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4
神學年刊
(1993)p1-26
 

藉誤解至悟解

談一種若望福音中耶穌的溝通方式

 

 

2. 不同類型的誤解者

誤解耶穌者包括的範圍廣闊,從耶穌的敵人至他最親近的朋友,從猶太首長至市井婦人。有時是群體誤解:猶太群眾,門徒們;有時是個人:撒瑪黎雅婦人,尼苛德摩,瑪爾大,比拉多,或個別門徒如伯多祿,多默,斐理伯,猶達斯等。可見耶穌這種獨特的溝通方法運用於不同的對話者。

2.1 猶太群眾

最易誤解耶穌,而誤解程度最深,離真理與耶穌真意最遠的是猶太群眾。猶太人誤解耶穌的現象密佈在福音的前半部,尤其第七、八章全是由一連串的誤解構成。

「猶太人」在若望福音中有特別的含義(16)。若望多次把這名詞神學化,用它來統稱那些拒絕耶穌,不信他,與他敵對者。他們不認識也不愛天主(8:55;5:42),所以也不接受天主派遣來世界者。他們只顧尋求自己的光榮,而把天主的光榮置諸道外(5:44)。他們對耶穌竊竊私議(6:41),迫害他(5:16),設法逮捕他(7:30),說他發瘋(10:20),指控他是撒瑪黎雅人,並附有魔鬼(8:48)。他們圖謀殺害他(7:1),向他擲石(8:59;10:31),並嚴厲阻止別人跟隨他(7:13;9:22)。

這些猶太人根本沒有了解耶穌的條件,在聆聽耶穌時,誤解,曲解,不解,實屬必然;而耶穌也不枉費心思去開解他們的執迷不悟。他對他們的回應屢次是判斷式的,直搗核心地道出他們的不是。「我認得你們,知道在你們內沒有天主的愛情」(5:41-42); 「你們要死於你們的罪惡中」(8:24);「你們容納不下我的話」(8:37);「為什麼你們不明白我的講論呢?無非是你們不肯聽從我的話」(8:43);「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親魔鬼,並願意跟隨你們父親的慾望」(8:44);「你們不聽天主的話,因為你們不是出於天主」(8:47)。有時耶穌用反調的方式質問他們:「你們就這樣對我發怒嗎?」(7:23);「我作了一件事,你們就奇怪嗎?」(7:21);「你們中誰能指證我有罪?若是我說真理,為什麼你們卻不信我呢?」(8:46)。多次耶穌說完了他斬釘截鐵的判語後,便毅然隱退,不再把無結果的辯論拖長(12:36;8:59)。

猶太人的誤解耶穌並非源自可糾正的無知,而是他們已決定了不信,固執於牢不可破的成見,且自以為是,緊密地關閉心扉,正如耶穌說:「你們看見了我,卻仍然不信」(6:36);「你們如果是瞎子,就沒有罪了;但你們如今說:我們看得見,你們的罪惡便存留下來了」(9:41)。

不過並非所有的猶太人都如此心硬,在群眾中也偶有人為耶穌所觸動而開始信他(2:23;8:30;10:42;12:42),說他是好人(7:12),真先知(7:41),然西亞(7:42)。但他們大致都不能克勝群體壓力,因為害怕,不敢公開地議論耶穌(7:13),或為了明哲保身,免受誅連,不敢公開承認對耶穌的好感(12:42)。

2.2 尼苛德摩

在那些可被開導的猶太人中,一個最突出的人物是尼苛德摩。他夜間訪耶穌,顯然是礙於自己的身份?猶太人的首領?不敢公開接近這位問題人物,這位民族公敵,他相信耶穌是「由天而來的師傅」(3:2),這信念有憑可証,「因為天主若不同他在一起,誰也不能行你所行的這些奇蹟」(3:2)。尼苛德摩不但是一位德高望重,知書識經的猶太首領,也聰明審慎,善於推理,能見果而思其因,從觀察耶穌所行的事蹟中悟出他的來源(17)。他一見耶穌便給耶穌的身份下定義說:「師傅,我們知道……」,他覺得已了解耶穌,看清他是何方人物,並可與他在同一層面上談論事理;但耶穌卻立即指出他的「知道」的不足,他們之間還有一大段距離。理智的推敲,傳統的權威,經驗的智慧,若得不到「重生」(18) 的提升,「由上而生」或「由聖神而生」的轉化,仍不能使人與耶穌相通。畢竟了解耶穌不只是「知」(to know) 的問題,而是「是」(to be) 的問題,關乎個人的生命取向,存在核心。當耶穌談到「重生」,把話題扭向「是」的層面時,尼苛德摩便開始不知,開始誤解。耶穌的最後問話:「你是以色列的師傅,連這些事都不知道嗎?」(3:10) 與尼苛德摩充滿信心的開場白:「師傅,我們知道……」(3:2)相影成趣。

