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頁>>

 

9/10
神學年刊
(1986)p31-40
 

「禮儀」一詞的商榷

 

 

當別人知道我是攻讀「教會禮儀」的時候,往往都給我一個莫名其妙的反應,不單是教外人士,甚至連教友對「禮儀」兩字也是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此,實在有為「教會禮儀」澄清一些觀念的需要。

其實,今日天主教常說的「禮儀」乃是中譯希臘文Leitourgia之教會術語;而Leitourgia這「詞語」之所以成為基督徒術語,也是經過一段歷史的過程。

字源

首先Leitourgia在古希臘時代的古典用法是指「公務」或「為大眾(社會) 的服務」,這「公務」是一份光榮,以表達個人或某一家族對大眾及國家的愛戴,但是到了希臘時代晚期(公元前三世紀後),這詞語漸漸離開原來的意義,而用於某人或某一家族(社會階層)自願或強迫性地為某種利益而必需承擔的「職責」,或借用來統稱任何「服務」和「事奉」,包括純個人性的職務,故而失去了「公共」服務的意義。這詞語接著也應用於當時的宗教(特別是神秘宗教上),作為人對神祇必需的「事奉」和「禮拜」(與一般自然宗教禮拜神明的意義相同,也和一般所謂「人」對「神」的事奉和責任同義。),而這些「事奉」和「禮拜」往往是由某些受托的人物按著一定的儀式所舉行,它所著重的是「一套必須的拜神儀式」,而失去了Leitourgia原本的「公務」或「社會服務」的內容。(1)

舊約七十賢士本

在聖經舊約被翻譯為希臘七十賢士本(2) 期間,Leitourgia就被用了一百七十次之多,且刻意地被用於有關「肋未」和「司祭」在帳棚、會幕或聖殿裡向雅威的「禮拜」(如:出:廿八-卅九;戶四:八;編下卅一:2;則四十一-四十六;特別是:戶十八:20-24;編下卅一:2;則四十四:15-16)而群眾的服務和向雅威的禮拜則以另一詞語Latreuein或Douleuein來翻譯(如:出一:14;六:6)。這種分別顯示當時譯者刻意表達他們心目中的Leitourgia就是「上主所設立(來自法律者上),並由特選的人物 肋未和司祭所做的儀式;換句話說、即是「一套官方及專職化的禮拜」。(3)

新約

Leitourgia一詞及其演變在新約當中,共用了十五次,其中作一般「服務」,或「事奉」的意思有:羅十三:6;十五:27;斐二:25-30;格後九:12;希一:7-14;用作舊約「司祭敬神」的有:路一:23;希八:2-6;希九:21;希十:11;(在希伯來書的用法是類比性的),用作屬神(精神) 敬禮的有:羅十五:16;斐二:17;而唯一似乎用作狹意地指基督徒和相聚敬禮的有:宗十三:2(然而釋經學家對這章節的解釋各有不同,但一般的意見是如在希伯來書一樣,是以舊約的敬禮的詞語作類比,突出基督徒敬禮的真實性、獨特性、超越性,而非舊約七十賢本裡的用意。) (4)

早期教會內的應用

在教會的最初兩個世紀,Leitourgia也多次用在希臘文教會文件中,如用作舊約司祭敬禮的有:初世紀的格來孟前書(5) 卅二、2;四十、2;用作愛德行動的有:第二世紀荷馬牧人傳(6) 比喻五、3、8;用作「事奉」天主的有:格來孟前書卅四、5,牧人傳(7) 比喻七、6,比喻九、27、3;用作團體中每人的職責者有:格來孟前書四十一、1;漸漸也引申到執事、長老(司鐸) 和監督(主教) 職務上,類比舊約的司祭,如初世紀的十二宗徒訓誨錄十五:1,格來孟前書四十四、2-6,三至四世紀歐瑟比教會史(8) 三、13、34;甚至施洗,舉行晚課為稱為Leitourgia,而Ancira(314) 和安提約基亞(341) 的主教會議他用之統稱基督徒的慶典;早自第四世紀Serapion禮文(9) (十一、3) 已稱感恩祭為Leitourgia。於是後來東方教會則保留這詞語,專用於稱呼感恩聖祭為神聖的Leitourgia。比如金口聖若望感恩經(10)則常將此詞句用作「神聖的事奉」解。

拉丁譯文

聖經拉丁通行本(11),將Leitourgia這詞語的內容譯為Ministerium (臣僕、司祭) ,Officium (職任) ,Munus (職守本份),Caerimonia (禮節),Opus (工作、工程),Servitus (服役事奉),Cultus (崇拜、風俗),Devotio (虔誠、奉獻),Sacramentum (密事、入伍),Mysterium (神秘、密事、奧理)等等。

