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徐可之  譯 . |<< 上一頁

 

82
神學論集
(1989)p541-564
   

 


五、團體生活陶成
在我們的培育過程中,已強調指出個人陶成方向的重要,而此方向首先是由神操獲得啟發與推動。但本會會士同時也是蒙召而成為一個使徒團體,每人在與其「主內朋友」的真正共融中,找到生活中的喜樂之泉。
在初學之後的這段時期中,如果團體生活能使人體驗到淡泊簡樸,其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準備,使人更容易面對日後的團體生活。事實上一位已陶成的會士,就是蒙召承受深度的孤獨,而同時又投身於團體的生命共融;這團體就是在此共融中,來對自己的使徒行動予以分辨、肯定。
長上應盡其所能,務必使團體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有力的支持與幫助。特別是在學業不同,因而上課時間也相異的情況下,使大家對團體生活都能獲得一致的分享互助,自是更加困難。每人都需要遵守的原則必須清楚定下,這應包括團體祈禱時間(感恩聖祭、團體祈禱、每月退省、復願三日靜修,或許還有常年退省),團體聚會(其方式應可加強弟兄間的交流共融,使團體能容易作共同分辨),會院職務與整潔,以及團體野餐郊遊等。
團體秩序可藉「生活日程」來保持,清楚指出團體生活的基本要求(比如收斂與靜默,當然也有散心時間…),同時也指出修會生活的要求(比如親友拜訪,應問的許可等)。
長上在團體中,自然要分擔大家在生活、讀書、分辨等各方面的努力,同時也應確實保證,大家對聖召的清楚要求,都在認真奉行。託他照管的會士弟兄,剛結束初學,仍在修會生活的開始階段;所以在團體中,應盡可能把本會的具體生活情況,都清楚地放在他們眼前:總長與省長的信函,本會的「新聞集錦」(News and Features),省區通訊等。就如在談靈修陶成時已提過的,長上應鼓勵個人與團體,對本會的靈修精神與歷史發展,作有計劃的研討分享,以確保會士弟兄在這方面的陶成,連續不斷。
在這讀書的初期階段中,青年會士弟兄應加深其對教會的親切服務心態,就如他們在不斷加深與基督「同心一體」一樣。讀書修士將要擔負的司鐸職務,就在目前的準備階段,已包含在本會的司祭性任務中。因此在本會的文件之外,他們也必須認真閱讀普世教會的文件(教宗的通諭,全球主教代表會議的文件等),以及地方教會的文件(主教團文告,牧靈信函等)。
培育小組並非長上一人,其他已陶成的會士,只要是在團體中與青年會士一起生活,都有自己的一分責任,不論他們在靈修與讀書方面是否負有直接的培育責任。這些會士應對他們的青年弟兄有積極的影響,使青年會士常能從他們身上獲得鼓勵與啟發。
陶成的團體也不是一個孤立的團體。應幫助在陶成中的會士弟兄,不論他們屬於怎樣的一個團體或會院,使他們每人都能和省區的其他使徒工作團體保持接觸,對大家顯示開放與友愛,並隨時準備好,如果一旦被派遣或時機一到,就可立即加入他們的行列。長上或其他負責人應熱切歡迎來訪或經過的會士弟兄,或更可按時邀請他們,為使在陶成中的會士弟兄,能不斷和省區的使徒團體有真實的接觸。

