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2
神學年刊
(2001)p.1-81
 

中國禮儀本地化展望

 

 

詞彙研究

本文討論的,既是中國禮儀本地化的展望。那麼,在正式探討之前,先弄清楚與本地化工作有關的一些詞彙,例如傳統、文化、皈依,特別是本地化等詞的內容及意思,相信對問題的理解有一定的幫助。

1. 傳統

從宗教角度,尤其是從基督信仰的本質來說,傳統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傳統不但與宗教有關,更是個人學(Anthropology)的論題。比之於其他動物,人的自衛及照顧自己的本能均較弱,不少事情,例如飲食、防衛、延續後代等基本生存之道,其他動物無須學習,便天生有這種本能。人卻不同,人需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教育期,學習這一切,然後他才能融入人類的文化,並如一個自由、有理性、有倫理意識和文化製造者的「實體」─Being─般生活。這過程我們從嬰兒的成長中看得最真切。

人要學習講話,學習與所生活的環境及周圍的人建立關係;學習善用自己的自由,學習認識真正的價值等。為了得到這一切,人需要有一個適當環境把這一切傳給他。否則,他日後會變成一個「人性發育不全」的人。根據很多專家研究得出的結論,一個人如果自小生活在一個沒有人講話的地方,他就沒有機會學習講話,長大後也就不會講話。易言之,講話是人需要從傳統中學習的一種讓他可以和別人溝通的技巧。同樣地,如果人不是自小就從別人那兒學習直立,並用兩條腿走路,他終身都會如其他動物般,走路時用「四腳爬行」。即是說,人如果沒法生活在一個不論在文化及人格上,都可以幫助他不斷學習和成長的傳統中,他所擁有的很多天生的潛質,將會被埋沒。

綜括上述,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我們願意與否,我們都是傳統的「負債人」─Debtor。因為我們一出生,便注定要在一個傳統中成長,並學習與人生有關的一切學識、理論、習慣、價值或非價值等事物。因此,我們每一個人,真的要好好地感謝我們所生活於其中的傳統。因為,如果沒有傳統,實在不敢想像人一出生後、他怎麼可以自己一個人「獨自」成長起來,並繼續生活。那會是如何艱辛及費氣力的一回事,根本就不可能。

事實上,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傳統不知替我們省掉多少困難及辛勞,給我們省回多少氣力,讓我們摘取前人的經驗,可以更好地運用個人的自由,並計劃未來。為了這緣故,今日的哲學家、人類學家、及教育家等,他們為了要人明白傳統的重要,進而懂得保護他們的傳統而費索苦心。因為誠如他們所說,傳統好比人的記憶,一個人沒有了記憶,他肯定也沒有將來。3

如果從人學的角度來看,傳統已經這樣重要,那麼,大家可以想像傳統在基督信仰中的地位。事實上,在基督信仰中,傳統除了負起傳遞信仰的功能外,更是幫助信友固守在真信仰內的工具。早於第五世紀時,當異端如雨後春筍一個接一個出現之際,雷岸的聖文生(St. Vincent of )就已經在其《備忘錄》4中指出,他曾多次向教會內德學超卓的人士請教,如何分辨真正的天主教信仰(或公教信仰)和異端。這些人都幾乎一致地回答他說:如果我們想發現隱藏於異端中的欺詐,避免跌入他們的圈套,使自己可以完整和不受損傷地固守在真正的信仰內,我們一定要用雙重的防禦來保護自己,這雙重的防禦就是天主法律的權威,即是天主所啟示的聖經,和天主教會的傳統:"Divinae legis auctoritate, tum deinde Ecclesiae catholicae traditione"。5

