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神學論集
(1970)p75-87
   

關於祈禱的新構想

 

祈禱上的「對立」

從以上近代的神學思潮對祈禱所有的影響看來祈禱本身正在或將要經歷一種淨化的過程。這裡,我們無法預言它的結果;但至少我們可以說,這是發展新祈禱神學的一個很好的開端。現在,我們願意把祈禱上的幾個問題或「對立」提出作一個簡單的討論,藉以激發在這方面討論的興趣。

今日祈禱上最顯著的對立是「公共的敬禮」和「個人的祈禱」。這種對立的根源好像來自人的思維方法,因為人的思考在強調整體的某一部分時,很難不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的部分。現在我們不能不感覺到,在公開敬禮和個人祈禱之間有一種對立。這種對立不但是因為對公開敬禮的特殊強調的後果,也是因為禮儀革新大大地減少了半公開的敬禮—九日敬禮,玫瑰經,聖體降福等等—而這些半公開式的敬禮卻是公開敬禮與個人祈禱的「媒介」。當然,為解決這方面的對立,只是強調著說(像教會官方所頒佈的有關禮儀的文獻中所指出的):「對於禮儀的重視與革新並不是要把許多個人的祈禱革除」一類的話,仍然無濟於事;我們應該積極地在祈禱的整體脈胳裡,對這兩種不同的祈禱方式的相輔相成予以適當的重視。

為什麼人們會把這兩種不同形式的祈禱看成對立的,而不是互相補充的呢?其重要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人們認為團體與個人都具有同樣的地位,而且兩者是不同的,甚至於是兩個相對的個體。這種錯誤的看法有兩種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把團體看成了一個已經組成了的「東西」,個人可以加入或退出。但是,一個團體,在任何的層次上或任何人的範疇內,都不是一個已經組織好的東西,而是一個不斷的在組成,不斷在團體內每個人的心靈中形成的集團。一個團體的成長和繼續是因著團體中個人與他人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以及個人對團體的貢獻。

第二個原因是在人的生活裡沒有任何一個祈禱—宗教、教育、經濟、和其他—是被一個團體而且只被這個團體所形成和管制的。一般說來,個人是生長于一個業已形成的團體或家庭裡。如果一個人回答另一人主動的交談的話,那麼他就與這個人組成了一個團體。實際上,一個人一生中不斷地在建立關係,而這些關係有的是永久性的,有的卻是暫時性的。他與其他人繼續不斷地建立起越來越大的團體,不過他可能按照相反的比例,與不同的團體有不同的嘗試與廣度的關係。

這種現象在教會中也是一樣。有的人希望教會的生活只限於公共敬禮;不過,他們可能由於太強調公共敬禮而忽略了一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因素:個人祈禱。這樣,他們幾乎無法避免地對教會在團結和社會工作方面希望太多。但是教會是由各個體間數不盡的種種關係所組成的。因為每個人是藉著他人而走向天主。所以人在互相需要的催促下,聚集在一起舉行象徵性的禮儀;並在團體的禮儀生活中堅固、加深、和擴展他們與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彼此間的關係。

今日祈禱的第二個對立是「心禱與口禱」。經驗告訴我們,這種對立是假的,因為我們不可能說話而同時沒有思想;也不可能思考,而沒有記號。把心禱和口禱看成兩種不相干的,甚至對立的祈禱,是一真正的危險。為補救這一危險,只是在默想的末了留出一段時間作出口禱,或在公共的禮儀中規定出一定的時間為個人的默想和祈禱是不夠的;而必須在這兩者中取得一個平衡,找出它們之間相輔相成的正確關係。

「心禱與口禱」的另一問題是人們往往把心禱變成一種純粹的思考訓練;研究信仰中的某些道理。另一方面,口禱也能變成一種念固定和死板的經文,而沒有什麼思想;最後條文式的經文恐怕會因著被重復不斷的應用而被認為具有一種半魔術性的能力,用以爭取超性的功勞。吾主耶穌在這方面有明白的教訓:『你們祈禱的時候,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垂允』( 瑪 6 : 7 ) 。

最後的一種對立是:求恩祈禱和其他種類的祈禱。這對立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求恩占去祈禱絕大部分的時間,特別是在一般信友中間為然;另一方面乃是由於我們認為求恩祈禱是一種次等的祈禱,而其他種類的祈禱是比較高貴的祈禱。

有一件事值得我們注意。教會鼓勵信友們做求恩的祈禱;某次教會公共祈禱的調查結果指示出,求恩祈禱佔有重要的部分,例如在降臨節以後主日的集禱經就是如此。如果天主接近人的時候,給人很多許諾,那麼人對天主的答復帶有求恩,也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所以問題不在於我們的祈禱主要的是求恩祈禱;真正的問題在於所求恩惠的種類和優先次序。降臨節後的集禱經叫我們向天主祈求愛天主之情;求在侍奉天主時享有平安與喜樂;求天主保護我們脫免災害和罪惡,使我們能體驗到天主對我們的寬恕與仁慈,領導我們依照他的旨意去生活。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求恩祈禱應有的優先次序。正如吾主耶穌教導我們應如何祈禱一樣,我們該首先求天主王國的來臨,他的和平和許諾;然後,再求我們的日用糧和我們罪惡的寬恕。

結論—祈禱的新方向

既然本文並不是專題討論祈禱,而是試圖提出近代神學思潮對於一般信友的祈禱態度能有的影響,所以我們在這裡並沒有提出什麼具體的理論或結論。但是,由於對近代神學思潮的反省,及我們對天主的觀念的革新,因之對祈禱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天主已不再是一位無位格的創造者或管理者,不斷地與第二因合作,重新安排與管理世上的事。相反的,他是一位自我啟示的天主,一位生活的天主;他親自進入人類的歷史,藉著以色列民族,先知,特別是聖子耶穌基督,不斷地親臨人心。因著對天主觀念改變,我們已不再把祈禱看成向一無位格的天主機械式的呼求,而更是整個人對於天主的親臨最自然的反應與答復。天主在宇宙的臨在既然是一種親切的「我—你」關係的臨在,所以人在祈禱時的態度不是別的,就是回答天主的召叫,與他建立這種親切的「我—你」關係。

從這種親切的「我—你」關係的角度來看,祈禱就成了基督信徒生活的中心;或更清楚地說,祈禱就是基督信友的信仰生活,也就是他的信仰,因為只有天主的自我啟示(即天主對人所講的話)被一個人接受和回答時,他才能有真正的自發反應;而這種自發反應不是別的,就是祈禱本身。巴達撒(Hans Urs von Balthasar)說祈禱是『一種交流,在這交流中,天主的話是主動的,人純粹是聆聽者。所以我們應該首先聽天主的話然後藉著他的話學習如何去回答他。』5的確,在祈禱中我們不但學習去回答天主,而且學習如何去回答他。

 

 

  (5) Hans Urs von Balthasar, Prayer ( London : Geoffery Chapman, 1961 ) ,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