六、親近窮人
正式進入讀書問題之前,似應先對「與窮人打成一片」這問題提出一些原則與方針,因為長上們往往對此感到困難,不易處理。首先這問題一定會影響我們的團體生活方式和使徒行動,同時也和社會分析工作互有關聯,就是和分析並了解社會文化的實際情況密切有關。因此它有如一個樞紐,和培育過程中的不同基本層面都有關聯。但一般所採取的角度,更是直接由團體生活及其表達方式來看,因此在談過培育中的團體生活之後,立即提出這問題來討論,似乎相當自然。
三十二屆大會第六法令提醒我們,在培育中的青年會士(不論在任何國家),必須「了解當地人民的生活實況」(第11號),並「有時去體驗一番與窮人共處的生活」,因而能「幫助他們超越個人社會背景的局限」(第12號)。就是在此「福音性的決裂」(evangelical rupture)情況下,同時也為使我們「對自己、對社會、對世界,能具有批判的眼光」(第12號),法令強調指出「應與使徒工作所在之地的文化打成一片,為使我們的信仰能為他人所了解,並影響他們的生活與文化」(第13號)。
最近十五年來,有些地方已經具體實驗過,看如何更能與窮人打成一片。分析整理這些實驗的結果,可使我們今天有一些更清楚的基本方針。
我們必須一開始就提醒自己,要記得本會中最古老,最恆常不變的一項傳承,就是「催促我們走向窮人的熱誠」,為和他們分享基督的福音而對他們宣講,同時我們自己也被他們所感化(福音化)。由此而產生了「去醫院服事病人」,形成了「給兒童與平民講授要理」的傳統習慣。研究一下我們的歷史就會清楚看出,這股不斷的熱誠一直在如此滋養著本會的福傳使命:不僅是為物質方面的窮人,而是也為所有社會邊緣的不幸者。
對培育價值的一種真正了解與通傳,會首先引導我們去特別注意:對各種貧窮都需要有深度敏感與關心。但對此不應有狹窄的懂法,好像本會的使徒培育,只局限於面對某些更直接受貧窮之害的地方。一種普世的使徒待命,也是本會的古老遺風。
但是在陶成中的會士弟兄,如果與窮人實際接觸而毫無退避的可能,那就一定會引起在祈禱生活與用心讀書方面的一些問題與困難。我們一方面肯定「一段時間與窮人共處」的價值,同時也安放一些原則,這樣在實行時,就有一些條件和一定的方式可遵循。第一個原則(其他原則都將以此為依歸)就是:與窮人共處是使徒培育的方法之一,而不是培育的目的。為此原故,任何「與窮人共處」都必須確保,不可使讀書品質受到損害;因為在此陶成時期,讀書是為準備福音使徒的優先方法,讀書本身就是他目前的真正使命和使徒工作。所以在此「與窮人共處」中,必須避免使一項牧靈實習變為一種生活,或因此共處而完全無法有個人的獨處與寧靜。
我們可結論說,在讀書期間此種「共處」必須有其限制。比如在課程安排中可為此保留一些空檔,或撥出一些時間。必須選擇很有經驗的會士,特別去接近照顧那些「與窮人共處」的青年弟兄。最後,此番共處應視為使徒培育的方法之一,目的是為更接近今天的人們,並了解他們的困難。讀書本身也應在不同的方式下,引領我們同樣去接近人們的實際生活問題。
我們的讀書學院必須是在一個足夠安靜的地方,否則將會使讀書培育的本質受到不良影響。
七、讀書生活
本會不斷告訴我們,近幾次的大會也是一樣,現在我們再重說一遍,那就是:我們必須保持深度的學識培養,以面對我們的使徒工作。本會依照其整個傳統,現在重新強調:切望所有讀書會士都認真「埋頭苦讀」。
由於「省區培育計劃」的課程安排不同,我們在下面的段落中,只順序談到文學院課程、大學課程、哲學課程,雖然這些課程在各處都有不同的安排與順序。
在此我們應注意到,為輔理修士和為讀書修士,就是在此段有關讀書培育的安排上,將有非常顯著的不同。為輔理修士的讀書培育,大多數的「省區讀書計劃」都有一些提示,再加上一些省區的經驗,我們可指出下列幾個重點作為一般的方針。
有關他們其他方面的培育,在前面很多地方已經提過,而且這些畢竟可由省區委託專人,來負責照顧他們的和諧發展,這裡無須多贅。現在要指出三處,輔理弟兄於初學後必須繼續他們的讀書陶成。首先是應有一段時間,為獲得更廣面的文化培養。有些省區有文學院,在此輔理弟兄可同讀書修士一起接受培育,但在課程上要保持一些自由,可以調整變換,為更適合他們的需要。再者就是要有更專業陶成的時間,理論與實際並重。此種培育的長短多寡,應依照每人的天賦才能和省區的特殊需要,來斟酌決定。最後是有一段神學培育時間(聖經、教理、牧靈),這自然要和他們的靈修與信仰經驗相配合。我們的神學院可提供此種陶成,或在其他合適的宗教課程中去選擇。無論如何,輔理弟兄的讀書陶成,在順序和安排上都不可比讀書修士更嚴緊,缺乏彈性。總之,每省必須給在陶成中的輔理弟兄,確實提供適切的照顧與幫助。試教與卒試也將包括在這段培育中,擇期進行。
在考慮讀書修士們的學識培育如何分段進行之前,必須首先強調,應幫助他們每人於初學之後,立即利用讀書的時間,學得「讀書方法與技巧」(如果尚未學過的話)。此外,他們必須努力發展「講與寫」的表達能力,下真工夫練習如何整理安排自己的思想看法,並通傳給不同的聽、讀大眾。
在此很適於提出「大眾傳播」這個主題;在理論與實行各方面,都必須於整個培育過程中加以考慮,並使之整合於「省區培育計劃」中。因為此種通傳交流是一項真正的「人的現象」,就是聚會與分享。沒有此種傳播交流,神哲學都會癱瘓(前者有關福音訊息的傳播,後者反省人類語言及其能力,如何可傳遞真理)。2.
學習語言特別重要,尤其為有些青年會士,在自己的母語外,需要學好一種甚或數種其他語言,因為這些是其將來使徒工作上的必備工具。有時此種努力,應於初學前就開始,為能於陶成之始就對當地語言有足夠了解。初學時依照規定所作的有限努力,現在可繼續延長。很清楚的一點就是:只有下苦工,才能學好一種新語言。所以必須花「需要用的時間」,為真能學好當地語言(或多種語言)。
本會既是一個國際性團體,為使彼此間的交流共融更容易,在現代語言中,所有讀書會士弟兄都應學英語。其母語原為英語者,應至少另學一種現代語言。這必須依照地理環境與使徒工作需要來作選擇,但在此我們不妨告訴大家,西班牙文在今天世界上正日趨重要,在教會與本會中也是如此。
在此可順便提出,對現代科學問題作一些基本介紹,應該衷心推薦;我.們的福傳使命既以好多方式來表達,一種踏實的教學基礎.一定會很有幫助。
最後,為使我們的「親近窮人」有更深遠的影響(超越當時的直接體驗),似乎必須一開始就要對社會分析有初步了解;這可使我們深入了解情況,因而更能看清並加強我們的使徒生活。在此初步了解中,不僅注意其經濟因素,而也考慮其政治現實與思想文化型態,俾能對控制社會結構與發展的複雜過程,有一種更清晰的了解。