接著聖文生對這雙重防禦作進一步的解釋,首先是關於聖經,聖文生跟隨聖奧思定的思想,清楚指出信友並非任何聖經都接受,而是教會所傳授和詮釋的聖經。事實上,聖奧思定曾說過,除非該部福音能夠把他帶引到天主教會的權威前,他不會相信那部福音:"Ego vero Evangelio non crederem, nisi me catholicae Ecclesiae commoveret auctorias".6易言之,只有教會才有解釋聖經的權柄。之後,為了讓眾人明白為什麼只有教會才有權解釋聖經,聖文生解釋說,雖然教會已經編訂了聖經的正典(Canon),似乎無需再由教會來解釋聖經,但事實卻不然,因為並非所有人對聖經高超和神聖的內容都有相同的理解而作出唯一的解釋。歷史告訴我們,同一句話,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解釋,可以說,有關聖經的解釋和釋經者的數目幾乎時時都是相等的。實際上,大家可以見到,教會歷代幾個重要異端之發起人如薩培里(Sabellius),多拿狄(Donatus), 亞略(Arius),白拉奇(Pelagius),聶思多(Nestorius)等,無一不是按自己的意見來解釋聖經,結果導致異端一個接一個出現。因此,以普世和教會意識為基礎而定下一些解釋聖經的守則,是必須的。7

聖文生這種見解並非出於他自己,而是來自宗徒的教導。聖伯多祿在其第二篇書信中,關於解釋聖經的事有這樣的指示:「最主要的,你們應知道經上的一切預言,決不應隨私人的解釋,因為預言從來不是由人的意願而發的,而是由天主所派遣的聖人,在聖神推動之下說出來的」。8

因此,根據聖文生,確定真理的原則有三點:普世性、沿自遠古的根源、全體的認同。為此,天主教會自己要用盡一切方法保守那唯一的,自教會成立之始,不論何時何地一直被所有人宣認的信仰:"In ipsa item catholica Ecclesia magnopere curandum est ut id teneamus quod ubique, quod semper, quod ab omnibus creditum est".9

聖文生所提的這三項原則 "quod ubique, quod semper, quod ab omnibus creditum est" 之後傳誦千古,成為後代研究神學的一個重要指標。聖文生依據這原則,清楚指出,教會在面對天主託付給她的教義時應有的態度。他說基督的教會,作為托負給她的教義的小心和謹慎的看管者,她永遠不會改變這些教義,或對這些教義作任何增刪,教會只會造一件事,將一切已經肯定和闡明的,保存下來:

"Christi vero Ecclesia, sedula et cauta depositorum apud se dogmatum custos, nihil in his unquam permutat, nihil minuit, nihil addit, non amutat necessaria, non apponit superflua, non amittit sua, non usurpat aliena; sed omni industria hoc unum studet ut vetera fideliter sapienterque tractando, si qua sunt illa antiquitus informata et inchoata, accuret et poliat; si qua jam expressa et enucleata consolidet, firmet; si qua jam confirmata et definita, custodiat".10

正是為此原因,連公議會的召開,其目的也並非為提出或制定新的教義,而是為回應某個環境或時期的特別需要,用新的言詞或方式來講解一端舊的教義,使人更容易明白該端教義的意思。11

總括以上有關傳統的分析,正如一位當代禮儀學家,美籍本篤會士賈蘊能神父在一個討論本地化問題的國際議會中說的,教會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在這世上生活了兩千年,全靠她的傳統?Tradition?把教會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因此,假若沒有傳統,基督所創立的教會也不能存在。因為一個沒有傳統的教會,基本上已喪失其奧蹟的本質,淪為一個與社會上其他組織沒有分別的社團,結果是人再也不能通過她認識基督。所以在本地化問題上,特別是禮儀方面的本地化工作,最重要是擁有這正確的意識:教會、傳統、基督是一個整體,永遠不能分開,否則影響深遠。12

2. 文化13

如果我們說,所有人都承認文化的存在,但真正懂得解釋文化是什麼的人卻不多,相信沒有人會反對。1934年有位英國學者羅倫斯盧偉(Lawrence Lowell)曾這樣形容文化:「世界上沒有比文化更難解釋的事物。由於文化的組織成份和表達方式多得數之不盡,因此你既無法分析它,復不能形容它」。14

