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期 | 神學年刊 |
(1995)p91-135 |
---|---|---|
江文也及其宗教聖樂作品的介紹 |
|
江文也的宗教聖樂作品 (二)第一彌撒曲系列 由於天主教在羅馬梵蒂岡(1962-1965)第二屆大公會議(下稱「梵二」)後[39],教會於改革中,除重申信友在禮儀中的參與地位外,又肯定了初期教會(一至五世紀)在禮儀中宣講天主聖言的重要。因此把一千四百多年來廣泛地規定使用在各地方教會的法定語文(拉丁文)轉為「容許」及「鼓勵」各地教會團體發揮地方化的精神,使用本地語言,好讓信仰生活融入當地的文化,使能將基督的福音扎根,以發揮天主聖神的德能,愈顯主榮。 「梵二」的改革更新,除肯定各地教會團體的地位外,最大的變化就是禮儀改革,因為教會中的禮儀祈禱,正就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泉源與動力。彌撒——感恩祭宴可說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精華所在——慶祝基督的逾越復活,所以,彌撒曲時常都是音樂家們譜曲的對象,甚至是創作靈感的來源。江文也並不例外,由於他感到教會傳統的額我略歌(Cantus Gregorianus)甚為莊嚴古雅,有感於心,遂決意要以中國古樂的精粹來編撰一部中文彌撒曲[40]。雖然當時(1948)與梵二禮儀改革(1965)相距十七年前,此中文彌撒曲實在無法在當時彌撒禮儀中應用,但此作品已足夠表現作者的心思及雷神父的遠見:如果聖教會將來正式准許中華信友以中文來歌頌上主時[41],我們一定非常喜歡,因為這些歌曲,是出自一位精通中西音樂的中國天才作曲家(江文也)所編作的。 礙於當時禮儀規程的限制(聖禮部絕對禁止信友以本國語言,歌唱一部份彌撒固定的經文)[42],所以(據劉緒堂及陳維統神父的覆述)當時江文也只在北平(京)輔仁大學的禮堂,曾將此彌撒曲演唱過一次(以國語獨唱)。筆者在教區聖神修院時(梵二後),當時的修院音樂負責人徐錦堯修士(現是神父),曾將這首「彌撒曲」重新配上「梵二」禮儀改革後的中文彌撒禮儀經文歌詞,並且常在彌撒禮儀中應用;因此,筆者才有機會品嚐這部彌撒曲的韻味。雖然這套彌撒曲只屬單聲部齊唱作品,但實在是一份佳作,能使參禮者舉心向上及有助於祈禱。 至於「第一彌撒曲」的原歌詞問題:由於江文也創作時是採用當時香港公教真理學會所出版的《我的主日彌撒經書》,由方濟會再依據當時教會中習用的字句而稍加修 改[43],所以並不存在障礙。故教會內外的音樂團體,如有興趣詠唱這套彌撒曲,應該屬於無任歡迎,也應受到鼓勵。正如雷神父所謂,這是出自黃帝子孫手創的旋律與和聲,也是已奉獻給慈母教會的禮物。不過,筆者認為若在教會禮儀中應用時,如採用徐錦堯神父當年(1966)的歌詞修訂版本,則更理想。 對於「彌撒曲」的分析,由於非本文範圍之內,故筆者只在書籍介紹(後附)一欄,列出有關書籍名稱以供讀者參考;這裡仍可簡單介紹三點: 1)彌撒——感恩祭宴的經文(或歌詞)大致可分為兩種,即固定不變的「常用經文」部份及非固定的「專用經文」部份;而彌撒曲則屬於前者。在音樂傳統領域內,「彌撒曲」是屬於一個專有的名詞,即包括:垂憐頌(Kyrie)、光榮頌(Gloria)、信德頌(Credo)、歡呼頌(Sanctus)及羔羊頌(Agnus Dei)五首歌曲。 2)江文也「第一彌撒曲」內的聖頌(Sanctus)及祝頌(Benedictus)是分屬兩首但相連的歌曲。由於在歷史上,Sanctus這部份是在第四、五世紀時先被教會採納在禮儀中應用,而Benedictus這部份則到第七世紀時才被納入羅馬禮儀內;全曲到十三世紀時才正式被列入彌撒禮儀的「常用經文」部份內。在複音音樂(Polyphony)興盛期間(十七世紀),由於在彌撒禮儀中大合唱與交響樂一並應用,使全曲的長度增長,故不得不分成兩段,致使Benedictus被移至祝聖禮(成聖體聖血)之後;因此一般作曲家們在標題時往往將Sanctus - Benedictus合在一起,以表示二而一,一而二的意思[44]。在梵二禮儀改革後,這曲則訂定為一,並以“Sanctus”稱之;香港教區譯為「歡呼頌」。 3)由於作者以此部「彌撒曲」編號為45,所以可依次序列為: 主憐頌(垂憐頌) Kyrie - Op.45, No.1 榮福頌(光榮頌) Gloria - Op.45, No.2 信經(信德頌) Credo - Op.45, No.3 聖頌(歡呼頌) Sanctus(包括祝頌Benedictus) - OP.40, No.4 神羔頌(羔羊頌) Agnus Dei - Op.45, No.5
|
[39]筆者按:全球所有主教(包括樞機、宗主教、總主教及各教區的主教)、特委任的專業人士及教友代表等,在與教宗共融中、由天主聖神引領下,為對整個教會團體執行訓導或制定法令的一個最隆重之聚會。每次的大公會議都為全球基督徒團體帶來新的景象與氣色,也使基督徒成員在變幻的時代中充盈生氣。 由公元325年教會第一次尼采(Nicea)大公會議至今,曾召開共21次這樣隆重的會議;最近的一次為梵蒂崗第二屆大公會議(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由1962年10月11日至1965年12月8日,共召開四期會議,也經歷了兩位教宗【若望廿三世(Papa Giovanni XXIII, 1959-1963)及保祿六世(Pope Paul VI, 1963-1978)】。 許仲儀,《天主教歷屆公會議簡介》,香港 李嘉堂紀念出版社 1964年初版。 陳文裕,《梵蒂崗第二屆大公會議簡史》,上智出版社 1989年7月初版。 《梵蒂崗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台灣 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1975年12月初版。 [40]《第一彌撒曲》,北平 方濟堂思高聖經學會 1948年6月初版 5「序」。 [41] 同上。請參閱雷永明神父所寫原文(拉丁文及英文)之「序」(In “Prima Missa” Praefatio/Foreword)。 [42]《第一彌撒曲》,北平 方濟堂思高聖經學會 1948年6月初版 5「序」。 [43]《第一彌撒曲》,北平 方濟堂思高聖經學會 1948年6月初版 5「序」。 [44]李振邦,《宗教音樂》,台灣 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1979年初版 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