八、文學院培育
本會中有許多省區,經過一段時間的取消廢止,現在又恢復了真可稱為文學院的措施,就是由我們自己給青年會士弟兄安排一兩年的課程,主要目的是為學習語言,人文培育,以及對人文科學作一些初步介紹。有時文學院在這方面所包含的因素,會大致被整合於哲學課程中,比如在為基本哲學培育所要求的兩年外,再多加一年。
在有些國家和省區中,似乎必須對設立文學院的好處或延長其現行時間,來作一番慎重的考量與評估。首先可考慮,因過去一段時間的讀書水準不夠而帶來的影響,以致因此未能達到一般會士都應達到的文化水平。第二種理由是,本會在此可使青年會士弟兄,在靈修與知識各方面,都獲得更個人的照顧,因為整個課程都由我們自由選擇安排。最後就是於初學之後,為使修會聖召日漸明確穩定,有時必須「假以時日」。這點在「人文培育」的氣氛中更容易達成(遠勝其他讀書環境),因為這些課業都更直接配合本會聖召的使徒目標。
文學院中一向安排的傳統人文課程,自然必須力求適應不同的文化環境,和不同人文主義的新發展。但這些課程,一定要幫助青年弟兄打好基礎,不只是為以後的讀書,同時也是為日後的使徒生活。此外為讀哲學,也幾乎不可能不先有一些文學方面的準備。特別在有些國家,只有下工夫先學好當地文化,才可能使它們與福音價值作真正的整合。
決定成立文學院,自然需要先確有一個足能勝任的「教師組」。這並不需要所有老師都是專任,在很多地方常可請非會士老師來授課,或在外面的學院課程中去選擇一些合適的科目。但負責教學的「教師組」(幾位主要的老師),應與其他負責培育的人(院長,可能還有神師,以及牧靈工作輔導),密切合作;各依其天賦才能與職務之清楚範圍,通力合作(當然這需要有真正的克己精神)。
在這讀書的初期階段,知識標準要定得高。因此應清楚說明:必須認真努力,才能達到本會的讀書要求。定期查閱(考試)可保證他們在讀書上的真正進步。一般來說,個別讀書輔導頗有必要,因為每人在程度與能力士都會不同;每位讀書會士弟兄都需要親近鼓勵,其工作目標需要清楚界定,如期完成。

