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期 | 神學年刊 |
(1996)p.105-128 |
---|---|---|
思維上的突破--宗教交談 |
|
3. 從不同的思維理念談論宗教交談 當我們確定了宗教有其普遍性和共通性的內涵後,我們有一個共識:在現時代,宗教與宗教之間不能唯我獨尊的排斥在其他宗教中有真理的思維;而思維的擴充就是要走出自己的框子,接納有異己思維的存在者,以找出殊途同歸的互補資源,且透過其它宗教寶貴的思維治療自家的不足。由此共識,我們可再確定:宗教與宗教之間有交談的必要。《人的宗教向度》(The Other Dimension)一書的作者Louis Dupre在「中文版」的序言中說: "西方的宗教如果一仍其舊地忽視東方,勢將難以繼續存在。今天,即使是羅馬教廷也不會再反 對與中國作宗教上的交談;由利瑪竇與南懷仁所開啟的交談之道,應該予以發揚光大。當前西方人之所以不易全盤接受自己的傳統信仰,主要即是因為完全相異的傳統公然存在這一事實。我猜測,東方人也為同樣的問題所苦。未來的宗教將容許各大傳統互相交談,否則無一能夠倖存。"(10) 這實在是一個很中肯而具有鼓舞性的思維理念,在宗教的語言上可說是:「先知性」的啟發,為今日的宗教思潮氾起挑戰,要求著思維上的革新和改變。我們從歷史經驗中可肯定:變是危機,也是創新與成長;變是轉化,也是創生的力量。宗教交談要求先走出自己的唯我獨尊的執著,然後開放和接受挑戰,表面上看來是一項危機,但若能化解「自然、人生、社會」的苦難,引導「人」進入互愛共融的生活,也就展現了宗教的神聖使命,即共同在交談與合作中為人類謀求幸福: "現在的重點當放在各宗教偉大的貢獻的特色,以及其相互間可能有的互補性。尤其在現代科技掛帥,金錢至上,權力追求的社會中,宗教的這些特長,如何落實下來,成為迷失和疏離的人生指點迷津,提出化解之道的有效方案。當然,在諸事之先,宗教間的通力合作,化解歧見,化解自我設限,共同面對當前的人生危機,共同體認:宗教的目的不是為了宗教,亦不是為了教士或主持,而是為了信徒,化解信徒的苦難,拯救信徒的罪孽,使人人獲得救贖(得到生命的解脫),共同抵達「宗教求聖」的目標,帶領人人超凡入聖,引領社會進入平安、和諧、互愛的理想境界。"(11) 宗教與宗教間為能通力合作,化解歧見和自我設限,必須開放自己進入交談,增進認識和了解,才能面對社會中的種種問題,消除思維上種種的障礙和排斥,共同導引人類抵達「聖、美、善、真」之理想境界。為了強調宗教交談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五個不同的思維理念作探討和分析,以加強我們研究的信念。 3.1 哲學的理念 簡單的說:哲學是在於「培養智慧,發現真理,印證價值」;藉此幫助人:「以理性探討宇宙與人生的根本真相,從而指引現實生活,評估文化生態」;(12)更幫助人走向絕對的必要性,使心靈得到解脫;且反省自己,學習如何判準生命的行為,選擇生命的路向,即在思維中給生命一個定位,把握自我生命存在的「一、真、善」之性。於是,哲學的真諦在於啟發人的思維,助人在「自然、人生、社會」的不同層面中尋求真理,也於其中喚醒人的意識,更使人與人之間有思維上的交流。無怪乎蘇格拉底強調人與人之間在生活中要有所交談,好能找出人生的不同問題,以建立自己的思想系統,藉以改變生命的現狀;故他要求人真誠的回到內心作思維的反省,且強調「沒有經過反省檢討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13)這種生命的對話交談、反省檢討、尋找與判準,以及生命的喚醒都是從古至今所強調的哲學理念。 3.2 信仰的理念 信仰的理念源於人的宗教意識,也是透過人內心的反省,經驗到在自我的有限和軟弱的背後有著無限和力量的存在,使人對這無限與力量充滿希望,願意不惜犧牲一切地投入這無限的終極關懷中。在投入終極關懷的途徑上,人要將關懷化作生活的動力:「愛的啟發」,將「愛」化作善行以表現信仰的落實。於是,信仰要求人與人有所溝通和分享,以擴展和增強人的愛(慈悲),更使人明白愛(慈悲)是生命的心,也是每一宗教對話的核心。因為人在愛(慈悲)中看到生命的超越與光明,而與愛(慈悲)的根源相契合一。(14) 3.3 科學的理念 科學與哲學的思維是息息相關的。