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頁>>

 

28
神學年刊

(2007)p.1-46

 

 

基督宗教(天主教)與儒家人文價值的新機

 

周景勳

 

 

1. 導言
當我們談「價值觀」時,作者願意在此與大家分享報紙上的報導,以反映現代人的價值取向和意識的表達。


1.1 「中國價值要揚威西方」1
這一則在蘋果日報論壇中的文章,以陳馮富珍競選世衛總幹事的內容作評論,是否陳馮富珍能當選就可以把中國文化「漢化」此世界組織,使「中國價值」得以抗衡「新美帝主義」?作者更要問:「中國價值是什麼?」「得到權位就代表中國文化或中國價值嗎?」「究竟價值建基在權位上嗎?」


1.2 「澳門未來社會水平堪憂」2
這一則「濠江點評」問:「今天的澳門巿民是否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我們不能因為旅遊博彩業給全澳門帶來空前繁榮,而忽視澳門人力資源水平低下的問題。」內容更指出:「澳門社會上的外語水平、會展經驗、客運和空運效率等,都處於劣勢;而近年博彩業的高速膨脹也改變了新一代人的價值觀。」人若將「價值觀」建基在拜金主義上,那是生命的悲哀!因為「這種以金錢為目標的價值觀不單影響著家庭,更蠶食青少年人的上進心,使他們無心向學,目光短淺,唯錢是岸。長此下去,在澳門成長的年輕人將來為澳門建構一個怎樣的社會?相信十二年免費教育和各式各樣的社會福利都不能消滅這種唯利是圖的價值觀。這是澳門要付上的代價。」3


1.3 「中共定和諧強國保證」4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於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一日在北京閉幕,發表了會議一致認為的目標:「和諧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更訂定了構建和諧社會六原則和五項具體部署,以及有確定的目標理想,即定下「到二零二零年構建和諧社會九任務」。內容有跳出往年以經濟為重的理想,以中國儒家的「和諧觀」為基要,提出協調發展、建設和諧文化等為橫樑,更關注良好道德風尚;實在與中西方的宗教思域有著不謀而合的理念;只是中國對宗教自由的看法有自己固步自封的解釋和執行,達不到「世界倫理宣言」中的宗教自由要求;再加上中國人的通病:「多說少做」或「只說不做」的陋習,故人人放長雙眼的窺視下去,希望有喜出望外的果效。


從以上的三則近期的報章報導,我們可以看到現時代的人或國家的「價值取向」,其背後目標不外乎謀求:權力、金錢、地位的穩固等物質(物資)的追求,認為有了物質才能化解矛盾。在此,我們可引余英時教授對今日中國「價值取向」的看法: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曾讀過一部關於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在「黨天下」統治下遭受毀滅的調查報告。調查的地區是上海附近的鄉鎮,研究方法是社會科學中最常用的問卷。據研究者說,不但仁義、道德、慈孝、中庸、和諧、容忍等等傳統價值失去效用,而且一切宗教信仰,包括敬祖先的意識,也都在若存若亡之間。這種精神狀態在各年齡層都是一樣。這些價值的衰亡都發生在一九四九年以後,而以「文化大革命」為最重要的關鍵。最後研究者指出:中國正處於文化危機之中,舊的價值系統已殘破不堪,但新的價值系統卻未出現。……


一九九三年以後中國巿場經濟一天比一天活躍,大陸儼然已是經濟大國,但是價值「荒原」(wasteland)或「廢墟」(ruins)的狀態不僅沒有改變,而且日益暴露了出來,官商勾結和腐敗的普遍化、學術界抄襲作假的風氣、「一切向錢看」的心理等等都是價值荒原的明確表徵。這一類不道德的行為,自不是從今天始,也不限於中國大陸。但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以前或別處有此等行為,一旦被揭發之後,當事人必感羞愧,無面目見人。今天大陸上的貪官、奸商、知識竊賊等等,不幸事發受懲,則只怨自己運氣太壞或「關係」不夠強大,卻全無羞愧之感。這才是價值荒原的中國特色。


