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Matthias Neuman, O.S.B. 王敬弘 |
<<上一頁

 

54
神學論集
(1982)p591-610
   



藉著守貞者的友誼加深靈修經驗
經過了以前幾段對各種問題的討論,現在我們要對本文特別的主題作一探討。首先,我們已經看到人的性和對天主的經驗所有緊密的聯繫。其次,我們為了達到適當的「性自我」,需要以處理內在動力的適當方式來面對情感,並使它們達到平衡。對於守貞者友誼的經驗,卻是給我們實現這兩個幅度的一個具體機會。此次,我們藉著這個經驗,使我們的性自我成為更真實;也使我們對超越現實天主奧秘 —— 的嚮往更正確地加深。
夫婦之間的友誼及守貞者之間友誼所有神學基礎的根源,是在於天主創造男女的互補性;也只有在男女互補性中,才可真實的發現人性。正如Paul Jewett很美妙的闡釋了「因此,人『性』首要的形式,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友伴關係。」10.。天主是藉著男人和女人的夥伴關係,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了人類 (參閱創一27)。這也包含了男女之間的交往,成為發現天主奧秘,並與祂交往的首要形態。Jewett很清楚的指出,這種男女的交往比婚姻的關係來得更廣;它更是從個人心理和信仰的深處、分享對生命的看法和經驗 11.。
其他現代的作者也強調「性」(sexuality) 是交往的基本模式,其中包含了自我的分享。在男女互補的幅度彼此結合中,單獨的個人走出他們自己,再進一步與別人和天主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結合。在這種狀況中,與異性交往的各種不同層次,就成了救恩性的活動 12.。在這些幅度中,守貞者之間的友誼,按照他們特有的方式,也能使男女之間的互補性達到滿全。這也就是引導他們更深體會到天主的道路。
基於男女會士所作的獻身和所發的誓愿,他們所接受的價值系統,與已婚基督徒的價值系統有所不同。這些價值包含一個守貞者所組成的團體,能夠以更富彈性的生活方式,去為教會服務;以及在生活中更強烈地表達末世性的象徵。修會會士們必須以這些價值與對人的「性」經驗價值加以平衡。性經驗對守貞的會士們會有價值,但是,在他們特殊的情況中,他們不能有如基督徒婚姻中所有的身體上的親密。


守貞者之間友誼的發展步驟
現在讓我們探討一下,守貞男女會士發展的每一個步驟,會使我們更清楚看到男女關係的互補性,以及它使人在靈修有新發現的潛能,這些步驟是任何友誼所共同具有的。現在我們重溫一次,特別是為了看看守貞者如何使此友誼和他其它的承諾達到一個平衡。
第一步是友誼真正開始的記號。它表現在彼此互相表示關心及分享內心的秘密和希望。對這類行動的開放,會使其中的一方,或彼此兩方突然體會到自己可能對滿全 (wholeness) 有一個新的經驗。男人和女人發現自己內心生活的情感、品質,以及他們自己的希望和遠景都被提升和加強。親密的關係有如暴風雨般的襲擊了他們每日例行的生活日程。親密為當事人打開了生活中新的可能性,以一種突發的力量促使個人到達更大的結合。
一個人為這種親密感所釋放的到達滿全和結合的渴望,會努力在生活不同的層次中把它實現:情感、理性、生理等等。在守貞者友誼的這一個時期中,一定要用其它的理想,已作的獻身,特別是對基督徒守貞生活的獻身和理想去對所有原始的慾望加以平衡,一對追求守貞生活的男女,不能以完全的性結合作為他們的目的;但是,藉著彼此的分享,男女互補性的許多其它幅度,可以使獻身守貞與親密友誼同時並存,互為幫助。
因此,當一對守貞的男和女,意識到他們的友誼在增長中,很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彼此表達自己所努力追求的目標和理想 (在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平常男人和女人的理想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在初期的相互吸引中,彼此卻不能夠看出這樣的差別。在開始發現親密關係時,雙方會產生許多美好、溫暖的感覺,因此,淹沒了許多個人的「需要」和動機。兩人所有互相衡突的目標,會使這種關係帶來極大的混亂,因此會導致當事人極大的痛苦。所以,雙方儘可能使對方明瞭自己的意向;這是出於正義的要求。即使有時一個人只能說:「我對自己認識的還不夠清楚」,也可使彼此的希望設下一些所必須的限制。
一個人具有一種感情上的動力,才能有使情感渴望與其他個人目標達到平衡的能力。他必須能夠接受過量的渴望,並在其中生活一個時期;同時,把它容納在自己守貞生活各種承諾的工作之內。在這種友誼中,一個人體會到性經驗的多面價值,他會使任何太突然的衝動加以平衡;而在這種新發現的親密關係中,這些突然的衝動在到處激盪著。


