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說明召開梵二大公會議目的時,指出了許多迫切的需要。其中有一點是關於教友在教會中的角色。二十多年前,教宗已體驗到,並指出現代教友已經更加體驗到在教會中與其他身份的人(聖統)合作的責任。所以,在準備梵二大公會議的原始資料中,已有了「教友傳教」草案。本來這個草案是相當長的,後來幾經變遷,成為現有的「教友傳教法令」。
「教友傳教法令」的導言,一開始它就詳加指出今日的世界中,教友使徒工作的迫切性。首先,因著人口愈多,問題也愈複雜,因此需要教友以基督徒的身份參與並面對世界種種問題。這類問題往往是神職界與修會人士無法進入的領域,所以迫切需要教友去做使徒工作。其次,今日世界不論人文或自然科學,好像與宗教、倫理不能互通,其至有相反的傾向;在此情況下,教會實在需要教友在人文、自然科學中,以教會的使命來做整合的工作,使科學與宗教、倫理密切整合。最後,今日人口增多,神職人員數目的比例減少,教友的使徒工作更見重要。
為講解本題,我所應用的資料是梵二教會憲章第四章,論?友;同時參照「教友傳教法令」。因講解的內容限於教友在教會中的角色,有不少重要的、有興趣的問題都一概不論,例如教友組織。然而對於教友受到聖統特別委任教會性的職務,也稍提一下。我的講解可說是神學性的,基本上,根據聖經的思想、教會的訓導;所以不是根據天主教法典。本文分作五部份:
一、教友的意義
首先我們要問教友的意義。這假定「教會憲章」第二章論天主的子民。整個?會是天主的子民,成為天主子民的基本條件就是信仰與領受聖洗聖事。
梵二文件並沒有給教友一個嚴格的定義,它說在天主子民中,絕大多數的兄弟姊妹是「教友」。消極而論,他們與神職人員是不同的,同時他們也不是遵從福音勸諭度奉獻生活的人。積極而論,教友是基督信徒,是天主的子民。但是作為基督信徒,他們有自己固定的生活方式。以簡單的中國字句來代表教友的生活方式,就是它的「在俗」性。他們專注於世界上各式各樣的職業與工作,如政治界、教育界、工界、商界……;他們生活在和社會環境交織一起的一般家庭中。所謂「神學」是天主子民中的另一部份,他們事務教會的管理、領導禮儀與訓導。他們的時間、精力……投身在教會性的職務上。教友雖然參與教會生活,但並不專任教會性的職務。所謂「遵從福音勸諭,度奉獻生活的人」,他們顯然與「在俗」的教友不同。經過上面的說明,我們的演講中,神職不是教友,修士修女不是教友。梵二文件中界定的教友意義重於實際應用,它不願回答有些難題。
二、對於「在俗」、「世俗事務」、「世界與宇宙」應有的神學觀
教友的特殊點是「在俗」性。往往我們一聽「俗」字,便聯想到「俗氣」。至少在本講中,必須排除此一印象。「在俗」與「宗教」相分,於是教友的「在俗」性,與神職的「宗教」性;在俗職業與教會職務是兩個領域。但兩者並不對立。不是說在宗教領域的人神聖的很,在世俗領域的人俗氣得很。聖經指出創造、救援的天主,既在宗教領域中,也在世俗領域內。意即兩者都在天主的計劃中。如同保祿說的:「在他(基督)內受造,一切都是藉著他,並且是?了他而受造的。」(哥一16)不論我們在宗教領域中,或在世俗領域中也好,都有天主的恩惠,都能與天主相遇,經驗到創造天主的能力,並體驗到天主的救恩。所以,當我們講世俗時,千萬不要弄錯,它只是與宗教不同的領域而已。天主的臨在,祂的恩惠,祂的愛也在世俗的領域中。根據這個神學觀,教友可對自己的身份以及使命,具有正確的認識。
三、教友在教會(天主子民)中的角色
1.平等與差別原則
