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年刊主頁 | 麥景鴻 << 目錄 >> |

<< 上一頁

 

05
神學年刊
(1981)p30-55
 

「聖神在教會內」--希坡利忒的「宗徒傳統」

 

結語

這篇文獻的內容是記述當時羅馬教會的生活規程及教會團體的生活狀況,綜合它的內容約可分為三部份:

1.教會內各級人員及教友的職務

2.入教的規程及禮儀

3.教友團體及私人生活規程

反省的方向試從這三點開始。

1.由第二至第八章主要記述有關晉升主教、司鐸及執事的經文。從經文的內容及附錄得知被晉升者、被揀選的條件及禮儀進行的情況。各種不同的品級有各自的職務及工作範圍。公元三世紀的教會,進行禮儀的時候與現在比較有很大不同。在當時他們沒有各種類的禮儀經書,故此,負責帶領祈禱或主持禮儀的主祭,需要有相當的背誦,思考及說話清晰的能力。因為帶領者與眾信友一起祈禱及單獨誦唸禱文。首先他的祈禱內容必須合乎教會的信仰及宗徒的傳統,不可混雜有其他的異端思想。其次是每字清晰使參禮者完全明白了解祈禱的內容;再者,因為主禮者的祈禱是隨口說出來的,沒有記錄下來,不能把所作的祈禱寫下留作另一次聚會時應用。為此就是一些記憶力很強的人,也不能每次完全一樣的祈禱,就是內容相近也不能字字一樣。

這樣的祈禱方法比較活一些,每次的祈禱可說是出自他們的心和口,而不是照書本的經文讀出來,按照教會的信仰及傳統,作適當自發性的祈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這樣的祈禱能幫助我們多反省自身的信仰,與天主、與生活的環境,及與世界的關係。

近代的信友團體和各種的禮儀,都是根據禮儀經書,誦唸經文及進行禮節,而這些書本是由教會內有關的機構印製,給予各地的信友應用。故此未必完全乎台每一地區不同的生活情況及團體的祈禱需要。

在基督徒最初三百年歷史中,教會擁有幫助基督徒善度基督徒生活的有力社會組織。凡願作基督徒的,他們爽快地為善度基督徒生活之目的而與其他基督徒團聚,他們參加的團體是小而緊湊的團體,有高度的士氣和融洽氣氛。結果,早期的基督徒在善度堅強的基督徒生活上,得到很大的幫忙。個人成為這環境(這團體)的一份子,而這環境還較生活於其中的其他環境更為強韌作為他守身為基督徒之有力支持。更由於這些團體的堅強活躍,又吸引了更多人的皈依基督信仰。

尤其像今天我們所處的缺乏共同理想與共同身份的社會中,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團體,是能供給基督徒一個善度基督徒生活的環境。活躍的基督徒團體,他們將會以基督徒身份有力量向社會發揮影響力,而不是附和社會,而且,這些基督徒團體愈成長發展,其對社會的影響力便也愈大。

按照自身及團體的生活情況作適當的祈禱,不但能增加對祈禱及禮儀的投入,更能在實際的生活體驗中所領受於天主的一切,而在祈禱中予以感謝。使祈禱或禮儀與生活連在一起,兼且也使我們能深入了解我們生活於其中的團體,及週圍的環境。「此等禮儀最足以使信友生活表達基督的奧蹟和真教會的純正本質,並昭示他人。」(禮儀憲章2)根據記述也可得知當時坦任神職的條件,第一個重要的條件是為眾信友所揀選及接納。所有晉升神職的禮儀必須在眾信友齊集時舉行。初期的教會組織不算龐大,況且最初三世紀的教會仍是在被壓迫的期間,不像日後得到自由,廣傳天下,人數劇增的時期。故此,一個小的團體多能彼此認識,兼且在奉行禮儀時,大都能全體共聚一起,在生活力而能互相照顧及彼此探訪。

反觀現在,遍佈世界的教會或教區內的各堂區,由於種種社會及時代進步的改變,使生活的方式及習慣有很大的差別,故此同一堂區內的信友未能有一起聚集的機會,更不能完全認識,很難表達出一個生活於基督的團體。或許我們改變現在的一些劃分方法,再從記述的文件中學習初期教會團體生活的精神而用於今朝。「現代的環境,使人類在社會,技術與文化的聯繫之下,更形接近,因此更加重了教會的這種責任,為使人類在基督內也得到完整的統一。」(教會憲章1)