盧偉的言論於六十年代被另一位學者古豪(C. Kluckholn)收進他的新書《文化概念》中。古豪在此書內所列舉有關文化的定義及解釋,不下二百多條。15若連專家學者都覺得要給文化一個清楚準確的定義如此困難,其他人更不用說了。

雖然文化是如此難解釋,但由於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基督信仰與不同文化的接觸,這要求我們對文化要有起碼的認識,否則無從討論。或縱然勉強東拉西扯的把紙張塗滿,始終觸不到問題的核心,更不會有任何結論。因此,我們自不量力地嘗試把學術界對文化這詞的一般意見及解釋,握要地整理出來,以饗讀者外,也作為本文的研究資料。

正如大家所知,中文「文化」一詞譯自英文字culture,但太家可能沒有留意,原來英文字culture也非「文化」一詞的原文,「文化」一詞的原文來自拉丁文cultus。Cultus是拉丁文動詞colere的過去分詞(past participle)。Colere即是英文的cultivate,有培養,修養,花心思、時間發展某事的意思,16Culture─「文化」,正是從cultivate引伸出來的名詞。

根據一般拉丁文專家及學者的分析,colere這字有兩個重要思想。第一個指的是人的培育,改善自己,使自己變得有修養等,是較古的用法。第二個則指這培育的結果或成果,其中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及他用以生活的工具。由此可見,文化並非如有些人所想,是種新興事物。實際上,可以說自有人便有文化。文化不但跟人類的歷史一樣遠古,而且人之所以被稱為人,有別於其他生物,完全是文化做成。

而從cultivate引伸出來的名詞culture─文化─這詞的應用,略先於啟蒙時代的出現,主要被當作「配詞」用,以區別和顯示不同學術範疇的特性,比方義籍學者拓貴多戴素(Torquato Tasso)於16世紀末便曾經有過「文學文化」的講法。

但文化真正引起學術界注意,並進行嚴肅的研究,卻還只是近百年間的事。二十世紀初葉,由於一些新興學科,例如社會學、人類學及心理學等的出現,西方學術界開始對人類文化產生興趣,由是掀起一片研究文化的熱潮。並為文化的研究開闢新領域,除了以上的傳統解釋外,更把文化視作「人類生活的實況」。而所謂「人類生活的實況」就是一個族群的特性,其中包括該族群的思想、心理、情緒,他們的生活方式,比方宗教生活,和他們特有的,運用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環境的方法等。

可以說,直到上世紀末,仍沒有人從「社會與歷史」(social-historical) 角度談文化。那時人們口中所說的文化,都是與知識和美學有關的事。易言之,文化指的是學問、修養、個人的氣質風度,和藝術或文學上的成就等。因此,那時文化一詞,基本上是指那些有學問和修養的個別人士及階層。我們姑且稱這為文化一詞的古典或人文(classicism or humanism)意義。可是,時間的更迭也給文化一詞帶來新發展。今日文化一詞除了還保持以上的古典和人文意義外,尚多了另一種意思,就是社會及歷史意義。這可以從我們日常用的詞彙或表達得到證明,譬如「文化認同」 (cultural identity),不同文化的交談(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文化支配」或「文化自由」(cultural domination or liberation);教會也不斷談論向文化福傳(evangelization of cultures)和本地化(inculturation)工作。

總結上述,有關文化這詞的思想,今日西方學術界大致有兩種解釋或定義:第一種是古典或人文方面的解釋,具規範性、標準性(normative),是人要追求的目標。第二種則是一種全新的理解,以人類學為基礎,屬於社會及歷史的層面,包括人的衣、食、住、行和宗教習俗等整個生活,屬描述性(descriptive)。這第二種解釋除了上面的一般性意念外,又根據人與事的類別和範疇,再區別出不同類型的文化。例如與生產經濟有關的「工業文化」,「消費文化」;與電腦及高科技有關的「網絡文化」,「矽谷文化」;一個國家、地區和時代的世界觀、價值觀或生活型態,例如「法國文化」,「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台灣山地人文化」,「中產階層文化」,「香港人的飲食文化」;學術或藝術方面的,比方「哲學文化」,「歷史文化」,「音樂文化」等。

