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4
神學年刊
(2003)p.1-41
 

由「形下」走向「形上」的思想追索談莊子的「道」

 

1. 導 言

形上本體論究竟研究什麼?從西方哲學的研究及發展,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由亞里斯多德到聖多瑪斯及士林哲學都認為,形上學所探究的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存在理由,即由存在的事物(果)追搜其存在的根由(因),而找出了形上本體論的研究對象:「有」(being),「有」是萬物的本根,也是萬物的最基本的觀念,最普遍而非常單純的觀念,此「有」本身也是「在」,就是存在的有,我們亦可稱之為「存有」,存有並非虛無,都有其本質,本質乃存有可被理解和找到的存在的充足理由。可見,形上學最根本的理念有三:就是「存在」、「本質」和「存有」,此理念也是形上學的三種實現,李震教授更強調「存有」(to on, esse, being)是形上學最根本、最原初、最核心的問題;也肯定地說:「形上學(Metaphysics)之名稱雖出於一偶然事件,但其背景也指出一個很有意義的看法,因為在『物理學之後的書卷』一說法,很清楚地指出:物理學或自然哲學探討的對象是形而下的,受時空限制的物質世界及自然世界,而在物理學之後探討的對象,當然就是物質、自然世界之外之上的形上世界了。依實在論的方法及精神,由形下世界走向形上世界的研究途徑,是極為自然、合理而又正確的路子。」1

  於是,形上學在西方哲學中注重研究一個物體是怎麼存在的?即「存有」有其「本質之性」及「存在之理」。本質之性是一個物體之所以是這個物體而不是其他物體的分辨;存在之理是說明物體存在的理據,「存在」是實際的,「理」卻是抽象的,兩者如何配合而為存有呢?亞里斯多德和聖多瑪斯從清楚地提出了:或是「自有」,或是「從他而有」的思想;「自有」者常是絕對的存有,其「本質之性」與「存在之理」是同一的,為一完全的「存有」;「從他而有」者是從另一「存有」而得以存在,追根至始源乃從「自有」者而成就其「有」。因此,「存有」在其形上本體的特徵而言有其獨一無二的實際存在故為「一」,有其本體存在的「真」,例如這個人,人的本體是這個人的基本,必定要有人之所以是人該有的一切,使之實在的存有,這就是真;每一個實在的存有因有了本體所該有的一切,便成為一個完整的本體,毫沒缺憾而是完全的,在本體上這便是「善」;一個完全的本體在其內必然有調協和有次序的,這便是存有本身的充實而為「美」。2

1.2 從「物理學之後」的發現

  從「物理學之後」發現了形上本體的思域,這是人在生存中,面對具體事物的自覺意識的反思成果,即人在面對「自然、社會、人性」時作出的生命探源的內在要求,而且有目的性的思想反省,我們可稱之為人的意識的自覺活動,這使人明白到:人生活在一個現實世界中,不應只是像動物性機械般的順應和利用自然而生存,人應該有更高尚的思想追尋:「源頭活水」和「終極關懷」的智慧,使生命有方向的發展,這一點大概就是超越現實世界的本體論的根據。故此,人必須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自覺反思,不單只為自己開創一個有秩序的、安適的、自由的生活環境,也當關心自己生活的超越、心靈的歸宿、思想的源頭,這個方向,西方的哲學與神學的思路進展是由物質走向精神、由現實走向超越、由形下世界走向形上世界的研究途徑。牟宗三教授在談中國文化大動脈中關心的問題時,提出了:「現實關心」和「終極關心」,且用了「事」乃現實性的問題,表現民族集體生活的具體業績;「理」為終極性的問題,是民族集體生活中的動力之原;「理」是「事」的超越根據,「事」是「理」的客觀實現,而「動原」的反思正是「文化尋根」的根據。3

  羅光教授則從生命哲學的探討中追索生命的歸依歷程,即由生命具體的「在」出發,認識動作、倫理道德、美和美感、社會國家,提出了生命的主體——我,即生命的發展,到生命的旋律,最後是生命的超越,與創造者——神的契合為形上生命哲學的終極思路。4 羅光教授融會了中西哲學與神學的思想,為後學者揭開了「源頭活水」的思想探索。