九、大學培育
在有些省區中,青年會士於初學之後便立即送進大學就讀,並在某些科系上要獲得合格證書。有的地方將此種讀書延後,先讀一些其他的書,然後才進入大學。
因為下一節就要談到哲學,所以在此不談在大學中讀哲學這件事,.在此只談讀其他科系。有時這是為繼續讀完入會前就已開始的課程.,有時則至少是為開始一種大學的課程。
前面談使徒陶成時,我們曾提醒指出,本會的讀書選擇是如何時常與省區的使徒工作選擇相配合。在此需要加上一句:就讀大.學必須有真正的內心自由。省長送青年會士去讀某某科系,他並未因此而決定或許諾未來要從事什麼使徒工作。
青年會士進入大學,就是被派遣與青年同學有更親近的接觸。在所上的課程中和與同學的來往上,他會面對很多不同的世界觀,和對生命、價值等有不同的主張與信念;這些觀念和其聖召的福音動向,往往是大相逕庭。因此必須小心,不可讓自己被這些錯誤的世俗價值,以及與之相應的行為模式所引誘欺騙。相反,青年會士弟兄在這樣的接觸中,應懷有真正的使徒關懷;這將在其生活見證與自由言談中流露出來,常以「看來有益並可產生最佳結果」的原則為出發點。
為使青年會士能面對「世界」並為福音作證,他需要有一個生活團體的支持。在此他可獲得為追隨基督所需要的力量,並不斷加深(至少在理性層面上)對生命的基本抉擇。前面在談「團體生活陶成」時曾強調指出,不同的讀書情形,會使一個真正的團體生活安排更加困難,但也因此而更加需要。所以在大學就讀的會士弟兄,必須依照在前些節段中所提出的有關反省,真能獲得可靠的支持。
大學課業往往會要求嚴格,必須苦讀,因此應留心注意,以確保會士弟兄不可體力透支或不勝負荷。一般來說他們應透過這些學業,學會如何工作有序,並如上所述,同時也和修會靈修與使徒生活方面的需要,融洽配合。
希望青年會士在太多方面獲得專長,相當危險;其後果往往是課業太多,品質降低。所以在此方面負責培育者,必須確保課業上的足夠平衡。
無論如何,這些於初學後立即就讀的大學課業,絕非是為「專業深造」。如果使徒工作目標需要有博士級的程度,此種攻讀一般應該放在晉鐸之後。我們必須明白:在一般情況下,學識會在內心形成自己的邏輯,並因而深入求學者的感情生活。而此種邏輯更是導向一種專業,勝於引人走向使徒目標。因此在陶成中的每位弟兄,必須將其讀書目的清楚放在眼前,不只理論上是如此,而是在生活中有此體驗。讀書會士既是要藉著神哲學的培育而晉鐸,大學課業也必須保持其「準備」的意義,就是為未來的司鐸任務作妥善準備。