對個人軟弱的發現
在這種友誼中,在初期的親密之後,會有一個時期,當事人的一方或雙方會發現自己的弱點。在使友誼鞏固的長期的過程中,人常會發現有些使友誼加深或進步的阻礙。當事人從未如此清楚的看到自己弱點的限制。他們所經驗到的嫉妒、缺乏忍耐和憤怒,都表示他們需要在人性上成長,並為達到成熟而奮鬥。在這種友誼關係中,這些發現可能導致最大的痛苦。由於雙方都如此熱切的希望這個友誼能夠成功,更使這種痛苦加劇;因而常會引起對自己的憤怒。在這種時刻,一個人必須對自己和對自己的朋友表示大量的忍耐、認錯並寬恕。
在守貞者間的友誼中,這種時刻是最容易使人受傷的。一個人為了表示對自己弱點的憂傷 (以及把它們忘記的願望),會很自然地過分地表達情感,或身體上的接觸。同樣的,一個人可能以過分身體上的接觸來表示安慰和原諒對方。身體接觸所帶來的快感,可能暫時使心理的痛苦減輕;但是,事後這種失敗的痛苦反而更加增強心理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中,當事人再度需要一種認識情感的能力,體會到這種傾向,正滲進他們的友誼中。
有時,兩人中較強的一位的權力慾會反抗性地浮現;就是他願意藉著一種假的敏感想去控制對方,要求對方過分情感化的回報。這時,他最好記得發愿守貞也包括了以下的肯定:守貞者並不要求別人一定應該與他有性的「來往」才接納別人。在守貞者之間的友誼中,當個人的弱點暴露,而其中的一方感到相當的不忍耐時,對性來往的要求,會成為一種隱藏而強有力的因素。守貞的男人和女人,特別需要有能力運用情感的動力,來平衡這樣的衝動。
當兩個人先經過對相互親密的發現,並且也分擔了面對個人軟弱的過程,通常他們的友誼會進入第三個階段,這就是男女雙方真實的互相接納。這時,他們體驗到彼此在生活中的互補性。他們也了解彼此所能給予的支持,並共同去追求他們的目標。他們彼此商量,嚐試形成一個很基本的對「人性」的觀點,他們體會到,在彼此的友誼中,人所有的各式各樣的反應、情感和慾望。他們兩人都嘗試著以真誠的關懷來彼此對待。此時他們也開始體會到他們之間友誼的真實的未來,是要看他們每個人人格的健全而定。只有當他們每個人都保持他們首要的信仰上的承諾,他們所分享的一切,才能夠形成一個更高超的體驗。
當守貞者之間的友誼到達這個地步時,就能強而有力地加深兩人的靈修經驗。不過,當一個人站在這個十字路口時,他必須更嚴肅的去探討人的「性」多元價值的特性,看到它的力量和誘惑,也學會以別的理想和意願來使這個力量達到平衡。


