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黃鳳梧 |

<<上一頁

 

39
神學論集
(1979)p23-46
   

梵二大公會議的啟示論    


黃鳳梧

 


2. 草案的內容分析
  第一草案中分為五章:論啟示的二源,靈感和聖經的不能錯誤性,古經、新經、教會中的聖經。此草案之主要漏洞在於前二章,在論啟示之二源時已會引起分離兄弟的反感,而在第二章中敘述啟示的內涵時,全因循教科書神學的色彩,將啟示視作道理;信仰則只是在相信和接納一些道理而已。這種敘述引起與會者的反對是意料中事。
基於第一草案的錯誤、第二草案改由神學委員會和合一秘書處共同擬定,全草案只是將前草案較尖銳的幾點加以妥協,又加上若望福音序言中的啟示在創造中的概念,全草案因循苟且,全無創造。
第三草案在第五章前加入「啟示性質」一章,說明啟示的本質,並在論及啟示的傳授時不再強調二源,只輕描淡寫的闡述啟示亦能來自聖傳,該草案最大的創新在於敘述啟示時運用的概念指出啟示相當積極的一面,他說明啟示是以天主為中心的啟示,並且在敘述時顯出啟示歷史性的一面,論及啟示的對象時也跳出了「道理」的舊窠臼。第四草案基本上與第三草案相似,只是在表面上加以妥善的修飾,這符合當時人心需要的草案終被通過,成為今日的啟示憲章。
3. 啟示憲章的特色
啟示憲章在啟示概念上的特點集中於第一章描繪啟示的性質之中。其主要概念是:啟示是天主因著祂自己的仁慈和智慧,用彼此有內在關連的行動和言語,把祂自己、祂對人的計劃、以及祂和人的關係顯示給人。使人能夠藉基督,在聖神內接近父,並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
這描述出了在啟示中以下的特色:
主動性:啟示是天主的主動,因開宗明義就說明「啟示是天主因著祂的仁慈和智慧」。其中沒有人的因素。
恩寵性:這是一個恩典,因為啟示是「因著祂的仁慈和智慧。」
位際性:是「用彼此有內在關連的行動和言語‥‥‥顯示給人。」顯示的是:祂自己,對人的計劃,及關係。
內在性:這行動和言語是有「內在關連的」。
三位性:人接近父,是藉基督,在聖神內。
為人性:「使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使人圓滿。
完整性:啟示是藉「言語」和「行動」。
以上種種特色是聖經啟示論中所蘊含的,因此這啟示的描繪是相當富於存在性的聖經色彩,因而在宣講和大公的工作上大有助益。

三、梵二以後的啟示論傾向
在教父時期的啟示論多著重於說明啟示是為給與人生命的內心之光。人在信仰中並不是接受一套超過人能力的真理,而是接納一種新的光明,生活於一種新的生命中。這種啟示論偏重於啟示的內在幅度。在中古時期,啟示論的闡述偏重於理性的層次,經常強調啟示是天主要告訴人一些以人的能力所達不到的真理,所謂的信仰是要人接受天主的真理,並在天主的光照下去了解,這種啟示論強調啟示的倫理幅度。基督教分離的兄弟強調啟示的救恩性,是生命的福音,信仰是對天主完全的投誠,是因著信心的投誠而不是理性的了解,這種啟示的超越性,偏重於啟示的救恩幅度。面對基督教的啟示觀,教會有一段時期強調啟示是條文、是信理,只有教會訓導權威方能保全及給與完整的基督啟示,人接受和信仰的原因只是為這是教會所教導的,因教會擁有啟示的寶藏。這段時期稱之為正統時代﹐教會已將啟示的內容僵化、硬化、和條文化。這與中古時代強調啟示的理性屢次不同,中古時期雖然強調人的理性層次,但是人在此中是要尋覓的以理性去探討,在信仰中去接納。正統時代則完全被動地接納因教會權威所頒的一些條文。十九世紀之後,主觀主義,歷史主義的影響之下人偏重於剔除啟示的超越性,完全以人的立場去闡釋啟示,這時的啟示論失落了超越的一面而顯出折衷性,倫理性的啟示觀;這時代的啟示觀是最迷失的一段時期。
直到梵二前後,啟示論方再復興,今日的啟示論著重於答覆人存在性問題的一面,人生命的存在實際上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信仰是整個人在存在性上對天主的服膺和投順。今日,基督教論及啟示多以歷史的平面作其著重點,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在天主的啟示中去探求並決定其意義。天主教則強調啟示是天主自我給與的一面。這兩段潮流相輔相成而不排斥,加上梵二公會議強調的大公會談,此兩股思想更在交流融會中使近代的啟示觀趨向於面面俱到的中庸之道。面對充斥人心的俗化主義,今日在啟示問題上覺得棘手的莫過於教宗的首席權,教宗不可錯誤的訓導權,以及宗徒傳統中保有信仰寶藏的問題。