因為科學的開始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物理現象的好奇與困惑,由此進一步作「客觀的」探討,以了解自然事件的法則與其因果關係。(15)所以,科學必然在人的經驗活動中探求事實的真相,以建立其思維上的真理和價值,藉以給人類提供探索世界的途徑和探索自然界中的每一種事物的理性要求。這就是說:科學強調以經驗事實作為準繩,再以理性的理論判準為依據,探求出其統一性為目標;可見,科學的目標不單在解釋自然與世界的種種事實,也要在思維的統一中改造自然與世界。因此,科學在時代的演變中有其新發展,在新發展中提出新的問題才能有所進步,誠如愛因斯坦所指出: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的進步。"(16) 既然科學在探求自然的統一性和對自然與世界的事實成果,把握有明確的希望的信念,便不斷地與自然與世界對話,發掘新的問題。為什麼宗教與宗教間不可以提出挑戰性的新問題而作出對話交談呢?其實,宗教與宗教間在找出宗教的普遍性和共通性的背後,也可以透過交談發掘新的進展,探索宗教間的融合性或統一性內容吧! 3.4 藝術的理念 藝術是人心靈內在之美與外在之美的表現,即人從思想、感觸和經驗中,將內心世界的意象、景物、思緒,透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是一種對「真善美」的追求和探索,用不同的語言媒介和技術來暢所欲言,使生命在「誠於中,發於外」作出生命的跳躍和讚嘆,也在「真善美」中作出生命的突破和超越。(17) 可見,藝術也是在「自然、人生、社會」的層面內表達出人性之美及其圓融性。徐復觀教授強調:「在人的具體生命的心、性中,發掘出藝術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關鍵。」(18) 這種精神的自由解放正表現了宗教感情的內心體驗是崇高的和莊嚴的,同時是對自然規律的和諧所感到的狂喜的驚奇。(19)人的心靈便自然地與世界上的存在物有一種直接的溝通,且能感受萬事萬物之生命之美,和幫助人的生命活得更高尚和優美,也更充實;所以,藝術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它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20)人在藝術中不再是作生命的比對或較量,而是互相的欣賞和包容、互相的交談與分享、互相的學習和共融,使「自然、人生、社會」皆處於和諧之境--藝術(音樂)能容納(生命、自然、社會)全部的經歷,從感覺成分到最終的精神和諧。這份和諧的理念實在可以給宗教與宗教間的交談一個豁達而寬敞的借鏡,就是在欣賞和包容中有尊重、在交談和分享中有真誠、在學習和共融中有革新。 3.5 社會的理念 社會是由人在共同的團結理念中所組成的;因此,社會為維持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便在人的共識認同下制訂了社會規範,要求人人同心同德地尊重個人的生命、尊重私有的財產;同時在社會規範中喚醒人的道德意識,提昇人格,使人在道德中創造善的行為,發揚人性的價值。尤其在科技發達的社會中,人與人的互動頻率不斷的提高,人與人的交往也自然地在經濟、政治、宗教有密切的關係,人更必須懷有道德情操與擔負道德責任,才能建立一個有意義的新社會。國父孫中山在面對人民、社會、智識和精神的幸福時,提出了「民生」的思想: "民生是一種道德的努力,而不是階級間的鬥爭。它既是實際的,也是理想的。……民生遠比其它二大主義(民族、民權)更重視我們的倫理傳統:在中國人信仰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後,想藉自己人格的覺醒,作為一個有益人類幸福的媒介;此一自覺,將使他變成愛群樂群的君子。在這個對世界具有價值的自覺感中,利己主義遂為利他主義所替化。……民生便是一種倫理力,是運用倫理的方式,使各階級合作和諧。" 這種為人民、社會所倡導的民生理念,有著整體的、包容的深入思想,在文化、精神和道德上提昇人的生命,也給人提供了新的出路。