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神學論集
(1971)p.467-502
   

論若望福音的「人子」

 

第三章 總論若望福音中的「人子」

從上章看來,若望福音十三處「人子」,都有它特別要傳達的思想。現在,讓我們將它們放在一起,把期中的意義綜合起來,以能對若望福音中的「人子」有一個更完滿的概念。

(一)「人子」為天主的啟示,是人與神的交合點。「人子」並不單是一位凡人,一位先知,一位領袖;祂是「聖父所印證的」(六,27)並且是「自天降下的」(三,13)。對祂這特殊身份最好的證據便是我們能看到「天主的天使在祂身上,上去下來」(一,51),使祂作為人與神間的交合點。

(二)「人子」就是成了血肉的聖。「人子」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六,53)。但這個人卻是聖言本身。祂是「自天降下而仍在天上的」(三,13),相信祂便會得永生(三,14)祂現在生活在世上;但祂仍要昇到以前所在的地方(六,62)並且要承受光榮(十二,23)。

(三)「人子」要受難而死;「人子」要如梅瑟高舉銅蛇般被舉起來(三,14);要被人高舉起來(八,28)。這是指受難被釘而言。但正因這肉體的被舉,「人子」便受到了光榮(十二,23)

(四)「人子」賜給人生命。「人子」要賜給人永生的食糧(六,27)這生命的食糧就是「人子」本身的血肉(六,53),凡相信的,「人子」都賜給他永生(三,14)

(五)「人子」是審判者。「人子」因父而成為生命之源,並擁有審判的權柄(五,26)

(六)「人子」與父有密切關係。「人子」能賜給人存留到永生的食糧,是因為「人子」是天主聖父所印証的。(六,27)。「人子」成為生命之源,並擁有轓判之權,均由聖父所賜予(五,26)。故「人子」受光榮,聖父也同樣受到光榮(十三,31)

(七)「人子」是默西亞、救世者和值得信仰的。「人子」是堂堂從天降下的光榮默西亞(一,51),祂為把天上的福樂帶給人類,故也要求人信仰祂(九,35)

以上的綜合,大概已能將若望福音中「人子」的輪廓素描出來;但「人子」的精神要在下面的三個特點中才能找到。這三個特點就是在若望福音中常和「人子」聯在一起的「降下」、「上昇」和「舉起」三個動作上。

除了若廿,17,耶穌復活係,在墓前對瑪利亞說的那一次外,凡祂說起自己要「上昇」(一,51;三,13;六,62)或「降下」時(一,51;三,13;六,51)都是與「人子」有關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說到「降下」、「上昇」時,從沒有用「天主子」這稱號。至於「舉起」這動作,更是和「人子」有關。在若望福音中,提到「舉起」這詞與「人子」有關。(三,14;八,28;十二,32、34)的共有五次之多。

「降下」和「上昇」───在十三處所言的「人子」中,有三次說到「降下」和「上昇」。首先在若一,51「天使在人子身上,上去下來」,這一點表明「人子」是神人間的會合點;如雅各伯夢見之梯,是天地間來往的通道。但這近乎空間性的像徵,容易使人將「人子」誤解為一種工具,而忽略祂的神性。在若三,13卻明地表示這人子的神性。他自天降下,但天上才是他的家鄉。雖然祂仍要「昇到先前所在的地方去」(六,62)很明顯地,「人子」是生活在世上的。這生活在地上的「人子」卻要人明白祂是由上降下的。祂仍要上昇到祂由來的地方去,這一點只是為更加證明祂是由上降下的。換言之,便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們中間」(一,14)。「人子」降下、上昇的目的,在祂論生命之糧時(六,27、53)便表現出來了。「人子」降下乃為作人類的生命之糧,叫人得到救恩,得永生。耶穌是生命(十四,6),祂來是把豐富的生命(十,10)帶給人類,而使人類因這生命而上。

「舉起」───在十三處「人子」中,又另有三處提到「受舉起」的事(三,14;八,28;十二,34)。到相信「人子」被舉起的便得到永生(三,14)、舉起「人子」來便會令人認識「人子」(八,28),明白「人子」被舉起便會相信「人子」要存留到永遠(十二,34)。「人子」的受難、被釘便是受舉的動作。祂從地,上被人舉起的時刻,正是祂受光榮的時辰(十二,23;十三;31)也是祂吸引眾人歸向祂的時候,這是「人子」救贖人類的妙法,是「人子」給人生命的方法,而祂的死忙便是復活。所以祂也教訓人說:「凡愛惜自己身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凡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生入於永生」(若十二,25)。「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瑪廿三,12)。「誰若願意成為大的,就當作為僕役;誰若願意為首,就當作奴僕」(瑪廿,26)

