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5
神學年刊
(1994)p.1-19
 

讀主言,入主心

 

2. 啟發性的象徵

2.1 吃聖言,飲聖言

梵二啟示憲章稱聖經為「靈魂的食糧,精神生活清澈不竭的泉源」12,以「吃」及「喝」來象徵吸納聖言,讓它滋養、滲透、被它同化,這類例子在聖經中屢見不鮮。申命紀8:3記載:

他磨難了你,使你感到飢餓,卻以你的祖先所不認識的瑪納養育了你,叫你知道人生活不但靠食物,而且也靠上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生活。

這句說話亦曾被耶穌引用(瑪4:4)。亞毛斯談及天主要使飢餓降臨大地,「不是對食物的飢餓,也不是對水的飢渴,而是對聽上主的話的飢渴」(亞8:11)。智慧文學盛讚上主之言的甘甜美味,滋養人生,賦與智慧(詠119:103;智16:26;德24:26-28;箴9:1-6)。由此,教父們發展了一條意義深長的寓意路線,視聖言為飲食。

舊約的「瑪納」是上主在曠野中賜給他子民的食物。「瑪納」這名稱有「這是什麼?」的意思。它的形狀、性質、味道都很難形容。以色列人收歛它時,有的收得多有的收得少;多的沒有剩餘,少的也沒有缺乏。有人貪心,不依照梅瑟的話,把一些留至翌日,但留下的都被虫子咬壞而腐爛(出16:12-21)。因為它是上主的平白恩賜,滿足各人的需求,但卻不讓人任意處理。教父們愛以此套用在聖言上。奧利振說:

讓我們去領受這天上來的瑪納,它在每人口中都有每人所期望的味道,就如耶穌說:『就照你所信的,給你成就吧』(瑪8:13)。為你也一樣,若你在教會內以信仰及虔敬接受聖言,聖言便會成為你所願意的一切。13

聖言不但適應各人所需,也改造人,變化人,使人符合天主所願。就如聖體變化領受者一樣,聖言能同化「吃」它的人。這個意念在先知們的被召片段中清晰可見。天主命厄則克爾:「人子,你吞下這書卷……要吞到肚子裡,要把我給你的這卷書充滿你的五內」(則3:1-3)。耶肋米亞回憶與主初遇的甘飴,說:「你的話一來到,我就吞下去;你的話便成了我的喜悅,我心中的歡樂」(耶15:16)。為使聖言被吸納後長久地發揮作用,滲透讀者的生命、思想、行動,中世紀的神修導師勸諭讀者要如牛反芻,使「吃下」的聖言能重浮現於思想、心靈,慢慢達到與聖言合而為一的境界。

「飲聖言」這圖像也有其聖經根據。依撒爾亞先知呼籲說:「凡口渴的,請到水泉來!……你們若側耳,走近我前來聽,你們必將獲得永生」(依55:1-3)。在新約中是耶穌賜這活水(若4:13; 7:37-38)。聖安博毫不猶疑地把這活水比作聖經:「接受基督的水吧!這水讚頌天主。……誰多讀聖經並明瞭其中深意,使自己的靈魂潤澤並能灌溉別人。」14

敘利亞教父聖艾弗倫的作品中有這美妙的一篇:

我們就如口渴者在水泉暢飲。主的聖言多姿多采。可從不同角度研讀……天主在他的聖言中隱藏了一切寶庫,每人都能發掘他懂得觀賞的,誰有幸能滿載而歸,就不要以為聖言的寶藏就止於此,在他能發掘以外的就什麼都沒有。其實只是他能力有限而不是寶藏被他掘清。被聖言充滿以後,也不可以為聖言會因施予了給他而變得較貧乏;相反,應因自己的不能享盡聖言的寶庫而讚揚它的偉大。你應因聖言解除你的乾渴而喜樂,但不應因為不能飲盡聖言而憂傷,因為口渴者只顧暢飲,不會因為不能飲乾水泉而不快。讓水泉滿足你的乾渴比你的乾渴耗盡水泉更好。讀聖言時應為你能懂得的而感謝天主,卻不應因你不能全懂而埋怨。你能吸取到的是屬於你的,餘下的還是你的嗣業。你現在因你的軟弱而無能吸納的,將來會因你的恆心而賜給你。不要愚蠢地強求把本應一點一滴飲下的水一口喝清,也不要因無恆心而遠離這個你每次只可作一瓢飲的水泉。15