十、哲學培育
就如前面已經提過,攻讀哲學的時間在不同「省區讀書計劃」中,都有不同的安排。如果於初學後立即開始,那就必須注意「一下進入讀書生活」所能帶來的困難。這涵蓋一個會士生活的許多方面:靈修、使徒、團體,和真正的讀書。至少於開始時,要認真面對現階段的特殊「過渡」情況。
下列幾點要簡短指出,(1)面對今天的世界,為本會弟兄的個人與使徒培育而言,哲學究竟需要佔怎樣的地位;(2)然後提供一些原則,可看出哲學課程必需具有的內容;(3)最後我們要面對一些由具體情況所產生的困難。
(1)教會要求所有聖職人士,必須接受哲學培育,至少兩年。本會也一直堅持此種培育的嚴重與需要。
因為哲學「是本會培育會士的主要方法之一,他們藉此而對『向人挑戰』的基本問題予以反省整合;藉此而養成積極反省與批判的習慣,特別是對這些人性基本問題,以及古今為此而提供的各種解答;他們藉此而大體了解思想史的發展,並能與當前的文化連接起來」(讀書通則72;三十二屆大會法令六,27∼28)。在此我們所學得的「哲學習慣」,在某些情況下「現今更日趨重要。由於文化、學術、思想以及社會運動的歧異,本會的司鐸應該是:在思想方面,既平衡又有深度,同時並能將自己深信不疑的感受和價值,以他人所能接受的方式通傳與人」(同前法令,28)。
哲學有助於文化間的交流,因為它有基本與普遍的出發點以面對任何事物,所以不會因此而被局限於對某種個別文化的了解中。在三十二屆大會所界定的使命中,哲學重新尋獲其確切的地位。
實際上推行正義的號召,引領我們更迫切認出理論方向的需要。歷史發展正使此號召成為整個人類的共同事業,為此原故,我們身為使徒的人,對此現實情況負有確切的責任。在此情況下,哲學本身就是一種方法,它可使我們更清楚了解人類向往的性質與價值,就是渴望建立一個新的社會與國際秩序。正義與人權的各種問題,宗教與文化間的交談,新倫理問題正籠罩著在快速變化的世界,這些成堆的問題都在向人類思想挑戰。必須深入探討這些問題,一直到獲得統一為止,就是使生命的終極意義與社會歷史的存在基礎能獲得統一。
服務信仰也需要哲學研究的貢獻;為面對世界的挑戰,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是面對一切超越意義的喪失,面對集權思想型態的囂張,面對將一切宗教價值貶縮為毫無意義。
哲學為我們的使命既是如此重要,所以至少要給予兩整年來專門攻讀(如果與神學或其他人文學科整合攻讀,哲學的時間應至少有相等於所規定約兩年——見卅二屆大會法令六,43)。「讀書通則」更清楚指出,「讀書會士顯示有更大哲學才能者,應可繼續讀第三年或第四年哲學,使他們能在這方面獲得學位」(讀書通則,75;同前法令40)。
(2)有關哲學課程,我們一方面尊重並鼓勵多元性的看法與安排,但同時也應警覺提防「浮華雜薈」(dilettante eclecticism);因為這會給讀書弟兄造成困難,甚或使他們無法完成必需具有的哲學整合。
從哲學培育中,青年會士弟兄必須學得,為不同問題所提供的不同看法與解答,都能系統地予以整合起來。這需要在教授團體中,事先有良好溝通,並共同努力使課程能融洽配合。
哲學與人類經驗的關係,為我們更有與宣揚信仰的關係,使我們必須於讀哲學的幾年中,深入一些基本問題。在此僅簡單指出「讀書通則」第77號中的「舉出幾個特別重要題材的實例」(所以絕非包含一切)。加上對整個哲學史的通盤介紹,這些應涵蓋「人是一個有意識的、自由的、和社會性的存在;人有其位格的尊嚴與權利;他對超越的開放;神的存在與性質;良心、倫理責任、與道德律;人對文化及其組織機構的責任;思想模式與真理的意義」。