四、綜合和分析
論及啟示,綜觀教會的歷史從古到今可概分為三種思想型態:實證型、理性型、神秘型,這三種型態也直接影響到人的信仰和倫理生活。
實證型的人在啟示上著重於歷史中的實證事件,在啟示上注意的是救恩史中具體的事跡:梅瑟、亞巴郎、基督的死亡、復活、升天‥‥‥等事件。在信仰生活中常注意一種聆聽的態度,而在倫理生活裡著重於「效法」,神修上常以效法基督的言行為其鵠的。由於只著重於歷史中具體的事件,此類人易陷於刻板的神修生活,至其極端能成為保守型的人物。
理性型的人在啟示上著重的是種種事件綜合抽象後的普遍永恆真理,在信仰生活中著重理性真理的追求,概念的清晰,倫理生活上希冀一種黑白分明的規矩和原則來作實踐時的區分,由於強調清晰的概念,對啟示的了解,此類人的神修生活易陷於理性化的法律主義者。
神秘型的人在啟示上著重於天主與人的結合,位際性的關係;某些人強調天主的超越性,著重於天主與人的不同;某些人則強調天主的內在性,著重於已結合於人生命中的天主。信仰生活中著重於在位際的形式下接納天主,形成一種奇恩性的倫理生活,常強調個人與天主交往的過程中應以開放的態度接受聖神的推動,順從聖神,此類人的神修生活易陷於感性化的興奮性人物。
今日有人曾將教會的型態劃分為五大類,教會雖源於天主的啟示,但天主啟示的內涵在宣布時郤因教會的型態有所牽制,這裡我們就以這五種型態來說明對啟示的論點並與上文的思想型態作一相關比較,這五種類型無一是完全完美的,聖事型尚稱有兼容並蓄的內涵,但猶有其缺,需互輔而成。
制度型:制度型的教會著重於教會中制度的一面,強調教會的管理,條理的分別,使一個共融的團體經過人的思想使其脈絡分明,此教會學中的啟示論會顯出制度化、概念化、理性化的色彩,最終將富有生命氣息的啟示歸納為一條條的信理和規律。信仰只是學會這些條文,倫理生活也在於實踐一些誡命法律。這類的教會型態與上文的理性型有關。其優點是將天主啟示的內涵清簡扼要的說出,但是卻忽略了生命的幅度,共融的性質。
共融型:共融型的教會強調教會是天主與人共融的團體,在這教會型態中易於強調啟示是天主在人生命中的行動,信仰則是對天主愛的言行的答覆。這與上文中的神秘型有關,其優點是說明啟示中充滿愛及生命的一面,但只著重於共融偏廢制度,有限和受罪損害的人性易走火入魔地走上自我中心的神秘主義之窄路。
宣告型:宣告型的教會強調的是對於福音及天主救恩的宣布。他強調啟示的重心是天主以言以行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最後在耶穌身上向人類宣告了救恩的喜訊,人因自己罪孽深重,對己無能為力,只需聆聽,相信則能獲得新生。這與上文的實證型有關,其優點在於說明「福音之所以是福音」的意義所在,是相當具有存在性針對人生命問題的啟示觀,但是對人性在犯罪後猶存的有限自由和美善卻一筆勾消。
僕人型:僕人型的教會強調自己是僕人的身份,其基本態度是對天主唯命是從,在啟示中只著重於對天主的啟示,不思不想就完全接受並不明就裡地去實踐。其優點在於顯出人對天主無限權威的承認,在今日的社會中這類型的人物實在能引起人的深思,但是,這類虔誠型的信仰主義者能淪為對啟示缺乏深度及清晰的自我反省的缺陷,易於誤會啟示的真諦。
聖事型:聖事型的教會強調自己是基督的聖事,在信理和禮儀二方面的表達中使復活的基督在教會中重現於今日,在啟示中強調天主的言和行實際上在聖事中出現,著重每日在聖事中與天主交往,強調一個純真和絕對的信息。其優點是強調理倫和實踐的合一,但純真和絕對的信息不是一件垂手可得的事,需要在聖神共融中的漸悟和頓悟來滋養完成,否則只會流於一種外在的生活而心靈卻涸竭而亡。
經過上文種種的介紹、分析和綜合,我們會發覺天主無限的豐盈和人的貧乏,天主的啟示早在基督身上全盤說出,人卻歷經幾十世紀的嚐試,殫精竭慮仍無法表達其萬一,這嚐試未必然會繼續下去直到世末。在這種經驗中我們亦能體認天主的啟示是如何充滿豐盈的生命活力,祂能針對著各時代的要求,說出喜訊的內涵而永不涸竭。
確實,人生活在有限的時空和生命中,常擁有一種完美主義的渴望,這本是天主的原始啟示,使人趨向與無限相通,但有限的人卻在罪的過失中期望自己變為無限,經常易於只侷限在自我的思想型態和價值觀中而排斥異己。有時所爭論的不是對象的對錯問題,卻只是方法上的不同。在上文的介紹中或許我們能體會人的限度,若每個人能按照自己的氣質將天主啟示的內涵表現出來,並與他人相輔相成,相容而不相斥,在人與人的相通中,天主啟示的真面貌自然會完全呈現於人間。在信仰中的啟示,討論和闡釋只是其開端:澄清某些觀念和思想的混淆固然是重要的工作,但是啟示的內涵卻只有在生命的實踐和摸索中方會實踐,或許可以說,啟示的個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基督信仰神修和佛教神修間之橋樑               資料室