守貞者的友誼與祈禱
祈禱是靈修經驗的核心。不論人是處在神慰豐富的喜樂中,或是找不到天主的乾枯中,祈禱都表達人和神的奧秘發生關聯的模式。祈禱是一種向天主的活動,統攝了一個人生活中許多積極的幅度。但是,當一個人有任何強烈的經驗,使他調整了自我的認識,及他和別人的關係時,這個經驗也會對祈禱的方式和品質有相對的影響。一個強烈而富有情感的友誼經驗,一定會產生上面所說的效果。在上一段中,我提到在友誼的發展中,具有三個步驟:由分享而親密、發現弱點及達到真實的互相支持。現在我願意指出這三個步驟,對一個人的祈禱生活各有什麼不同的影響。
當親密突然出現在兩個人之間,通常它也在他們的祈禱中帶來相對應的興奮。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好像更光明、更豐富。以前,他們的祈禱可能只是按照慣例去作;現在,卻變得生動而有意義。這種情況一定有它的好處。但是,它往往只是一個暫時性的增強。當個人的弱點開始出現時,這種興奮也很快地消逝。因為親密常常喚醒了許久以來就感到,但卻被隱藏的需要。這種情感性的爆發,使整個生活暫時蛻變,它卻並不是對友誼恆久性質加以判斷的良好基礎。在初期友誼的熱情中,男女分享祈禱,並覺得有一種新的靈修體會;這項事實必須非常小心的加以衡量。我們應肯定「美國司鐸的靈修復興」這項文件中所有的聲明:「如果一位朋友真有靈修上的影響,那麼,(兩人) 作有關信仰的對話及分享的祈禱,是最自然的」13.。不過,我仍建議需要作額外的分辨。我們應該非常小心,在友誼的形態中,何處能應用分享的祈禱作為一個判斷 (友誼) 的準則。
其次,我願意當個人弱點浮現時,友誼進入的一種危機階段加以探討。此處兩個人面對他們自己的有限性和分離性。在此時期,通常兩人的親密有相當程度的減低;代之而起的卻是疑慮。個人成長的需要變得非常重要。在這種情形下,友誼的經驗給祈禱生活帶來了危機。有時人會很震驚地體會到自己性的力量活動起來,並完全集中在另一個人身上,竟使自己對「另一位」靈修的關心全然消逝。不論形成這種情況的理由如何,人應該體會到這種危機只是在友誼發展形態中的一個階段;所以,應對它加以接受,並面對問題應加以解決,而度過這時期。
心理學家最近指出,突然出現而持續的內在成長需要,可以使人對靈修事物的興趣減低 14.。在友誼經驗中,所體會到個人成長激烈的需要,可能吸引了整個人的注意力 (「我必須成長,不然我將失去這個友誼。」),其結果是注意力過分集中在內心的事物,而使一個人對生活中超越的興趣消逝。這種模式幫助我們清楚的了解,為什麼一個友誼在某一個時候,使人突然對靈修非常地關心;而卻能在不久以後,好像把一切宗教上的興趣掃除殆盡。


需要一個有忍耐而平衡的看法
為了處理這類祈禱上的空虛,當事人需要使用一種感情的動力;他不應該立刻作一個決定,停止這個友誼或是放棄修道生活。他所需要的是對整個事情積極和消極的因素、形成一個有耐心而平衡的看法。一方面,他體會到在每一個友誼中都有某種自我發現的典型過程,而這種過程也會對當事人的祈禱生活有不同的影響;這種體會應加以肯定。另一方面,他同時意識到現有的不足,並缺乏真正的靈修意識和祈禱;這些需要積極地予以面對。
以一種英雄的方式來加緊祈禱,嘗試著排除這種空虛,顯然並不是真正解決的方法。當事人從發現並享受兩人之間的親密,到現在遇到麻煩的整個過程中,消耗了不少心理上的力量。因此,他很可能沒有足夠的心理力量來以意志力去排除空虛。這時,最好的戰術可能是減低對自己的期望,穩定過去所有的收穫,並對將來作一個適當的計劃。當事人可能需要在一段時期內接受這種祈禱上的空虛。這種戰術使人能夠繼續生活下去;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樣的危機並不一定表示,這個友誼會使他的靈修成長受到損害。這一點需要更多的考驗予以證實。
在友誼發展的下一個步驟中,我們發現兩個人彼此認識了對方的缺點,但卻知道如何以愛的方式彼此給予和接受。他們都已成長。在個階段中,友誼很深的影響了祈禱。事實上,它可以在兩人的生命中創造出新形式的祈禱。兩人逐漸除了在早期親密,和接下來困難時期中的衝突,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這種平衡會使在早期可能失落的超越感恢復起來。
但是,兩人卻是藉在人情經驗中的不同特性,而重新找到了這個超越;而這些人情經驗的特性,是在友誼的核心所能發現最美好因素。因此,他們再不把神的奧秘看作是存在於人情經驗之外的一種遙遠的能力。他們藉著友誼深刻的關係所找到神的奧秘,反映出神具有一種內在溫和與親密,同時祂也是不可知而隱藏的。但是,當事人和神的關係,強烈地指向一種新達到的親密。