教友在教會中的角色,可以用兩個原則包括:平等與差別。所謂平等,教友與其他身份的人:神職或度福音勸諭生活的人,都是天主子民,領同一個洗,有同一個信仰,沒有那一個身份的人比另一身份的人更是天主子女。基本上,作為天主子民是平等的。因為大家都屬於一個教會,教會的使命即每個人的使命,所以天主子民使命上也是平等的。然而彼此尚有差別。教會內有不同的身分,有神職的身分,獻身生活的身分,也有在俗教友的身分;此是身分上的差別。而不同身分,雖主一起分出教會的使命,也有在俗教友的身分;此是身分上神恩。差別是天主聖神的能力,透過不同的身分而實現。聖保祿在格林多前書第十二章中,強調基督身體的差別性。在平等與差別的原則下,我特別提出梵二「教會憲章」的一句話「教友們以基督教弟兄……同樣,教友們也以神職人員為弟兄……」(第32號) 弟兄彼此是牽連的,彼此是親愛的,彼此是服務的,雖有差別,卻是平等。
2.教友使命的說明
教友跟其他的天主子民參與教會使命。梵二大公會議這樣表達了教會的使命:朝拜光榮天主父,傳揚基督的神國(教會性),使人體驗分享聖父透過耶穌基督的救恩(人類性),讓救恩普及世界,導向基督(宇宙性)。必須注意,教友不是分享神職人員的使命,他們不是神職人員的助手,而是與其他身分的人共同分擔教會的使命。同時,不要用不正確的語言說:神職人員的使命是神聖的,教友的使命是俗世的。其實,教友在世俗身份上是沒有錯的,可是,他的使命還是教會的使命,神聖的使命,而是在世俗場合中完成。所以,我們不能在?會內,由於身分不同,以及行動差別,產生二元論或三元論,而只有一元論。就是說大家以不同身分參與這一個神聖的使命。
3.教友角色的根源
現在我更深一層,研究角色的基礎。「做」常常假定「是」,也等於說「使命」常常假定「生命」。教友有著這樣的教會使命時,究竟在生命中發生了一些什麼?首先,一切在基督信徒的生命都建基於與恩賜基督救恩的聖事(聖洗、堅振、聖體)以及內在於聖事的信、望、愛。那麼教友生命在天主子民中的特殊點是什麼呢?按大公會議文件和我們個人神學想法是這樣的:對於天主與人來往的恩寵生活,有時我們解釋得非常抽象。實際上,恩寵是天主與人來往的生命。於是,我們可說教友生命的特點,就在恩寵上。天主子女在世俗領域中與天主交往,一般而論的「恩寵」便成為教友的恩寵。如同光可以透過不同顏色,變成不同顏色的光,恩寵生活,是天父的光,透過教友俗世的身分,成為他的特殊生命。另一方面,天主聖神的神恩有別,賦與教友的是在屬於他身分的神恩。所以教友的角色,出自教友的特殊生命,因而特殊地完成他們在教會中的使命。總之,天主子女在「世俗」中的恩寵,天主聖神賦與的「在俗」神恩,是?友的生命與使命的根源。
四、教友角色與它的目的
根據梵二文件,我們透過教友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君王的功能,來說明他需要達到的目的。既是司祭,教友就應在世俗身分上敬禮天主。首先是生命和精神的敬禮。保祿在羅中說:「我以天主的仁慈請求你們,獻上你們的身體當作生活、聖潔和悅樂天主的祭品:這纔是你們合理的敬禮。(十二1)教友之作為司祭,最重要的就是在自己的職業、家庭生活和工作上,有著合理的敬禮。這個敬禮就是:奉獻。我們可以想像許多教友,身處世俗,早起晚睡,流汗流淚,為家庭奉獻自己的精力,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心血,這便是向天主獻上的祭品,達到司祭的目的。不僅如此,司祭有著代表性,他們代表在相同職業上的兄弟姊妹。他們可能不是教友,可是他們透過一顆善良的心靈,同時貢獻出自己的生命與心血來。那麼,作為司祭的教友,應當代替他們,把他們的祭品向天主父奉獻。其次,教友還應做怎樣的祭獻呢?整個大地多麼美好,人類有時歌頌讚美,雖然整個大地沒什麼意識,可是教友作為司祭,教友透過受造物之標記,表達宇宙性的敬禮。然後,在教會的禮儀中,由神職人員作主席,教友參與耶穌基督的祭獻,也是?會的祭獻。那時,他們的生命與精神的敬禮,融合在基督的敬禮之中,這是一張非常美的圖像。也是?友作為司祭應達到的目的。
