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9/10
神學年刊
(1986)p15-30
 

耶穌在向我們講故事

 

 

六、從「撒瑪黎雅婦人」故事來看旅程故事的一些特點

在朝聖的旅程中,耶穌被去汲水的撒瑪黎雅婦人所打擾,而開始了那婦人的旅程故事。首先,耶穌是主動的開始她的旅程(v.7)。他邀請的目的是向她挑戰,使她尋求認識「天主是誰」及「我是誰」(v.10)。在邀請時,耶穌是與她一起,陪伴著她,並為她澄清、指引和開道(v.13)。由於耶穌誠意的邀請,那婦人終於接受了,並主動的開始她內在的旅程(v.15)。誠然,她的旅程是由於耶穌在給她挑戰,使她產生問題、危機;再加上她自己向真理的開放之下而開始的(v.19)。行走時,耶穌更以信、望、愛來堅強她,使她明白耶穌自己本身就是信、望、愛的泉源(註六) (v.21)。另一方面,在旅途中,她是從無家(v.22)而變為有家可歸的人(v.23),就是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父。這就是整個旅程的高峰。最後,她是充滿著無比的喜樂(v.28)去開始其傳教的旅程(v.29)。

七、綜合及反省

從經驗中,我們知道在聽故事時,我們不單祇在聽故事的內容,其實也是在認識和默觀說這故事的那位。人在說話時,除了在傳通訊息之外,也是整個自己,包括思想,心底的意念都融會在言詞裡,所以說故事者也是在說出他自己是誰,把自己表達出來,讓人了解他的信念、生活、價值觀等。同樣,天主的聖言 耶穌基督在向每一個人講故事,敘述天主的國、天主的偉大及對人類的慈愛。要了解這一切,就必須從聖言身上去了解,進入他內,才能明白天主的真理奧秘。

講故事時所採用的方法技巧也會為聽者帶來不同的反應和回應。如果我們朗誦一首情詩,用了粗野冷酷的聲音和語調來誦讀,必定會使聽者不堪入耳,惹起不滿,鼓躁起來。但假如誦讀的那位溶匯了詩中的感情,把自己化成主角向自己的愛人細訴,效果就會更加理想,使聽者深深感受到詩中所流露出的愛意。耶穌也是一樣,他用愛來向我們傾訴,以比喻的方式來向我們展示天國的奧秘,更以挑戰來邀請我們向他回應,開始我們朝向天父的旅程。

旅程可以是一個普通的旅行,一個徘徊、或一個漫無目的的流浪,或是一個以天父為目標的朝聖。在出發時,可能是沒有目標或是目標不清淅,但一個普通平凡的出外也可被耶穌轉化為一個朝聖的旅程,尤如「撒瑪黎雅婦人」的故事一樣,所以耶穌是時刻在邀請我們加入回歸天鄉的旅程。

旅程故事是藉著問題的刺激,生活的質疑使人認識自我,反省自己的經驗,察覺自己的改變及天涯的跳躍。這就是成長。這成長就是向那超驗之神無限的開放,投奔祂。故此,旅程故事是在說出人的進化 朝向基督的進化,以及他的「成人」(Becoming)。

在朝聖的過程中,耶穌一直在陪伴我們每一個人,所以我們並不會弧單。在另一方面,人將在悔改、寬恕、好客及共融的氣氛中成長,肖似基督。最後,耶穌更以喜樂平安傾注入我們心中,而主所賜的平安使我們深深的與他契合起來。喜樂的泉源是來自與天主的相知相契,並與祂為友。天主還使我們充滿聖神的喜樂向著天下萬民傳揚祂愛的音訊,為祂作證。

當耶穌,我們的師傅在向我們講故事時,我們該注意四點:

(1) 留心細聽(Be attentive)

聽故事是要用心去聽才會把內容留意,了解講者的背景和目的,以及他的心意、希望。不然,我們便會白白溜走他的訊息,錯失良機,放過與天主相知相契的機會,正如耶穌說過:有耳的,聽罷。

(2) 聰明敏悟(Be intelligent)

用心聽,目的是去悟其道理,這樣才不曾「聽而不聞」。但能否聽得懂講者的道理,背後的訓示和邀請,這是極需要我們聰敏及才智去理解的。

(3) 適當的理解(Be reasonable)

除了明白整個訊息之外,還要知道訊息的背後內容和徵兆,所以我們需要運用理智去反省以往的經驗,從而面對此理解而作出判斷,決定接受邀請和挑戰與否。

(4) 負責任(Be responsible)

決定方向是對訊息的回應,更是對講者的個人深入的回應。只有這段的回應才是一位負責任的聽者,才不往講者的一番心事。

以上四點是每位聽者都該經驗的步驟,也是開始其旅程之路的必經步驟,希望每位聽者 被邀請者都能經過淨化,在主的光照下,勇敢的接受挑戰,朝向天父,與祂緊密的契合起來,在聖神內呼祂為「阿爸!父啊!」

 

 

註六:這句子於出於The Way "Faith and Hope and Love" by Joseph P. Whelan, October 1968.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