為對方祈禱
在這第三階段中,當事人重新找到最具有活力的因素之一,就是為對方祈禱。男女雙方從內在成長、過分的要求中逃了出來,而確實地為對方祈禱。起初,這可能只是為一位朋友祈禱;而自己很清楚地意識到愛這位朋友;這也是對天主祈禱。一段時期以後,當事人更清楚地意識到後面這一個因素「我為了我的朋友向天主祈禱。」
友誼不但指出了對超越的新發現、祈禱的新意義,它也使犧牲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意義。因為兩人彼此為對方守齋或作其它的補贖,也使每個人發現,這些行動有更深的意義。後來,他們會很驚訝的發現,自己也是朝向天主而做這些事;這使他們重新對各種補贖及對「天主」都有一個新的評價。
在友誼的這個階段中,因為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祈禱是對愛的一種答覆,所以,祈禱生活就變得更為豐富。因為當事人體會到自己的朋友,即使在很痛苦的犧牲中,仍自由地給予自己愛情,所以他能夠看到祈禱是接受天主所贈的愛。這種對祈禱的體認,可能最完美地表達了一個人如何體會天主的恩寵在他生命中工作。
最後,這種彼此的友誼可能使人發現,在祈禱中有一個新的溫柔的幅度。與神交往具有一種無可言傳的溫和與親密。當一個人和自己所愛的朋友,和存在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天主,分享這種溫柔時,會使人的整個身心靈魂感到興奮。太多的人以一種緊張和呆板的方式用力祈禱;這種辛勞只啟示出世界的陰暗,而卻未啟示出天主的愛。作這種祈禱的人,隱密的依靠個人的意志力。在友誼中所發現的祈禱卻啟示了「血肉之心」。先知們常用這「血肉之心」來描述天主仁慈的愛情。
我們所有的天主的肖像,友誼的經驗對祈禱的方式發生影響的同時,也使當事人對天主所有的圖像產生一個很顯然的蛻變。兩位朋友不只是突然體會到自己對天主祈禱,而也了解祈禱的對象究竟是誰。這使人更深地體會到天主的神秘性。天主成為了最首先,而最重要的「奧秘」。因為兩人在友誼的經驗中,遭遇到各種不同的「不可知」,天主就是這一切中最深的奧秘。
Edward Schillbeecks曾肯定的說:人格的奧秘就是我們達到天主奧秘的基礎 15.。友誼的經驗正是這項肯定最好的例子。現在,當事人真把天主視為在自己能力控制之外的奧秘,但卻是人在愛中必須努力聯繫的一個奧秘。當友誼的經驗給人帶來對「奧秘」的新發現時,人也必須以希望和行動來不斷加深這項奧秘。現在,天主的確成為兩個朋友願意共同達到神秘的目標。最後,這個經由愛所發現的奧秘啟示祂自己,祂就是支持一切的「愛」。因為兩人的友誼常是在一連串沮喪和失敗的困難之下逐漸地形成。因此,這愛的奧秘藉著人的衝突、矛盾,甚至喪失信心、顯示了祂的豐富和力量。總而言之,守貞者間友誼的經驗使人把天主看作愛的最終奧秘。祂有時臨在,有時不在;但是時常推人走向一更深而個別的愛。兩人應該追尋這個奧秘,作為他們共同的目標和生命的希望。
在以上的幾段中,我希望已經指出守貞者間的友誼對靈修經驗的加深的途徑,這在基督徒靈修上,是真實而可能的。現在,正當基督信仰的傳統獲得對男女關係新看法的轉捩點,這種友誼的種種需要被表達出來。在歷史上,沒有看出守貞者間友誼所具有靈修深度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在人生命的信仰和心理幅度中,男女關係的互補性。我們現在已不能再逃避這種問題。我們所處的社會、非常需要對人性有關不同形式的觀點互補的看法。

守貞者友誼的經驗,的確是使人加深對天主奧秘更深體會的真實途徑。在這條路上,可以包含了極大、極強的情感。人發現了親密,也可能失掉它,而再一次以一種新的珍惜的心情重新發現它。這條道路不但可使參與的雙方,帶來益處;而且由於他們對天主奧秘愛情,以及共同希望的作證,也可使整個的教會獲益。不論是誰,曾經驗過這樣的友誼,並得到了靈修上的體認,將永遠不會忘記這個經驗。

 

 

註:

  1. Man as Male and Femal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5), p. 36.
  2. Ibid., pp. 34, 39.
  3. Joseph Guillton, C. S. B., “Human Sexuality and Christian Development,” in Working Papers on the Thelogy of Marriage, ed. James T. McHugh (Washington, D.C.: U.S.C.C., 1967), pp. 49-58.
  4. Spiritual Renewal of the American Priesthood, eds. Ernest Larkin & Gerard T. Broccolo (Washington, D.C.: U.S.C.C., 1973), pp. 33.
  5. Peter Homans, Theology after Freud (Indianapolis: Bobbs: Merrill, 1970), pp. 170-182
  6. God and Man (New York: Sheed and Ward, 1969), 214-223.
    本文譯自  Matthias Neuman, O.S.B., “Celibate Firendships and Spirtual Experience,” Sisters Today (Nov. 1976), pp. 157-171.
 

 

本檔案未經整理

 

 
| 神學論集主頁 | Matthias Neuman, O.S.B. 王敬弘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