這種區分很清楚讓我們看到,文化是人的產品,是人製造出來的,而人是不停地在變,所以文化永遠都不會如柏拉圖(Plato)的意念(idea)一樣,永恆不變,卻是跟著人不斷改變。文化既是人的產品,人不單只不斷改變,人更是不完美的。影響所及,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的文化。可以說,文化的存在,跟人的存在一樣,就是要被提升。17最後,由於民族與民族間不但存在著差異,有時這差異還相當懸殊,於是不同民族製造出來的文化也有程度上的分別。基本上,當一個民族能夠給自己整個生活和生命一個滿意的解答,能夠使自己的民族接受認同一的價值體系,這民族可以說已經擁有一個發展良好的文化。而一般而言,文化體系越優良的民族,因為都有自己的宗教,作為團結民族的力量,於是越難接受外來的思想,特別是宗教,中國便是一例。

3. 皈依

簡略地分析過文化這詞的內容後,現在讓我們看看文化與福傳,即文化與人接受基督信仰的方法的密切關係,亦即是文化與皈依(conversion)的問題。由於福音的傳播永遠都是在兩種文化中進行,第一種文化是福音的傳遞者,第二文化種則是福音的接受者。易言之,福音傳播永遠不可能在一個「文化真空」的狀態下進行,而是牽涉兩種文化,第一種文化已經接受了福音,成為福音的傳遞者。第二種文化則尚等待接受福音。因此,福音的傳播工作在本質上是兩個既豐富又不簡單的現象(phenomenon)的接觸或相遇,個中情況的錯綜複雜委實難以言喻。至於它們相遇的模式,一般而言不外三種,我們稱這為三種皈依方法,18謹在下面逐一說明。

第一種方法是完全放棄自己本來的文化,全盤接受傳遞福音者的文化,美洲諸國接受基督信仰的過程便是一例。第二種方法與第一種剛好相反,一些生活在等待接受福音的地區的人,他們可能因為看到一些西方基督信徒的行為或作風,是他們所不能認同的。於是他們只把基督信仰的教義,當作可以補足他們本有的宗教或文化的一種哲學體系或倫理觀念,擇其適者取用之而已。換句話說,這第二種方法,是以基督信仰遷就本地文化,這情形在文化發達地區最常見。因為當地人覺得福音的訊息,很多都可以在他們固有的傳統思想中找到,這等如說,基督信仰可以隨時被取代,沒有什麼絕對價值。這方法最終導致的後果,是放棄基督信仰。第三種方法是將基督教義「降生」到不同的文化中,十七世紀到中國傳教的羅明堅神父和利瑪竇神父等,用的正是這方法。19當然,比他們更早用這方法的,還有我們的教父,教會最早的神學家。

4. 本地化20

以下我們嘗試透過對本地化─inculturation─這字,及某些同義詞的分析,簡略地介紹學術界對本地化的一般理解,及本地化出現的過程。 本地化的出現,可以說是由皈依的問題所引致。我們剛才解釋皈依的時候,曾經指出皈依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完全放棄本來的文化,第二種則是以基督信仰遷就本來的文化,第三種,亦是最理想的一種,是將基督信仰「降生」到不同的文化中。這方式雖然是最理想,並不表示之後便沒有問題。正好相反,問題還真不少。因為一般來說,當某個人,或某個群族皈依後,他們都會繼續在他們原來的文化環境中生活。那麼,他們應該如何開始他們的基督徒生活呢?於是有些人開始研究,嘗試找尋一些適當的名稱來解釋這「過程」,由此產生所謂本他化的問題。這些名稱計有「適應化」─adaptation,「本土化」─indigenization,「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n,和「本地化」─inculturation四個。