一言以蔽之,「人子」要上昇,因為祂是從上降下的;「人子」要被舉起,因為祂要帶領整個人類向上升。所以在人子身上便看到降生、受難、復活,升天的奧跡;看到祂是人,也是天主子。他是末世光榮來臨的審判者(達七,12),但也是現世要審判人的。祂將末世滲入於現世中;使現世牽末世內。

還有一點要在這?提出來的:在若望福音中,作者好像極力在糾正人們對耶穌的看法。在四福音中,不少地方將耶穌與古經的先知,或先知所預言的默西亞相比。但在若望福音中,每次耶穌都利用機會來糾正他們的看法,並正式表達祂自己真正的身份。在這些情況下,耶穌屢次都用「人子」來自稱(59)。茲引述以下數則為例說明:

(一)尼苛德摩夜訪耶穌,稱祂為「由天主而來的導師」(若三,2)耶穌給       

予他一番解釋後,接著便用「人子」自稱(若三,13、14)來糾正他的觀念。

(二)耶穌行了增餅的奇積後,人們便認為祂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

(若六,14)。第二天、當耶穌又遇到他們時,便不放過機會,籍日前增餅的事來引起對生命之糧的言論,(若六,26-51),並宣佈那生命之糧便是「人子」的血肉(若六,27、53)

(三)耶穌在聖殿施教,因祂的學識、道理和奇積,很多人便認為祂是位先知(若七,40),是默西亞(若七,31、41)。經過一番討論默西亞的出處後(若七41-53),耶穌便自稱為「人子」,並聲明「當你們高舉了「人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若八,28)

(四)那胎生瞎子復明後,認為耶穌是「一位先知」(若九,17),並和猶太人爭辯了一番,竟至被逐出會堂(若九,34)。後來耶穌遇見他時便以「你信人子嗎?」(若九,35),來給他啟示自己的身份,好使他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觀念。

至於學者們說在若望福音中蘊藏著的「人子基督學」,並不只限於直接引用「人子」這稱號時才有;而在別處也可發掘出同樣的主題。照Schulz 的研究,除了十三處明顯的「人子」外,可列入於「人子基督學」的主題的還有:「子」(若三,16、35-36、五,19-23)、「護慰者」(若十四,16、26、十五,26、十六,7、13-15)、「再臨」(若十四3、18、28;十六,16、22)(60)。不過,有些學者如E, D. Freed 認為若望福音中的人名,稱號等是常改換的,所以「人子」實在也只是「天主子」和「子」的別名 (61) 並沒來任何特別的意義,更提不到說有「人子基督學」了。

經過了前一章和本章對若望福音中「人子的」一番分析和綜合後,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子」這稱號與達尼爾先知及哈諾客所提述的很有關聯。大家對「人子」光榮的來臨、審判和先存都有同樣的看法;與對觀福音中說的「人子」更加接近,而且有互相補充引證的功效。只有一點,若望福音以乎有些特別。在對觀福音中的三組「人子」中(世上的活動、「人子」的受難、將來的光榮),若望福音全沒有第一組。對於這事的解釋是;若望福音並沒有像對觀福音一般,把所有耶穌口中說過的盡量記錄下來;卻將耶穌說話的精神傳達出來。在「人子」這稱號上,若望福音便企圖將「人子」的精神表達出來;故此,他並沒有將全部耶穌自稱「人子」的地方都記下來,而只選擇了那最有含義的

若望福音全書廿一章;除了序言(若一,1-18),附錄(若廿一,1-25)外,很多學者將它分為「神跡之書」(The Book of Signs)(一至十二章)和「顯揚之書」(The Book of Exaltation)(十三至廿章)兩部 (62)。使人奇異的是,十三處「人子」,除了(若十三,31)一次外,全在「神跡之書」中。這一點,也可以表示出所有的神跡不外證明「人子」耶穌是從上降下,在世上賜人生命的救世者。

結論

(一)猶太人期待的默西亞

天主籍祂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希一,2)───這是耶穌降生成人所負的使命。在以色列數以千年的民族史中,有過許多先知出來闡述天主對人類的期望與恩情,何以天主又派遣祂的兒子來複述這一切?這是必要的嗎?