正如水泉對它的享用者一視同仁,無分別地盡情施與,聖經也是一本開放給天下讀者的書,也如清泉常流而永不乾涸;聖經的富飫無窮無盡,飲用它的人不冀求佔有它、耗盡它,而只願被它滲透。

2.2 一本會走動、會成長的書

聖言能賜與生命,它本身也活力充沛。在厄則克爾先知書中,有關四個動物及四個輪子的異像給教父們提供了很貼切的借寓,來表達聖言的動力。

靠近那些活物的四面,在地上各有一個輪子。……活物行走時,輪子也在牠們旁邊轉動;活物由地面升起時,輪子也升起。神力催迫活物往那裡去,牠們就往神力催迫的方向去;輪子也同時與牠們一起升起,因為活物的神力在輪子內。(則1:15-21)

聖大額我略直接將輪子和聖言相比。

除了聖經外,這些輪子還可指什麼呢?輪子四面轉動,聖經也能自如地適應聆聽它的人。輪子平滑無角,轉動時不受阻礙,聖經也不受錯誤的障礙而遲滯不前。輪子向各方面旋轉,不怕困難,無論順境或逆境,它都能平穩前進。聖言的教誨如輪子般時而上升,時而下降。屬神者或完滿者能洞識的,弱小者也能以字面的方式去理解。16

輪子顯露聖言的無往而不利,在聖神的堆動下衝勁十足。保祿在他的書信中也很巧妙地表達這股聖言的動力。福音為他是「天主的德能」(羅1:16),它要「順利奔馳,且得到光榮」(得後3:1)。就算它的傳報者身帶鎖鏈,「但是天主的道卻決束縛不住」(弟後2:9)。是聖神推動聖言的「奔馳」,因為聖神在聖經內發動這股力量。其實聖經不單是被動式地受聖神默感,也是主動式地發散聖神的德能,聖神的氣息。在五旬節當天,聖神使所有聆聽聖言者都能以自己的方言來了解,現在聖言在世界奔馳,被譯成不同文字,適應不同文化背景,仍是聖神推動一切,超越障礙,適應不同類型的對象,「為一切人成為一切」(格前9:22),並使一切能總歸於基督。

奔馳、走動與成長分不開。路加在宗徒大事錄中常用「天主的言漸漸成長」(宗6:7;12:24;13:49;19:20)來表達初期教會的發展。隨著門徒們的增多,隨著傳教的地域增廣,聖言默默地成長,在聖言中顯露出的救恩計劃也默默地一步步實現。可以說,聖言無聲無息地在自己之內成長。

當然,在教會界定正典後,聖經在其實際內容及經文的量方面不會再成長。七十二本聖經只可有新的譯本、新版本、新編裝,而不會有文字的增多。不過它卻在整個教會歷史中從未停息地增長。藉著見証它,活出它的人,聖言在其可信性及真實性不斷增加;藉著聖經學者及神學家的研讀,它能在深度方面長進;藉著禮儀及牧民,它增廣其活力。奧利振把聖言比作種子:「在聖經內的每一句話都有如種子,被撒在適當的土地下定會萌芽、成長、擴展。」

聖大額我略有此妙句:「聖經隨著它的被閱讀而增長」。 這是一種彼此互長:聖經在讀經者內成長,讀經者也在聖經內成長。聖額我略又說:

聖言與你一起成長,除非你能在聖言內進步,你不能從聖言得益。若讀經者心中充滿了對超性事物的愛,他就能更容易地發掘在聖言中潛藏著的奇妙力量。人的心靈指向何處,聖言也指向何處:你若以熱愛去尋找超越事物,聖言就會與你一起成長,一起登峰造極。人攀登得愈高,聖言對他所說的也愈高超,因為每人都在經文中找到他的理想。你從事活躍的使徒工作?聖言與你共步。你已達到內心的隱定及平衡?聖言與你一起定下來。你賴主恩賜,追求默觀生活?聖言與你一同飛翔。19