在這個價值荒原上如何把儒家價值重新整頓起來,和現代社會系統進行有機的配合,最後使它們能進入多數人的識田之中,這實在是一個艱巨無比的大工程。價值意識毀之易而建立難;這是因為價值必須內化,成為實際行為的指南,才可以當得起「價值」兩個字。否則不過是一些空洞的話語而已。5


我們實在要肯定: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人能思考,有自由意志,是自主的,不斷追求「真、善、美、聖」,有愛的力量等;……但我們不能否定人有毀滅自己,毀滅他人或家國的潛力,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道理。(大學篇)人在生活中,不斷探討生命的問題,也探討與生命有關的種種問題:例如真理、宗教、宇宙萬物、環境生態、心靈環保、道德律、社會正義、基本人權、和諧生活等問題。於是,人有哲學和宗教神學的反思,在理論上建構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在實踐上則肯定人能在生活中尋得幸福,有勇氣為真理服務,且能臻於至善。這就是要我們明白余英時教授所說的:「價值意識毀之易而建立難;因為價值必須內化,成為實際行為的指南,才可以當得起『價值』兩個字。」6


反思價值的內化性作為實際行為的指南,實在需要有「知恥近乎勇」的氣概,這種文化氣概就是「文化自覺」,我們必須肯定中國文化中有好的東西,使之與西方的文化,特別是基督宗教的文化接觸,使中國文化變成世界性的文化,好能為西方文化帶來新機,也為自己帶來新機。費孝通教授在研究「文化自覺」中強調中國文化的特點,以肯定在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下,現代中國人「要」和「能」繼續保持原有的文化認同,努力創造現代的中國文化,了解和認識他人的文化,學會解決處理文化提引出來的問題,為全人類的「新的一天」作出貢獻:-


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我想是在世代之間聯繫的認識上。一個人不覺得自己多麼重要,要緊的是光宗耀祖,是傳宗接代,養育出色的孩子。二是「一國兩制」的實踐不光具有政治上的意義,而在不同的東西能不能相容共處的問題,所以它還有文化的意義。這就是說中國文化骨子裡還有這個東西可以把不同的東西凝合在一起,可以出現對立面的統一。三是「多元一體」的思想也是中國式文化的表現,包含了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要能夠從別人和自己不同的東西中發現出美的地方,才能真正的美人之美,形成一個發自內心的,感情深處的認知和欣賞,而不是為了一個短期的目的或一個什麼利益。只有這樣才能相互容納,產生凝聚力,做到民族間和國家間的「和而不同」的和平共處,共存共榮的結合。四是能想到人家,不光想到自己,這是中國人際關係中當一條很重要的東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我說的差序格局就出來了。這不是虛擬的東西,是切切實實發生在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裡的真情實事,是從中國悠久的文化裡邊培養出來的精髓,文化大革命對這一套的破壞得太厲害,把這些東西都否定了,我看這是不能否定的,實際上也否定不了。7


我們從了解和認識中國文化特點中發揮文化的精神,好能加強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和不失價值的內化性,且明白「正己正人」、「自覺覺人」、「修己安人」、「推己及人」、「達己達人」的道理,藉此反省自己的「思、言、行為」。故此,余英時教授在「價值荒原」中很莊嚴的說:-
大陸官方和一部分學術界人士想恢復儒家價值,無論其動機為何,也不論其能否收效,就事論事,我還是願意樂觀其成。儒家價值最初是以「治人者」和「士」為對象的,要他們「修己」然後「治人」,最後這些價值才有機會傳播到民間社會。今天提倡儒家價值的在位者和輔治者也必須先從自己做起。套用一句漢代的老話:「儒家價值不在多言,顧力行如何耳!」8


2. 價值的意義
在「導言」中,我們提過「價值」、「價值觀」、「價值取向」等與「價值」有關的詞彙,究竟這些詞彙所要說明的內容、意義、用義、作者的理解等,都會因其不同的「背境、文化、政治」等而有異,但其客觀的意義內涵大致是相同的。我們嘗試從國內外不同的辭典或學者所作的解釋可見其對「價值」等看法作分析,了解其取向:


2.1 《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1.1 價值(value)
最初繫經濟學概念,指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為商品基本屬性之一。在質上完全相同的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聯繫。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後這一概念泛化到哲學、倫理學、社會學、美學等各學科。西方社會學家將價值看作是一種受到社會制約的願望的不易獲得的目的物,它分配不平均,有不同等級區別,並認為價值對於每一個個人來說是給定的數據,而且迫使社會行為指向價值。在美學、倫理學、認識論中,價值常與功利聯繫在一起,指能帶給人們的某種實際功效或利益。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真、善、美是統一的,最基本的是「真」。真理對人類的活動具有價值效應,即通常所說有用。但是,真理的有用性來源於它的客觀性,即對客觀事物及其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在社會歷史領域內,唯物史觀認為不能離開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離開人的社會中的勞動,離開個人同他人、集體、階級和社會的聯繫,抽象地孤立地談論人的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個人和社會聯繫上,人的價值包括兩方面內容,即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9


2.1.2 價值觀
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實踐對自我、他人和社會所產生的意義的自覺認識。與世界觀和人生觀密不可分。其核心是對人生目的的認識、對社會的態度和對生活道路的選擇。它可以是肯定的積極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消極的。它涵括公私觀、義利觀、榮辱觀、苦樂觀、幸福觀、美醜觀、生死觀、友誼觀、愛情觀、自由觀等等。一定的價值觀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它提供動力功能、導向功能、評價功能、聚散功能和調節功能。一個人不能沒有價值觀,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能沒有帶有普遍適用性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理想和信念教育是價值觀的核心。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都十分重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要求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0


2.2 《劍橋哲學辭典》(台灣貓頭鷹出版社)


價值(value)
指某物之所值。哲學家們已經區分出以下這幾種主要的形式:內在的(intrinsic)、工具的(instrumental)、固有的(inherent)和關係的(relational)價值。內在的價值被認為是基本的,許多其他的價值要根據它來界定。在許多詳細解說內在價值概念的嘗試中,有些主要是處理價值的根源,而另一些則將某種情緒和慾望的「合宜性」(fittingness)或「適切性」(appropriateness)的概念應用在價值上。穆爾(Moore)贊同第一種,而布倫塔諾(Brentano)則贊同第二種。支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X的內在價值是只有X依賴其內在本質才擁有的價值。因此,若某事態──例如史密斯感受到快樂──具有內在的價值的話,其主要的根源只能來自於內在的本質。第二種觀點的追隨者則根據適合一個事物「在己和為己」(in and for itself;或者說為了自身的緣故〔for its own sake〕)的各種情緒和慾望來解釋內在的價值。因此,若且唯若X在己且為己地值得欲求,或者說,任何人在己且為己地喜愛X本身是合宜的或者適當的,就可以說X具有內在的價值(或者X本質上是好的)。因而,只要史密斯感受到快樂的事態在本質上是有價值的,那麼這個事態是由於它自己的緣故,或是任何人在己且為己地喜愛那種事態是合宜地這一點而值得欲求的。