對於歷史上已發生的事,我們無從考究它的必然性。然而,天主子對我們所說的話,確非三寸不爛之舌所能道出的;因為天主所說的,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一,14-)。故這句話是要祂的兒子親臨於世才能道出其中意義。

「人子」是耶穌自己特喜的稱號,當然有它獨特處,它能幫助我們了解聖子降生為人的訊息。

亞巴郎、梅瑟及各先知曾在猶太人中激起盼望救恩早日來臨的心情。他們在艱苦因厄的日子更期待默西亞能能急速快來;他們經歷了充軍、亡國的痛若後,更渴望默西亞來復興達味王朝。

他們日夜期待的默西亞終於來臨了,但他們卻不認識。因為他們心目中的默西亞,是從天主那?來的、是一位超人、一位民族英,備受光榮的人。如今他們見到的、竟是一位受苦、受難、受盡凌辱的基督,又怎會接納祂是真正來臨的默西亞、是從上降下,而仍要上天的那一位?祂帶來的是天國,並不是他們心目中重整的王國。天主賜給他們的並不是一位超人,卻是自己的兒子;可是他們竟不能接受這超出他們所期待的恩賜。耶穌處於這不利的地位,極易被人誤解,因此為糾正他們的觀念,便以「人子」自稱,好能給予他們一個正確的默西亞觀。

(二)我國人對天主降生的聯想

在我國而言,當我們獲得悉天主聖子降生成人時,不期然便會聯想到「神仙降凡」與「天主誕生」的事跡來。

A 神仙降凡

我國對神仙的觀念:照道家的說法,神仙有「辟穀修養而得神通者」;而文人筆下的神仙,卻與英雄有關,例如:文天祥的「英雄收歛便神仙」(遣興詩),黃山谷說的「英雄回首即神仙」(絕句)。此外、還有晉、葛洪所選的神仙傳,記載八十四個天庭人物來證明神仙的存在。所以「神仙降凡」這觀念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對修養得道、能飄然於世外的人的形容方法;另一種是指神怪的天庭人物因凡被罰或負有使命而托生於世。前一種觀念,猶太人渴望的超人相似;只是他沒有負起救國拯民的責任而已。後一種觀念是兌現了「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這句話字面意思的列子;然其異點是:聖經中的「聖言成了血肉」是聖言的降凡;而且這種降凡比神仙降凡的意思來得更深刻、更徹底。因為「人子」的降下,並不只是從神仙境界而紆尊降貴的下凡這麼簡單,卻賜給人生命、使人上升、及「受難而同時受光榮」的被舉起等救贖事實緊扣在一起的。

B「天子感生」說

我國歷代均以「天子」的稱號來稱呼帝王,此稱號表示爵位的崇高;也是一個極端的尊稱。在以前狹隘的世界觀中,人民認為帝王的治權達於天所覆、地所載的一切,儼然是天地間的至尊。在這極端的推崇下,便產生所謂「天子感生」的傳說、來表示統治者的奇特和不凡。歷史上這種神話般的傳說有:

一、帝母感天像而生帝的:如黃帝軒轅氏、帝舜有虞氏(參閱竹書紀年上)。

二、帝母吞卵而生帝的:如秦大業(參閱史記、秦紀)。

三、帝母交龍而生帝的;如帝堯陶唐氏(參閱太平御覽、皇王部)。

這些已滲入我國文化的古老觀念,是很有裨益的,它使國人容易領悟新約所述「童貞女生子」、「異星指引三賢士來朝」等事跡的意義。問題只是,若國人因對統治者的崇敬,而油然生出感生的傳說,那麼聖經上用感生的事實來象徵天主子的誕生,這深澳的意義會否被國人輕視,以為只是另一「天子」的誕生呢?

