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期 | 神學年刊 |
(2001)p.95-113 |
---|---|---|
從「神話」的宗教觀轉化到儒家 「德化」宗教觀的反思
|
|
1. 源頭活水 朱熹曾提過「為有源頭活水來」的詩句,這使我反思到任何的一個文化、一種思潮、一個民族、一個學說、一種宗教、一個主義、一個社會都有其不同的源頭,即開始或本根;也有其活水的流向,即傳承與發展。若從「因果律」來說,我們可從「活水」,即文化或思想的傳承所發展出的效果,推索出其必有源頭本根的原因。於是,我們必須: i. 查究源頭的原創文獻;按儒家的文獻,可追溯到尚書中的洪範等內容,其原始面貌帶有神話的色彩,卻敘述了期間的民族生活經驗的人文精神原創之跡,其內容不乏有神話中的宗教思想,徐復觀也肯定地說:「人類文化,都是從宗教開始。」 羅光更說:宗教的信仰在人類歷史裡,為一個普遍的現象。……又以神話為各民族文學和哲學的根源,這一項肯定乃歷史事實,不是一種推測,大家必須接受。……這項事實則應生於人性的良能,不是經過思考而建立。……宗教信仰也是出於人性的自然,不是社會制度所構造。 儒家思想追溯思想源頭的原創文獻,如「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尚書),「天命靡常」(詩經大雅)等為據,以發展其人文精神,建立「天道」與「人道」相應的「以德配天」的人性論。 ii. 從儒家經典所言的內容得悉其思想轉化的流向,有著一貫道統的傳承,與原創思想不能分割,故孔子自己也說了:「述而不作」(論語述而),這個「述」字必有其內容依據,中庸篇清楚交代了:「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群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檮;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其後,儒家思想經過時代的轉變,將原創文化的神話色彩轉化,加上人的實際生活行動和思想體驗的反省,開創了人文精神的德化宗教觀。 2. 由神話說起 神話的成立往往是將一個民族的原始體驗,在未有文字記載時,以口諭的形式流傳下來的,這體驗解釋了當時(時間)在不同的境地(空間)的認知課題,如神話可以「解釋世界是如何產生的、世界上的居民如何出現的,以及世界為什麼會擁有道德、精神及物質屬性。」4神話的存在正是要揭示一個民族在「自然、社會、人性」的奧秘中所要尋找的答案,也顯露了原始民族有意識的生活實踐,和在生命現象中所要追求的終極關懷,從而刻劃出一個民族的文學、哲學與宗教信仰的根源;在原創文化的根源裡,我們可以「找到古聖先賢等的政治、道德的傳統和道統觀的基礎。」 因為從神話的原始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是怎樣由文化的較原始階段演進,而走向較文明的階段,人類也逐漸地將自己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願望摻入神話內,且化成傳說流傳下來,所以神話傳說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不僅表達一個民族的感情,「同時更能深一層地蘊含著一個民族對於宇宙存在的看法,對人類生活的願望,以及對倫理、價值標準的判斷。」然而,中國神話在文化中所要反映出的社會結構和價值體系之重點,在於倫理道德的人際關係上的集體意識,再以思維主體在觀察的事實上,變成可體驗的事實,即以主體的感覺、感情、欲望等體驗,投射到有形的經驗事實上,將「物」或「形」化作「靈」或「神」,這可說是「萬物有靈」或「靈物有神」的論說,形成了不同的神話。 這些神話的表達有其本身的思維方式,都是原始民族的生活體驗,和追求的終極關懷,展現生命的一種有限與無限的交感思想,尤其在人的生死之間所產生的矛盾與焦慮所形成的渴望,心理上要求生命的提昇,好能產生高度的情感內容與信仰力量,這可說是民族宗教與社會信仰的呈現。 因為神話反映出人在自然和社會中的關聯,就是反映出「自然」的神秘力量在人的思想中產生了一個動力,即人在無能為力與自然和社會互相抗衡下,宗教的觀念隨著人的思維,豐富了人的想像力,為自己創造了各種各樣眾多的神和一個變化萬端、多姿多采的神的世界,這在中國歷史中形成了「造神」的活動。 無怪乎研究中國神話的日本學者森三樹三郎氏認為:「中國古代神話,以諸神列傳開頭,然後整理和敘述自然神話,人文神話,可是卻沒有試著去建立中國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雖然沒有日本學者認為的整體體系,但中國神話有著自身的模式,且肯定了,神話是活在傳統之中,有其實踐性的禮儀為基礎,這種儀禮信仰便是活的表現;從這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神格化」的內容的存在,如古代的占卜和祭祀。 從儀禮信仰中可看出「天、地、人」的宇宙三分的觀念:天神世界、人間世界、地下世界。 在神話中,「天神」的宗教信仰是很重要的,人在生死中,因「生存意識」的自然流露,對「天神」的儀禮和祭祀在生活中作出表示。我們可從殷商時代甲骨文中所見對自然神的供奉,在祭祀用的器皿上面有動物的形象以作奉獻的表示,這在原始民族的「生存意識」下,人盼望死後能繼續生存,便是延續生存的宗教信念,「神話」便被創造出來。 在人的文明進化中,人的思想理念變得更清晰,對自然的觀察也更深邃,於是,「神話」的內容漸漸被人的反思轉化為哲學的變體,如易經繫辭中對「天、地、人」的詮釋,孔子之「天道」與「人道」的德化思想,有其生命終極的追求和思維的哲學反省。
|
1.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灣 商務 民58(1969),「第二章 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躍動」,15。 2. 羅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西宗教哲學比較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發行 1982年2月版,「緒論」,1。 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灣 商務 民58(1969),「第十四章 結論 —— 精神文化在開始時期的諸特性」,456-459。 作者釋:在探索源頭和思想發展的過程中,必有啟發和創新;源頭的原創文化便是一種啟發,加上時代的轉變和生活的需求不同而有創新;原創文化有其不足之處,此便成為「啟發與創新」的一種互補作用,才能形成「傳承」之豐富思維。 4. 王平、張廣保、沈培、李淑珍譯,(美)克里斯蒂安•喬基姆,《中國的宗教精神》,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1991,152。 5. 白川靜(王孝廉譯),《中國神話》,長安出版社 1986年二版,197。 6. 段芝,《中國神話》,地球出版社 1994年5月修訂版,160-161。 7.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出版社 1996,189-190, 274-284。神話的不同種類如:「圖騰神話」、「人類起源神話」、「文化英雄神話」、「性或生殖神話」、「創世神話」等。 8. 參閱鄭志明,《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谷風出版 1993,6-8。 9. 馬曉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造神運動」,《天、神、人》,國際文化出版 1988,「引言」,1-3。 10. 白川靜(王孝廉譯),《中國神話》,長安出版社 1986年二版,28-29。 11. 同上,200-201。 12. 葉舒憲,《中國的神話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3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