十一至十四章講述教會內信友不同的生活方式。宣讀員是天主聖言的宣讀者,由主教委任,他負責宣讀及保存天上的聖言。貞女及寡婦的生活,教會明確訂下此等生活的要求,及使各人知曉誰是屬於貞女或寡婦的團體。並能照顧她們生活所必需的一切,指示她們時常為教會團體守齋及祈禱。尚有因為教難的緣故而產生一些被迫害,並能堅持信仰的精修者,他們享有與司鐸相稱的榮譽;此外還有助理執事(五品)等。現代的教會已沒有明訂此等的生活方式,或某些職務已在某些程度上被改變了。例如當時的貞女團體與現在的修女團體,基本上可說是相同的。

另一點是祈禱經文的結束詞也有其特式和意義。就是有關他們的聖神觀,每次祈禱的結束詞,定必有這一句話 「在聖教會內的聖神」,在此文件其他的章節,每當談及辨別是非、異端,或需要指導、力量的泉源及抗拒邪魔的力量等等,都談及聖神恩寵的助力。探究初期教會的聖神觀,讓溯源至五旬節事件開始(宗:2)因為宗徒大事錄成書的時間與這篇文件所記載的時期大約相距一世紀多。故此他們的聖神觀應是溯源於初興的教會,而一貫的傳下來。據學者們的研究,宗徒團體在五旬節事件中被賦予了曾應許給他們的「先知之神」。說出神妙語的神恩效能,是先知之神顯示的傳統方式。聖神一來,就開始宣講福音,更是表明先知之神的能力。因此,教會首次領受並體驗到的聖神就是 「先知之神」,是耶穌生前曾許諾要遣發的聖神,這事件使他們的團體成為充滿聖神的基督徒團體,意識到聖神就在他們中間,並意識到聖神臨在的教會意義,聖神是天主的神,基督的神,同時也是臨在於教會的神。這實際的體驗由初興的教會傳承下去,不斷設法使自己成為最理想的教會團體,並實現為充滿聖神的基督徒團體。(註20)

梵二大公會議再次重申聖神臨於教會中,並推動指導一切,梵二大公會議的召開,給教會打開了新的里程,使我們深切體驗到天主聖神的臨在,祂的風吹遍了基督的教會,發生了積極的作用,深刻的影響。各項的革新都在展開,以適應現代人類的需要。

2.入教的規程及禮儀 十五至二十一章很有次序地記述入教的情形,從儒斯定的著作,可知在第二世紀時,已有在聖洗前聽道與祈禱的規定。在第三世紀對準備領洗的人都進行詳細的審查,以便了解他們的品行,文件中很清楚的把每一種被認為與基督的教會格格不入,不受歡迎的職業及生活習慣,人教者必須放棄以往的敗壞生活,才被接納入教,否則被拒絕。那時候確定有幼童領洗,因為施洗的次序是由年紀小的開始至年紀大的。

當時,一般公民生活,尤其是在公共秩序方面有著各種的衝擊,包括各種外教的神,哲學的思潮,生活的靡爛,奴隸制仍然存在等等。要作完善的基督徒可說難萬難。而此等入教程序的積極後果是:聖洗聖事給領洗的成年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他們初次與教會接觸便是一種富有意義的準備,在聽道的時期中,他們對基督的教會有逐步的認識。被接納在復活節領洗的人,從被接納那天開始,他們必須每天聚會聽道,接受福音,接受驅魔禮,最重要的是聆聽主教講導。

聖洗禮的施行不是在全體信友前舉行,而是在一個特定有活水流動的地方,施洗者和受洗者一起進入水中,受洗者領洗時,赤裸裸地被完全浸入水中,在施洗前及後各有一次意義不同的油禮。施洗後由主教祈禱呼求聖神,領洗者藉著主教的覆手及傅油禮領受聖神。從此一位新的基督徒正式進入教會的團體,才可以向信友互相致候,互以平安之吻祝賀,並參與感恩祭。他們的入教過程很能表達出一位外教者怎樣從生活的轉變開始,至受洗重生加入得救的團體,成為聖神的居所教會團體的一員。其間掙扎脫離黑暗,奮鬥向善的經歷,成為他日後信仰生活的支柱及力量。

藉著這個入教過程,我們可反省現在慕道者的入教程序。我們怎樣培育慕道者?是否小心及嚴格的甄選接受侯洗者?信仰的培育是否有偏差?例如,人強於信仰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基督徒倫理生活的指導,我們現在是否有昔日嚴謹的精神,及積極的態度培育新一代的基督徒。初期的整個入教過程,包括信仰知識的傳授、倫理生活的指導、及禮儀的進行,很能表達出從死亡進入生命的精神。我們可將他們用作培育慕道者的方法或守則,改變少許為能適合於今日的教會。應用於慕道者的培育,使從死亡進入生命的精神也出現於我們現在的聖事。

3.教友團體及私人的生活 當時教友生活的情形,確有其獨特之處,近代的信仰生活與之比對之下,可說完全不同。某些當時的生活習慣因時代的演進,隨之而變換了,甚或消失於無形。

