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6
神學年刊
(1995)p1-35
 

從《論語》和《聖經》的啟發中——說「會友輔仁」及其整合

 

5. 《聖經》的訓示

關於《聖經》中談朋友之處並不多,而且多集中在《德訓篇》和《箴言篇》中。這兩篇的內容重點放在「知慧」的訓誨中,故都是以色列子民的智慧文學的作品。《箴言》的目的在於教訓人,尤其青年人,應學習「智慧」,躲避「愚昧」。所謂「智慧」,並非指人的知識、學歷或智力,即指教導人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聰明者,「智慧」是在道德生活上立論的,教人怎樣敦品勵行,成為一個完人。

《德訓篇》的內容與寫作目的很相似《箴言篇》,其主題也是「智慧」,就是人在處世和宗教生活上應具有和應表現的美德。

這兩篇都強調著「智慧」是出於人對天主的敬畏,即以敬畏上主為生活的準則,且「智慧」是屬於天主本性的一種德能,天主將這德能賦予人,使人藉「智慧」,即將天所賦予的德能開顯出來,而得獲幸福的生命;「愚昧」是將天所賦的德能蒙蔽,使人失去智慧,而陷入罪惡中,因而違背天理,其結果就是滅亡。

因此,在談交友中,人是不能離開信仰中的天主,而以「敬畏上主」作為準則,以能在智慧中開顯天所賦予人的德能,使之不被罪惡所蒙蔽。而朋友間亦必須在敬畏上主的生活中相互交融,相親相愛,忠信以待,同甘共苦,互相勉勵,使天主所賦予人的德性彰顯出來。然而人是軟弱,不但不敬畏天主,而且有人甘願做罪惡的奴隸,故朋友間有真朋友與假朋友,好朋友與壞朋友之分。

今將《德訓篇》及《箴言篇》中有關朋友的記載列於下:

5.1 敬畏上主的人,才有真正的友誼

親切溫柔的言語,能使友人增多,並能感化仇人;同情的話,能使友好的往來敦厚。與你要好的人應多,然而作你參謀的,只千中取一。如要交友,先要考驗,不要立刻信任他。因為有的人,只是一時的朋友;在你困難的日子,就不見了。有的朋友,一旦變成仇人,就把你爭執的事和仇恨,洩漏出來,為凌辱你。有的人是酒肉朋友,在你困難的日子,就不見了。你幸福的時候,他和你同心,對你的僕婢,也任意使喚;若你遭了難,他就翻臉攻擊你,迴避你。但對於良好的友誼,你應恆一不變。你當遠離你的仇人,慎重對待你的朋友。忠實的朋友,是穩固的保障,誰尋得了他,就是尋得了寶藏。忠實的朋友,是無價之寶,他的高貴無法衡量:金銀也比不上他忠實的美好。忠實的朋友,是生命和不死的妙藥;惟有敬畏上主的人,才能尋得。敬畏上主的人,才有真正的友誼,因為他怎樣,他的朋友也怎樣。(德6:5-17)

真正的友誼是一個無價之寶,他的忠實是人生命的保障,也是德性的成長的力量,因為忠實的人必定是敬畏上主者,而敬畏上主者也必定是忠實的。因為忠實者必憐憫人、愛護人、幫助人:「誰不憐憫自己的友人,就是放棄了敬畏上主。」(約伯傳6:14)凡在生命中經得起考驗而乃是忠實的,正義的,他便成為天主的朋友,天主也因他的正義與忠貞不貳祝福他:

請回憶我們祖先亞巴郎如何受了試探,他歷盡了磿難和和困苦,成了天主的朋友。依撒格、雅各伯和梅瑟都這樣博得了天主的歡心,面對各種磿難,對天主忠貞不貳。(友弟德傳8:22-23)

經上說:「亞巴郎相信了天主,因而這事為他便算是正義」,得被稱為「天主朋友」。(雅2:23)

我們的天主!不是你……將這地方永遠賜給你的友人亞巴郎的後代嗎?(編下20:7)

5.2 真正的朋友是忠信不欺的,且能互相愛護

誰洩漏朋友的秘密,就失了信任,他不會找到一個知心朋友,你應愛你的朋友,對他要忠信,但若你洩漏了他的秘密,就不必再追隨他了。誰失掉近人的友誼,就如喪失了自己的產業。你拋棄了的朋友,正如從你手中放走的飛鳥,莫想他再回來。不要追趕他,因為他己遠去,他已逃走,像一隻脫了羅網的羚羊一樣,因為他的心己受了創傷,你再不能和他交接。有了傷痕還可以包紮,辱罵之後,還可以言歸於好。但是,若洩漏了朋友的秘密,不幸的心靈就沒有希望。(德27:17-24)

告密的人離間友情。(箴16:28)

出賣朋友者是最傷朋友心的,因他的行為是:「連我素來信賴的知心友好,吃過我飯的人,也舉腳踢我。」(詠41:10)忘恩負義,只將朋友當作自己手上的玩物,商品,有價值便利用之,無價值便棄之,只為自己的利益:「以你們的朋友作商品」(約伯傳6:27),所以米該亞先知在他的時代,看到社會的不正義,人人只為自己的利益而出賣朋友,且用一對鞋的錢就可以買一個人的生命,所以他警愓當時的忠信誠實的人說:「你們不要信賴鄰里,不要依靠朋友。」(米7:5)然而在不同的時代,卻有不同的情況,正如《箴言篇》中有提到「遠親不如近鄰」的思想:「你的知心朋友,你父親的至交,你切不可離棄;在你憂患的時日,不要進兄弟的家,靠近的鄰舍,勝於遠地的兄弟。」(箴27:10)另外在耶肋米亞先知時代,因為是亂世,巴比倫攻打猶太國,使猶太國陷於滅亡(公元前587年猶太國滅亡),其情形一如米該亞先知時代,北國以色列國的滅亡(公元前722年),人與人都失去了信用,故先知規勸人要小心擇友:「你們應各自提防自己的近人,不要信賴任何弟兄,因為所有的弟兄都愛好欺詐,一般的近人都好說讒言,人都欺騙自己的近人,不講實話,使自己的舌頭慣於說慌,竭力行惡。」(耶9:3-4)但另一方面說,真正的友誼除了忠信不欺,互相愛護之外,還能夠甘苦與共,真情互勸,撫慰人靈的。

