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1
神學年刊
(2000)p.63-86
 

「莫道人為無感召,從來天意亦分明」——

對「中國教會的本位化神學」的回應

 

 

3. 「天意分明」的啟示——「從來天意亦分明」10

我們相信:在人的心裡有著一股生命知覺的力量,使人能明辨是非黑白;這股力量為孟子來說,就是天命所賦予人的良知良能,不必學而知而能的。既然是天賦的力量,便可以說是「天意分明」的啟示,因為在基督徒的信仰中有所謂的「普遍啟示」,這是「在人心裡有某些宗教及倫理道德的知覺;他們意識到真理與虛假,良善與邪惡,公平與不義,美麗與醜惡;他們在婚姻關係中生活,在婚姻與家庭關係中生活,在社團與國家的關係中生活;他們有來自外在的與內在的控制,防止他們淪於野蠻的獸性。」11可見,普遍啟示為多元文化有著重大的價值,且為人的生活和生命存在作出綿延發展的歷史肯定。中華文化中所提出的「天意分明」也蘊藏著對人生命的啟示,為人揭示生命終極的目標與方向;這便是「天意分明」的天道無私下貫於人,人在感召中作出回應,即「以德配天」的人道上揚與天道契合。具體的說:在一片大地廣土遼闊的視野裡,我們看到「天」在「地」之上,一望無際,「人」則活在「天」與「地」的中間,人便要腳踏實「地」,頭頂青「天」和伸張雙手擁抱這個宇宙。這是因為「天」降旨於地於人,此即謂之為「天命」或「命」;人應天命而立於天地之間而為「王」者,古代的「王」者乃「聖」之所致,而為「聖王」,「聖王」將天所降之旨在地上活現和播種,使天旨在地上得到傳揚,且導引人(民)順應天道,回歸於天,與天相契合,復合為一體之「聖」。

中華文化中的「天道」與「人道」的思想配合,不單是人在反省生活經驗中得到的思想,而是人在有限的探索裡,發覺那在生命的背後,有著一個無限的力量導引著人,且默默無言地從「自然、社會、人(人性)」中降命啟示於人,且賦予人良知良能,使人感悟到生命的是非黑白,而作出自由的抉擇。可見,人在「天意分明」中所體驗的是啟示的「內容」(題材),即天意的內容,其內包括了「信仰的內容」、「真理的內容」、和「道德的內容」。這可說是屬於人認識的「對象」。為清晰地辨別認知天道啟示,中華文化的寶藏在於文化思域中的範疇思想;藉著對範疇的認識,我們更能精確地把握天意的內容;如天道、人道、天啟、仁、愛、性、命、善、惡、道德、禮、樂、義、智等內容範疇。12因為在中國哲學的範疇中,我們可探究其發展中的整體特徵,其內包涵整體的和諧性、傳統的延續性和結構的有序性,這些特徵能深深地紮根在中國的土地上和民族的心性中,可與外來形形色色的思潮漸漸地作交融,形成新的文化思域,但不失去本根內容。13

 

 

 

10. 明朝王陽明詩:「昨朝陰霧埋元日,向曉寒雲迸雨聲。莫道人為無感召,從來天意亦分明。坐對殘燈愁澈夜,靜聽晨鼓新晴。」

11. 莫理昂(匯思譯)《我信啟示》,天道書樓出版 1992年9月 初版 37。

12. 張立文,「天道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8 3-25。

中國的範疇思想早於尚書的洪範篇中所陳述的洪範九疇開始,與易經中的八卦,引申至先秦諸子的思想,到宋明的理學,其間朱熹的弟子陳淳作了《北溪字義》,為了保衛師門,疏釋闡述程朱道學,從《四書》,《五經》中選取與道學相關的重要範疇,如:道、理、德、太極、皇極、中和、中庸、禮樂、經權、義利、鬼神、佛老、性命、心、情、才、志、意、仁義禮智信、忠信、一貫、誠、敬、恭敬等廿六個範疇,對此廿六個範疇,陳淳說明:「當隨本字各逐件看,要親切、又卻合做一處看,要得玲瓏透徹,不相亂,方是見得明。」,《北溪字義》(卷上)是按一定邏輯次序排列的,而又相互聯結的範疇體系。

13. 同上,25-34。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