關於其他價值的形式,我們可以說,若且唯若X對某個具有內在價值的事物而言是一種手段,或者在因果關係上導致了該事物,那麼X即具有工具性的價值(instrumental value)。而洗個熱水澡是使他達到快樂目的的手段,或者在因果關係上使他產生快樂,那麼洗熱水澡具有工具性的價值,或者「具有作為一種手段的價值」。同樣,如果健康是內在地有價值的話,而運動是獲得健康的一種手段,那麼運動具有工具性的價值。若且唯若對於X的體驗、知覺或默觀具有內在的價值,則X具有固有的價值(inherent value)。如果對一幕絢麗晚霞的經驗是內在地有價值的話,那麼這幕絢麗的晚霞就具有固有的價值。若且唯若X是某個整體W的一部份,而X對於W的價值有所貢獻,那麼X具有貢獻的價值(contributory value)。如果W是由史密斯滿意與布朗滿意的事實構成的整體,那麼史密斯滿意的這個事實對W的價值產生貢獻,因而史密斯的滿意就具有貢獻價值。我們的例子說明了,某事物可能具有貢獻價值卻沒有工具價值,因為史密斯滿意不是構成W的一種手段,嚴格說,它不引致或者在因果關係上對W產生貢獻。由於工具價值和貢獻價值之間的區分,我們可以說某種經驗和活動如果內在地是有價值的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對生活的價值有貢獻的話,那麼它們能具有貢獻價值,即使它們不是達成生活價值的手段。最後,若且唯若X藉由其與另一事物的某種關係而擁有價值,我們可以說X具有關係的價值(relational value)。工具價值(Instrumental)、固有價值(inherent),與貢獻價值(contributory value)等都可以被解釋為關係價值的一種形式。然而,我們還可以接受其他形式的關係價值,譬如,我們或許可以認為,X藉由被S所欲求,或者假設S「得到充分的資訊」(fully informed)並且「是理性的」(rational),S就會欲求X,因而X對S有價值。


有些哲學家為內在價值的有機性(organicity)辯護。譬如,穆爾認為,一個整體的內在價值並不必然等同於其各部分內在價值的總和。根據這種看法,一個具有內在善的部分之臨在或許會貶抑了其整體的內在價值,而一個內在為惡的部分之臨在反倒可能提升其所屬整體的內在價值。有機性的辯護者有時舉出同樂(Mitfreude)和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的例子來說明他們的觀點。假設鍾斯誤信史密斯生活幸福,而布朗誤信葛雷遭到不幸,但是鍾斯為史密斯生活幸福感到高興,布朗則為葛雷的不幸幸災樂禍。前者是同樂的事例,後者則是幸災樂禍的例子,即使二者都是一種高興的情緒且二者整體中都沒有內在為惡的部分,但前者顯然比後者具有內在善的價值。每一個整體的價值都不是其部分價值的「總和」。11

2.3 《探索生命的價值》(台灣天下遠見出版社)


價值是什麼?

價值(Value)來自於選擇,沒有選擇就沒有價值可言。我們常說:「這個東西很有價值。」正是因為有人選擇它。由此可知,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類,那麼一切東西也就沒有價值高低的分別。


《莊子.齊物論》中提到:「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毛嬙和麗姬是一般人眼中的美女,然而魚看到卻嚇得潛入水裡;鳥看到嚇得飛上天空;麋鹿看到嚇得迅速奔走。這說明了,其他動物並沒有和人類相同的審美觀點,因此如果人類不存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價值問題,而只有事實問題。


人類按照自己的好惡來改造世界,就是一種價值選擇。譬如:人類會特別去保存某種樹木與某種動物,因為人類認為這些樹木與動物是稀有的、珍貴的。換句話說,人類以自身的標準來衡量什麼比較實用、什麼比較美、什麼比較具有正面的效益等。


然而,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問題:究竟何謂「價值」?它是否有一個客觀的標準?或者,只要一時一地的人都認為好的就是好的?換言之,價值問題是很難取得共識的。……


總的來說,談到價值,要注意兩個部份:一是選擇的人;一是被選擇的東西。此二者為價值的構成條件。舉例來說,一盒面紙本身看起來沒什麼價值,但是如果有人用了這盒面紙,面紙就會因為被使用而顯示出它的價值。再舉一例來說.我們平常都不覺得水有什麼價值,然而一旦遇到乾旱,或是身處沙漠之中,就會迫切感受到水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價值會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改變。


被選擇的東西有時候是只有個人想要,有時候則是大家都想要的,一般認為這是價值的主客觀之分。主觀價值是指:因為我喜歡,所以它變得有價值;客觀價值則是指:無論我喜不喜歡,它本身有其一定的價值,譬如鑽石。讚石是在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想要的,所以它在社會上的價值就比較高。


