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年刊主頁 | 麥景鴻 << 目錄 >> |

下一頁 >>

 

05
神學年刊
(1981)p30-55
 

「聖神在教會內」--希坡利忒的「宗徒傳統」

 

導言

自人類以來,敬天祭神的行為即隨之而生,而此等行為,隨著人類的文明進步,或歷史的演進而產生變化。任何新的事物必有其來源或出處,是故新的事物,以古舊的過去作為基礎。

教會禮儀的演進約可分為兩大階段,從初期教會至現在,以脫利騰大公會議為轉捩點(註1)。此會議的召開是在一五四五年十二月,目的是為安定當時因改革者提出改革而帶來的混亂,會議內容主要探討的,包括聖經、教義、聖事及教會的傳統等等(註2)

在此會議前,西方教會往不同的地方,禮儀上有不同的儀式,但禮儀的程序和基本結構相同,而自此會議後,西方教會決定以羅馬禮儀為主。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可說是敬會禮儀另一個轉捩點,給教會開拓另一新紀元。梵二大公會議為了「日漸加強信友的基督化生活,使可以改變的制度更適應我們現代的需要,促進一切有利於信仰基督人士的合一,鞏固一切召叫眾人加入教會的途徑,因而自信改革發展禮儀,亦為其特殊的任務。」(禮儀憲章1)

「禮儀憲章」頒佈於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四日,內容涉及到各種直接或間接與禮儀生活,產生關係的各種指示。特別對七件聖事作了一連串的改革,在形式、經文及禮節各方面有了不少的變動,目的在使現代人更有效地建設教會與敬禮天主。神聖公議會諸位教長的苦心與期望是否得到實現,我們可從 「禮儀憲章的頒佈至現在,因禮儀生活的轉變給予其他不同程度的信仰生活所帶來的革新,可以約略見到。

概括來說,教會的禮儀,是由簡單至複雜,再由複雜至簡單。這的確是個重要的變化。或可說,教會是在復古。所謂復古,並不是在禮儀的動作、衣飾、佈置或規矩上倣效及抄襲過去,而是在精神生活上,恢復初期教會的精神,直追初期教會怎樣經驗基督的死亡與復活,怎樣生活出教會為一救恩團體,一個充滿聖神的團體。

雖然有關初期教會生活的文件不多,特別是禮儀生活方面,本人卻願意嘗試探討一篇約在等三世紀初期的文章 希坡利忒的「宗徒傳統」。這篇文章可算是這時期較詳盡的記載了有關當時禮儀的進行程序和一般教友生活規程。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些提示,作為我們現在禮儀與團體生活的警醒。

作者生平及歷史背境

希坡利忒生於公元一七O年,出生地點不詳,死於公元二三五或二三六年(註3)。他生活二世紀末葉至三世紀初。當時教會的生活狀況,一般來說與前兩世紀比較起來是大不相同的。那時,教會籠罩在淒風苦雨中,教會仍然受到政府的劇烈磨難,教難持續不斷,可說是矇受了沉重的打擊,在這階段內教會一面向外傳教,一面從事組織。第三世紀的教會,不單與當時政府抗衡,同時教會也在驚濤駭浪中堅定地建設起來。

在政治方面,除了當政者對教會攻擊及迫害之外,在思想學術方面,有很多不同宗教的上義復興及誕生。特別是那些宗教哲學潮流,也不斷地衝擊教會的信仰,當時教會內部,也發生了若干紛擾,包括有當時極負盛名的若干教父。(註4)

希坡利忒可算是被埋在地下很久的人物,在一五五一年(註5)才在他的公墓內,尋獲一個他坐著的渾身像,像的座位上刻著他的著作目錄。他的作品包括聖經註疏、護教著作、講道的、辯證的、還有信條、歷史、經典及詩歌等作品。

約二一二年時,奧利振到羅馬,曾聽過他的一次演講,當時他可說是羅馬的一個大名鼎鼎的博學司鐸。(註6)

他的經典作品精華就是「宗徒傳統」,這卷文獻早已聞名,一八九一年被稱為埃及教會法律,原文已失去,現時剩下的,只有高德、愛西屋皮亞,和亞利伯這幾個近東地區的譯文。(註7)它是屬於教會初期古老的法律集,批判學者在研究此等文獻時,常弄得茫無頭緒,因為很多地方因殘缺不全,以至不能連接,作清晰的研究。

這部著作很多學者認為它對文學和道學都有關係,除此之外,「宗徒傳統」在禮儀方面也給我們揭示了初期教會,在禮儀生活的一些片斷。為研究禮儀發展史的學者提供了極珍貴的資料。這文獻記述的是羅瑪禮儀,它先後敘述祝聖主教、司鐸及執事的禮儀。而且還援引了若干冗長的禮儀經文,並論及精修者、寡婦、讀聖經者、貞女、助理執事、治病神思、日課的時辰、祈禱、聖洗、大齋、愛餐(agape)、呈獻鮮果、復活節大齋,聖體及祈禱的時刻等等。至於該文章的著作時期,學者至今仍未能予以確定,仍須學者們下一番努力。

 

 

註1:鄒保祿,「教會禮儀簡史」,神學論集,27期,I976,頁一一一。

註2: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14. PP. 271-278

註3: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6. PP. 1139-1141

註4:吳應楓譯,教父學大綱(卷一),光啟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頁一六五。

註5: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6. PP. 1139-1141

註6:吳應楓譯,教父學大綱(卷一),光啟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頁二一三。

註7:同上,頁二一七。

 

 
| 神學年刊主頁 | 麥景鴻 << 目錄 >>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