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1
神學年刊
(2000)p.63-86
 

「莫道人為無感召,從來天意亦分明」——

對「中國教會的本位化神學」的回應

 

 

4. 人生命迴向的感召——「莫道人為無感召」

天道下貫必然透過「自然、社會、人(人性)」給人各方不同的啟迪,將其所要呈現的「內容」展示出來,故人在不同的理念角度所獲得的內容便有所不同;如:

從文化的理念角度上說:人的生活發展使人有「自然、社會、人(人性)」的不同層面的發展,如生活習慣、風俗等。

從信仰的理念角度上說:人對天地間的偉大的一種讚嘆、產生了敬天崇天的行動,這便是宗教的形成,人有不同的宗教向度。

從哲學的理念角度上說:人能將「自然、社會、人(人性)」的三幅度作和諧與共融的探究,找出其因果原由。

從歷史的理念角度上說:人透過歷史的事蹟,整合人類在不同時代變化所產生的天人關係,倫常的人際關係。

從社會的理念角度上說:人在社會性的團聚中,肯定人的互聯互動關係的最後力量,以建立穩固和平的社會。

從心理學的理念角度上說:人在心理上對「自然、社會、人性(生命)」不理解的奧秘所產生的反應。

我們從不同的理念角度說明了:人在現世所面對的事事物物的確是多姿多采的,我們可從宇宙間的事事物物中獲得「天意分明」的啟示,這些啟示有警世、醒世、救世、造世等的內容。然而,人如何明徹了解這些啟迪呢?那就是心靈的感召、或感應了。「人」是受感召的主體,從何處得到感召,這便是「對象」的問題,既是「天意分明」,故感召的根源便是「天」,「天」對萬物的意旨分明,正顯示了「天」是有位格的,也展現了「天」是主宰萬物的,亦臨現在萬物中。故「人」與「天」是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在行動上作為對「天意」的回應或投向,為使回應能符合天意,人要先認識才能有回應。因此,在這一節中,我們是從人認識的「行動」(方法)方面來說,如: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真理、認識道德、認識信仰、認識自己等。而中國哲學中,人從「行動」上表達認識的範疇可有:

「觀」: 聖人觀天象以定八卦、觀心觀物觀過、以道觀之。

「知」: 知天命、知性、知善知惡。

「思」: 思善、思惡、思誠明。

「明」: 明明德、明心見性、明志。

「行」: 行道、行仁(踐仁)。

「養」: 養心、養性、養志。

「敬」: 敬天、敬人、居敬、誠敬。

「虛」: 虛一而靜、致虛極、虛心、虛懷若谷。

「靜」: 萬物靜觀皆自得、守靜篤。

從上所引述的只是人在回應天意上的一些行動、要探索的方法還有很多,然其內涵所相應於人的生活中的表現可具體的說明,藉以迎接和配合基督宗教信仰的靈修和生活福傳,如:

「安身立命、順天應人」:宗教上的生活規範,哲學上的倫常道德的要求和修養。

「與天相應、與人相和」:文學上的心靈透示,如詩、詞、歌、賦等。

「上應於天、下融於人」:藝術上的生命漣漪,如書畫、音樂、建築等。

「上事天、下治人」:政治上的「自然、社會、人(人性)」之生命認同,自由、民主、平等、博愛。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