這種分法基本上是有問題的,因為它將主客一分為二,變成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思考問題時,除了要懂得分,還要懂得合。如果只有分而沒有合,會讓人覺得不知所云。如果我們說「價值都是主觀的」,就變成人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那麼這個社會豈不是要分崩離析嗎?如果說「價值都是客觀的」,那也是很奇怪。在空無一人的教室裡,講台有什麼價值?麥克風有什麼價值?換言之,如果沒有人使用這些東西,那麼它的價值就無法被感受到。


構成價值的三個特色是:非實在性、兩極性、層級性。


2.3.1 非實在性:價值並不像桌子、椅子一樣是客觀實在的物體,它是某些經驗的性質。譬如:我今天在車上讓座給一位老太太,這是一個經驗。這個經驗有一種性質,因而就有價值。換句話說,價值是在行為選擇之後所出現的一種性質。……


2.3.2 兩極性:任何價值一定有正反兩端,不可能有中立立場。譬如:有善必有惡、有美必有醜等。這都說明了價值的評斷必有兩極性。一般習慣將價值做正負的區分,因為如果價值沒有正負的區分,就等於作任何選擇都沒有壓力,因為根本沒什麼太大的差別。譬如:與孝相對的就是不孝,不可能有人既不孝也無不孝,如此將無法讓人理解。……


2.3.3 層級性:價值有優劣、好壞的先後順序,就像爬樓梯一樣。譬如:好之上還有更好,更好之上還有最好;美也是一樣,美之上還有更美,更美之上有最美。這就是價值的層級性。12


2.4 綜合反思
從上面三種不同的解釋,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同人的思考,在不同的背境、不同的政治領域、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文化等影響下,其所要表達的思想都受到主觀的限制,但在主觀限制下不失其客觀的內涵,因為「價值」是存在事物的本身所呈現出來的,其建基在與人發生關係的最重要的性質;因此,人在選擇中展現事物的價值,而在眾多的事物對象上便有一種價值取向,乃指人所持的價值觀,顯示人在選擇中的定位,即人透過理性反思,對事物作出真實的掌握。哲學的探討,就是從理性進入理想的層次,使人在選擇中知道自己的需要,能自覺地求真、求善、求美,以實現個人的價值肯定;人自我價值肯定後,進而拓展自己的理想,為豐富自己的生活內容,將價值實現在人群中。人的自覺就是哲學的探索,從價值的體系到人生體系和文化體系所發展出來的成果,故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宗教的超越,即是「自我的昇華」;理論上就是人在認知的價值上追求真理、在道德的價值上追求善、在藝術的價值上追求美。在宗教的價值上追求神聖;真、善、美、聖如何實現在人的生命中,就是價值的落實而成為生命修養的方法。13


倘若我們從人的哲學來探討,我們可通過人行為的現象學的和先驗的分析,認知人行為的獨特性和發現人的存在的真理,以認知人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也問:由人與人所組織而成的家庭、社會,甚至是國家或全世界,其核心價值又是什麼?那我們可由人的活動現象中,分析得出最重要和最有意義的特徵,以確定人的生命價值和價值取向:


2.4.1 肉體性:
人的活動始終是肉體性、物理性、物質性的,它所有的表達(生命、知識、意志、語言、文化、勞動)都要通過物質性的器官發展,在可以被感官察覺的結果中顯現。(感性價值和生命價值)


2.4.2 精神性:除肉體性外,人的活動的獨特尤其在於它充滿了精神性:在知識、意志、話語、文化、技術中,始終有什麼東西是不屬於物質領域的。(精神價值:包括理智價值、審美價值、倫理價值)


2.4.3 優越性:人的活動通過思想、意志、語言、文化、技術等方面太大。甚至是無限地優越於動物活動。(社會價值)


2.4.4 超越性:在人的活動中有一個持續的要求不斷超出已經實現的結果的張力,也就是一個超越、向前的衝動,一個指向最高水平的意志。(宗教價值)


