至於性善性惡之說,亦不至兩相水火,孟子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離婁篇》),並不否認人有惡性;荀子謂「塗之人可以為禹」(《性惡篇》),並未否認人有善性;孟子謂「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滕文公篇》);荀子謂人「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性惡篇》);總之皆注重禮義教化,兩家之說,殊途同歸。 吾人更肯定的一點乃:不論是性善或性惡之說有多大的分歧,其目的在於針對「性」的問題,且將「性」投向一個倫理的形上層面,即達到至善的境界,孟子言性善,在於將人之所以為人的天賦之善,擴而充之,以達到至高的善境;而荀子言性惡,在於將人「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的性,在生而有好利、嫉惡和欲望的惡中,「化性起偽」,加以教化矯飾,歸於禮義,且「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性惡篇》)?? 實在也是達到一個善的境界。 故此,吾人若要瞭解荀子性惡的思想,必須從荀子的「性」論說起。 1. 何謂「性」? 唐君毅先生在《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中言: 中國古代之泛論人物之性,通常涵二義:一為就一人物之當前的存在,引生其自身之繼起的存在,以言其性;一為就一物之自身之存在,以言其引生其他事物之存在之性。 前者如《詩經》中有「俾爾彌爾性」之性是也;後者如《左傳》昭王二十五年:「因地之性」的性是也。6 可見「性」之說早已存在,且廣泛地表達了存在的力量,及存有與存有之間的存在關連。及至孔子,在《論語》中說:「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篇》)按何晏註釋:「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而朱熹的解釋是:「性者,人所受之天理。」由兩者的註釋內容看來,何晏之註較合於原始之義。《論語》另一處提及「性」字乃:「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篇》)也是就生之所以然的「性」來談「性」,除了這兩處,《論語》就沒有提及「性」字了,無怪乎子貢會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及其後,乃有「就人之面對天地萬物,與其人生理想,以言人性。由此所言之人性,在先秦諸子中,或為人當謀所以自節,以成德而與天地參者,如在荀子;或為人當謀所以自盡,以備萬物,上下與天地同流者,如在孟子;或為人當謀所以自復自安,以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者,如在莊子。」7 然單就荀子之論性一事言之,則有「生之謂性」的思想: 性者,本始材樸也。(《禮論篇》)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正名篇》)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正名篇》)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性惡篇》)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性惡篇》) 由荀子所言的「性」中,吾人可看出有兩個層面的意義: 1.1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的「生之所以然」,乃是「生之謂性」的具體表達,亦即 是人求生的力量及根據,不是從生理現象的層面立論,而是先天的層面所表達的自然的「性」。 而「性者,天之就也」,乃是從生理現象的層面作推論上達於天的。荀子所言的天,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中指出乃自然的天;徐復觀在《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說:「荀子的所謂天,只不過尚未被人能夠了解的自然物,但究竟是比人高一個層次。」羅光在對《天論篇》的「天」字作分析歸納後,指出「天」的意義:「一、天字指著人性;二、天字指著天生官能;三、天字指著天地之天;四、天字指著自然;五、天字指著上帝。」8吾人接納荀子的天乃自然的天,指人性及天生官能而言,故「性者,天之就也」就是「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的「生之謂性」也。 1.2 第二個層面乃指出「生之所以然」或「天之就」的「性」的表達層面,這可說是生理現象的層面,可以由經驗得知,即荀子所說的「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此乃先天自然的性與生理相合所產生的官能交融,其與外物相合(精合),外物接觸(感)於官能所引起的官能反應(感應),如饑欲食,寒欲煖,及目辨色等,都不必經過人為的構想,乃自然如此 ??「不事而自然」,「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即在經驗中可直接把握到的。9 荀子性惡論就是從後天經驗的察視人的生理現象反應,所作出的肯定,人的生理現象就在人欲中呈露出來,「欲」在荀子的意念中乃是「情」,都是人之所生而有的:「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的,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榮辱篇》)故吾人進而談論荀子之言「性」與「情」與「欲」。 2. 性與情與欲 荀子所言的性,常與情與欲互通而言的,這與先秦學者,特別是孔子、孟子所言的不太吻合,因「在先秦,情與性,是同質而常常可以互用的兩個名詞。在當時一般的說法,性與情,好像一株樹生長的部位。根的地方是性,由根伸長上去的枝幹是情;部位不同,而本質則一。所以先秦諸子談到性與情時,都是同質的東西。人性論的成立,本來即含有點形上的意義。但荀子思想的性格,完全不承認形上的意義,於是他實際不在形上的地方肯定『性』,所以把性與情的不同部位也扯平了。」10 吾人可以從荀子所言所說中以予證明: 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正名篇》)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正名篇》) 故雖為守門,欲不可去,性之具也。(《正名篇》)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好聲色焉。(《性惡篇》)今人之性,饑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惡篇》) 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所生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口辨酸 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榮辱篇、非相篇》) 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性惡篇》) 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欲夫餘財富積之富也;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榮辱篇》) 按上面所言,可見荀子所謂的性,實在是情,也是欲,三者是同一而異名:「情者性之質也」,就是說沒有情就沒有性之意也;「欲者情之應也」,情欲乃互相相應而生,也就是說欲乃隨情而生,沒有情也就沒有欲了。再者,荀子更以「情性」合言,表示其乃同一義也。由於荀子言性與情與欲同,故其性惡論也因欲多而起爭奪的現實生命反映出來的,故由「欲多起爭」之顯惡肯定性惡,而善者偽也之說。 3. 性偽之分 荀子將性與偽作區分,在於分言惡與善。因性為情為欲,故自然之性是惡的,這是由經驗上得到的結論:「生而有好利,生而有疾惡」等。而「偽」字在荀子的思想中,即「人為」之意。王先謙註:「荀書偽皆讀為」。「善偽」:乃荀子為生而傾向惡之性作一個轉化的提供:「化性起偽」,使人轉向善的機會,這也是聖人所生之禮義法度之偽也。 在《荀子》一書中,荀子對性偽之說和界定如下: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性惡篇》) 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後然者,謂之生於偽,是性偽之所生,其不同之徵也。(《性惡篇》) 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禮論篇》) 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性惡篇》) 由「無偽,則性不能自美」可知,偽為「有所加」之意,則可以賦予性力量,使能趨向美善,此因荀子言性惡之故。 「偽」——人為之作能改善人性,使能學而知,能事禮義而去惡,文理隆盛而合於道,這就是聖人之所以異於眾的原因,且「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也。」(《性惡篇》)所以荀子強調:「其善者偽也」(《性惡篇》),也就是表達了人由性惡起偽,便可以化性趨善,甚至能如禹一樣而為聖人,通於神明,參於天地。荀子曰: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其善者偽也。」(《性惡篇》) 又 今人之性,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亡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止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其善者偽。(《性惡篇》) 在《性惡篇》中,荀子凡九次言及「其善者偽」,使吾人肯定他所提倡之性惡說,乃在於警愓當時的人不要順性而為,當起偽化性:「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性惡篇》)
|
6. 陳訓章著,《孟子管窺》,黎明文化事業 94。 7. 唐君毅著,「第一章 原性(一)中國人性觀之方向與春秋時代之德言性」,《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新亞研究所印行 11。 8. 羅光著,「第八章 荀子的哲學思想」,《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學生 665-673。 9. 徐復觀著,「第八章 從心善向心知 ?? 荀子的經驗主義的人性論」,《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灣商務 229-233。 10. 徐復觀著,「第八章 從心善向心知 ?? 荀子的經驗主義的人性論」,《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灣商務 229-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