一. 禪觀的意義

在佛教的神修中,靜觀佔有一個中心的位置,它在禪的頓悟中達到高峰。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禪在歐洲和美國漸漸普及,使許多的基督信友去作東方的靜觀。
基督信友自然會期待被提出的靜觀方式能和他們的信仰相合。因此,那些不在基督信仰中植根的靜觀方法,必須在基督信仰經驗中得到整合。在這方面正進行許多不同的嘗試,所以使靜觀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它給人更大的自由,但要求人作負責任的選擇。
目前西方對靜觀的興趣是一種來自遠東的貢獻。另一項貢獻就是使人重新意識到心身的合一。在東方的傳統中,視這種合一為自然的恩賜,而在靜觀中實現。基督信友可以肯定這種合一,因為它和基督信仰的神修是相融合的,祇是它有時在基督信仰中隱而不顯。
所謂靜觀的「基本練習」和「技術」是建立於心身合一的信念上。「技巧」也漸成了西方靜觀很基本的一部分,因為它對心身合一的強調,使基督信仰的神修更為豐富。
東方神修很久以來已經應用身體和精神的交互作用來得到靜觀的經驗,不過卻沒有對這種交互影響的性質加以研究。現在經由實驗室的測驗,心理學家已經發現在禪觀時,阿爾法腦波(如果沒有的話)開始出現,或者(如果已有的話)會加強或規則化。這些測驗也指出身體方面(指姿勢及呼吸等)的重要性。為使靜觀成功,它們和頭腦行動是同等重要的。不過以嘗試產生阿爾法腦波來改變自己的意識,卻是有問題的。
現在有許多人作靜觀,往往只是為了解除自己的緊張,或增加自己集中心神的能力。許多人並不關心靜觀中精神和信仰的特性。不過,無論是西方或東方的真正靜觀者,都從它信仰的一面得到力量,任何控制心身的技術,其本身並不能夠給生命的意義,這種意義必須來自信仰。
因為佛教禪宗的信仰特性,使基督信友提出是否能作禪觀而不有害於自己信仰的問題。是否基督信友的禪觀和佛教徒的禪觀有所區別?這兩者在他們描述自己頓悟的經驗中是有所區別的:基督信友的經驗中有一個位格性創造的天主;對佛教徒而言,宇宙和佛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雖然現在我們不能夠預言禪對靜觀影響未來的發展,但佛教禪宗在基督信友神修上已留下它的痕跡。