這番說話對耶穌在路8:18所表達的,作了很好的詮釋:

所以,你們應當留心要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聖言不但與個別讀經者共同成長,更特別地與團體共長。聖額我略還說:「很多次我在獨自讀經時不能了解的東西,在我與兄弟們一起時卻自然地明瞭清楚。」20 教會團體,尤其是在禮儀中的教會團體,是聖言的生長之地,也是它的成長之地,它發揮效能的地方。

2.3 一本內外都寫著字的書卷

在厄則克爾先知書2:9及在默示錄5:1都有一個有閱書卷的異像出現:一本內外都寫有字的書。在初期教會的釋經中,把這本書和聖經相提並論,實屬理所當然。為教父們,這本內外有字的書更成為支持聖經多種闡釋方法及經文多種意義的有力証據。奧利振清楚地說:

這本書指的是聖經的整體,寫在外面的是按照經文的直接意義,即文字意義,寫在裡面的則是它的更深層的屬神意義。21

聖額我略也說:

內部寫的是藉寓意,外面寫的是藉歷史寫成的;內部寫的是超性事物的許諾,外面寫的旨在維持可見事物的正確規序。22

無論教父們如何鑑定聖經的不同意義,有一點是無可否定的:聖經的「言有盡,意無窮。」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一篇以詮釋聖經為題的演說中指出:

天主『物各屬其類』地創造了天地。正如創世紀屢次強調的,他不會將一切分別消除,反而利用它們(格前12:18, 24, 28)。雖然他以人言表達自己,但他不願使他自己的每一句說話只有唯一的含義,唯一的解釋;相反,他很有伸縮性地使文字的豐富意義發揮作用,同時也接受它們的局限。23

所以「沒有一個單一的科學化研究決定以透徹瞭解聖經經文所蘊含豐富多姿的深意。」24 釋經的工作,理論上是永無止境的。

正因如此,聖經不單是天人相遇之處,也締造了各種不同的人在主內聆聽主言,共融共識的空間及機緣。在聖言內聖者與罪人,博學者與無知識者,富有者及貧賤者;不同種族、性別、年代、文化、身份、社會階層的人以基督為中心締造世界大同,受同一的聖神啟迪,接受同一的天主發出的同一言詞。聖額我略有一個清純可愛的比喻:「聖經就像一條河,低淺到小羊也可從那裡渡過,卻又深到連大象也可在其中游泳。」25這比喻讓人聯想起依撒意亞先知有關默西亞時代宇宙和諧的描寫:「牛犢和幼獅一同飼養……獅子將與牛一樣吃草」(依11:6-8)。聖經事實上是一個在基督內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有形標記。讀經者會感受到自己被捲入救恩歷史的大洪流,由亞當直至今日;也會覺得自己置身在亞巴郎、梅瑟、達味、耶穌的宗徒等聖者群中,與自己的信仰始祖為伍,正如希伯來書所說:

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証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仰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希12:1-2)

2.4 一本如火的書

聖言是「生活的,有效的」(希4:12),它如劍般切割,也如火般燃燒,能灼熱人心,尤其是當耶穌親自解釋。厄瑪烏兩位門徒就有過這種體驗,他們覺得自己的心灼熱如火(路24:32)。

火能燃點、焚燒、擴散,將它觸及的一切捲入,轉化成和自己一樣。聖言也有這特徵,能讓聆聽者陶化於主,進入主的心,履行他的旨意,更肖似他。這股陶化的力量強得難以抗拒。耶肋米亞先知覺得要在聖言前投降,但又降服得心悅誠服:

上主,你引誘了我,我讓我自己受了你的引誘;你確實比我強;你戰勝了。……在我心中就像有火在焚燒,蘊藏在我的骨髓內,我竭力抑制,亦不可能。(耶20:7-9)

奧利振這樣詮釋這片段:

這火先從心中燃燒,然後直入骨髓,再蔓延至整個人,使人無法抵抗,這火是耶穌來世時開始燃點的,他說:『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路12:49) ;後來,他繼續藉他的言語把火投入人心。西滿及克羅帕作証說:『當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時,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24:32)。26