二十七至二十八章關於聖體聖血,其中一點比較特出的是:不要被外教人或小動物吃掉聖體。不被外教者吃到,或許當時可能有外人混入團體中冒領聖禮,故此用以警醒各信友小心。但有關於不被老鼠或小動物吃掉了,那可能在感恩祭後,信友多領一些聖體帶回家收藏,用以在其他日子於祈禱後自領,或分派給病者用的,故勸喻信友小心收藏聖體不要讓來探訪的外教人或家裡的小動物吃了聖體。可見他們不是每天都舉行感恩祭的。(註21)

守齋的規則與現在的也有不同。他們沒有分大齋或小齋。當時的守齋就是完全不能吃東西,任何人在指定的齋期內吃了食物,不當作守齋。守齋的時期和我們現在相似就是在領聖體前,和逾越節前四天守齋,因為當時的教會尚未有四間期的規定,故此沒有四旬期開始撒灰禮那一天的齋期。

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當時信友的祈禱時間。可分為早禱,在早上起床後,開始工作之前:及早上九時,午間十二時,下午三時,晚上在睡覺前,及午夜起床祈禱。此一係列的祈禱都以基督苦難日的歷程作為中心內容,於不同的時間片斷記念基督的苦難。宗徒並勸勉信友不要在祈禱上懶惰,使信仰天主的心因缺乏祈禱而軟弱無力,被魔鬼藉著空間的時間而有所活動。

時辰祈禱方面,現代的信友可能因歷史的轉變而影響或誤解,在香港,一般信友甚或部份神職以為誦念日課單是神職人員或修道過奉獻生活者的本份。如果我們真的探究有關時辰祈禱的開始及歷史發展,便知道時辰祈禱是整個教會的祈禱,是全體信友,教會內每一份子的祈禱,不單是為某些獨特的人而設。教會是一個團體,讓以祈禱來表現出它團體的特性。所以宗徒大事錄中,首次記載教友的事是他們的集體祈禱,「他們和婦女們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以及祂的兄弟們,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宗一、14)日課禮如同其他的禮儀,不是私人的行動,而是屬於教會全體的。它表達教會全體,並影響教會全體。『在教友團體中最重要的是堂區。它猶如教區的細胞,「在某種情形下,代表著分佈在全世界的有形教會」。這些團體應盡可能在聖堂內公開舉行某些主要時辰的日課禮儀。』(日課禮儀總論21)

在香港,一般基督徒到聖堂都是參與聖事性的禮儀,不知有幾多個堂區有團體誦念時辰祈禱的聚會。要知道 「教友聚集在一起,心口合一參與日課禮儀時,就顯示出教會在舉行基督的奧蹟。」(日課禮儀總編22)

正如這篇文件所記述的,於祈禱的時間,若你不是在家裡,而是在街上,也要在心中作默禱,記念基督的苦難。

今日的信友也被勸勉多參加聚會,聽取聖言的訓導,藉此增強信仰的力量並得到家居生活的指導。

今日我們每當到聖堂的時候,大都是參與彌撒,此外並沒有什麼原因可以使我們再返回聖堂,參加其他的基督徒聚會,更遑論參加聽取聖言宣講及聽取訓導的聚會。另有一點更不同的是:昔日他們印刷書籍及文字工具的運用非常缺乏,故此對言詞傳達訊息的感受力比較強,他們偏重於聽與講的訓練,由於常聽與專心聽講的緣故,婦女及兒童熟諳聖言,有時竟能背誦,他們喜好聽誦(而背誦對他們也不是一件苦事(註22)

這與我們現在的信友,對聖言接受的態度有一段距離,雖然然我們現在極之方便,「聖經」皆能人手一本,但我們對聖言的熱愛比他們相去甚遠。

在開始之前曾說過研究此文件的希望,是探索公元第二世紀末葉羅馬教會團體的生活精神,而著眼於今朝。我們定不可能在生活方式或禮儀行動方面按照以往而行,但我們可從中吸取其精神,特別在今天聖神的恩寵蓬勃的臨於教會,我們應敏捷並踴躍的作出回應,使能產生豐盛的果實。「禮儀既能使教內的人,每日建設成以吾主為基礎的聖殿,成為在聖禮內的天主的住所,禮儀又能把教會顯示給教外的人,好像樹立於各國之間的旌旗,將散居的天主兒女,齊集麾下,直到同屬一棧一枚。」(禮儀憲章2)

 

 

 

 

 

註20:胡國楨,「堅振是獨立聖事的神學意義」神學論集,34期1977、頁五五四。

註21:王維賢譯,天主教史,上冊,徵祥出版社,杏港真理學會,民國五十四年四月初版,頁五五。

註22:同上,頁六。

 

 

 
| 神學年刊主頁 | 麥景鴻 << 目錄 >> |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