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期 | 神學年刊 |
(1998)p.12-51 |
---|---|---|
信仰的「傳與受」和神學方法 |
|
七. 沒有訓導,便沒有「聖事的團體」 看完上面這段詳盡的解釋,相信沒有必要重申教會訓導的重要、教會訓導和信仰與神學的關係,特別是教會的訓導,如何影響著每一個信友的生活方式。亦無須重覆神學工作者需接受教會訓導的緣因。尤其是,為何聖奧思定提出,研究天主教神學的方法是依附著基督的訓導權:即是依據教會傳授和詮釋的聖經,依據教會的傳統,依據教會的訓導。 可是,明白一件事,並不代表就可以同意,甚至甘心情願地接受該事。尤其是關於教會的訓導這一點,或許有人仍然覺得教會這種訓導方式,實在低估,甚至莫視今日信友,尤其是神學生的智慧。事實卻恰好相反,正因為教會肯定和信任自己的子女,有足夠的智慧明白自己的用心,她才會向他們作這要求。而教會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她對自己所事奉的主有信心,曉得祂一定會以祂的恩寵幫助信友,聖神亦會光照扶助他們。教會尤其肯定的,是聖父對人的情與愛。(42) 教會知道天主正是因為愛人,才會到來救人,才會定下一個救人計劃,並且以種種方法,幫助人通過個人的生活,切實參與這計劃而獲救。天主對人的愛,才是教會全部希望的所在。教會永遠不會把自己的希望放在任何人身上,包括教宗、神職、神學家和神學生。 又有些人或許會懷疑,照著上面所說的方法研究神學,如此服從教會的訓導,教會的神職和神學家,豈不是都變成教會的傳聲筒、變成一件工具,還能做什麼學術研究呢?對於這問題,有幾點先要弄清楚。 首先,打從教會正式開始工作的第一天:聖神降臨節翌日,宗徒們作什麼呢?他們不是坐下來撰寫一篇洋洋大觀的神學論文、一本教理書,或一部神學手冊。他們有一個使命:他們要向人宣講一個訊息。於是他們走到街上,向人傳報喜訊。一如保祿在致格臨多人前書中說的:把「從主那兒領受到」的傳給別人 (11:23)。(43) 所以,學術研究成果並非教會的神學家從事神學研究的目標。自第二世紀神學出現到現在,可以說教會的神學研究都是為解決信仰,或教義上的問題,而非為獲得或提升個人的學術成就。(44)所以,正如B? guerie及Duchesneau這兩位神學家所說,在處理神學問題時,「從主那兒領受到」這基礎,比一切其他的理性解釋和神學反省都更為堅固。(45) 其次,是否神學家服從教會的訓導,就不能在學術研究上更上層樓?似乎歷史給我們的答案,剛好相反。試列舉一些大家熟悉的名字,比方聖奧思定,聖安瑟莫,聖文德、聖多瑪斯等,相信沒有人懷疑他們的神學成就。尤其是聖奧思定,實際上他是教會的神學方法之肇始者,這方法不但沒有影響其神學研究工作,適得其反,聖人在神哲學上的成就,至今好像還沒有人能望其背項。就連其他基督教派的學者,對聖奧思定在神哲學上的成就,同樣推崇備至,茲在下面摘錄其中一位有關聖奧聖定的評語: “Augustine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of all the teachers of the Church since the Apostolic age. Pre? minent in the West, as Origen was among the theologians of the East, his sway was not like that of Origen, disputed and broken. It was of far longer continuance. This unrivalled influence grew out of the depth and variety of his powers, and the sincerity, energy, and fervor of his religious character. In him the dialectical and mystical elements. He was at once a philosopher and a saint. At the same time he was a man of letters and an orator. His Confessions are an outpouring of his heart in the form of a converse of his soul with God. Yet among devotional expressions full of ardor we find him interweaving distinctions respecting the divine attributes. The subtilty of his genius and his dialectical turn, together with his doctrine respecting faith and knowledge, not to speak now of others parts of his teaching, made him the founder of the mediaeval theology“.(46) 復次,教會從來沒有要求任何人作她的傳聲筒。教會永遠不會、亦不能這樣做,她沒有這個權。因為教會本身也只是個工具而矣。(47)教會是從天上來的恩典,是天主所肇始的。教會是基督為了在自己升天後,通過訓導,即是福傳,和禮儀行動,在世上繼續其救世工作,特別「生產」- generate - 的工具,而且正如教宗聖理奧一世所說的,生產過程非常痛苦:在十字架上。