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期 | 神學年刊 |
(1994)p101-118 |
---|---|---|
淺談今日神學 |
|
2. 三個神學原理 原理(principle)就其外文的字源而言,是說那首要的。有了它,就可解釋和發揮出其他的事情。 2.1 心物同向律 世界有心也有物,前者看不見,後者看得見。心乃指人之心性及其活動:思維、情感、渴求。物是指人物、物品、境況、事件。它們的型態和性質雖不同,但都有相同的方向。心有「探索追求的能力」,追求真善美之價值,透過思維,探索這些價值之所在。物有「意指的能力」,只要它在時空場所出現,就可指向自身之外的東西,就此而言,我們可說此物是那東西的象徵。「相同的方向」是指心最終所探求的價值,剛好是物最終所象徵的價值。 其實,這律例往往出現在我們的平常心中。例如,男友在女友的生日上,送上一束美麗的玫瑰花。作為「物」,這束花本身擁有芬芳的氣味、艷麗的顏色、絢爛的生命的,它象徵高貴美麗的情懷,就是那男友的愛。那女友,由於心裡嚮慕愛情,從玫瑰的芬芳、艷麗、絢爛,可進入那愛情之中。同樣,聖經中《雅歌》一書,也是描寫相似的情況。天主創造了萬物,也創造了人。萬物既源於祂,「最終」也能指向祂。天主賦予人心靈,是為能尋求祂,故此,人仰觀寰宇就會漸漸覺察天主的臨在,「最終」能體驗祂的愛。當然,未到最終一刻,心物只是「相對地」同向,但由那心和物最終共同趨向的天主所陪伴。簡言之,凡物必有所指,心必有所思,兩者最終地匯合於絕對的存有 ── 天主。 此律有助我們了解天主的啟示。在宗徒時代啟示已告結束,但對啟示的明瞭仍有深化的餘地。整個啟示由基督交託給教會,其深化過程也主要地由教會繼續。由於啟示是為使人獲得救恩,啟示的深化也以人的得救為依歸。人活在時空的場所中,基於文化和傳統的差異具有不同的問題,但總不能離開其終極關懷,即人最終的幸福在那裡。教會陪伴人們去尋求,留意並嘗試指出人們心內的追求,和說明在不同的文化中,有哪些事物,按人的心靈追求來說,指向天主的愛。 以聖事慶典例,教會在誕生時也從基督接受了聖事,亦即那些使奧跡臨現的標記。那麼她一方面保留這些標記,另一方面盡力按人內心不同的追求而組合這些標記。既然凡物必有所指,聖事作為物質標記乃象徵那基督的奧跡。當然,聖事又稱為真實的象徵,因為它們既蘊含又通傳恩寵。既然心必有所思,教會就順應基督的意願和人的追求,組合這些標記成為聖事慶典。為此,就聖事慶典的形式來說,教會製定過很多不同的儀式,甚至給予不同的名字,但最終是要聖事慶典成為天人相向、相知、相遇的地方。 2.2 生活希望律 「生活」是指整個人生,它既是一個天主的召叫,也是人的回應,這回應在神愛的氛圍中透過每天的生活而完成的任務。基督徒相信自己的生命是一個賞賜,因為是按天主的肖像而造生,將來要活出天主的模樣。「希望」是指人對將來的期待。基督徒最終的希望就是基督第二次的來臨,那時將有一個新天新地。其實,基督第一次來臨時已奠定了天主對人不能反悔的救恩,但正如保祿所說的:「我們的得救還是在於希望。」(羅8:24) 一個路牌,只是指標,並不是終點。在人的生活旅途中,很多所發生的事情,都會成為指標,例如:一次疾病,一個挫敗,一段刻骨銘心的邂逅……這些經驗雖會過去,但都可以成為終點的指標,這取決於走路的人是否已確立他的終點。 無論如何,人在生活上經常有一種憂患意識,即在經驗到不如意之事的發生時,便對前景感到憂慮。戰爭使我們憂國憂民。病告訴我們肉身難免一死。的確,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挫敗和局限。康德說:「我可以希望甚麼?」既有生又何必要死?除非死是另一條生路。宗教信仰往往幫助我們視現世生活為指標或象徵,以此建立這個「除非」,有了它,一切就有希望。 如果在現世中,我能夠愛,並渴求自己和所愛的人得到永遠的福樂,但我又不能單憑自己達成這心願,那麼我會寄望於具有大能的神了,祂能衝破我的局限。