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0
神學年刊
(1999)p.13-32
 

開拓新紀元的中國基督徒人文主義精神

 

三. 重整人文精神的價值

「中國的人文主義,乃是精巧而純正的哲學系統,它明確宣稱『人』乃是宇宙間各種活動的創造者及參與者,其生命氣象頂天立地,足以浩然與宇宙同流,進而參贊化育,止於至善。9」因著中國人文主義的偉大理想,人的生命便自然地被尊重,生命與生命也有著互聯互動的發展,以發展自我的精神生命,務能播種生命之善和融合萬物的生命。人努力的發展,都是為實現「真」、「善」、「美」、「愛」、「神聖」、「和諧」和「公平」等價值;這些價值的實現乃在於豐富人的生活,完成人的人格。10人能肯定生命中不同的價值,就是肯定了自我生命的精神價值,這是人文主義的理想和長處。11

然而,人文精神如何落實在新紀元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呢?我們可以反觀二十世紀的中國,先從清王朝的解體而由國父倡導的三民主義(民生、民權、民族)所關心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法治的問題外,也深入探討人文及社會教育,倫理秩序、道德精神、宗教現象等問題,因而展現了對人文主義的重視和關懷。可悲的是:中國在近百年來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在二次的大戰中,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八年的抗日戰爭中,使國民活在貧苦和被壓迫侵略的痛苦裡;期後又有國民政府與共產政權的鬥爭,以至分治臺灣和中國大陸;在戰爭期間,人人生活困苦,自然對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創作都表現的冷漠和不聞不問;這種心態在分治後,活在社會較安定的知識分子,日漸減少並有改善。再者,「二十世紀的中國,先有新文化運動,後有文化大革命,把宗教和以儒家為主的倫理、道德傳統當作與科學、民主對立的迷信;另方面許多搞政治革命的野心家與政客,又把政治權力與統治當作無上的真理與法寶。希望跨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同胞,盡快自科技萬能、政治權力至上的迷信或迷思中跳出來,重新秉持科際整合的精神和客觀中庸的方法,為科學、政治、經濟、倫理秩序、道德精神、宗教信仰等領域定位,使改造、革新、充實中國文化,推動社會完整,全面的社會進步及現代化,謀求全民福利與幸福之理想真正能夠實現。12

事實上,人活在天地間,人觀望「天」,始覺「天」何其大;再觀看「地」,亦覺「地」何其寬;人在天地間能做什麼呢?天地無私地容納了人,人也本於天性之善,唱出心底本有的愛歌,以回應生命的呼喚。人文精神就是強調了人的本性中有「善」與「愛」,故必尊重生命,發展生命,好能使人人在天地間活出和諧共融,因而實現生命的互相關懷,也就是對社會的關懷,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奠定文化價值,使在不同的時代中展現新的面貌。故在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新紀元,人人都有任重道遠的使命,一方面必須重新尋索生命的活水源頭;另一方面則需要推動人與社會的互聯互動,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鼓勵人與自我的修和。於是,人人當謹慎地關注到:

-在談人權時,當注意到濫人權的禍害,以及反人權的不自由。

-人要重新整頓人性尊嚴的意識,不要讓自己成為物質、金錢、名譽和地位的奴隸。

-整個國家社會要注重道德教育、藝術品味以及宗教情操。

-尊重生命,不能使生命物質化,也不能走上精神的極端,多調協人的「物質與精神」生活。

-生存意識的強化,使人人能在「自然、社會、人生」三層面上做到互動互調的平衡。

-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不能忽略人性的真樸,提高人有否極泰來與物極必反的警覺性,且以中庸之道來調協貧富的均衡。

-政治乃治理人民的事務,使之走上合宜的正軌,而不是權力至上的欺壓,讓人人能活出真理中的自由。

-新的人文精神當指向心靈的環保、社會的和諧,世界的和平;推而注意生態環保和大自然的保護。

既然我們生在二十世紀結束,二十一世紀的開始,即生在新紀元的時代,我們便要有新紀元的精神,以此來認識新紀元、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與自然、認識時代的需要,就是應有一個理想開拓新文化的路向,新人文精神的價值,新的宗教信仰精神。為基督徒來說,就是要建立新的基督徒人文精神;然而,新的開拓是必須反觀其根源與基礎的,這便是要由「道統的傳承」中作新的開展,按照聖經所言,所指:--

「該脫去你們照從前生活的舊人,就是因順從享樂的欲念而販壞的舊人,應在心思念慮上改換一新,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實的正義和聖善的新人。」(弗四:22-24)

除了「除去舊人,穿上新人」外,還要除去使「人、社會、自然」成長的破壞,而穿上珍惜和尊重生命,有心靈環保精神的新人。為此,人必須放眼四方,看看世界的發展,現代人的思維方向,才能了解新時代的需要。要記住,新紀元不是封閉式的人文精神時代,而是開放式的互相交談與文化互聯互動的新時代。加上「今天的時代是世界性的,我們不能關著門不認識這個世界,而來瞭解我們自己的時代,這是不可能的。13」所以,我們不應以舊觀念來應付或解釋新紀元,要先由自我革新做起,就是要先解放「人心」,使現今物質化了的心,回復自然真樸的善心--愛。

新世紀給人帶來新希望,這希望由二十世紀的戰爭、科技進步、經濟發達、到物質超越精神,金錢掛帥的不同轉化,使人心變得物質化了,心也便死了!這一刻,我們要重新在心靈的愛中作反省:

心兮歸來!