2.3 撒瑪黎雅婦人

這婦人的身份與尼苛德摩截然不同。後者是猶太社會的高層人物;前者卻屬於與猶太人積怨數世紀的撒瑪黎雅,是一個生活放肆,思想粗疏的市井婦人。尼苛德摩有心去找耶穌,且對耶穌已有所知;為這息哈爾城的婦女耶穌是偶然遇見的陌生人,她既無心與耶穌交談,更不期待這相遇會給她帶來什麼。事實上是耶穌在找她,要把她轉化成「以心神及真理朝拜父者」,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他的人」(4:23)。

是耶穌首先向這婦女發言,她的第一反應是詫異不解,受得此人與眾不同,竟不顧兩族人之間淵源深遠的芥蒂,若無其事地向她取水喝。耶穌不直接解釋她心中的疑團,卻繼續把她提升,藉著水的象徵一步一玄機地引領她進入奧秘(19),而她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誤解漸漸認識耶穌。這個向他取水的人其實是個施水者,而他所施與的是「永生之水」(4:13-14)。這個「猶太人」(4:9),實在比「先祖雅各伯還大」(20) (4:12),他是個先知(21) (4:19),是默西亞(22) (4:25-26)。在交談之初耶穌自已也清楚指出那婦人不解的是什麼:「若你知道天主的恩賜,並知道向你說:給我水喝的人是誰……」(4:10)。這兩個不知都在談話過程中漸形清晰。

在發掘恩賜及賜恩者的同時,耶穌也引領那婦人一步步地發掘自己。當耶穌突然扭轉話題,問及她的個人生活時(23),她沒有誤解,相反正因為她清楚明白才設法逃避。又當她發覺自己的隱羞也被耶穌看透時,她還想另找藉口,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引開,轉移到一個具爭執性且有深遠歷史背景的問題上,但耶穌仍不放過她,對她說:「女人,你相信我吧!」跟著給她啟示朝拜天主的真締及在她面前顯露自己的默西亞身份。在談話結束時,「那婦人撇下自己的水罐」(3:28),而耶穌也忘了自己的口喝,他們之間的溝通已升到一個更高超的層面。

2.4 門徒們

從敵人或外人而來的誤解,可說是理所當然,但那些已相信耶穌跟隨他,最親近他,最應該明瞭他的人也頻頻誤解他。記載耶穌臨別訓言及最後祈禱的十三至十七章雖只以耶穌及門徒群為主角,其誤解氣氛之濃,不下於福音的前半部。不過,有別於猶太人,門徒們向耶穌發的問題並非出於辯論性的質問,而是虛心求解;其內容也非輕浮籠統。他們已被耶穌吸引,跟隨了他一段時光,對他有初步認識,但耶穌這位師傅在門徒前比顏回描寫孔子所說的:「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還要高深奧秘。他們不明白耶穌的地方多著。驚奇,不解是他們的恆常態度,更可說這態度與時俱增。當耶穌臨別在即,談及自己的「往父那裡去」時(24),他們確實滿腹疑團,百思不解。面對他們的問題耶穌不像對猶太人一樣採取堅硬或判斷性的語氣,反而耐心地給他們解釋;雖然這些解釋都十分精簡,點到即止,但已足夠進一步開啟門徒們的茅塞。