4.1 「適應化」─adaptation

第一個被採用的名稱是adaptation,意思是「適應」「配合」,甚至「改作」。可是這樣的解釋,時常使人誤會,以為適應的意思就是改變地方傳統中所用的一些象徵或事物,以便引進教會或甚至教會的禮儀中。例如將北歐人在冬至那天裝飾得五光十色的杉樹或樅樹稱為聖誕樹,以象徵基督帶來的生命,光和溫馨等;或把愛爾蘭及英國人在春分時燃點新火習慣,引進復活前夕的禮儀中等。

更重要的,是adaptation這字常讓人有種錯覺,以為這字的意思是要具有西方形式的基督信仰遷就各地的本地文化。於是一般西方學者或信友在用這字的時候,總覺得他們是在對其他地方的人,尤其是一些比較落後的地方的人的作出讓步,因為他們容許這些人不用完全接受西方那套在形式上已經算得上發展完善的信仰生活,其中包括舉行敬禮的方式。

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因為生活的價值不在於其水平的高低。很多時候,居住在落後地區的人,由於他們生活簡單,物質需求不大,容易滿足。於是偽善、冷漠、自私等普遍存在於進步地區的人際關係,在這些所謂落後地區內,幾乎不存在。所以嚴格來說,這些住在落後地區的人的生活,比進步的工業國家的人的生活更有價值,因為他們更容易讓人看到甚麼是真善美,他們更能活出人與人之間的諧和情愛。

事實上,這正是基督信仰的精神,而這些所謂落後地區的人的生活,亦正好讓我們看到基督的恩寵如何超越時空,活在各類型的社群中。這情況亦印證了另一個思想:基督信仰從來不會與任何文化認同(identify),卻是超越所有文化。

整體來說,與前人比較,今天生活在這個被稱為「後基督化」─Postchristian─的當代信友,他們在宗教生活適應方面,不論是敬禮方式,神學思想及教義的表達,抑或日常生活的態度等,都容易得多。這一點在西方尤其明顯,因為今日的西方社會,特別是那些傳統上是基督信仰的地區,現在都已變成「非基督信仰地帶」。這些地區的基督信仰精神或色彩已幾乎被完全淘空,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宗教或學說。所以做基督徒與否,連身為基督徒的人都覺得沒有什麼分別。這正是今日很多人問為什麼要信天主教的原因,因為信與不信,不論從那一方面看,都好像沒有任何分別。所以今日談宗教適應已沒有多大意義。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上另兩個信奉一神的宗教,猶太教和回教內,這種情況至今仍未出現。

我們說在今日這個「後基督化」社會中,「宗教適應」問題已幾乎不存在。原因是自宗徒時代起,在各個別的信友團體中,「宗教適應」一直是個問題。因為那時西方仍然是個外教社會,故此當一個人皈依後,他立即要面對很多轉變,這些轉變全部觸及他的生活,而且影響重大。例如這些新皈依的信友能否繼續服兵役、能否繼續充當稅吏、能否繼續進劇院或浴場、能否繼續保持家中的奴隸,如果有些奴隸也領了洗的話,作為基督徒的主人,要怎樣對待他們、能否繼續把子女送到外教學校,學習外教哲學,及其他對基督信仰有害無益的事物等。

所以,此處所牽涉的,並非只是新信友入教前的某些生活習慣,卻是他們整個生活。我們知道一個社群要長久生存,不能沒有固定的規條法律、習俗機制,以帶領及管治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以期維持整個社群的秩序,讓大家可以安定生活,人類學及社會學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結果。所以,我們依此類推,當人接受基督信仰,進入教會後,他們的生活也應該依照教會的要求,作出改變,否則教會遲早會在這地球上消失。