1.3 由形下走向形上的途徑

  李震教授畢身的鑽研都很重視「形上學」,他的思路乃:「由形下世界走向形上世界的研究途徑」,他很清晰地說:

實際上,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和走向也是如此。在中國的哲學傳統中,沒有「形上學」一辭,但是不能說沒有形上學的概念。在過去,多用「宇宙論、宇宙起源論、玄學、道學」等名稱指稱探討形上學問題的學問,一般說來,大多跟道家的學派有關。然而儒家先秦時代的集體作品《繫辭傳》是最有形上學內涵及精神的作品,而且其中許多話並非出自孔子之口,但大多學者肯定,《繫辭傳》對《周易》的詮釋,是以孔子的思想為主軸和基調的。《繫辭傳》有:「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繫辭上傳第十二章)前二句的大意是:在理論及實際生活的領域中,有一個形而上的世界,它探討的對象是「道」,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個形而下的世界,即充滿了有形有狀的,有變數的形器世界。中間二句的大意是:形質世界的千變萬化,經由「道」這唯一的,絕對無待原理的制裁,其多元性不但可以理解,而且可以各順其性,各適其所。由此可見,天下之大道、至道,若能推行開來,運行無阻的時候,必能開物成務,這就叫作「通」,換言之,「道」即融通萬象、萬物、萬事、萬有的大道理與大實現。後二句乃補充前義,指若能將上述道理落實為措施與行動,獲得天下萬民的肯定與支持,社會勢必在安和樂利中發展,邁向繁榮,成就事業。

中國人即使在探討形上世界的問題時,亦時時不忘將那些極深奧的理念或大道理落實到日常的實踐生活中去。這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宗教與哲學思想的,一個非常珍貴的特質!5

雖說由「形下」走向「形上」的探究,似是以「形上」之道作為終極就可以不說了,實際上不是截然而論的,而是要確定「形上」與「形上」的思域是互相貫通的,所以「形上」之道的理念是可以落實到「形下」世界:人的日常實踐生活中的;方東美教授說:

在中國,要成立任何哲學思想體系,總要把形而上、形而下貫穿起來,銜接起來,將超越形上學再點化為內在形上學,儒家中人不管道德上成就多高,還必須「踐形」,把價值理想在現實世界、現實人生中完全實現。道家固然非常超越,但是到最高境界時,又以道為出發地,向下流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理想亦須貫注到現實人生中。6

  由是,我們可以看出:哲學的智慧總是根據過去,啟發未來,而對未來的一切理想又能根據現在的生命、行動去創造,就是要貫串過去,透視現在,玄想未來;即在現實中發揮生命精神,以現在為出發點,凝視未來,實踐理想、落實行動,眼光放在人類的未來,為未來製造一個完美的藍圖,這便是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7

1.4 中國形上學的三個向度

形上學的內涵所研究不外乎:本體論(Ontology)、宇宙論(Cosmology)、人性論(人類學Anthropology);這在中國哲學中所研究的就是《易經》中所提的:「天、地、人」的學問。鄔昆如教授認為:「整理中國形上學的課題,在中國古代經典中,天地人三才相互間有許多重疊的地方,這種思想的模式,事實上是重綜合、重圓融、重整體的思想進路。」8 從《易經》圓融整體貫通的思路,開拓了儒道的思想;9 於是,鄔教授從《易經》的思路,以歷史縱的發展,形上學的內涵,整理中國哲學的形上學的三個向度:10

1.4.1 「物理之後」的形上學思維:

  這個思路是透過對感官世界現象的觀察,審視感官世界背後的真象,重點在奠立「本體論」。「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繫辭下傳第二章)伏犧由觀察所得的功能乃是:「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1.4.2 「倫理之後」的形上思維:

  中國哲學一直以儒家為主流,倫理道德始終是思想的核心。「倫理之後」的形上學,重點在奠立「倫理學」,以找到倫理規範的最終基礎為目標;倫理規範也就是道德規範,規範人在道德行為後的心安或不安的良知情操;故此,儒家除了提出各種德目,勸人行善避惡之外,就是指出「為何道德」的哲學問題,以「德」配「天」的肯定,就是以「天」的概念作為核心的形上內容,人性的根源便也歸諸於天,「天」的無私便落實到人生的倫理道德上。

1.4.3 「符號之後」的形上學11

  道家的形上概念是本體的「道」,「道」是「不可道」的,只能以隱喻或寓言表達出來;故道家努力設法透視《易經》符號系統以前的真象,深入事物的本質,尤其是事物的原因、原理、基礎;於是,道家對宇宙萬物的默觀,認定「道」的本質不可知,即道體不可知,只有道因可觀察;道因所呈現的,畢竟是道的外顯,是道以萬物的原理,呈現在現象界。故此人觀察現象,就能推論本體的性質,「道」便成了超越的,無所不在的,內存於萬物的;但因「道」的「不可道」,只能透過「隱喻」或「寓言」來理解,其形上學就成為「符號之後」的性格。

  我們從三個向度分析中國形上思想,其特色不在於形上形下的截然劃分,而是互相貫通的,若要分說,則在於心內心外之分,心內的道德心,心內的意境。儒家的豐饒心靈,在於道德實踐的表現;道家的豐饒心靈,則在於藝術意境的發揮,兩者都是人性的內在超越。12

1.5 本文的探討思路

  從上面當代研究中西形上學的學者的思域中,吾人亦取採:由「形下」到「形上」的思想追索的方法來探討中國哲學的形上思想,然因中國哲學的形上層面有其實存性、超越性和整體性的特徵,故形下與形上可以互相貫通,形下的事物追索形上的本根(源頭),形上的思想亦必然地落實而內在於形下的事物中(活水),成為生命的終極目標。本論文以莊子的「道」為例,探討莊子形上哲學的本體意義,以揭示莊子「生命思想」和「精神超越」歸向「道」的歷程。

 

  1. 李震著,《面對形上學的一些省思》哲學與文化月刊345,第三十卷第二期,台灣輔仁大學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出版 2003年2月 20-21頁。 
2. 羅光著,《形上生命哲學》,學生書局 2001年9月初版 1-4頁。
3. 牟宗三講演錄,《中國文化的省察》,聯合報出版,聯經總經銷1986年4次印行 71, 101頁。
4. 羅光著,《形上生命哲學》,學生書局 2001年9月初版 1-4頁。
5. 李震著,《面對形上學的一些省思》哲學與文化月刊345,第三十卷第二期,台灣輔仁大學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出版 2003年2月 21頁。
6. 方東美著,「第一章 中國哲學精神——導論」,《原始儒家道家哲學》,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3年9月 18頁。
7. 同上,40頁。
8. 鄔昆如著,《中國形上學的三個向度》哲學與文化月刊345,第三十卷第二期,台灣輔仁大學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出版 2003年2月 5頁。
9. 高懷民著,《大易哲學論》,成文出版社 1978年6月 9頁。高教授認為:中國哲學最重要的二大派:儒、道二家,其思想都淵源於易經。
10. 鄔昆如著,《中國形上學的三個向度》哲學與文化月刊345,第三十卷第二期,台灣輔仁大學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出版 2003年2月 6-14頁。
11. 方東美著,「第一章 中國哲學精神——導論」,《原始儒家道家哲學》,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3年9月 124-130頁。方東美教授曾肯定:《易經》可分為「符號系統」以及「文字系統」二大部份。儒家的努力是對文字的解讀部份,設法落實到人生的倫理道德;而道家的關懷則是:符號系統之前的原始狀態究竟是什麼?
12.鄔昆如著,《中國形上學的三個向度》哲學與文化月刊345,第三十卷第二期,台灣輔仁大學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出版 2003年2月 15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