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
16期 | 神學年刊 |
(1995)p1-35 |
---|---|---|
從《論語》和《聖經》的啟發中——說「會友輔仁」及其整合 |
|
6. 信仰的整合 「吃虧是福」這一句 表面上看來是很矛盾的,但深深體悟之,總覺得是一句生活的座右銘。生命本是一無所有的,連生命本身也是天賜的,《聖經》記載:「我赤身脫離母胎,也要赤身歸去;上主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到讚美。」(約1:21)倘若我什麼都不執著,我有什麼可以吃虧的呢?別人認為我吃虧了,我反覺得是一份祝福,因為能無所執著,而能為別人著想,給與人平安、喜樂,以及生命的和諧;且能做到孔子所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那便可以達至物我兩忘,萬物皆備於我,以及能盡性而參贊天地之化育了。 至論朋友也便是我生命的一部份,愛人如己的精神便能早日實現。吾人深信,不論做人處事面世交友等,都必須由自已做出發,不要問別人怎樣,事情、世局怎樣,而先問自己要怎樣去面對?自己的態度如何?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中,連自己也在變化中,故若自己沒有積極、忠愛、誠信的心態,我們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好壞,連自己內在的靈明德性也不能彰顯出來。尤其在今日複雜的科學時代,人心所面對的物質的進步,使心靈也物質化了,因而容易產生心靈的空虛渺茫,把握不到生命的終向和價值。交友之道也鮮於注重德性的交往;其實這也是人性軟弱的一面,無怪乎孔子就已經有這種憂患意識:「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如果今日的人都能夠有生命的信仰,心靈自然能找到一個終向 ── 非物質的目標,而是永恆的真善美,那人便有一個悅樂的心接受生命中,形形式式的考驗、磿難和挑戰,不論成功或失敗,總有著希望;因為信仰給與人希望,而不是寄托;信仰給與人生命的更新改變,使人參與天地生生的大德,在生生不息中創造新的未來,新的境域、新的生命,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親切,即人人皆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姊妹……所以我認為: 信仰乃人心靈內在意念的投向,開顯心底靈明德性的善,這善乃天賦予人之所以為人,而異於禽獸者,使人分沾創造者好生之德的「仁」,以開創新的希望、新的未來、新的境域、新的生命。在基督的宗教上,更將這「仁」的流露化作「有限生命」的救贖,這救贖是愛的喜訊,將人從有限中提昇,進入無限的境域中,這提昇是人在救贖中的超越,是離開罪惡的一個新的出谷,好能進入新生命的復活;這新生命的復活是人生存的終向 ── 在一體之「仁」內生生不息,享有永遠的生命:享見天主,與天主共融合一。 享見天主而與天主共融合一便是至善之境,朋友就是在生命歷程中 ── 充滿荊棘,崎嶇不平的歷程中,是我的忠實、真情之愛、誠信、無偽、甘苦與共、無執、不怕吃虧的同心同伴,大家在愛中攜手走向生命的終點:至善之境。吾人深信人性的軟弱會使我們跌倒,不和諧,然而只要大家有悔改歸正,積極怡悅的態度,共同的目標,互相在錯誤中,困難中齊心學習,便是一個好的開始,能堅持到底的,便是一個好的結局。 為使我們在生活中成就好的開始與結局,我們需要從德性生命的落實作反思,務使信仰與生活,德性與生命能有具體而調協的整合,為「會友輔仁」的推展奠定基礎。因此,在「文行忠信」和「愛」的學習裡,我們可作進一步的探討,務使人的生命;更透過「會友輔仁」發掘人與人之間的崇高的精神生活,尋找那更高超的精神體驗,這體驗可說是「宗教人」在信仰中所表達的生命投向無限者的內心途徑,誠如方東美教授所說: 作為一種崇高的精神生活方式,宗教乃是人類虔敬之心的表達,人藉宗教可以發展三方面的關係 ── 首先是與神明之「內在融通」的關係;其次是與人類之「互愛互助」的關係;第三是與世界之「參贊化育」的關係。