因此,為了讓新信友能夠開始他們大新生活,在信仰中不斷成長,曉得怎樣過他們的基督徒生活,有關方面有必要創造一些新事物,包括娛樂,消閒,集會等,以取代這些新信友在進教前習慣做的一套,讓基督信仰切切實實降生到他們整個生活中,再從個人影響他們生活的群體及社區,而這已超越適應的範圍。

4.2 「本土化」─indigenization

當代宗教及文化界最大的特色是「宗教多元化」及「文化相對論」的盛行,教會自不免深受這些言論的影響,更因此意識到有必要深入研究各不同類型文化吸收基督信仰的目的。七十年代開始這方面的研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特別在詞彙方面下工夫,以便找出最能顯示這過程的稱謂,於是開始出現「福音本地化」(indigenization of the Gospel)及「福音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n of the Gospel)等名詞。1974年的主教會議及教宗於1975年頒佈的Evangelii nuntiandi也曾提到這些思想。

什麼叫indigenization─「本土化」?以下是喀麥隆(Camenun) 雅奧雲地(Yaounde)教區的主教左雅(Jean Zoa),在1974年的主教會議中,對此字的解釋。根據他的意思,從文化歷史角度看,一個地區的人接受福傳的過程,離不開這三個步驟:

a) 先是傳遞。在這傳遞過程中,最重要的部份是福音訊息,這訊息一定要忠於教會的教導,不過也該認識及尊重其聽眾,這第一階段,我們稱之為適應。

b) 第二吸收。這涉及個人的問題,即各個別人士按自己的條件,深入並理性地理解及反省所聽到的福音訊息。

c) 最後重整或重新表達(reformation or re-expression)。收到福音訊息的團體,嘗試根據自己的理解,再根據自己的智慧、性格及文化,將福音訊息再表達出來。這最後一步工作,左雅主教稱為「本土化」。

因此今日在非洲,已再沒有人談「適應」。他們改為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忠於福音及教會的傳統及訓導,再以非洲生活,活出福音訊息。一般而言,本土化的過程很愋慢,而且時起時落,因為一切都取決於接受福音訊息的團體的信仰培育的深淺。

4.3 「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n

1974年的主教會議除了提到「本土化」外,不少來自傳教區的主教也曾提出,一些新成立的地方教會非常需要神學家,甚至是外國的神學家也無所謂,原因是他們需要這些神學家幫助在「本土化」的問題上從事研究,提出建議,或作出假設,讓這些新成立的地方教會,尤其是他們的主教,能夠對這問題有深入的理解。但這些神學家千萬不要替他們作出任何決定,指示他們該怎樣做。並解釋原因。因為各不同文化對基督信仰的吸收過程,並非學術研究的結果,而是透過一個信仰團體的不同成員,依各人的具體處境─context,慢慢在生活中逐漸呈現;是各人在聖神的帶領、在聖經及聖事中的基督的光照和滋養中,在各自的具體處境中結出的成果。

這提議產生頗大影響,尤其是不少人都認為,一個團體的處境─context,不但是本土化的結果,亦是產生本土化的場地。於是他們覺得,contextualization─「處境化」這字比「本土化」更能顯出基督信仰降生到各不同文化的過程及本質,於是捨「本土化」取「處境化」。

4.4 「本地化」─inculturation

第四個要處理的詞是inculturation─「本地化」,亦是本文的主題。現在看看inculturation成為最後被採用的字的經過及原因。

Inculturation是個非常複雜的字。上面提及的三個詞,「適應化」、「本土化」及「處境化」都只驚鴻一瞥,曇花一現的沒能存留太久。究其原因,先說「本土化」,不少人認為,indigenous這字使人憶起一些不愉快的殖民地經驗;其次,這字習慣上只應用於較落後的地方,發達地區便不適用。試舉一例,如果我們談康德時,說他是東歐以前的普魯士(Prussia)土著─indigenous,相信誰聽了都會感到好笑。至於處境─context一字,則會讓人誤會,以為天主的話,在走出巴肋斯坦之前,並不生活於任何處境中。

