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5
神學年刊
(1994)p.1-19
 

讀主言,入主心

 

這篇短文的題目取自聖大額我略的一句名言:「讀聖經的最終目的是學習如何透過主的說話,去認識祂的心。」1這個意念,在教會十數世紀的傳統中,一直根深蒂固。聖多瑪斯也套用了耶穌所愛的門徒在最後晚餐中投首於師傅懷中的溫馨圖像,說出讀經者也應一樣,「透過基督的心去了解那顯示基督之心的聖經。」2

語言及文字都不是絕對的,書本始終是一個溝通媒介,用以達意,用以表心,用以傳神,用以啟發思想情懷。聖經也不例外,它以有限的人言傳達無限的主言;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可說是超載的,含有無窮內蘊,潛藏著一股奧妙莫測的動力及一個天人相遇的機緣。梵二《啟示憲章》清楚地說:

在天之父藉著聖經慈愛地與自己的子女們相會,並同他們交談。天主的話具有那麼大的力量及德能,以致成為教會的支柱與力量,以及教會子女信德的活力,靈魂的食糧,精神生活清澈不竭的泉源。3

近日聖經學者愈來愈強調這點:聖經研究不可止於對經文作學術性的「解」與「釋」,更應設法達到「融」與「通」,與發言的天主相感應;起共鳴(sympatheia);務使讀經者能「有基督的心思」(格前2:16),「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2:5),及體驗到那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契及那種「互為內在」的高深境界,正如耶穌所說:「你們在我內,我在你們內。」(若14:20)

本文試從兩個不同層面去反省這主題。第一層面是原則性的,欲指出「讀主言,入主心」的神學基礎。第二層面則是描繪性的,旨在從聖經本身,或在教會傳統及教父作品中,列舉一些對這主題有啟發性的思想及意像。

1. 神學原則

1.1 聖言的「成人」與「成文」

聖經的寫成與聖言的成人均出自同一的「降生」奧蹟,在聖經內聖言取的不是血肉之軀,而是文字之軀,但這兩個軀體同樣受時、空、環境所限制,同樣有局限、軟弱、不完滿。兩種「降生」都是天主「空虛自己」(kenosis)的標記,依循他「屈尊就卑」的邏輯。

教宗必約十二在《聖神默感》通諭中清楚指出:「正如與父同性的聖言降生成人,與人完全一樣,只是沒有罪過(希4:15);同樣,天主之言藉人的言語表達出來,與人言完全一樣,只是沒有錯誤。」4這個意含再被梵二重新強調、發揮。5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人間……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父懷裡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他,給我們詳述了。」(若1:14, 18)若望福音序言中有關聖言成人所說,也可貼切地用在聖言成文的奧蹟上。兩者都表露出聖言之居於人間,並以人的方式把天主顯示給人。這兩個奧蹟的平行性聯繫在教會的信經中也清晰可見。那位「曾藉先知們發言」的聖神,使聖言「由童貞瑪利亞取了肉軀,而成為人。」同一的聖神推動著聖言的「成人」及「成文」,他在寫經者及讀經者身上孕育基督。

聖言的「成文」預備、陪伴及跟隨他的「成人」。舊約指向基督,預備他的來臨,新約為基督作証,傳揚他的救恩。耶穌自己也說:「你們查考經典,因為你們認為其中有永生,正是這經典為我作証。」(若5:39)耶穌的死亡、復活,是「按照聖經所載」而實現的,他復活後,他的門徒們把他們「聽見過、親眼看見過、瞻仰過及親手摸過生命之言」(若一1:1) 傳給後世,並筆之於書,使讀者能藉書而信,並藉信而得永生。(若20:30-31)

1.2 聖言與聖事

梵二刻意強調聖言與聖事的密切關係。

教會常常尊敬聖經,如同尊敬主的聖體一樣,因為特別在禮儀中,教會不停地從天主聖言的筵席,及從基督聖體的筵席,取用生命之糧,而供給信友們。6

這信念並非始自梵二。教會自始就聖言與聖事,尤其與聖體聖事相比。「生命之言」及「生命之糧」都能使人與主融合,使天人之間起生命交流的作用。教父們慣常講及耶穌不同形式的軀體:他的血肉之軀,藏於餅酒內的聖事性軀體,成言、成文、成書的文字軀體,由教會組成的奧體。跟隨基督在世的門徒們可以「看見、聽聞、觸摸他」(若一1:1),後來的基督徒,那些「不見而相信的」(若20:29),可藉其他的「軀體」,「與耶穌基督相通」(若一1:3)。梵二《禮儀憲章》也談及基督在禮儀中以不同方式臨在,他常與教會同在,臨在於聖事中,在他自己的言語內,及在祈禱的會眾中。7

奧利振在一篇講道詞中曾這樣發人深省地質問他的聽眾:

你們慣常來參與聖祭,也懂得小心地接領聖體,把祝聖了的麵餅視如寶物,不讓一小碎片跌下或失掉……但為什麼對聖言卻粗心大意?難道浪費聖言,不比對聖體的不小心值得受懲罰嗎?8