5.3 名實相符,甘苦與共的朋友才有真情

刺激人眼,會引出眼淚;刺激人心,會顯出真情。拋石打鳥,會使鳥驚飛。責罵友人會斷絕友情。若你已向友人拔出利劍,不要失望,因為還可以恢復舊交;若你已對友人開口攻擊,不要害怕,因為還能和好如初,惟有辱罵、責斥、驕傲、洩漏秘密、暗中傷害,能使朋友疏遠。

你的朋友窮困的時候,你要對他忠誠,到他富裕時,你便可以與他共享福利。他遭難的時候,你要待他始終如一;這樣,你就可以分享他的產業。火生起以前,爐中冒氣冒煙;同樣,流血以前,也有咒罵、凌辱和威嚇。我不害羞保護一個朋友,也不躲藏而不與他見面,雖然為了他,我要遭遇什麼不幸,我也忍受。雖然如此,若他還不知恩,凡聽見這事的人,必對他加以防範。(德22:24-32)

朋友平時相愛,唯在難中見兄弟(見真情之意也)。(箴17:17)

凡是朋友都說:我結交了朋友;但有的朋友,卻是有名無實的朋友。如果同伴或朋友,變成了仇人,豈不是一件悲傷至死的事?噢!這邪惡的偏向!你是從那裡闖進來的,你想用凶惡和欺詐籠罩大地麼?有的同伴,在朋友幸福時,就與他同樂;在患難時,卻變成了仇人。有的同伴,為了口腹之欲,與朋友分憂,共同執劍反抗敵人。你心裡總不要忘記你真正的朋友,分派勝利品時,更不可勿略他。(德37:1-6)

人真的太現實,也太實際了;在世界上真能找到多少有真情而共患難的朋友!所謂:「患難見真情」,「得一知己,死而無憾」,真是難能可貴的,可謂勝過得到寶藏。(如上面曾說過)所以《箴言篇》中也指出,人為了金錢財富才結識朋友,這種現實的人實在太多了:「貧窮的人,為親朋所厭;富貴的人,則高朋滿座。」(箴14:20)又「財富招來許多朋友,窮人卻為親朋所棄。」(箴19:4)雖有許多朋友,但不一定都是好的,且在濫交之下,必有所害:「交朋友過多,必會有損害。」(箴18:24)唯有那些在患難中付出真摯友情,而能同舟共濟的朋友才是有名有實的真朋友,他的勸勉,能撫慰人靈(箴20:9),這些朋友遠勝親兄弟(箴18:24)。

5.4 最大的愛情:完全地接納、寬恕、為朋友犧牲

《德訓篇》及《箴言篇》等舊約經書,乃以敬畏上主的智慧觀念來衡量朋友之道,要求對朋友要忠貞不貳、誠信以待、愛護勉勵備至,且能共患憂,而強調洩漏秘密、欺詐朋友等出賣的行為是最可惡的。人能獲得真情不變的朋友勝過獲得寶藏。

新約時代,基督來了,祂不但將舊約中的朋友之道保存下來,更將其優點發揮,使之更成全完美,且將朋友的重要性提高,使人在天主內成為朋友。耶穌說:

你們如果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你們就是我的朋友,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若15:14-17)

耶穌的命令究竟是什麼?耶穌說:

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被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2-13)

耶穌將人提昇成為天主 ── 自己的朋友,然後為了立榜樣,更為了救贖人脫離罪惡的奴役,自己甘願犧牲性命,以實踐最大愛情的諾言,還將自己的生命 ── 天主性復活的永恆生命留在「聖體聖事」中,以滋潤人靈,養育人的神性生命,正如若望福音所說:「他殷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若13:1),於是將永恆生命的食糧留下,也以他的苦難,聖死表示這一份至大無我,完全接納,完全寬恕的愛情;因此,他不因為當時的法利塞人,經師等的反對與排斥、辱罵,他也成為稅吏和罪人的忠信而尊敬的朋友(瑪11:19,路7:34),因為祂要以愛來感化眾人,使人回歸正路,而離開罪惡,所以耶穌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你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瑪9:12-13)

耶穌曾很痛心的說了這一句話:「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瑪20:13)這句話雖然不是向著出賣祂的門徒所說,但也是一次的反映吧!祂只輕描淡寫的對出賣祂者說:「朋友,你來做的事,就做吧!」(瑪26:50)耶穌的心就是那麼的廣、闊、高、深。祂對待人如朋友,不論是忠信的人,抑或是出賣祂的人,都一視同仁。這也就是祂愛的流露,以及深切的救贖,這一份愛情真具有特別的韻味,當我們品嚐之後,也懂得互相勉勵、學習,以彰顯這份無我的愛情,千萬勿令耶穌基督向我們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而是向我們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瑪25:34-36)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