(3)為今天的哲學培育,有三個問題仍需提出:第一就是如何成立一個完備而勝任的教授團;第二,如何安排一個「哲學課程」,它能於本會的完整陶成中,充分達成其特定目標;第三,攻讀哲學往往會帶給人一些衝擊,對此應如何處理。
有些地方我們承認沒有足夠的勝任教授,以確保青年會士的健全陶成。在這方面的決定有時只是,快快組成一個良好教師組。其實我們也可尋求,有時也已找到,其他的解決方法,就是聯合其他修會的力量,或教區司鐸以及能幹勝任的一般師資。在本會中,特別安排為培育本會弟兄的哲學院,已於最近相繼出現。但省長對此負有責任,要確保教學品質,就是顯然要先有足夠師資。惟有如此,才能確保方向多元化、不同重點加強,與專門深入研究。如果一個國家或省區無法提供足夠的「核心師資」,便應和其他國家或省區聯合起來。當然讀書會士的人數,也和哲學院的可行與否密切有關。
另外有些地方,雖然有完備勝任的教授團確可支持會士弟兄的哲學陶成,但卻很難配合我們在此階段所必須獲得的知識培育。這點尤其落實在就讀大學的情形上,就是會士弟兄在那裡所選的哲學課程,僅是顧及學術標準。而本會讀書弟兄的哲學課程,必須包括整個哲學史,並對上述「讀書通則」所列舉的題材,有系統性的了解。此外,整個的複雜課程,必須有足夠的統一觀點興計劃,為使讀書弟兄能逐漸對實體的基本形態,有認知上的整合。而此種哲學整合,一般來說,也必須與廣義的「基督哲學」相配合。意思是,有一概括的統一哲學立場,和基督信仰對人及其活動的看法相一致,對社會、歷史、和天人關係的看法也是一樣。
這可看出,哲學培育能使我們安然面對,任何個別文化的吸引、困惑、攻擊等,並能藉所提出的了解、詮釋、或反省,可準備此文化的接受福音與了解信仰。凡於大學哲學系就讀的本會弟兄,如因此而有自己的課程安排,他們必須立即獲得輔導與幫助,為使其哲學課程與上述目標能完全配合。
至於讀書期間有時能給人帶來衝擊,這可能是個人對生命與信仰的一種危機,或是有關服從與團體生活上的一些新困難。因為哲學本身會提出徹底的問題,並使人在理性上產生批判的立場。這會引我們去懷疑以前的一些肯定,因其理性支持不夠完整;也會於無意識中鼓動一種獨立自主的要求,並使讀書會士間的緊張壓力更形尖銳。
事實上這些困難已在某些地方發生過,因此我們可清楚看到,妥善安排哲學培育是如何重要!一方面正確強調其重要,同時也認清其限度。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為讀書的會士弟兄來說,某些哲學科目所含帶的結論遠非「天真無邪」。因此特別需要教授們,一方面必須具有堅實的學識專長,同時也兼備陶成方面的技巧,俾能對他們自己所激起的問題,有適切的敏感與反應。然後他們應以技巧與權威,不論在個人方面或在團體中,顯示他們常是「尋求真理」的伙伴;而此種對真理的追尋,會給在目前培育階段中的會士弟兄,帶來鼓舞與活力。

(譯者為彰化靜山耶穌會初學導師)

 

 

註:

  1. 本文件顯然是完全根據本會的正式培育文件而編寫,但也參考過很多這些「省區培育計劃」,並特別對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省區),於近些年來在培育方面所獲得的經驗,加以認真的反省與整合。
  2. 請參閱1987年2月2日的一封信:見「總院文件彙集」第十九卷(ARSJ , XIX),1987 ,頁1015∼1016;信中指出省長可由總院「大眾傳播秘書處」獲得幫助,並推介「大眾傳播工具與未來司鐸培育」手冊,剛由「公教教育部」刊印發行。
 

 

本檔案未經整理

 
| 神學論集主頁 | 徐可之  譯 .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