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
03期 | 神學論集 |
(1970)p88, 102 |
---|---|---|
祈禱究竟是什麼?
|
||
按最原始的意義來說,祈禱是有靈的受造物向造物主所懷的一種內心頂禮,受造物覺得有義務向造物主頂禮膜拜。但祈禱的意義不止於此,它還有更豐富的內容。 在一個更深的層次來說,祈禱是一個答覆。原來天主願意人和自己一同治理世界,他會將自己的計劃告訴過人。這樣,天主和人類建立了一個交談,所有的人都是這個交談的物件,因為天父大公無私,任何人都能給他一個答復。這一層意義的祈禱實在已將人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用我國民間的廉潔來表達,就是使人羽化而登仙。 但在人類廣褒的歷史裡,天主曾召叫了一些人,特別做自己的朋友,對自己實踐救援計劃的步驟向他們揭露,和他們有過親密的交談。最後,在人類歷史的末期,天主聖子取了一顆人的心,這一顆人心和天主的交談從此便成了無止無休的。 我們祈禱的物件必須以基督的生活來加以照明和確定。在滿足任何具體的需要以前,祈禱出自一個內在的要求,這個要求要人按照各自的真實情況而生活。以耶穌來說,這就是要求他按照身為天主的真理生活。因此當耶穌在更深人靜,退到山裡去祈禱時,並不是他需要得到一個特殊的援助或光照。他自己曾說過,天父知道我們所需要的一切,耶穌所以祈禱,是要逗留在天父那裡,將他人性的意志與他整個的存在調協一致,耶穌的存在是什麼呢?耶穌的存在是從父那裡接受一切,是父將天主性通傳給子,是父使耶穌的人性充滿了恩寵和活力。他留在這種光明之下,才是耶穌內心的基本嚮往,雖然他使命的種種任務往往逼著他打斷這個深刻的會談。 但耶穌是一個僕人,他在人世間的存在受著他所負使命的限制,所以耶穌的祈禱行動總不是超時空的、光榮之中的祈禱享受。大博爾山的顯聖容是耶穌一次突出的祈禱,「正當他祈禱時:梅瑟和厄里亞同他談話…談論耶穌的去世,即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路 9 :29-31 )。天主的一切道路最後指向苦難與復活。因此耶穌的祈禱是要準備他的意志完全依附、接受天主的計劃,他全部的使命就在完成這一計劃。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地說,我們的祈禱是有分於基督的祈禱。基督的意識清醒透明,他的意志善良無缺,他的祈禱是對自己的存在及使命的完全的歸附。相反,我們只是得救的罪人,一度會遠離天主,如今對天主的光照及鼓舞依舊是若即若離,態度並不鮮明,但是我們仍舊祈禱,或更好說,需要祈禱。首先是因了天父的慈祥,只要人略有表示,他莫不概然俯就,聖成人的心願。其次因了我們在基督奧體內的合一。因了這個合一,基督的盈益流入我們以內,使我們受到恩寵的推動。如此,我們的祈禱參入基督永遠的代禱中,一同升向天主。 最後,我們的祈禱還有另一個方式與救世主的奧蹟相合:這個奧蹟本身成了我們默觀的物件。基督所以能顯聖容,是因為他的天主性把他內在的光榮揭露出來,這樣,父的光榮在基督身上得以彰顯。我們就是在基督內,並藉著而尋到天父:「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若 14 : 9 ) 。所以我們一切的祈禱都可以集中在耶穌的奧蹟裡。 總括來說,任何祈禱無非是人心對天主救援計劃的依附。在基督以內,是對他的存在及使命的依附,而在我們以內,是藉著由基督來的信和愛的恩寵,來依附我們做天主子女的條件或情勢及我們的聖召。經由祈禱,我們才意識到我們的存在及我們的地位或身分,而藉著我們對天父旨意的依附,我們便成了他救援計劃的合作人。 一旦果真認清了祈禱的性質和意義,關於祈禱的本分,甚至祈禱的價值所說的一切,便都是多餘的,因為那裡祈禱成了一個內發的要求或急需,逼著人心要在頂禮膜拜中,要在感恩報愛中,走向更高更深的境界—天主的境界或國度。誰被這種恩寵的事實所攫取,所包圍,一有可能,他自然而然地要祈禱。
|
參閱 : Ch. A Bernard, S.J. : La priere chretienne. Etude theologique. Desclee de Brouwer. Bruges. Paris 1967, pp.361-369
|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