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安徽教案
現在我們談談教案問題。關於教案問題,前幾年許多專家、學者在四川開過一次會議,其結果已見報端。安徽教案是安徽教會一大污點。關於教案,安徽人陳獨秀也有過評論。現在我們只將《皖政輯要》的論述轉錄如下:
自許華人傳習西教,於是乎始有教案。皖之先楊光先者,歙之新安衛人,著《不得已》一書,專闢西教。其時景風未熾。光先以欽天監正,推閏失實,為西士湯若望中傷以死。事因推步,其實楊、湯之恨,以天主教也。談教釁者,或溯光先,可以為闢教之魁,不可以為教案之溯也。今之教案,大抵起於藉端滋事者、多欲弭而息之,曰推誠,曰執平,以名譽動教士,以鄉情感教民,道在地方官潛默消化而已。皖之教案,以光緒二年(1876)皖南白蓮教混入天主教一案為最大,然亦無擾於大局。其餘或涉及贛、鄂,皆以教案始,以教案終。茲裒集大小各案,錄具首尾,件系於冊,俾辦茲事者有所依據,亦教務得失之林也。並註明教案之類別。教案類別有三:一經外國公使、領事,照會外務部,本省督撫定擬奏結之案;一由督撫飭本管道府,會同總主教議結之案;一州縣判結之案。
現將各案目錄及結案情況摘抄如下:
1.銅陵縣大通鎮擠壞教堂板壁床桌等物(同治十一年,1872)。
由縣飭令首事之周賢海修復賠償並監禁。
2.建平縣(今郎溪)歐村教堂被毀,延及宣城、寧國、廣德等處,教堂均被打毀(光緒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已屆陽曆1877年2月10日)。
由江督派員督同本管府縣,嚴密查拿犯首,予以正法、流杖有差,所有被毀各處,飭令地方官,量予撫卹。
3.建平縣教士買田為教堂產業(光緒五年,1879)。
由縣申奉督撫致函法領事諮商,即為建造教堂。
4.廣德客民私將官路烈女冢賣與教堂(光緒七年,1881)。
由州詳捧巡撫批飭勘訊,將賣主責釋,旋與法司鐸商允買地兌換,由縣另買左近田畝,捐廉建造教堂。
5.亳州賣屋毀堂(光緒七年1881)。
經州詳奉巡撫委員,並兩案一同查辦,最後議將城外河北官基一段,代買建堂,以銷趙案;損失各物,無論虛實,酌量認賠,以銷靳案。
6.建德縣(今東至縣)青山橋教堂被劫(光緒十年,1884)。
經縣稟奉督撫委員會勘,酌賠關緝。
7.蕪湖天主教堂被匪造謠惑眾焚毀(光緒十七年,1891)。(《皖政輯要》無,茲從《安徽通志外交考稿》、《安徽宗教考材料》補入)。
由督撫派員查辦,將匪徒正法監禁,一面緝拿逃匪,並籌款賠償。
8.霍山縣民張正金被教士指控,主唆教民反教,並勾匪焚毀教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
經督撫批,緝拿首要,捕獲張犯,死於太湖,由縣賠償教堂及教民卹金共七千兩,並將從犯監禁。
9.建德縣木塔口、洪家亭、楊林河三處教堂被匪焚劫(光緒三十四年,1908)。經縣詳奉督撫批,緝拿匪犯,並由省支應局撥償二千八百元,交該教士自行修復。
總之,《教務教案檔》及《教案資料匯編》等書,或多或少,或詳或略,均有安徽教案資料。《益聞錄》以及教會各種刊物中所載資料更多。今人關於教案之論述,散見各報刊者頗多,如《安徽史學通訊》、《安徽史學》等。《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1983)載有孫義棟《霍山張正金領導的反教抗清鬥爭》,可供參考。外文方面,法文雜誌《中國通訊》(Relations de Chine)(1906?)頁183-188,有一篇很詳細的報道,題為〈霍山之亂〉,是當時安慶總鐸法國人費善騫寫的(1906年2月6日)。
八、安徽三教區