(48) 根據教宗聖理奧一世的教會觀,教會的出生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基督降生時:Incarnation,由於基督是教會的頭(或元首),所以當基督出生時,理所當然的,其肢體 - 教會 - 已在基督內潛在性出生:potential birth;(49)教會實際的出生:effective birth,是在第二階段,在加爾瓦略山上;而教會正式投入救世的行動,則是在聖神降臨節開始。(50)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理解為何教會沒有權更改任何基督決定的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從基督,聽祂的話行事,如同基督服從聖父一樣。(51) 所以,教會的訓導來自基督。換言之,基督是教會整個福傳工作,及導師身份的基礎:『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們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18-20)。這正是聖奧思定所說的,依附著基督的訓導權之意。而自宗徒時代開始,教會內每一位傳信者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他們所傳的是誰的信息: 『我們不斷地感謝上主,因為我們所傳授的天主的信息,你們已聽到了,也接受了,沒有把它視為人的信息,而確實當作天主的信息,這信息在你們信徒身上發揮著效力』(德前2:3,常年期第三十週「日課」,星期一晚禱之短經誦讀)。 為什麼我們說教會的訓導,即是教會的福傳呢?相信大家不難從以上引載的兩段經文找到答案。實際上,所謂福傳,即是向人,包括非信友和信友,(52) 介紹、講解、教導教會的信仰。這信仰的內容是耶穌基督和祂的福音。目的則為了讓一切相信耶穌基督,並接祂為主的人,依照福音所要求的方式生活,以獲得救恩。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可以作出另一個推斷,一如美藉神學家達拉思 (Avery Dulles, SJ) 神父在最近一篇以《正統與社會改變》為題的文章中指出,教會的訓導永遠不會投大眾所好,只教導人們愛聽的話。因為如此一來,這訓導會喪失其全部可信性:“The Magisterium was never intended to seek popularity. It would forfeit all credibitlty if it taught only what people wanted to hear”.(53) 然而,為何相信耶穌基督,並接受祂為主的人,一定要依照福音的要求生活,才可以得救?因為所有相信耶穌基督,接受祂為主的人,藉著所領受的入門聖事,不但成為信友,成為教會的一份子,基督奧體的一個肢體。他們同時成為天主聖父的子女。即是說,這些人的身份,有了一個本質上的改變:是人,亦是聖父 - 神 - 的子女。而福音的要求,正是要這些同時是聖父子女的人,不但跟普通人一樣過活。他們的生活方式,更應該與他們天主子女的身份相稱。 可是,信友從何得知要怎樣生活,才算與自己的天主子女的身份相稱呢?答案是藉著教會的訓導,即是教導。所以,訓導其實就是前面,聖奧思定所說的「聖事的團體」之存在,其中的一個主要緣因。(54) 保祿寫給厄弗所人書中的一段,對這問題有很清楚的解釋,茲引載於後供各位參考: 『為此我說,且在主內苦勸你們,生活不要再像外邦人,順從自己的虛妄思念而生活;他們的理智受了蒙蔽,因著他們的無知和固執,與天主的生命隔絕了。這樣的人既已麻木,便縱情恣慾,貪行各種不潔。但你們卻不是這樣學了基督。如果你們真聽過祂,按照在耶穌內的真理,在祂內受過教,就該脫去你們照從前生活的舊人,應在心思念慮上改換一新,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實的正義和聖善的新人。 所以你們應該效法天主,如同蒙寵愛的兒女一樣;又應該在愛德中生活,就如基督愛了我們,且為我們把自己交出,獻於天主在為馨香的供物和祭品。至於邪淫,一切不潔和貪婪之事,在你們中間連提也不要提:如此才合乎聖徒的身份。同樣,猥褻、放蕩和輕薄的戲言,都不相宜;反要說感恩的話,因為你們應該清楚知道:不論是犯邪淫的,行不潔的,或是貪婪的 - 即崇拜偶像的 - 再天主和基督的國內,都不得承受產業』(弗4:17-24; 5:1-5)。 話說回頭,雖然教會從來沒有要求任何人作她的傳聲筒,當日基督為了展開其傳教工作,確實選了十二位宗徒(谷3:13-19),連同保祿一共十三人(宗9:1-9),幫助祂的傳教工作,基督稱他們作「器皿」,並且旦白告訴他們,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身份,從來沒有隱瞞過他們。宗徒大事錄第九章關於保祿的歸化,其中一段這樣寫著:『主卻向他(阿納尼雅)說:「你去吧!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國王和以色列子民前」』(15節)。而且還加上一句:『因為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字,該受多麼大的苦』(16節)。(55) 可以想像阿納尼雅一定把基督向他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告訴保祿。所以,打從一開始,保祿對自己被召的身份,心中是清清楚楚的。他不但曉得自己只不過是基督手中的一件傳教工具;他更一早就知道,為了基督的名字,他不知要吃多少苦頭。 所以,教會從來沒有要求任何人作她的傳聲筒。倒是基督,祂卻真的清楚告訴那些願意為祂服務的人,他們只是祂手中的一個「器皿」而矣。 