寫於5-6世紀的聖本篤會規(12) 則稱每日的「時辰禮讚」為Opus Dei (天主的工程),如十九章、四十三章、四十九章等。

約六至七世紀的羅馬禮書Sacramentarium Veronense(13) 的93號禱文則稱「感恩祭」為Mysteria,並解釋為「實現(履行) (上主) 救贖我們的工程」。

至於一般論及「教會禮儀」的作品,自古時到十二世紀(即聖經的狹意觀念形成前),常用Sacramentum (密事) 和Mysterium (密事、奧蹟);從第七世紀到十七世紀,則常用Officium (職任),這詞也常見於一九一七年的聖教法典(如2256、1):自十七世紀後,則常用Caerimonia (禮節);十六世紀到廿世紀,則常用Ritus (規矩、敬禮);在經院學派則常用Cultus (崇拜),而Cultus正式使用於教會文件是在一百六八年「日課經」的頒佈(Bulla Quod Ad Nos)

Leitourgia的譯音拉丁文Liturgies僅在十六世紀使用於受東方教會影響,的論感恩祭經文和其儀式的著作,如G. Cassander, Liturgia de Ritu et Ordine Dominicae Caenae, Quam Celebration Graeci Liturgiam, Latini Missam appelarunt 1558.

直到十八世紀之後,拉丁文Liturgia則需被用作統稱一般教會「慶典」(禮儀)。然而Liturgia正式用於教會文件中是一九七四年的Auctorem Fidei,遂漸漸戰為常用之教會術語,好像梵二會議的禮儀憲章也就是「Constitutio de Sacra Liturgia」(14)

中文意譯

中文「禮儀」一詞作為教會術語,解作「教會慶典(敬禮)」,首先見於一六七O年,利類思譯「彌撒經典」當中,用來意譯Feria IV Cinerum (灰之星期三) 為「聖灰禮儀」。從此則常用於中國天主教會的作品,梵二文件Constitutio de Sacra Liturgia則譯為「禮儀憲章」了。

以上是Leitourgia (中文意譯為「禮儀」) 一詞的字源和在教會文字、資料及文件上的應用歷史;然而這名詞本來的意義和後來借用的意義和譯文,又是否能夠表達現在教會所了解及願意表達的內容呢?

所以,實在有必要將梵二大公會議「禮儀憲章」所了解的「禮儀」作簡要之說明。

 

 

(1)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ed. G. Kittel), vol. IV, Eerdmans, Michigan, 1985, pp. 215-219.

(2)The Septuagint Vers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L.L. Brenton) London, 1974.

(3)Concordance to the Septuagint, vol. II , (ed. 'E. Hatch, H.A. Redpath), Akademische Druck-u. Verlagasanatalt, Graz-Austria, 1954, pp. 872-873. 

G. Kittel, op. cit., vol. IV, pp. 219-222.

(4)A Concordance to the Greek Testament, (ed. W.A. Moulton, A.S. Geden) Clark, Edinburgh, 1970, pp. 597. 

The Analytical Greek Lexicon, Bagster, London, 1967, pp. 250; G. Kittel, op. cit., vol. IV, pp. 222-239. 

A.G. Martimort, The Church at Prayer, New York, 1968, pp. 1-8. 

L. Eisenhofer, J. Lechner, The Liturgy of the Roman Rite, New York, 1961, pp. 1-7: 

S. Marsili, "Liturgia" Anamnesis I, Casale, 1979 pp. 33-45; Catholic Encyclopaedia, New York, 1967, s.v. "Liturgy" Dizionario Teologicio Interdisciplinare, (ed. L. Pacornio), Casale, 1977, s.v. "Liturgia".

(5)中譯本見呂穆迪譯,宗徒時代的教父,香港,1957,19-76頁。

(6)中譯本見呂穆迪譯,宗徒時代的教父,326-440頁(即何而馬神牧啟示錄)。

(7)中譯本見呂穆迪譯,宗徒時代的教父,1-18頁。

(8)英譯本見(Tran. A.G. Williamson) Eusebius, The History of the Church from Christ to Constantine, Penguin Books, Middlesex, 1983.

(9)英譯本見L. Deiss, Spring Time of The Liturgy, Minnesota, 1979, pp. 183-208.

(10)原文見A. Hanggi, I Pahl, Prex Eucharistica, Fribourg,1968. pp.224-225. 中譯見羅國輝譯,東方教會金口若望的感恩禮典,神學年刊(3),1979,香港,53-81頁。

(11)泛指聖熱羅尼莫(347-419) 的拉丁通行本,見聖經辭典 (思高聖經學會編著),香港,1975, 908號;此處用修訂版Biblia Sacra, Vulgatae editionis, Sixi V Pont. M. Issu Recognita et Clementis VII Auctoritate Edita, Roma, 1822.

(12)Regula Monasteriorum, (ed. L. C. Mohiberg) Benedictus, Vibolone, 1981.

(13)Sacramentarium Veronense, (ed. L. C. Moniberg) Roma, 1978.

(14)見註四。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