猶太人期特的默西亞,只是一位超人,這種想法,實在是貶低天主降生的意義;同樣、我國對「天主」的觀念,也會把天主降生之義降低。耶穌為給猶太人一個正確的默西亞觀,就以「人子」來自稱。我們明瞭若望福音中所說的「人子」,便不難明白「人子」才應是我們心目中的「天子」。

(三)現代人心中的默西亞

現代的文化背景,已超越猶太和中國的文化;在猶太有他們理想的默西亞觀,

在中國對天主降生的事蹟,也有其「神仙降凡」及「天主感生」的說法,生活在二十世紀文化中的人類,對默西亞的期待,也有另一種看法;但奇怪的是、人總是孜孜不倦在自己的文化領域中、渴望自己所投射出來理想,所以現代人所期待的也只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默西亞。

現代人對太空的成就、心理的探討、物質文明及自我的期望,正像當時猶太人對默西亞的期望一般。期實、「聖言已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耶穌已來了,並用「人子」的自稱來糾正現代人的思想。人類的救贖,在於人樂於接受超乎他們所盼望的天主的恩賜。

 

參考書:(有* 號者為本文的主要參考書)

Abbott, Edwina. – Johannine Vocabulary, (London, Adam & Charles Black, 1905)

* Barrett, C. K. –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London, S. P. C. K., 1965)

* Bernard, J. H. – A Crit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Edinburgh, T. & T. Clark, 1962).

Borsch, Frederick Houk :The Son of Man in the Myth and History. S. C. M. Press, 1967 .esp. pp257 – 313.

* Brown, Raymond E. –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N. Y. Doubleday, 1966)

Burkitt, F. C. - ?? On ?Lifting up’ and ?exalting’” in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vol. xx (1919) p. 336 – 338.

Burney, C. F. – The Aramaic Origin of the Fourth Gospel (Oxford, Claeendon Press, 1922)

Calmes, P. Th. - L’ Evangile selon Saint Jean (Roma, 1904)

* Cullmann, Oscar – The Christ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S C M Press, 1967)

Dodd, C. H. –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th Gospel (London, Cambridge, 1963)

Freed, E. D. –??The Son of Man in the Fourth Gospel’’ in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 86 (1967) P. 402 – 9

Godet, F. – Commentaire sur I’ Evangile de Saint Jean ( Neuchatel, Attinger Fr?res Editeurs, 1902)

Hoskyns, Edwyn Clement – The Fourth Gospel (London, Faber & Faber, 1947)

Howard, Wibert Francis – The Fourth Gospel in Recent Criticism & Interpretation (London, Epworth Press, 1955)

Kinniburgh, E. – ??The Joannine ?Son of Man’ ” in Stud. Ev. 4, 1 (Oct 1968) p. 64 – 71.

Kraelin-g, Carl H. – Anthropos and Son of M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27)

Lightfood, R. H. – St. John’s Gospel, a commentary (Oxford, 1956)

Malatesta, E. – St. John’s Gospel, 1920 – 1965 (Anal. Bib. 32 : Roma 1967)

* Marsh, John – The Gospel of St. John (London, Penguin, 1968)

Martyn, Louis J. – History and Theology in the Fourth Cospel (New york, harper &Row, 1968)

Mowinckel, S. – He that cometh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56)

* Odeberg, Hugo – The fourth Gospel, interpreted in its relation to contemporaneous religious currents in Palestine and the Hellenistic – Oriental Word (Amsterdam, Gr?ner Pub. 1968)

Schnackenburg, Rudolf –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New York, Herder & Herder, 1969)

* Schulz, Siegfried – Untersuchungen zur Menschensohn – Christologie im Johannesevangelium ( G?ttingen, Vandenhoeck, 1956)

Scott, E. F. – The Fourth Gospel, Its Purpose and Theology (Edinburgh, T & T Clark, 1943)

* Sidebottom, E. M. – The Christ of the Fourth Gospel (London, S. P. C. K., 1961) ??The Ascent and Descent of the Son of Man in the Gospel of St. John’’ in Anglican Theological Review, (New York, Evanston)39 (1957) p. 115 – 122. ??The Son of Man as Man in the Fourth Gospel’’ in Expository Times (Edinburgh),68 (1956 – 57) p. 231 – 5, p. 280 – 3.

Smith Jr. Dwight Moody – The Composition and Order of the Fourth Gospel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5)

Westcott, B. F. –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London, John Murray, 1881)

* Whitelaw, Thomas – The Gospel of St. John (Glasgow, James Maclehose, 1888)



 

59) Martyn, Louis J.–History and Theology in the Fourth Gospel (N. Y., Harper & Row,1968 ) p. 124 –5.

60) Dwight Moody, S. Jr.–op.cit., p. 402–3.

62) Brown, R. E.–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63 : 38.

聖經字典、註解。

A new Catholic Commentary on Holy Scripture (London, Nelson, 1969) Dictionnaire de la Bible.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Nashville, N. Y. Abingdon Press 1962).

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1968)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Michigan, Eerdmans,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