清朝的江南省包括今安徽及江蘇。到了康熙六年(1667)才正式撤銷江南省,分設安徽、江蘇二省。安徽二字,是取安慶府及徽州府兩府第一字而成。以前天主教則稱江南教區或南京教區。到1921年安徽始脫離江蘇而成為代牧區,轄全省三道,即蕪湖道、安慶道及淮泗道。主教為胡其昭,駐蕪湖。1929年,安慶又從蕪湖分離而成安慶代牧區,主教梅耿光,駐安慶。同年,淮泗道又從蕪湖分離,而成為蚌埠代牧區,主教柏露悌,駐蚌埠。蚌埠由義大利耶穌會士管理,蕪湖、安慶則由西班牙耶穌會士管理。
蕪湖教區轄:蕪湖、當塗、宣城、郎溪、廣德、寧國、旌德、績溪、休寧、婺源、祁門、太平、石埭、青陽、銅陵、南陵、繁昌、無為、含山、及歙、黔、涇、和、巢等廿四縣。司鐸30,教友32880,保守(望教)15662;座堂在蕪湖。
安慶教區轄:懷寧、合肥、霍山、貴池、六安、盧江、舒城、宿松、太湖、桐城、東流、潛山、秋浦、望江、英山、立煌等十六縣。司鐸28、教友22410,保守10181;座堂在安慶。
蚌埠教區轄:鳳陽、鳳台、全椒、懷遠、霍邱、渦陽、來安、靈璧、蒙城、太和、盱眙、天長、定遠、五河、阜陽、潁上、嘉山、及壽、滁、亳、宿、泗等二十二縣。司鐸17,教友37815,保守10979;座堂在蚌埠。(見《聖教雜誌》1931年10月;1934年8月)。
1937年由蕪湖教區析出的皖南屯溪監牧區,轄:歙縣、績溪、休寧、黟縣、祁門及婺源等六縣。西班牙聖母聖心孝子會傳教士管理,全區教友約三千左右(見「寵光社」1937年,112、120、130各次通訊稿)。先是,屯溪監牧區醞釀已久。曾在開封大修院教書的聖母聖心孝子會神父扶直義(P.J. Fogued)多次與蕪湖胡主教接洽,達成協議。1933年10月間,首批傳教士來華,由扶直義率領,成員有賴神父(P.S. Alfajeme)、蓋良才(P. Casado)、安邦久(P. Gandol)、馬國棟(P. )、翁神父(P. Unduraga)和一位輔理修士薄道明(H. Bolinaga),取道蕪湖、宣城、涇縣,到達徽州。
當胡主教逝世時(1935年8月23日),這地區還屬於蕪湖代牧區,直到1937年2月22日,宗座體制規定,組成「屯溪監牧區」,才正式從蕪湖代牧區劃分出來。同年秋季,無情戰火燒到了那個山區,傳教士毅然屹立在廢墟之間,在危險中,他們像仁愛的天使,忠於職守,譜寫著顯耀公教的光輝篇章,崇高慈悲的篇章,卓越英雄的篇章。(見蕪湖教區張鳳藻主教編寫的《蕪湖教區史》,抄本)。
全省教務統計,因文獻奇缺,無法列舉,今略舉數項如後:
據1901年統計,安徽全省共有教友12408(見Catalogus,頁100-101);
據1910年統計,安徽共有大小教堂319所,教友35261,保守65092(見《聖心報》276號,1910年5月,頁156-157);
據1917-1918年統計,全省教堂439,教友66268,保守59063(見《聖教雜誌》1918年10月,頁472-475);
據1921年統計,全省教友73912(見Catalogus,頁100-101);
據1926年統計,全省教友79856,保守43833(見《聖教雜誌》1926年1月,頁43);
據《安徽大辭典》載:1949年全省共有天主堂77座,公所247個,傳教人員601人(其中外籍195人),信徒13萬(1992年版,頁524)。
1937年有墨西哥耶穌會士陳興華(P. Pardinas)等來安慶教區參加傳教工作,以後又有哥倫比亞耶穌會士丁惠如(P. Alberto Martinez)、鄧念慈(P. Bernado Acevedo)等接踵而來;前者擬在合肥成立合肥教區,後者擬在六安成立六安教區。均未能成功。