(《生生之德》 黎明文化事業 323頁) 這種虔敬心的表達正是發揮人內生命與神、與人類、與世界的密契關係,提昇人的生命在仁愛中的生命整合,使能與之有融通和參贊化育的交往;可見,「會友輔仁」也是在這三層的關係中得以推廣,使之能在「有信」中認真的實踐,藉以發揮中國的道德文化;在這同時,人與人亦需要有宗教信仰的情操,不怕為朋友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以完成最大的愛(若15:13);以及「愛你的仇人」的「化敵為朋」的精神(瑪5:44)。人可因著「道德文化」與「宗教情操」的整合表達「愛」的行動,在社會中消除仇恨紛爭,便能創造和平之世。 為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反省的思路,幫助我們作信仰與生活的整合。 6.1 反躬自省 生命的自省實在是一種內發的力量,幫助人看清自我的生命目標和意義,藉以改善自己生活的態度,《論語》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篇》)可見,生命的自省在於認識自己,由自己再擴展到人際關係的「愛」中,為表達這一份「愛」,人必須面對自己是否做到:「忠、信、習」的要求。這與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提出的:「認識你自己」作為自我人格成全的方法是相應的,因為蘇格拉底所說的「認識」包括了「知」和「德」的內容,必須透過實踐才能達到「善」。所謂「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經32》)就証明了「善於自省,方能自明」道理。否則,人若不肯反躬自省,不但不能「明善誠身」,還陷自己於無知無明的悲況,如俗諺所說: 烏鴉笑豬黑,自己黑了不覺得; 看別人豆腐渣,看自己一朵花; 長了一身白毛,反說人家是妖。 6.2 跳出物質的束縛 人的生活有精神的一面,也有物質的一面,而且兩方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然而,在生命的優次排列下,人要有生命的抉擇,而抉擇必須在「自省、自知、自明」下作出取捨。孔子教人:「殺身成仁」;孟子則言:「捨生取義」;就是肯定了人的道德性抉擇在於人格修養的精神面,以展示人生命在德善中的不朽價值,這也是中國文化中所言的「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至於「物質」只是暫短而會滅亡的,因為物質不是不朽的;反之人若陷於物質的執著時,物慾會蒙蔽人心,使人失去生命的平衡,甚至束縛人心而陷於失善失德,孟子稱之為「非人也」,即與禽無異,故孟子提出:「養心莫善於寡欲」(《盡心下篇》)。其實,莊子也提出:「其嚐欲深者,其天機淺」(《大宗師篇》)的思想,希望人做到無欲無念以知「道」之在萬物中,更可以引導人體悟生命的逍遙無執。由此,我們也可明白耶穌為喚醒人心,具體地說出了:「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精神),為他有什麼益處呢?或者,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精神)的代價?」(瑪16:26)這種精神的呼籲在於整合人的生命意識,使人不做物質的奴隸,而要做物質的主人,也要做自己的主人;故莊子在山木篇中說:「物物而不物於物」,乃在於規勸人在使用外在物質時不要被外在物質奴役自己的精神生命,不然的話就會受到物質的累患,且不能順任自然而無容私或無傷了。為在今日物質膨漲的社會中,人心也物質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趨於以物質的衡量作為判準,做成親情友情的淺薄,人與人的「疏離」愈來愈大,如何能使社會做到「守望相助」、「敦親睦鄰」和「會友輔仁」呢?這實在是當今的人和社會要深深反省和關注的急務。 6.3 生命的密契 我相信「仁愛」是人生命的心,更是人心的本質。 我也相信宗教信仰的智慧是在於統一和整合人的生命,使人不斷地逾越自己走向人與神、人與人、人與社會世界的合一;而在追求合一的力量下,人可以發展成為愛的合一。愛的合一使人的生命力更活躍,也使人的生命更趨向與神與人與世界的密契。基督徒的密契主義提出三個階段以發展合一的精神:滌淨、光明與合一三個途徑導引人尋獲心靈的安寧、和諧與平安,且在信仰的光照下,在基督的啟迪下獲得真理,使人的心靈有自由,在自由的愛中與神相合為一。 在中國文化的架構中,人的生命在修養中所追求的成全就是要能「德配天地」和「參贊天地的化育」,更提昇人進入「天人和合」的合一境界。