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3
神學年刊
(2002)p.1-46
 

從道家思想看若望福音基督論

 

前 言

老子的道與若望福音的聖言頗有相似的地方,這曾引起不少學者的注意,如近日學者吳經熊便是把若望福音的開端譯作「太初有道」。筆者相信,以若望的聖言與老子的道比較,能有助於從道家思想背景了解降生的聖言——基督,是一種有意義的神學本地化嘗試。近期神學界對本地化問題表現新的興趣,紛紛探討神學本地化的意義及應採取的路向。1 本地化的方法該是多元化的,但由於傳統思想對中國文化有如此深遠的影響,筆者認為基督宗教與儒、道、釋等傳統思想的對談與融通,始終是神學本地化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主要範疇,在老子以前,道一般指天道或人道,有規律或準則的意義。老子首先給予道形上學的意義,以道為萬物的本體或本原。2 老子的道基本上具有對於宇宙(cosmological)及有關人生(anthropological)的兩種意義,其宇宙意義表示道對宇宙生成及運行的作用,有關人生的意義表示道是人倫理行為及修養的準則。這兩種作用彼此連貫,在《道德經》有平均的論述。

若望福音「聖言」的希臘原文是logos,如同道在中國哲學有特殊的地位,logos也是希臘哲學的重要觀念,包含「言」和「理」的意思。若望的聖言主要是來自猶太聖經傳統,但大概也受了希臘思想的影嚮。舊約聖經希臘文譯本以logos翻譯希伯來文的dabar;dabar有動態意義,除了「說話」的意思外,也包含行動和事蹟等意義;「上主的話」表示祂啟示的圓滿。3 像老子的道,若望序言的聖言也具有對於宇宙和人類救恩的雙重意義,4 但序言對聖言的宇宙性任務只是簡略提及(若1:3, 10),卻偏重於聖言對人類救恩的意義。福音本身更專注於降生的聖言有關啟示和救恩的任務;序言所用的聖言一詞,在福音中也不復出現了。

老子雖然討論道的形上意義,但他真正關心的還是道對於人生的意義:道引導人成為「聖人」。本文的主旨在於從道家聖人的角度觀看若望福音的基督,藉此展示基督容貌的一些道家風采。聖人的基本特點,如與道同體、歸根復命、自然無為、柔弱不爭等,都反映在基督身上。但因基督是聖言降生成人,而聖人是道的化身,為此也須討論聖言和道的意義,對照兩者的異同,格外比較道和聖言的宇宙性意義。在比較時遇到的困難是雙方資料的不均衡,老子對道的宇宙性意義有深入的論述,而若望序言有關聖言這方面的描述卻不多。但如下文顯示,若望序言主要來自舊約智慧文學傳統,因此,本文首先介紹若望序言與智慧文學的關係,以便在與道比較時可以引用智慧文學資料作補充。5

本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討論和比較若望序言的聖言與老子道的異同,主要是關於兩者對宇宙的意義。第二部分是從道家聖人的角度看若望福音的基督;在反思時專注於道和聖言對人生或人類救恩的意義。筆者的用意是描繪基督面容的一些東方色彩;具體來說,是要顯示若望福音的基督帶有的一些道家風格。6

 

 

1. 有關神學本地化不同路向的討論,參閱楊熙楠編,《漢語神學芻議》,香港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2000;張春申,〈神學(靈修)本地化的回顧與前瞻〉,《神學年刊》 (n.21) 2000 1-17頁;吳智勳,〈神學本地化的原則〉,《神思》 (n.47) 2000 1-21頁;黃瑞俊,〈現代多元處境中的漢語基督神學:承載、轉化和期待創造〉,《神學論集》(n.131) 2002 134-157頁。

2. 參閱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上冊,台北 商務 1990 218頁;有關「道」在中國哲學思想史的演變,參閱張立文編,《道》,台北 漢興 1994。

3. 參閱Raymond E. Brow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Anchor Bible 29)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6) 520-521.

4. 參閱Thomas Tobin, "The Prologue of John and Hellenistic Jewish Speculation," The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52 (1990) 257-261.

5. 張春申神父建議以「智慧基督論」作為基督論本地化的題材;參閱〈基督論本地化嘗試〉,《神學論集》 (n.133) 2002 401-408頁。有關若望福音序言與智慧文學的關係之探討可視為「智慧基督論」的準備工夫。

6. 本文部分資料已以英語發表,參閱Joseph H. Wong, "Tao-Logos-Jesus: Lao Tzu, Philo and John Compared," in Roman Malek (ed.), The Chinese Face of Jesus Christ (MSMS 50) vol.1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2002) 87-125.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