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5
神學年刊
(1994)p.37-47
 

道教生死觀

 

 

2. 道教生死觀的個性特徵

道教對生死的看法有自我個性特徵,這些特性如下:

2.1 重生性

道教對於「生」持一種虔敬尊重的態度,高度禮贊生命之神聖,以生死為人生第一要事。《太平經》說:生是根本。《老子想爾註》將「生」提到「道」的高度來體認。《悟真外篇.石橋歌》高唱:「人生大事惟生死」這些都充分展示了道教「貴生」、「重生」的思想。此乃道家重生觀的延續。老子主張厚生。莊子說天下至重,但不能以天下危害自我生命。楊朱派道家更是「輕物重生」、「全生保真,不以物纍形」。道教即繼承了道家這種人生價值觀。

重視生命走向極點是神仙長生。道教神仙長生思想的核心範疇是不死之「道」,這種不死之道隋唐以前主要表現為肉體不死,宋元以後則主要體現為精神永存。人的生命與此種不死之道合而為一即可「神仙長生」。有學者將宗教哲學分為本體論型和宇宙論型。所謂本體論是說接近上帝的彌合分裂方式,當人發現上帝時也就發現了自己,他發現了某種與他自身等同的東西,盡管這種東西無限地超越於他。(參閱保羅.蒂利希《文化神學》)這是講基督教。對道教來說,所謂本體論就是接近神仙之道,人發現了神仙之道就發現了自身,盡管神仙之道無限地超越於他,但道教信徒總是想接近他,與他合為一體。從這種本體追求出發,道教生命觀追求無限存在,即道教所謂「無極之道」。這種無極之道是「此在」的。一般說來,世界上絕大多數宗教強調對彼岸天國的追求,道教與眾不同,重視此岸生命獲得永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此在」世界。道教重視現實生命,追求現世快樂。

2.2 主體性

從神仙長生出發,道教建立起我命在我、神仙可學的生命主體論,主張在生命化育歷程中奮進不息,在生死海中無畏拼搏,勇猛精進,直至到達長生不死的理想境界。

《書經「卷三」商書》西伯戡黎說:「我生不有命在天」。這是儒家命定論的生命觀。道教與此正相反,主張「我命在我,不屬天地」。(《西昇經.我命章》)這是將人的主體能動性高度發揚的生命觀,對生命持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堅信人定勝天。既然我的生命在於我自己主體能動性的發揮,那麼神仙可學便是順理成章的了。神仙可學論也是對命定論的否定。有一種意見認為,神仙不死乃命中注定,一般人通過學習也是得不到的。這顯然是種宿命論。道教的主流觀點認為神仙可以學致,人通過自己主觀的刻苦努力,可入於神仙長生之林。唐代道教學者吳筠撰《神仙可學論》專門闡述這一觀點。神仙長生可以學致的命題,讓生命永存的幻想縱橫馳騁,試圖憑自我學道來化解生死,反映了人類對生命存在的執著追求,人類面對死亡所作的不懈抗爭。

道教生命觀的主體性展示了道教對個體自我自由選擇的重視,使人成為自我生命的主宰者。成仙了道畢竟是個體的事,生命永恆存在只能具體地體現於個人身上。故道教與儒家的群體主義不同,道教在承認群體,不違背群體利益的前提下,又使個體生命的價值得以實現。可以說,在道教生命觀的主體性中含有較強的個人主義精神。個人主義意識的覺悟激發了道教對生命永恆存在的主體能動追求。

2.3 實證性(或曰可操作性)

道教生命觀並非純粹思辨性的產物,其應用性很強,要求在實際運用中加以驗證。道教生命觀是行動哲學,鼓勵人們在行動中去體驗生命的真諦,去證實生命的不朽,去實現對生命的理想追求。道教生命觀重視現世利益,不追求來生,但求今生今世生命得到了證,而對現世幸福的追求,對死亡的否定,是不能通過空談來實現的,必須親身踐行。

在道教對神仙長生頑強地追求中,也產生了一些相當有效的實證手段或者說操作方法。這些方法雖未能做到使人不死,卻可以讓人延年益壽,強身健體,提高生命存在的質量,延長生命存在的時間。這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正是道教生命觀實證性的具體展示。這些操作方法有:

2.3.1 外丹服食術

說到外丹服食,人們自然就會聯想起《西遊記》裡孫悟空偷吃太上老君仙丹和王母娘娘蟠桃的情景,按《西遊記》所說,服食這些金丹和仙桃就會長生不死。其實,這正是道教傳統的外丹服食術的形像寫照。

道教外丹術在探索生命之道的過程中也出現失誤,沒有證實神仙不死的可靠性,但也產生了不少有益的副產品,推動了中國古代化學、礦物學、冶鍊學、醫藥學等多門學科的發展,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便與道教外丹術相關。

2.3.2 氣功內丹術

現代生物學認為,生命活動的獨特原則是節奏性,所有生命都是有節奏的。道教早已注意到人的生命的節奏性,並探討怎樣從「氣」的角度把握這種節奏,使生命協調健康地發展。於是有道教氣功與內丹術的產生形成。

道教修鍊氣功內丹術的目的在於羽化登仙,長生不死,儘管這一目的並未達到,但對於探索人的生命問題不無有益的啟示,對於激發人的生命活力與潛能,延年益壽,不無功效,對於現代人體生命科學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2.3.3 醫藥養生術

世上很多宗教都重視醫藥學,借助於行醫傳教佈道,道教也不例外,並由此而形成了道教醫學。何謂道教醫學?按日本學者吉元昭治在其所著《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一書中的解釋:

所謂道教醫學,可以說就是以道教為側面的中國醫學。這些被看作是道教經典中的主要內容。不過現在,就像道教淹滅在民間信仰(民俗宗教)之中那樣,道教醫學可以在民間醫療,或民間信仰中的信仰療法中見到其蹤跡。

他認為,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和現實利益,謀求佈教的擴大,而其手段正是道教醫學。

道教醫藥養生術集中體現在孫思邈身上。孫思邈強調養生可以延壽,認為人的壽夭不是固定不變的,關鍵在於攝養。為此他提倡積極的預防醫學。孫思邈的養生學成就高於他的前輩葛洪、陶弘景之處,就在於他自覺地將養生學與預防醫學結合起來。他又特別強調養性的重要,養性是養善性,其要義是治未病之病。他要人不僅注意生理衛生,而且注意心理衛生。孫思邈首創老年醫學體系,他的《千金要方》集中闡述了其老年學思想。

從以上三大類操作方法可以發現,道教生命觀不是空談義理,而是主張實證,通過自我的身體力行去體驗生命真昧所在。

2.4 超越性

所謂超越,對道教來說,就是超越生死,超越人與自然的對立,實現人的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與自然同在。

生命是甚麼?有位西方學者比夏提出:「生命乃是抗拒死亡的各種功能的總和」。他認為生命的本質就是抵制死亡,維持機體生命。道教對不死的追求,在這裡可以找到生物學意義上的解釋。人類最深切最永恆的焦慮莫過於死亡焦慮,道教對神仙不死的信仰和追求,在某種程度上使人類這種深切焦慮得到緩釋和慰藉,減少了對死亡的恐懼,甚至讓人感到有可能超越死亡苦海,到達永生的神仙世界。

道教神仙不死信仰並非憑空產生的,並非像儒家所批評那樣,完全是胡說八道,而有其生理和心理的依據。道教生命觀對生死的超越反映了人類的本能要求。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