一位中世紀的神學家盧柏(Rupert of Deutz)也作了一個美妙的比較:在納匝肋會堂中耶穌打開書卷,接受天主的話語並使之在自己身上實現;在最後晚餐中,他拿起餅,感謝了,按照聖經,將自己獻上,當作感恩的祭獻。9

聖體及聖言是兩種耶穌選擇的方式,為能超越他的血肉之軀的局限,而長存於他的奧妙身體 ── 教會中。聖體是耶穌在離世前表達的明確意願,藉聖事的方式留存於世:「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路22:19)聖言的廣傳,也是他臨別時刻意囑咐的:「你們去使萬民成為門徒……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瑪28:19-20)

所以,聖言有其獨特的聖事性,能藉有形的標記,施予無形的救恩。不論文字工具多麼不相稱,多麼不達意,多麼局限、卑陋,都能發揮救恩的德能。聖言是生活的、有效的,比各種雙刃的劍還銳利(希4:12);它能建設人,並賜與永生的產業(宗10:32);它有如雨及雪,不能空空地回歸天主處,必要實現主的旨意,完成主所委派它的使命(依55:11)。不過,正如聖事並非自動地,或魔術性地發揮效能,而是藉人的與主相遇,真誠接納,特別在一個共表信仰的禮儀團體中。同樣,施予救恩的聖言並非指聖經書卷本身。一本包裝精美,但從沒有人閱讀的書,就如一塊墓碑,指示一些再無生命的思想的葬身之處。讀書就有如使書本復活、重生。聖經也不例外,它的效能不在於其被供奉,被帶著遊行或接受獻香,而在於其被聆聽、被閱讀。「讀主言,入主心」也等於使聖經重生,使死寂的文字充滿生命力,使歷史性的「經上記載」變成現時性的「應驗」,正如耶穌在讀經後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路4:21)

1.3 聖經之道,一以貫之

聖經是一本書,也是一個圖書館。七十二本書寫成的時間相隔約千年,有不同的作者及成書過程,不同的體裁,不同背景,不同表達方式及文學水準,卻形成一本書。Biblia這個字本身已微妙地同是單數及複數,意會著聖經書本的多元合一。它的一貫性基於它有著同一的啟示者天主,顯示同一的救恩計劃,受同一的聖神默感,被同一的教會鑑別為正典。最重要的是,它有一個統一及唯一的中心 ── 基督。

耶穌自己也明認梅瑟所寫的一切,都是指著祂而寫的(若5:46)。諸凡法律,先知及聖詠指著祂所記載的話,都要應驗(路24:44)。祂也是聖經的解釋者,祂開啟門徒們的明悟,把全部聖經論及祂的話都給他們解釋(路24:27),只有祂才能開啟那用七個印密封的書卷(默5:1-10)。

耶穌既是宇宙的中心,「天上地下的萬有,總歸於祂」(弗1:10),從創世紀到默示錄,從救恩史的元始至它的滿全,整本聖經都應以基督為中心。自教會初期至今,這都是一個牢不可破的信念。聖安博說:「其實,天主只說了一句話,即藉著自己的子發言。」10聖熱羅尼莫也有這句常被引錄的名言:「對聖經的無知就是對基督的無知。」11中世紀的神學家們喜歡稱基督為「濃縮的天主之言」(Verbum abbreviatum),因為天主要給世人顯露的一切,都綜合在基督身上。

基督貫通整本聖經,不但在聖經內容方面如是,在釋經原則上也如是。因著祂,舊約才有更圓滿的意義;因著祂,新約才有內容、基礎;也因著祂,整本聖經才有它的完整性。所以,研讀聖經不等於積聚鬆散的歷史資料,或從零碎的經文片段中建立合理的思想系統,而是懷著以有限捕捉無窮,窺一角而睹全貌的心態,去領悟救恩的奧妙及「基督那不可測量的豐富」(弗3:8)。換句話說,讀經就是與基督深深相遇,從救恩歷史的個別因素去發掘基督,又在基督內觀宇宙,觀歷史,認識天主,認識人。

 

 

1. Gregory the Great, Registrum Epistularum V, 46.

2. "Per cor Christi intellegitur Sacra Scriptura quae manifestat cor Christi", Thomas Aquinas, in Ps. XXI, 11.

3. 《啟示憲章》21。

4. Pius XXII, "Divino Afflante Spiritu", 1943 in Enchiridion Biblicum, n.559.

5. 《啟示憲章》13。

6. 《啟示憲章》21。這比較在梵二文憲中出現了不止一次。參閱《禮儀憲章》48,51,56;《司鐸職務與生活法令》18;《教會傳教工作法令》6, 15等。

7. 《禮儀憲章》7。

8. Origen, In Exodum homiliae, 13,3.

9. Rupert of Deutz, In Johannem, VI.

10. Ambrose, Explanatio psalmorum, 61, 63.

11. Jerome, Commentarius in Isaiam Prophetam, Prologus.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