2.5 比拉多

若望用了比對觀福音雙倍的篇幅來描述耶穌在比拉多前受審的情況(18:20-19:16);這片段為他意義特別深長(25),片段的結構也異常精細巧妙(26)。比拉多與耶穌非敵非友,他自以為與耶穌的事全不相干,對這個人也不知應如何應付。他只以羅馬總督的身份去處理一件辣手的案件。執行公義是他的大前提,可是他也十分注重私人利益。「如果你釋放這人,你就不是凱撒的朋友」(9:12) 這句話為他的判案起了決斷性的作用。從比拉多向耶穌提出的一連串問題:「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18:33)「你作了什麼?」(18:35)「那麼,你就是君王了?」(18:37)「什麼是真理?」(18:38)「你到底是那裡的?」(19:9)「你對我也不說話嗎?你不知道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釘你在十字架上嗎?」(19:10) 及他對群眾的發問:「你們願意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君王嗎?」(18:39)「要我把你們的君王釘在十字架上嗎?」(19:15)。可見誤解的核心在於耶穌的「猶太人君王」身份。比拉多心目中的君王是政治性的,民族性的,而耶穌的王國卻不屬於這世界(18:36)。他的子民也不限於猶太人,凡屬於真理的,都聽從他的聲音(18:37)。不過比拉多無心聆聽耶穌的解釋,他不但對這些屬靈性的東西一竅不通,且也全無興趣。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若望在這裡運用了他獨特的反諷手法,偏偏要讓這位無性格,無主意,無慧心的羅馬總督公開地宣佈耶穌的王者尊威。比拉多隆重地介紹耶穌:「看這個人」(19:5),「看,你們的君王」(19:14),又在十字架上端用三種當時通行的文字寫上:「納匝助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19:19)。他不知不覺地公佈了一項他自己也不明白的重要真理(27),可說是劇中人無意,而寫劇者有心。

 

 

16. 有關「猶太人」在若望福音中的含意,請參閱:FESTORAZZI E., I Giudei e il IV Vangelo, in San Giovanni (Atti XVII Sett. Biblica), Brescia 1964, 225-260 ; SHEPHERD M.H., The Jews in the Gospel of John. Another level of Meaning, AnglTR, Suppl. III (1974) 95-112.

17. 他那種小心求語,一切慕求合理合法的慎重態度,也可從7:51他為耶穌辯護之言中得見。

18. 這裡所用的副詞ανωλεν可解作「再次」或「從上面」。故3:37可有「重生」或「由上而生」之意。在釋經史中,前者多被拉丁教父採用。希臘教父則較喜用後者,有關這篇言詞的研究,參閱:GAETA G., Il dialogo con Nicodemo, Brescia 1974.

19. 參閱:DE LA POTTERIE I., Gesu e i samaritani, in ID., Gesu Verita, Torino 1973, 39-53 ; O’ DAY G.R., Revelation in the Fourth Gospel, Philadelphia 1986, 49ff.

20. 猶太人愛稱自己為亞巴郎的子孫,撒瑪黎雅人則較喜歡認自己為雅各伯的後裔,參閱McDONALD J., The Theology of the Samaritans, London 1964。4:12可與猶太人的質問「難道你比我們的父親亞巴郎還大嗎?」(8:53) 相比。

21. 4:19:我看你是個先知。λεωεειν(看) 在若望福音中有信的意思。

22. 4:25反影出撒瑪黎雅人的默西亞觀,默西亞也被稱為Taheb,再來者,他是至高的先知,如同梅瑟一樣,成為天人中保,撒瑪黎雅人的默西亞觀沒有猶太人的具有那麼強烈的政治性。

23. 不少學者認為那婦女不正常的婚姻生活暗示撒瑪黎雅人對雅威的不忠。

24. 整篇臨別訓言(13-17) 都被這個意識滲透。耶穌已踏上歸途,預備回歸父處,門徒們卻要留下,他不願拋棄他們,願繼續與他們共融。有關此訓言的解釋參閱:BECKER J., Die Abschiedsrede Jesu im Johannese-vangelium, ZNW 3 / 4 (1970) 215-240 ; BOYLE J., The Last Discourse and Prayer.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ir Unity and Development, Biblica 56 (1975) 210ff ; WOLL D.B., The Departure of "The Way". The Farewell Discourse in the Gospel of John, JBL 99 (1980) 225-239.

25. 有關此片段參閱:DE LA POTTERIE I., La passione secondo S. Giovanni (18 : 1-19, 42), in AA. VV., La Passione secondo I quaffro vangeli, Brescia 1983 ; ID., Gesu re e giudice secondo Gv 19, 13, in Gesu Verita, 134-157.

26. 比拉多頻頻出入總督府(四次出,五次入),十分突出,也十分戲劇性。按此特徵為原則可將全段分為七幕:A(18:28-32),B(18:33-38a),C(18:38b-40),D(19:1-3),C'(19:4-7),B'(19:8-11),A'(19:12-16)。七幕前後對稱,中間一幕是耶穌被兵士們戲稱猶太的君王。

27. 這種諷剌手法是若望的特長,尤其會用於苦難敘述中,耶穌的敵人本想攻擊他或取笑他,卻無意中道出一些含意極深的真理,如7:42猶太人說:「難道默西亞能來自加里肋亞嗎?」11:50蓋法的說話,19:2-3:兵士們的戲弄及茨冠加冕等。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