人啊!你的心跑到那兒去?

 你的精神在物質中被關銷了。

是不是要仰天長嘆!

誰可以做「世紀良心」呢?

 我希望公平、卻是哀號!

 我希望正義,竟是血腥!

 我希望有善心人的幫助,只有貪心害命的人逞強施暴!

孔子死了,卻留下了人文主義的善與仁,

老子死了,留下了慈、儉、讓三寶,

佛祖死了,開拓了從苦到樂的生命超脫,

耶穌死了,卻留下了愛的救恩;且復活了,為人帶來了新的祭獻和永遠的生命;

歷代的聖賢,也為了愛而奉獻交付,為世界揭開了一份愛的考驗和挑戰;

給無情的世代,打了響響的一巴掌

但--

 人依然沉醒不醒

 心也因忙於物質事務而顯得心死。

人呀!你的心跑到那兒去!

找回它來,

讓愛心常伴你我之旁!

為此,在基督誕生二千年的新紀元,我們要在生存的憂患意識下,發掘生命的警覺性,務使人活出「心靈的環保」,就是免受物質貪婪的污染、不放縱於自私衝突的污染、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危機的污染,因為人的心靈受到污染,大自然的生態也會受到破壞;更甚的乃破壞了人本身的人性、自身的尊嚴和使命。於是,警覺性引導人不被物質所牽鎖,且能認同生命只有活在真理中才有自由,和信仰的轉化,提昇人發動為真理自由抗衡的「責任感」;喚起人為建樹和諧共融平等的社會而努力的「使命感」;呼籲人人為愛而服務,願意投入參與保衛社會道德及心靈與生態環保的「參與感」。

從「責任感」、「使命感」和「參與感」,我們可以看出人先天人文的「分別性」,這是自然地肯定人的個體存在,人要自我尊重,也當尊重和欣賞別人的個別存在;同時,人也看到自己是不能單獨存在,故人類由後天人文的原故組成了家庭、社會與國家,在其內產生了人倫關係,使人與人互相配搭而有一種「和合性」。人的先天人文的「分別性」要求人有一份修養:「明明德」;而後天人文的「和合性」則強調「親民」、人要在「明明德」上達到至善境,亦要在「親民」上達到至善,才能整合先天自然人文和後天人文的融貫:「人類由後天人文所組成的社會,仍並不能離開先天自然而獨立,只有在先天自然之上,加進了後天人文,所以先、後天亦應是合一的。這纔是人類天性的完成。這裡面包括著分別與和合,在其和合中則仍還有分別。14

中國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影響了歷代的中國人,其所關注的「明明德」與「親民」人文精神,有著共同的目標:「大同」的家庭與世界,這是一個人文精神的重新提昇;此刻,人是不會失去天賦人性的分別性,卻保存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價值肯定,也看出其平等性;同時,也強調了後天的導向:「性相近、習相遠」,故後天正確的教育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文化教育」與「心靈道德教育」有啟導人在「親民」中走向和合性。

由是,基督信仰中的十字架神學可以作為我的跨進二千新紀元的反思;因為十字架愛的精神正是標記著愛的分別性與和合性的相融;就是說:十字架有「縱的一面」與「橫的一面」的相交融。「縱的一面」表達了信仰基督的人要做個腳踏實地,與大地廣土的世界有著息息相關的生命氣息,和頂天立地的活在地上,不是在虛幻的妄念裡,且常仰天盼望,寄望永遠生命祝福的基督徒,此際的基督徒必常與天主會晤談心,務使自己多認識天主和天主的計劃。

「橫的一面」揭示了基督徒要用隻手擁抱世界,將心中的愛傾流與人分享,好導引人相親相愛,在自我的奉獻與禱告中建立共融的教會,和諧的社會,和平的世界。

從十字架神學的反思中、實在要說明:「人類社會的存在,即一本個人求真求美求善之心,當此心真實的表現為一客觀的求真求美求善的精神時,刀能創造出文化。((人類心靈求真美善之要求,在實際生活中,在創造人類文化之過程中,有種種不同的表現。((這表現分作九個領域,即知識技術、生存技術、藝術、文學、經濟、政治與法律、道德、宗教、教育。總之,人生之一切努力,都為實現一種價值。15

中國基督徒在儒家的「明明德」和「親民」以至於大同的至善,正與十字架神學的縱橫反思作一個調協,說出了中國基督徒對人對神對各種文化價值都作了一正確的肯定,盼望著人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可以重新整合,使人的心靈得到安定與幸福,因為:「如果喪失了人文精神的支撐,財富的追求慾望就必定會喪為純利欲的衝動,導致人們動物性的膨漲,人性的泯滅,社會秩序的混亂和財富的浪費。16

 

 

9.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一九八五年二月六版 86頁。

10. 同註5。

11. 李震,《理性與信仰:追求完美的雙翼》,輔仁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九年六月 哲學篇 226頁。

12. 同上,《盼中國知識分子之人文主義精神更上層樓》,343頁。

13. 錢穆,《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中文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第一版第八次印 引言 5頁。

14. 同上,21-23頁。

15. 同註11,210頁。

16. 同上,350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