借用著耶肋米亞先知書中一句主的說話:「我的話豈不是像火?豈不是像擊碎巖石的鐵鎚?」(耶23:29),聖額我略把聖經比作火石,平時是冰冷的,與其他石頭無異,但被磨刷後便能擊出火花。27聖安博還將這聖言的火與梅瑟在荊棘叢中見到的火相比,火在焚燒,但荊棘卻不被燒成灰燼。就如聖言的提升而不毀滅被它觸及的人。這火也好像聖神降臨時降在宗徒們頭上的火舌,是聖神德能的標記。28

無論如何解釋,火的象徵所隱藏的信念十分清晰:聖經貌似平凡,與人言無異,與其他書本不分,但卻力大無窮,能感化人,改變人,使人進入天主的心。中國古籍禮記有云:「禮之教化也微,使人棄惡徙善而不自知」。聖言也有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在教會初期,當門徒們在聖神降臨後首次出來宣講時,群眾一聽,就心中刺痛,遂問伯多祿和其他宗徒:「我們該作什麼?」(宗2:38)

奧斯定曾有過被聖言震憾的經驗。那個奇妙的聲音:「拿,念!」催使他展開聖經誦讀,這深切的與聖言相遇是他的皈依過程中的轉淚點。29後來他激動地說:「主,我絕不猶豫地覺得我愛你,你的話刺透了我的心。」30皈依後他回憶起以前自己對聖經的看法,才覺得他那時實在離聖言很遠,雖有研讀,但沒有被它的火焰燃起,沒有被聖言刺透了心胸而藉此進入天主的心。

我覺得,聖經不是驕傲人所能瞭解的,也不是小孩子所能領會,粗看是平凡的,可是,越讀越覺得高超,到處垂著神秘之幕。我不能內進,又不肯俯首而前。……我的觀察未能深刻,我的傲氣使我輕視它的簡陋。當知念這本書的人愈是謙小,念起來愈透徹。可惜,我不甘謙小,把虛榮認為真正的偉大。31

對聖經研究有永垂不朽的貢獻的奧利振,雖然他沒有像奧斯定一樣曲折的皈依路程,也和奧斯定有同樣的想法:藉聖言進入主心並非知識或學問所能及,他說:「我們在讀聖言時,若覺得艱澀難明,或其中某些地方隱晦灰暗,就表明我們對天主的皈依還不足夠。」32

 

 

12. 《啟示憲章》21。

13. Origen, In Exodum homiliae, 7, 8.

14. Ambrose, Explanatio psalmorum, 1, 33.

15. Ephraim, Commentarius in Diatessaron I, 18019.

16. Gregory the Great, Homiliae in Hiezechihelem I, 5, 2.

17. Origen, In Exodum homiliae I, 1.

18. "Scriptura cum legente crescit", Gregory the Great, Moralia 20, 1.

19. Gregory the Great, Homiliae in Hiezechihelem I, 7, 9.

20. Gregory the Great, Homiliae in Hiezechihelem II, 2, 1.

21. Origen, Commentarius in Evangelium secundum Johannem V, 5-6.

22. Gregory the Great, Homiliae in Hiezechihelem I, 9, 30.

23. 若望保祿二世,一九九三年四月廿三日紀念兩封有關聖經的宗座通諭,在紀念儀式中致詞,兩封通諭是:良十三,《上智天主》通諭,1883;必約十二,《聖神默感》通諭,1943。

24. 宗座聖經委員會文憲,《教會內聖經的詮釋》,1993見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ible in the Church (Vatican: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1993) 41.

25. Gregory the Great, Moralia in Iob, Praefatio, 4.

26. Origen, In Jeremiam prophetam homiliae 20, 8.

27. Gregory the Great, Homiliae in Hiezechihelem 11, 10, 1

28. Ambrose, Explanatio psalmorum, 38, 15.

29. Augustine, Confessiones VIII, 12.

30. Augustine, Confessiones X, 6.

31. Ibid., III, 5.

32. Origen, In Exodum homiliae 12, 1.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