二. 宇宙性而富有動力的世界觀

佛教神修中宇宙性的意識對西方的思想家也有影響。形成佛教宇宙觀的信仰經驗主要是宇宙性的,而不是位格性的。東方人經驗到小宇宙(自我)和大宇宙(全部的受造物)之間的合一,並把這種經驗解釋為人進入宇宙中。基督信友雖然不能接受這種解釋,但在他的經驗中並不是對宇宙幅度關閉的。在基督信仰的傳統中,也有宇宙性的智慧。梵二的神學觀點也給人帶來光明,它視基督為復活之主,充塞於整個宇宙之間並為它的主宰。因此當基督信友練習遠東式的靜觀時,他有復活並存於普世的基督,來代替佛教中佛存於普世的觀念。基督信友從未排斥位格性的基督,因為他永遠不能因「宇宙性的原則」而滿足。這個宇宙性的耶穌也是被針納匝肋人耶穌。宇宙性基督和納匝肋人耶穌的合一可以幫助佛教徒體認到真正生命的道路一定要經由基督偉大的死亡。
在大乘佛教中,這種宇宙性的世界觀是富有動力的。它與一種變哲學(a philosophy of becoming)相連,因此宇宙常在變動中。這種富於動力的世界觀也在近代西方思想中存在。因此佛教神修向基督信友提出挑戰,使他們回憶自己傳統中宇宙性而富有動力的內涵。

三. 否定和超越

西方花了好幾個世紀才了解東方否定的方式。那些與佛教徒交談的基督信友體會出來在禪觀中的否定以及基督信仰中的「否定神學」(negative theology)有其相似性。否定神學看到最高現實具有無法表達的本質,因此避免對天主作任何積極的肯定。基督信友不應把佛教歸於虛無主義,而應按否定神學這種意義去了解它。基督信友可以肯定終極絕對的現實是以萬物之根,但卻不是人所能了解的,這種體認有其意義。因此,基督信友可對佛教認為佛是終極現實的觀念有進一步的了解。佛教徒也改正他們對基督信仰錯誤的印象,因為他們認為基督信仰中神的觀念太過於擬人化。否定神學對兩方面都有好處。
基督信友仍可再進一步,因為他們有對天人交往的積極神學。在基督的啟示中,天主是三位一體的神。從基督信仰的觀點看來,無法對佛教神修感到滿足,因為他們不相信一位具有位格的神。

四. 對人性的影響

每個宗教必須按照自己的信仰和經驗找到一條發展人性的道路,以滿足它的需要。佛教神修藉著「分享痛苦」的理想找到這條路。那些曾研究基督信仰的人體會和肯定耶穌是這理想的實行者和模範。在佛教的信仰中是藉著菩薩使這種理想得以實現。因此佛教徒可在人文和社會工作上與基督徒合作,共同努力推行世界和平就是可能的途徑之一。因此,佛教神修,一般來說,是與靜觀有關,但也必須推動社會工作。有信仰的人無法把自己的神修與為近人服務相隔離。

   
 
| 神學論集主頁 | 黃鳳梧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