當然,祂無須按照我的心願行事。可是,如果我得知,我之所以能愛,能有永遠福樂的心願,乃因祂的安排,那麼我對祂的寄望並非沒有基礎了。既然在生活上,我可確定自己能愛,甚至渴求永遠的福樂,又既然基督來,昭示我這份愛和渴求乃天主的安排,那麼在一切我為達成心願而衝不破的局限上,我都可寄望於天主。 希望既指向將來要發生的事,那麼今天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和我所期待明天發生的事,會有一個相互照明的關連。有時前者有助我們更明瞭後者,有時是後者昭示前者的意義。所有今天發生的事都可以是祂末世來臨的指標。 由於那從彼而來的基督,亦即是今天我們在聖事慶典中邂逅的基督,那麼聖事慶典就是人生一個優越的時刻,它既是指標,又是終點。作為指標,因為它「尚未是」那圓滿的、末世的境況;作為終點,因為它「已經是」那位同樣的基督的臨現。「我們現在藉著鏡子觀看,……那時就要面對面的觀看了。」(格前13:12)聖事作為目標也會過去,但作為終點,它到了末世仍然是常新的慶典。 厄瑪烏路上的經驗是一個描述由失望到希望的典型例子:兩位門徒失望地離開,路上有主的陪同,聆聽主的話:梅瑟、先知及全部經書論及基督,但尚未認出主。到了擘餅(聖事慶典)的時候,門徒開眼,耶穌卻隱沒了,他們便返回耶京(教會),內心點燃希望。 簡言之,此律有助基督徒面對人生的局限,就寄望那將從彼而來的基督,祂既在復活中衝破死亡的大限,亦必衝破眾人的局限。那麼,人現世的生活可以成為那終點的指標。基督應許直至末世仍不斷陪同教會、臨現於現世,每次的臨現,尤其在聖事慶典中,都使人生成為末世圓滿境況的指標和實現,而且處處點燃希望。 2.3 天人交換律 「天」是指三位一體的天主,祂有個慈愛的計劃要實現於世。「人」是指每個人和全人類,他有被創造之目的和終向。「交換」一詞源於聖誕子夜彌撒獻禮經「奇妙的交換」(commercium admirabile),此詞正指出「道成人身」的奧妙之處,意思是聖言變成人,為使人變成聖言。 「道成人身」是指天主第二位以「子」的身分取了人性,但並沒有失去或混淆其天主性,真正地成為人,除了罪過以外和我們人完全一樣,就在祂人性上活出了天主性。聖史若望就給我們留下一個寶貴的見證。一次,有一個人對若望說:「來,看看吧!」。他跟隨了祂,親眼看見過,親手模過,那人竟是生命的聖言,因著這個刻骨銘心的經驗,他就為整個人類歷史下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注腳:「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 人性是可朽壞的,天主性是無限的愛,人性要面對死亡,但天主性卻是永遠的生命。降生的聖言不但經歷人的死亡,也是一個悲慘不義、絕不令人甘心的死亡,同時也經歷復活,復活了的不是再死一次,而是因聖神的大能使復活的身體可承受永生。這就是祂留給我們的逾越奧跡。「人變成聖言」是指眾人既與降生的聖言共享同一的人性,那麼就有機會通過基督的人性而「分受天主的性體」(參閱伯後 1:4)。由於聖言是不斷「投向」天主(若1:2),那麼聖言的降生,使天主已不可迴轉地投向人、分享人的一切,只要人跟隨聖言,也不可迴轉地投向天主、分受天主的性體,可與祂緊密結合。簡言之,只要人能同基督結合一起,其所活的、所作的,即使盡屬人性的本質,都可通過基督的人性而分沾天主永恆的生命。 這原理可解釋,教會是基督救贖工程的延續。正如基督以言以行建立天主的王國,同樣基督以宣講和聖事作為天人交換之處。正如降生的聖言是人類唯一的救主,同樣教會享有這唯一性,即是祂救恩的延續的唯一基石。為此,基督應許聖神護衛她,地獄的門不能戰勝她,以至她的宣講常能忠於基督,在她內舉行的聖事慶典常能賦予恩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