衡量過不同的因素後,各方均認為在相關的課題上,inculturation及其同義詞acculturation和transculturation比較適合。而所有這些字都是美國人類學中的用詞,五十年代己開始在傳教學的領域內流傳。21教會方面,雖然多年前保祿六世已在《祂的教會》這份文件中,22談及本地化工作,卻沒有採用任何專門名詞形容這工作。因為正如教宗自己說,他的原意只是準備大家的心靈,而非討論事情。本地化一詞正式在教會的文件上出現,是十三年後,即1977年的主教會議。兩年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其宗徒勸諭《教理教授》這文件中,正式批准使用此詞。23從那時起,這詞便一直沿用至今。

說到這詞的意思,就詞本身的意義來說,大家可以從「將基督信仰本地化到各不同文化中」這句話,看到這個詞的含意。根據一般學者的意見,這詞最可貴的地方,是讓人立即明白,當面對各種文化時,基督信仰是完全客觀,完全屬於自己的一種事物。甚至當這信仰降生到任何不同文化中時,仍然保持它這份特性,不會被任何文化同化。

至於有關本地化的定義,大家都認為郭理奧斯(A. Roest Crollius)的解釋最好。這位學者認為,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意思,就是「把基督信仰的訊息及生活,帶進一個具體的文化環境內,讓這文化不但能透過自己特有的特質和方式,將基督信仰的訊息及生活表達出來,也讓這訊息及生活對這文化發揮其鼓勵,制衡及統攝作用,最後改變和再造這文化,使之成為一個全新的文化」。24

易言之,本地化的一般過程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a) 起點是將基督信仰帶進一個具體文化中。

b) 於是這文化開始接受基督信仰,同時受到這信仰影響,開始改變。

c) 最後出現新制度、新文化。 這個有關本地化的定義,其實是各地的學者就皈依的本質的研究而得的結果,其最重要之處,是可以幫助我們知道從事本地化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是找出基督信仰的核心,即不可變部份,及其他在歷史進程中加入的事物,比方教義發展、神修派別、教會制度等。第二,分辨普世教會與地教會的關係,特別是明白地方教會的自主權的底線。第三,由於本地化的真正主角是信友團體,這團體生活著基督的生命,並且是在一特定文化中生活,這文化與初期教會的文化表面上已很不同。縱然如此,今日這個信仰團體卻又明顯地受著一些歷史上的聖人,歷代的教父聖師等人的帶領。那麼,未來的教會領袖應如何準備自己。最後一點是傳教與教育的問題。

 

 

 

3. 參看ARDUSSO Franco, "La Tradizione", Vita pastorale 4 (1999) 94-95.

4. ST. VINCENT OF LERINS, Commonitorio = PL L,637-686.

5. ST. VINCENT OF LERINS, Commonitorio II = PL L,639-640.

6. ST AUGUSTINE OF HIPPO, Contra epistolam manichaeum 5,6 = PL XLII,176; 另請參閱聖人的另一篇作品Contra Faustam 28,1 = PL XLII,486.

7. 參看ST. VINCENT OF LERINS, Commonitorio II = PL L,640.

8. 伯後1:20-21,常年期第三十二週,主日第一晚禱簡短讀經。

9. ST. VINCENT OF LERINS, Commonitorio II = PL L,640.

10. ST. VINCENT OF LERINS, Commonitorio XXIII = PL L,669.

11. 參看ST. VINCENT OF LERINS, Commonitorio XXIII = PL L,669.