從人的活動的這四個特徵,我們能夠發現兩個與人的存在相關的重要結論。第一個結論是:人是一個具體化了的精神,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實施那些同時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的活動。第二個結論是:人是一個開放的、未完成的、朝向無限的謀劃。因為只有一個開放的、未完成的謀劃才能像人這樣不斷地超越自己。14


人在具體化的精神展現中,自覺求真理,也自覺求善,其朝向的目標是至真至善,此即人之仁心,及人的最高的道德心,人當在此心中建立自我的信仰,肯定個人的價值。人類精神的自身即我們信仰的對象,即我們發現祈求之神。15「神」即「人類精神之全般價值理想,他即是至真至美至善完全與無限。你代神工作,即是為實現人類精神之全般價值理想底工作。實現人類精神之全般價值理想,即出於你之要以你心與一切人類的心連接,而成為普遍心,你的心所以要成為普遍心,由於你不願只限於個體心。你之不願限你心之本性,代神工作,即是完成你真實的自己。」16


人的真實自己就是在已完成其本身的「一」、「真」、「善」、「美」和「聖」的特徵,這些特徵正是構成西方古典基督徒哲學所嚮往的至高價值體系,更「由聖多瑪斯形上學給予奠立、說明,並且澄清其在存有與精神兩方的基礎,以達到存有與精神結合之至境,使價值不偏主觀亦不偏客觀。價值體系之建立,使人在文化創造中追求存有並實現其人性存有。價值為連結人與存有之橋樑,這可以說是聖多瑪斯形上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17

 

 
  1. 林和立著,「中國價值要揚威西方」,香港 蘋果日報論壇A22 2006年8月10日。
  2. 趙玲著,「澳門未來社會水平堪憂」,澳門 巿民日報澳聞第4版2006年8月11日。
  3. 鄧耀祖著,「澳門繁榮.三地代價」,香港 明報論壇A32 2006年10月20日(星期五)。
  4. 明報中國評論,「中共定和諧強國保證」,香港 明報要聞A24 2006年10月12日(星期四)。
    (1) 構建和諧社會6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  •堅持民主法治
    •堅持科學發展  •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
    •堅持改革開放  •堅持在中共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
    (2) 構建和諧社會5項具體部署
    •堅持協調發展、加強社會事業建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環境治理保護
    •加強制度建設、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完善民主權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體制機制、公共財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
    •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文明道德風尚,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廣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
    •完善社會管理、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社區建設,健全社會組織,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國家安全工作和國防建設
    •激發社會活力、增進社會團結和睦,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3) 到2020年構建和諧社會9任務
    •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擴大趨勢逐步扭轉,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富足生活
    •社會就業比較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良好道德風尚、和諧人際關係進一步形成
    •全社會創造活力顯著增強,創新型國家基本建成
    •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秩序良好
    •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實現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5. 余英時著,「價值荒原上的儒家幽靈」,香港 明報世紀(人文、關懷、視野)D4 2006年9月4日(星期一)。
  6. 同上。
  7. 費孝通著,「我為什麼研究『文化自覺』問題?」,香港 明報世紀D4 2002年12月17日(星期二)。
  8. 余英時著,「價值荒原上的儒家幽靈」,香港 明報世紀(人文、關懷、視野)D4 2006年9月4日(星期一)。
  9.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1 619 修訂本。
  10.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1 619 修訂本。
  11.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著,《劍橋哲學辭典》(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台灣 貓頭鷹出版社 2002 1271-1272。
  12. 傅佩榮著,《探索生命的價值》,台灣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176-183。
  13. 鄔昆如著,《哲學概論》,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4 344-345。
  14. 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樹琴/段素榮譯,《哲學人類學》,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 155-156。
  15. 李震著,《理性與信仰──追求完美的雙翼》,台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1999 208。
  16. 唐君毅著,《人生之體驗》,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0(民69)修訂版 161。
  17. 沈清松著,《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 牛頓出版社1987 153-15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