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頁

 

25
神學年刊
(2004)p.27-59
 

從雲白沙的「神學美學」與「神劇」淺釋其神學觀念 



 

7. 全文總結

《從雲白沙的「神學美學」與「神劇」淺釋其神學觀念》這研究課題,是雲白沙神學三部曲之美及善的討論,從天主神聖之美出發,尋找基督之善;也是因著基督之善,看到天主的美,看到天父的光榮。因為他的神學思想太豐富了,不能一一盡錄,本文只是提出數個要點,作為進入他神學思想的鑰匙。


他所有的作品,都是搜集各時代精英人士的思想,經過思考和整理,建立了自己的神學思想,所以既有教會傳統文化,也不會忘記以現代的語言解說天主的存在。他尋求信仰與理性的平衡,包括了行動與默想,人的自由與服從。他並不是保守份子,但也沒有解放式的行動,他總是從基督徒的觀點作起點,到達基督徒的觀點為終點,以信仰的角度來講論天主的事。了解他思想的方式,比較容易掌握他為何會有神學三部曲,又為何如此的演繹。


「天主的光榮」是雲白沙神學的總綱。他的神學第一部曲解釋天主的光榮是:從創造至救贖都是天主光榮的顯示。在教會的傳統神學中,「美」(Beauty)是天主的名字,是天主的屬性,所以雲白沙也就在總綱下加了注釋,他以神學的角度來講述天主的美,天主的光榮是屬於神學的美學問題。他的「神學美學」思想有以下數個重點:


(1) 神學美學的第一個要點是「具體」:天主的美是透過耶穌基督的「形象」顯示給人類,使人可以看見及觸摸,又在人的認知範圍內。人們從天主的自我啟示中認出天主的奧秘,承認天主就在人類之中,這是傳統的基本神學概念,近代人所說的「信仰中的基督」及「歷史中的耶穌」統一的呈現眼前。


耶穌基督的使命是承行主旨,以光榮在天之父,所以「天主的光榮」也在這具體的形象顯示出來。在聖三的位格中,子對父有無限的愛,為了父的光榮,子願意放棄了本有的光榮,以「虛己」的態度絕對的服從父。父因為也愛世人,為了彌補人對衪的虧欠,寧願以自己兒子的生命填補人與神不能逾越的鴻溝。因為子自願的承擔這中界的責任,把墮落的人從死亡、失望中拯救出來,重新得見天主的光榮,重新歌頌天主。


美是供人觀賞的,但人是否能感受一個藝術品或自然景像之美,則因人而異。至於耶穌基督這位美的根源,也只有在信仰中、在教會內才會被認出來。


(2) 神學美學的美是「超越」的:耶穌基督是天主美的具體表現,但另一方面,雲白沙所說的「美」也是形上的、超越的。美是天主的屬性,宇宙一切的美都只是天主美的反映,而人也不能逾越或是完全理解天主這超越性。


人以「存有類比」的方式分享神聖的生命,催迫人面向天主、思索天主、人及世界的關係,人與天主不是站在敵對面,互不相容,而是對存有的皈依及愛。


雲白沙以「神學美學」作為其「神學三部曲」的序言,陳述了他整個神學的理念、根據及發展路向。在進入其第二部曲《神劇》時,只要掌握「美學」的基本觀念,也能明白他的神學進程。
雲白沙以善(goodness)來描述耶穌基督的聖子身份。這身份的特色是「天主下降、道成肉身」這一「神聖啟示」為基礎,並從早期基督徒信仰的實踐和教父的神學中,尋回已被遺忘了美的思維。單只是美並不足夠,因此美中必須有善和真,三者互相照亮,交織在一起。這也是雲白沙對三位一體的神新的理解,或是對天主內在關係新的詮釋。從基督被離棄中顯示了神聖一體中父、子聖神的區別與距離,但在愛中又體驗到三者共存的親密關係。天主是以父、子及聖神的特質顯示「愛」的存在:父透過聖神來愛子,聖神乃父與子之間愛的交流,是父子的共同氣息或呼吸,因此「天主就是愛」(若一4:16)。人不是愛的本身,而只能「擁有」愛,或是「沒有」愛,從這種超越性、本體性的「至愛」出發,雲白沙又證明了「至愛」之「一」,與美善真之「三」的超越關係:美為愛的自我顯現,善為愛的自我給與,真為愛的自我言述,三者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在超越的關係中共建三位一體的狀態。


雲白沙並不把「美、善、真」只停留在超越的領域來開展,其神學貢獻在於以「天主下降」來說明天主之愛是在歷史中,是具體的,並對整個人類都有意義,這是在神學美學之後,必須有神學戲劇學的主要原因:天主聖言在世界上演、公開或宣佈「天主是愛」。本文並未談及的《神學邏輯學》,是說明天主的行動,人如何以理智來了解,及人在自我認識中的過程。所以整體而言,雲白沙的神學理論定位在人,即以人為主體,是現世的和具歷史性的,以人對天主的了解來回應「天主的下降」。但也要強調,這個必須是有信仰的人,才能看見天主的光榮,並接受天主的啟示,這種相互關係中,只有在愛內才具有這份意識和能夠解說清楚。


基於這認知的關係,在神學美學中以「天主的榮耀」在基督這「形像」中顯示出來,因而神學中應具有審美這一特徵。在《神劇》中基督的悲劇,使人體認了世界是一個大舞台,並參與演出這台戲,所有人都是當事人,並沒有旁觀者,在信仰生活中所應具備善的德性。而《神學邏輯學》中分析了對真的認知,人在信仰中選擇理性之路,言述了人在無限「真」面前的邏輯性。在天主的顯現中,自我呈現(美)、自我給與(善)、自我言述(真),是天主以不同方式把自己傳遞給人,人的感性和理性可以掌握的對象。


雲白沙的神學是在於平衡:天上與人間、神秘與開敞、實體與形象、超越與人性、感性與理性交織在一起。他克服了現代神學中重人性或理性、唯靈或唯理、厚古薄今或唯今是用、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等爭論,他以人神對話、情理相通、貫穿古今的雙向方式作神學的出發點。他的神學像一座迷宮,既幽深,又神秘,其百科全書般的知識,和充滿美感的傾向,使人驚訝、折服。51


本文《從雲白沙的「神學美學」與「神劇」淺釋其神學觀念》的結論是:神學美學及神學戲劇學是一個劇本的上、下集(本來還有「神學邏輯學」的第三集),美、善及真分不開的。雲白沙不但描述了天主聖三的關係,也包括了啟示、基督論、聖神論、教會論等等及其他任何一個教義條目,都能融和在這美、善、真之中,互相關連,互相分享,每個神學議題都不是獨立存在,必定與其他學問拉上關係,而雲白沙的「美、善、真」的神學方法開拓了廣闊的研究空間。


  51. Stephan van Erp, The Art of Theology, Hans Urs von Balthasar Theological Aesthestics and the Foundations of Faith (Paris: Peeters, 2004, p. 89).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