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 關於「禮儀之爭」的詳細資料可參閱羅光主教所著「教廷與中國使節史」(臺中:光啟出版社,一九六一年),pp. 87-186最為詳盡。英文部份參閱: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 (Taipei: Cheng-wen Publishing Co., Ltd. 1966), pp. 131-155
- 龐德明,「祭祖與教會增長」,「基督教論壇報」(民國六十五年五月十六日), 第一版。
- 中國基督教思想家謝扶雅教授亦採取基督「成全說」採討中國本色神學的問 題。cf. 謝扶雅「基督教與中國思想」,(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一九七一年),p.4.
-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二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四年) ,p.33
- cf. 黎東方,「先秦史」,(臺北:中華文物出版事業策員會,民國四十五年),pp.6-15
- cf. 錢穆,「重申魂魄鬼神義」,「聯合報」(民國六十四年六月一日),十二版。
- 王治心,Op. cit. p.55.又見謝扶雅,Op. cit. pp. 129-130.
- 劉節,中國古代宗族移殖史論,(臺北:正中書局),p.179
- . 王治心,Op. cit. p. 54
-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The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r, by 周咸堂in Chinese,「中國的文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六年),p.103
- Loc. cite.
- 楊君勱,「中華倫理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pp. 24-25
-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卷一,(臺北:先知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p.261。同文又見於羅光,「中國人格的創造者」,(臺北:先知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p. 163。
-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篇」,(二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 國五十六年),p. 201。
- cf. 羅光,「天主教在華傳教史集」,(臺南:徵祥出版社,一九六七年),p. 17 。
- 楊君勱,Op. cit. p.26
- cf. Joseph M. Kitagawa, Religions of the East, tr. by邱明忠,龔書森,in Chinese,「東方諸宗教」,(臺南: 東南亞神學協會,一九六五年),p. 76。
- 王治心,Op. cit. p. 62
- 董芳苑,「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臺北:長青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pp. 131-132
- 說文解字註:『人所歸為鬼』,釋言:『鬼之言為歸也』。因此古人稱
死人為「歸人」。cf. 王治心,Op. cif. p. 26
P. 510
- c.f. 董芳苑,Op. cit. p. 132
- Ibid. p. 133
- cf. 何聯奎,「中國禮俗的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二年),pp. 99-100
- H. Richard Niebuhr. Christ and Culture, tr. by 賴英澤,龔書森in Chinese, 基督與文化」,(再版,臺南:東南亞神學院協會,一九六七年),p. 2
- cf.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一八六○─一八七四)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五年),pp. 13-14
- cf. H. Richard Niebuhr, Op. cit. pp. 80ff. 184ff.
- cf. 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pp. 107-108. 印度的「禮儀之爭」史稱「馬拉巴禮儀問題」(Quaestio Rituum Malabarensium)。
- 楊森富編,「中國基督教史」,(二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 p.126
-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Op. cit. pp. 135-136
- Joseph Motte, S.J.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tr. by侯景文,「中國天主教史」,(臺中:光啟出版社,民國六十年),pp. 41-42
- Ibid, pp. 42ff.
- Kenneth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 pp. 132-133
- 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p. 91
- Ibid, p. 92
- Jopseph Motte. S. J. Op. cit. p.89
- 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pp. 146-147
- Ibid, pp. 178-179
- Joseph Motte, S.J. Op. cit. p. 96
- 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pp. 184-185
- cf.「天主教春節祭祖」,「基督教論壇報」 (民國六十年十二月七日),二版。
- 按「設燎」係光明近神(靈)的意思。
- 所謂「受福」之禮係由主祭者代表「遠祖賜福」,受福者都分享福糕。
- 于斌,「我為什麼提倡敬天祭祖」,「聯合報」(民國六十一年一月十四日),第十版「各說各話」欄。
- cf.「祭祖之舉明智乎?怪事乎?且聽牧長分頭道來」,「基督教論壇報」(民國六十年二月二十八日),第四版。
- cf.「我對祭祖的看法」,「基督教論壇報」,(民國六十年三月二十八日),第二版。
- 按清教主義(Puritantism)來自加爾文主義(Calvinism),於十六至十七世紀(伊利沙白一世時代)發生於英國長老會及公理會信徒中間。他們主張嚴肅的生活及簡單的儀式。
- cf. 鄭連明,「于斌樞機提倡祭祖有感」,「基督教論壇報」(民國六十年二月二十八日),第一版「小論壇」
- 丁韙良的思想構架是「孔子加基督」(Confucius plus Christ) 。林治中,「基督 教與中國近代化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p.121,有關丁氏生平見同書pp. 89-121
- 李提摩太傳教之開明作風為戴德生(Hudson Taylor)所顧忌,因他喜與各宗教人士互相交流。cf. William E. Soothil, Timothy Richard, tr. by周雲路in Chinese「李提摩太傳」,(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pp. 26ff. 70
- cf.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pp. 382ff.
- George L.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tr. by 林耀南in Chinses「臺灣遙寄」,(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四十八年),pp. 107-110
- 中國文化到處以「人」為中心,信仰生活由人而天。所謂「人倫」、「人道」、「人性」都含有「天倫」「天道」、「天性」的意思。中國人的這種「人本主義」不能用西文“humanism”來譯它。cf. 謝扶雅,Op. cit. pp. 60-61.
- 徐松石,「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再版,香港:浸信會出版部,一九六五年),pp.74-75
- 李嘉嵩,「基督教與東方文化社會相受授諸形態的研究」,「景風」第四十六期(一九七五)秋季),pp. 15-16
- Ibid. pp. 12-13。引用日本武岡清子教授對日本基督徒之分類。
- 「多馬主義」係指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1274)神學思想。
- cf. Owen C. Thomas, ed., Attitudes Toward Other Religious, London: SCM Press, 1969) p. 191
-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摘耍」王愈榮譯,(臺北:華明書局,一九六六年),p. 108
- Karl Rahner, “Anonymous Christians”, in Th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Vol. VI, (Baltimore: Helicon, 1969), pp. 390ff.
- Owen C. Thomas, Op. cit. pp. 193ff.
- cf. John B. Chethimattam, ed., Unique and Universal::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Indian Theology, (Bangalore: Dharmaram College, 1972), pp. 135ff.
-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摘耍」,pp. 4-10
- 參照于斌所撰「我為什麼提倡敬天祭祖」一文。
- cf. 湯清編譯「歷代基督教信條」,(香港:輔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pp. 330-331,『西敏斯德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二章「論上帝和三位一體」。p. 373,『西敏斯德小問答』(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s)第一問:「人的首要目的是在榮耀上帝」。
- Owen C. Thomas, Op. cit. pp. 93ff. also see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I/2, (Edinburgh: T&T Clark, 1956), pp. 280ff.
- Hendrik Kraemer, The Christian Message in a Non-Christian World, Crop. New York: IMC, 1947), pp. 101ff.
- Hendrik Kraemar, Religion and the Christian Faith, (Philadelph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56), pp. 6-7
- Paul Tillich, Christianity and the Encounter of the World Relig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5), pp. 62-63
- H.H. Rowley, Prophecy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Israel, tr, by 胡簪雲,「中國與以色列古先知的訓言與宗教」,(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一九六八年),p. 112
- 金象逵,「講授孝道的一些困難」,「神學論集」第廿一期,(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p. 444
- cf. Joseph M. Kitagawa, Op. cit. p.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