當然,並非每一個被基督選中的人,都一定要接受祂,福音中的富少年,就沒有接受基督的邀請;也不是所有接受基督的邀請的人,之後就不能再改變主意,甚至反對祂、出賣祂。茹達斯雖然被選中,也跟隨了基督,卻也沒能慎始慎終。 可是誰若被基督看上,又真的願意接受祂的「揀選」,作祂的「器皿」的話。那最好能謹記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只是基督手中的一件工具而矣,傳聲筒也好,錄音機可能更貼切。因為他們的工作,就如他們的前輩 - 十二位宗徒、保祿、弟茂德等曾經做過的一樣:依照基督所那所吩咐的,教訓其他人:『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瑪28:20)。他們這樣作,並非如有些人所想的,為了維護某種權力或權勢,卻是他們的責任感所催迫。被基督和天主聖父選作祂們的教會的牧者的,都自覺到本身面對universam fraternitatem - 普世弟兄 - 的責任。一如教宗聖理奧一世所直言,他們所講授的,都是他們學自歷代教父的教導。(56)
|
42. 著名義藉神學家方奉天神父 (Bruno Forte) 稱聖父為「永恆的愛人」,聖父愛人是絕對出於自發和自動,完全不受任何外界事物的牽制或引發。聖父從一開始便愛人,並會一直愛下去。聖父在愛中是全能的,祂永遠忠貞不二:『我的救恩永遠常存,我的正義永不會廢除』(依51:6),參閱方奉天著、陳繼容編譯「信仰小引導」21-31。此外,有關聖經及歷代教父對天主聖三的第一位:聖父的訓導、介紹和理解,請參看:Dizionario di Spiritualita‘ biblico-patristica. I grandi temi della S. Scrittura per la “Lectio Divina”, 1: Abba’-Padre. 43. B? GUERIE-DUCHESNEAU, How to Understand the Sacraments, xiii. 44. 請參看有關天主教會教義的歷史:Handbuch der Dogmengeschichte, hrsg. von Michael Schmaus, Leo Scheffczyk, Aloys Grillmeier, 5 vol.; TIXERONT, Histoire des dogmes, 3 vol. 45. “But receiving them from the Lord has always had a much more solid basis than rational explanation or theological reasoning” : B? GUERIE-DUCHESNEAU, How to Understand the Sacraments, xiii. 46. FISHER,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 176. 47. 有關基督與教會的關係,可參看保祿的書信,例如致厄弗所人書5:21-33,見常年期第三十週,星期二,雙數年讀經一。 48.“De Spose carne prodiit quando ex latere crucifixi manante sanguine et aqua sacramentum redemptionis et regenerationis accepit”: ACO II, IV p. 36; TD 15 15b, p. 45. 基於主基督生產教會的緣因,教宗聖理奧一世稱經歷降生、苦難、死亡、復活、升天的基督為「歷史基督」,稱教會為「奧秘基督」。而緊隨著教會 3/4 「奧秘基督」的出現,聖神亦開始其聖化使命。 49. 教宗聖理奧一世,Tractatus 26,2 = CCL 138, 126 = “Generatio enim Christi erigo est populi christiani et natalis capitis natalis est corporis”. 50. 教宗聖理奧一世,Tractatus 78,1 = CCL 138A,494 : “Principibus nascentis Ecclesiae tota Patris Filiique Diuinitas in praesentia sancti Spiritus Praesidebat”. 51. 有關教會的本質,請另參看參閱方奉天著、陳繼容編譯「信仰小引導」,62-70。 52. 注意以上所引載經文的內容,『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這句話的對像主要是指已受洗的信友。說真的,若非信友,根本沒有義務要聽從福音的要求生活。 53. DULLES,“Orthodoxy and Social Change”, 8. 54. 另一個主因當然是舉行聖事等禮儀行動,瑪28:19-20:『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們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 55. 事實上,主耶穌一早已說過,跟隨祂的人都會受迫害:『你們自己要謹慎!人要把你們解送到公議會,你們在會堂裡要受鞭打,並且也要為我的原故,站在總督和君王面前,對他們作証』(谷13:9)。 56.“Non aliud nos praedicare repperies quam quod sancti patres nostri toto orbe docuerunt” = TD, 9,3, p.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