12. KAVANAGH Aidan, "Liturgical Inculturation: Looking to the Future", Studia Liturgica 20/1 (1990) 103-104: "What the Church is cannot be anything other than the very nub of inculturation. It is not a definition of the Church which is the nub, not a description or an analysis or a model of the Church which is the nub. It is the reality of the Church itself as revealed in the Word of God both written and incarnate, and as received faithfully in that Tradition, as Vincent of L╴ins noted long ago, of what is believed always, everywhere, and by everyone which is the nub. Anything less is just sectarian palaver. The scope of the matter and its importance may be grasped when we realize that not only is the Church a mystery at its core, but so are the Word which reveals the Church and Tradition which conveys the Church to all generations. All three - Church, Word, and Tradition - are fundamental mysteries of divine grace upon which rest the reconciliation of our race with the Father in Christ by the Holy Spirit. All three mysteries interlock and compenetrate, being in one sense a single mystery of grace by which the triune God manifests itself among us to hallow, reconcile, and save. To know the Church apart from the Christ of God is not to know the Church except as a social entity. To know the Christ of God apart from the faithful Church which worships is not much different from knowing Anthony of Egypt or Elvis Presley [...]. And to know neither the Church nor the Christ is to have no idea of where or how far inculturation can go, nor of how deeply a divine counter-culturalism has penetrated our worship forms".

13. 有關這部份的資料及內容,主要來自下列作者的作品:ALSZEGHY Zoltan, "Il problema teologico dell'inculturazione del Christianesimo", in Angelo AMATO-Andrzej STRUS, Inculturazione e ormazione salesiana (Roma, LAS 1984) 15-39; CARRIER Herv? Avvenire e cultura. Identit?culturale e Identit?cristiana (Roma, Citt?Nuova 1988) 159-177; Id., Vangelo e Culture da Leone XIII a Giovanni Paolo II (Ivi 1990) 13-26; VACCA Raffaele, "Proviamo a parlare di cultura!", Presenza cristiana (2001) 28-42.

14. VACCA, "Proviamo a parlare di cultura!", op. cit., 29.

15. 參看KLUCKHOLN C., Il concetto di cultura. Edited by A.T. Kroeber (New York 1963).

16. 一般英語字典對cultivate一字有以下的解釋1.農業:fertilize, till, work; 2.文明(civilize): develop, discipline, elevate, improve, refine, train;3.研究 (investigate): prosecute, pursue, research, study, cherish, foster, nourish, patronize, promote等意思。

17. 這是美藉禮儀學家,本篤會士賈蘊能神父在某次研討本地化的國際會議中,談到禮儀本地化時說過的一句話: "In Christ there is no race, sex, ethnicity, economic level, or state, [...] and culture exists to be transcended": KAVANAGH, "Liturgical Inculturation: Looking to the Future", op. cit., 101. 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的秘書查高主教,最近在一篇談論本地化的文章中亦表達了同樣的思想,他說:"Therefore it is a question of reach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heart of a culture, which is the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expression of a people": ZAGO Marcello, "The Inculturation of reason according to the encyclical Fides et Ratio", Omnis Terra 306 (2000) 143.

18. ALSZEGHY, "Il problema teologico dell'inculturazione del Christianesimo", op. cit., 21-28.

19. 參看CRIVELLER Gianni, Preaching Christ in Late Ming China. The Jesuits' presentation of Christ from Matteo Ricci to Giulio Aleni = Ricci Institute Varietes Sinologiques New Series 86. Fondazione Civilt?Bresciana Annali 10 (Taipei, Ricci 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 1997).

20. 此部份思想請參閱ALSZEGHY, "Il problema teologico dell'inculturazione del Christianesimo", op. cit., 15-39.

21. 參看CHARLES P., Missiologie et Acculturation", Nouvelle Revue Th╴logique 75 (1953/I) 15-32; SAENZ DE SANTA MARIA C., La acculturacion religiosa en el indigeno civilizado hispanoamericano, Razon y Fe 157 (1985/I) 453-464.

22. 參看Pope Paul VI, Ecclesiam Suam,1964年8月6日頒布。

23. 參看Pope John Paul II, Catechesi tradendae,1979年10月16日頒布。

24. AA.VV., Inculturazione, concetti, problemi, orientamenti (Roma, LAS 1979) 37.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