而「會友輔仁」的最終目的也是帶動人與人的生命在「互愛互助」中發揮與天地之大生命的和諧合一精神,而「寬和而信」、「無私而愛」、「盡心而誠」便是三個導引生命相通的途徑。 所謂「寬和而信」就是自我生命的滌淨,希望人能收歛自己的生命、煉淨自己煩躁的欲念,不致傷己傷人。故「寬」包容了「恕」,「和」則與人的相處能融能合,古語有言:「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和以處眾」。至於「信」就是信實無偽以致中和,以建立心靈的祥和,生活自然「不怨天,不尤人」,且能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安身立命。 「無私而愛」乃展示人生命的光明德性在於分享天地日月無私之仁德,即能成為「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易傳、乾文言》),實在與光明之路相配合;藉以肯定人的生命乃分享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好生之德也是人生命本有的「明德」之仁心,不斷地在人的生命中擴充,且照亮人的生命,更照亮生命的目標。由是,無私之愛使人的心能「大、虛、平、潛、定」,就是:「心大能容、心虛能受、心平能論、心潛能觀、心定能應」,自然能做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盡心而誠」乃出於中庸「明善誠身」之「盡性」到可以參贊天地化育的思想,配合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和「存心、養性、事天」的思想,藉以說出在人的生命歷程中,不斷追求達到至善至誠之境,即「窮神知化」地與「天」交會契合。因此,人在「明善誠身」和「盡心」中可與人類的生命,與天地萬物的生命互相共融交會而合德,達至上下與天地同流和參贊天地化育的完滿合一。在這合一之境,強調了「天道」與「人」與「萬物」是沒有疏離的,特別是人的生命在生生大化中得到生命的滿全而為聖 ── 「大而化之之謂聖」;這正好與基督徒靈修之合一思想相應 ── 萬物由於神明的臨在而得到聖化,上主是活在一切受造物之中。 6.4 服務薪傳 中國文化中所談論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就是指出人在不同地位、身份、角色下的倫常關係,也說出了人與人的位際關係,是一種生命與生命相通的表達,這份「相通」基本上有著一份責任或使命的要求:「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的十義,以及「朋友有信」,都是在「關係」上作出其不同的規範和聯繫。 因此,人不能自我封閉的單獨生存在社會上,必須主動地關注在自我生命以外的人,賦予「寬和而信、無私而愛、盡心而誠」的「仁」,因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這種「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生命相通為今日的人來說就是「服務」,而「服務」的正確觀念在於生命與生命的互相協助和連繫,使自己的本性之善與別人本性之善得以相通,以滿全生命中「仁愛」的施予和接受。 所謂「服務薪傳」就是希望現代人能明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於建立生命的相通,而不是疏離;為了使人與人能破除疏離,人必須先立己達己之「仁」,然後不怕自我犧牲地面對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 將「仁愛」之心無私地施予,如薪火無窮無盡的傳下去,讓人人都能因著「愛」而得以相通契合;不但使人人自我的生命在愛的契合中得到提昇,更使每一個人在自己生命的歷程裡,可以由物質世界 → 生命境界 → 心靈境界 → 藝術境界 → 道德境界 → 宗教境界,一層一層的向上提昇,使生命變成喜悅的禮讚,一直要將生命匯歸到「真、善、美」價值的一統理想,甚至將社會和世界引進和平的大同裡。 最後,引用孔子之言作為本文的結語:「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
|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