(21) 所以在談社會理念時,我們要確定社會的基本問題,在於推進人的生存條件所繫的科技發展,經濟政策,使之更合理、更完整,以便為人類帶來更大的幸福;因此,在科技發展及經濟政策下,不能對人性,及人際關係造成傷害,故必須提供社會中人與人的溝通和交談機會,以認知不同階層的人的真正需要。在此同時,社會理念亦當關注到傳統與現代的銜接和配合問題,好能成功地給傳統一個正確的再詮釋,為未來的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方向。 *********** 我們從以上的五個理念:哲學的理念、信仰的理念、科學的理念、藝術的理念和社會的理念中,看到生命的溝通與合作在於人面對「自然、人生、社會」時,有著互相的推動力和交流,這為宗教的普遍性的內涵帶來了一股開放與創新的動力,使宗教間有對話和交談,好能豐富宗教的內涵,這交談不在轉化或歸化或同化其他宗教,而是互相間的對話、聆聽、陳述、欣賞、溝通,共同在光明中尋找真理,(23) 為人類求幸福,為社會帶來共融與和諧,為人的生命開啟成全的路。為達到交談的目標,我們嚐試從「理論」的幅度探討其根據,從「實踐」的幅度說明宗教間的合作。 |
10. DUPRE L. (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86年12月初版。原作者「中文版」序 5。 11.鄔昆如,《道、儒在東亞的共融:「從彼此優點建立個人共識」》,(宗教哲學)季刊第二卷第三期,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 1996年7月1日 12。 12.傅佩榮,《哲學入門》,正中書局 1994年1月台初版第二次印行 1-5。 13.傅佩榮,《心靈的曙光》,洪建全基金會出 1994年11月第一版 21-75。 14.鄔昆如,《道、儒在東亞的共融:「從彼此優點建立個人共識」》,(宗教哲學)季刊第二卷第三期,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 1996年7月1日 參閱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 443-531。 15.成中英,《科學真理與人類價值》,三民文庫192,三民書局 1979年再版 7。 16.愛因斯坦、英費爾德合著,《物理學的進化》,上海 科學技術出版社 1962年3月第一版 59。 參閱林定夷,「論科學的目標與科學進步」,《分析哲學與科學哲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編輯委員會主編 新亞書院出版 1989 321-339。 17.陳鴻基,《宗教與藝術》神思n29,思維出版社 1996年5月 29。 18.徐復觀教授,《中國藝術精神》,學生書局 1976年9月五版 自敘 1。 19.趙鑫珊,《藝術•科學•哲學斷想》,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27-128。 20.同上,第70頁。在234頁中提出黑格爾的美學思想:「藝術的美高於自然。藝術的美是由心靈產生和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產品比自然和它的現象高多少,藝術的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第235頁則引貝多芬的話說:「繼續努力吧!不要單從事藝術,還要滲透到它的最深的內容中去;它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因為只有藝術同科學才能把人提高到神明的境界。」 21.沈清松,《為現代文化把脈》,光啟出版社 1985年7月初版 第二編 77-129。 22.參閱: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5年8月 38-41。 23.張春申,「宗教交談的使命」,《教會的使命與福傳》,光啟 1995年元月初版 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