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2
神學年刊
(2001)p.115-131
 

靈枯-偽裝的祝福

 

祈禱的進路

在基督教的靈修傳統中,有所謂「光明與黑暗」,或者是「肯定與否定」的祈禱進路的劃分。所謂「光明之路」,就是基督徒的靈程越走越光明。生於二世紀末的希臘教父俄利根(Origen, ca. 185-255) 就是「光明之路」的提倡者。他用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的歷程來比喻信徒的屬靈行蹤。俄利根認為我們的靈程要走過三段路,而且一段比一段更光明。第一段路是出埃及、過紅海,比喻我們的悔改經歷,包括如何離開罪惡,洗心革面,立願追隨上主。第二段路是以色列人漂泊在沙漠的飢渴日子中,仍然有上主及時的涼水和食物的供養。這比喻我們在世上寄居的日子仍然可以在靈修、祈禱中經驗到上主撫慰心靈、加添力量。第三段路是進入迦南應許之地,永遠作上主的子民,這比喻我們終有一天可以離開寄居之地,進到上主應許的樂園裡,永遠與上主同在。以上所描述的就是一條由黑暗而漸漸進入光明的靈修進路。相信這個光明的進路是很多信徒都不會覺得陌生的。

但是,在俄利根死後不足一百年,基督教歷史中出現另一位對靈修祈禱的理論和實踐影響至巨的教父。尼撒的貴哥利(Gregory of Nyssa, ca. 355-395)同樣用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來形容信徒禱告的心路歷程。但是他所提出的是一條由光明漸漸進入黑暗之路。他解釋說,起初摩西從荊棘火焰中經驗到上主的臨在(出3章),這是個光明的開始。但繼續的歷程則不是那般的甜蜜;摩西進入一層比一層更深的黑暗中。在出埃及記19章18節,摩西上了西乃山,山上煙氣上騰如燒 一般,摩西就在這種黑暗中接受了上主的吩咐。到了出埃及記33章,摩西進入更深的黑暗,他在雲柱遮蓋的會幕門前,祈求認識那位呼召他的上主,但上主卻說,他不能見到上主的面。這比喻信徒的禱告歷程,是始於光明甜蜜的經歷,繼而漸次進入黑暗靈枯的狀況中。

這個「黑暗之路」的理論其實是可以頗為貼切地用來描繪我們的祈禱經驗。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我們在相信主的初期在祈禱中常常有「靈慰」的經驗,感到上主很親近;但當我們相信主已經有一段頗長的時間之後,我們很可能逐漸失去了起初甜蜜的祈禱生活;雖然我們仍然恆常的禱告、靈修,卻感到心靈枯竭,彷彿是上主與我們遠遠疏離。

另一個形容禱告經驗的對比是「肯定之路」與「否定之路」(via positiva和via negativa) 。「肯定之路」是藉所造之物來參透上主的臨在,是從造物的美善和人高尚的情、義、愛顧中聯想到上主的永能和神性。「肯定之路」是具體、積極和甜蜜的,因為祈禱者積極地運用理性思維的能力,從上主的造物和《聖經》這些具體的事物中,悟思上主的永能和神性,繼而心受感動地回應上主的同在。而「否定之路」並不是否定上主所造萬物的價值;其重點乃在於放棄將上主和萬物作絕對的類比,因為上主的永能和神性遠遠超越於人從造物中所能聯想到的真、善和美。

六世紀的偽狄奧尼西亞(Pseudo-Dionysius)就是「否定神學」(Negative Theology)的先鋒。他指出,最適切用來描述神的語言,不應該是肯定的,因為神是超出我們的聯想。我們當然可以借助聯想來認識神,但至終必須完全承認,人的聯想不能局限神。例如,我們可以形容神為君王,以表達神的主權和威榮;但我們必須同時承認,神不是人所能夠想像到的君王。這樣做法的結果是,人祇能對神有否定性的認識;即是說,神不是君王,不是牧者,不是父親等等。明顯地,「否定之路」是較為抽象、沉靜和令人不安的。採取否定進路的禱告者會歇止強硬性的思維聯想,不依賴形象的幫助,默默地處於對上主無知的心靈黑暗狀態之中。

到此,讓我們總結一下兩種不同進路的祈禱經驗。首先,具積極性的「光明/肯定之路」強調以下幾點:(1)越積極的默想或做靈修工夫,越能體會上主的臨在;(2)默想大自然和《聖經》是有效的,往往產生甜蜜的經驗﹔(3)上主的臨在是形象化的,祈禱者很容易描述上主和自己的關係;(4)在情感上感受上主的臨在是重要的,且被視為屬靈經驗的證據。我相信「光明/肯定之路」是大部份信徒所熟悉和採取的靈修進路。但是,一般信徒對「黑暗/否定之路」就比較陌生。「黑暗/否定之路」的特點剛剛與「光明/肯定之路」的相反:(1)越進深的靈修,越不敢斷言上主是如何親蜜的同在;(2)對各種的默想操練無積極、甜蜜的反應;(3)不能形象化地聯想上主;(4)沒有轟烈感人的宗教情感。以上兩個進路的對比也可以用「靈慰」和「靈枯」來表達。「光明/肯定之路」相信祈禱至終必定帶來「靈慰」,而「黑暗/否定之路」相信「靈枯」是祈禱進深的特徵。然而,我們怎樣界定一個信徒是進入了「否定/黑暗」的心靈之旅呢?「光明/肯定」和「否定/黑暗」這兩個進路是否互相排斥的呢?我希望在下文探討這些問題。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