安徽三教區到1926年才有外國修女來皖參加工作。1926年西班牙聖母贖虜會修女始至蕪湖,從事教育;到1949年已有10位修女在蕪湖工作;1927年,義大利烏蘇拉會修女到蚌埠,到1949年已有21位修女在蚌埠工作;1931年西班牙耶穌孝女會修女到安慶;1949年已有13位修女在安慶工作(可參考倪化東編著《天主教修會概況》,香港版,1950)。總之,這些修女在教育及醫務方面都有出色的貢獻,如安慶耶穌孝女會還在北平八道灣主持盛新女中,成績斐然;蚌埠烏蘇拉會辦崇正女中,至今還有人讚不絕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她們對於救死扶傷,也抱著獻身的精神,至今蚌埠堂內還保存一方《蚌埠天主堂女修院費院長暨諸位姆姆各女修士功德紀念碑,撫摸久之,不忍去焉。其文曰:
西曆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日釁起於平津,延及江淮,其明年二月一日,淮右之蚌埠遂亦淪陷,而市民之孤老病弱不克去者,相向號泣,莫知死所,可謂極人世之慘矣!於是蚌埠天主堂女修院本天主好生之德,不忍坐視無告民眾阽危而莫之救也,故有救容之策劃,遂將東西兩堂屋宇劃出一部分,為難民棲止容留,計達五千人之眾,尤以婦孺為多;而衣之食之,其有疾者並醫治之;凡十閱月,則費院長暨諸姆姆同各女修士,日夜盡力,未嘗少懈,事無鉅細,各有口口口禮相加者,則院長姆姆執義抗諍,不避權威,因而婦女之口操,兒童之安危,賴以保全者更不可勝數也。今市廛已復,各安其居,而受惠之難民,得以全其身命,能有今日者,咸以為大德不可一日或忘,爰請為文,以記其事,壽之貞石,俾垂永久。
中華民國紀元二十八
西曆一千九百三十九年歲在己卯十月
蚌埠紳商各界代表(名單)
在八年抗戰期間,我省各大城市相繼淪陷,傳教士大量收容難民,治病救人,不遺餘力,他們的英勇行為及博愛犧牲精神,使群眾對天主教的傳教士和教會產生了良好的印象,從而使許多人幡然皈依了天主教。可泣可歌的事蹟很多,蚌埠功德碑,僅是其中之一斑。我曾看見貴池人民,在墨神父(P. Eusebio Merino)死後,也為他立了一個豐碑。
在安徽傳教的司鐸,絕大多數為外籍耶穌會士,而本籍司鐸則寥寥無幾,今查史冊,僅得二十餘人;如孫文振字士章,聖名味增爵,五河人,生於1868年,1893年入耶穌會,1900年晉鐸;1911年卒於蕭縣,葬於戴套樓。劉世俊字子驥,聖名伯多祿,寧國人,生於1896年,1092年晉鐸;張綸佐字正贊,聖名老楞佐,廣德人,生於1870年,1898年晉鐸;此二位均於1893年入耶穌會。此外還有謝書麟字懷義,聖名依納爵,故亦名奕,建德人,生於1882年,1912年晉鐸;陳聞政字尹東,聖名瑪竇,故亦名謀道,青陽人,生於1886年;蕭傑一字漢輔,聖名伯多祿,懷寧人,生於1887年;鄭著式字仰承(即鄭連城)鳳台人,生於1886年。徐忠全字哲人,以字行,聖名類思,六安人,生於1897年,1929年晉鐸,從轉入南京教區,1958年11月10日卒於台北市。此外還有張敬業、胡硯樵、鄭照民、張義舟、湯開三、殷方、楊堤、張鳳藻、許欽忠、沈世安、劉勤書、溫知新、曹庭啟、蘇餘生、方安桐、陳茂元、張志遠、張載雲等。
早在江南教區時,各教堂就有守貞的姑娘在裡面服務,稱為獻堂會修女或女先生,她們教兒童識字,教望教者經言要理,並行醫看病,尤其會看婦科和小兒科,一年到頭,默默地奉獻,但是當時大都是江蘇人,到了安徽成立教區時,她們還留在安徽工作。後來安徽三教區,自己成立了聖母院,逐漸培養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修女,接替了老一輩的工作。在培養本籍修女方面,三個教區都有你追我趕之勢。保證每個堂區至少有兩位這樣得心應手的助手。
結 語
我述〈安徽省天主教傳教史〉,起自元、明、清,止於一九四九年。以後的篇章,無暇顧及,最好留待後人去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