其次,教友在教會內分享基督的先知使命。先知能以行動,也能以言語為天主作證。教友在?會中,更在教會外,即在他世俗領域中表達信仰。例如,他在教育界,最重要的是把福音生活透過教育工作顯出。可能沒什麼機會向人說教,可是他的福音精神已與他的教育工作混成一體了,這已經在這領域中達到了先知的目的。所以教友更是在自己的領域中,不論政治界、經濟界、教育界,根據福音的原則,透過不同的工作,將福音的理想表達出來。所以,「教友傳教法令」特別提到,教友作為先知「世俗」性。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他做到這點,已滿全了先知使命。若果有人受到他的生活之吸引,願意學習道理,假使教友自己有能力講解道理,當然也可以言語繼續先知任務,否則引領他到教會裡去,那裡有負責的傳道人員。
最後,教友分享基督君主任務,就是人類與宇宙中,在教會內,實現基督的王道。在教會,在人類,在宇宙中,應有秩序。那麼,為基督信德而論,次序來自耶穌;這是祂的王道。教友在這方面做些什麼?消極上,他會在自己世俗領域中,相反不義、不自由、不平等……因素。例如,你從事政治工作的教友,除去這方面的烏煙瘴氣。這為個人相當困難,需要同業的教友團體通力合作。在此,我不再發揮。當然,積極而論,可說這是教宗庇護第十一的理想,把整個的萬有,重整在耶穌基督內。萬有包括宗教,以及世俗領域的一切。教友推行王道的目的,旨在使一切顯揚出基督的福音次序。由於講演的時間有限,尚有些思想請參閱講義。
五、教友角色在天主子民的共融中之實踐
在天主子民團體中,教友雖然有其差別點,但應和教會內其他身分的人共融。一方面,教友在教會團體中,有權利向神職人員請求得到聖道與聖事的滿足。彼此之間,應有自由與信任。教友向神職表白需要與希望,也可建議,比如一位教友建築師或藝術家,不僅有權利,而且有責任,針對教會的使命(司祭、先知、君王)發表意見,貢獻能力。同樣,教友是在政治上、經濟上、以及其他領域中有能力應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讓教會的共同使命,在共融合工作中達到理想。
另一方面,在梵二文獻中論到教友服從時說「教友一如所有基督徒,要以基督化的服從精神,愉快地接受神職善牧以基督代理人的資格,以其在教會內所有的導師與管理人的地位,所規定的一切……」(教會37)按大公會議專家的註解,這段文字中加上「一如所有基督徒」,目的在說服從不是教友的「專利」,神職也要服從,修會人士也要服從。也等於說,教友的確要服從;可是,他們服從神職,神職先得自己服從天主的旨意。聖經中服從最終意義常是服從天主的旨意。這樣大家共融於一同一天主的旨意內。
在此,我們附加教會在特殊情況中,聖統人員能夠委託若干教友教會性的專職。比如講解要理,主持禮儀中某些任務,管理教務等。由於這種委託的關係,教友隸屬教會首長的轄治,此時可說分擔他們的職務。不過,梵二文件也要求讓教友有負責任感,有決斷權,發揮真正的創造性。
本文主要說明梵二教友在教會中的角色。對於梵二大公會議以來,差不多我沒有講,因為在神學思想上按我閱讀的資料,並沒有發現太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