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1
神學年刊
(2000)p137-160
 

香港基督徒21世紀的信仰

——人與宇宙在天主內一起運行

 

 

首先多謝大會,給我機會與大家分享。

我今天選取的題目是,「香港基督徒21世紀的信仰 ——人與宇宙在天主內一起運行」。

在21世紀的新科學和生態危機所促成的生態神學,我想用一句話,開始談天主的奧秘和香港神學本地化?我最後選擇了以下的句子: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為表達神與他的創造和救贖的奧秘,神學的語言和概念是很有限,可表達某實情或事物,但不能完完全全地表達一切,甚至某方面表達了以後,也可變成是另一回事。我以一次的體會做例子作分享。

1.體會神的例子

我有一次用呼吸來做冥想,過程中,我輕輕留意著那經驗的歷程。我的焦點放在我的呼吸和呼吸中的氣,慢慢留意「氣」在呼吸中的運行,讓那氣徐徐地由上而下,圍著我,在我內,重複地有節奏地、感受那經驗。傾向神的感覺漸漸地浮現出來。我感受到與神同在,感受神在「氣」中,又意識這氣是神。

在聖經中,「氣」(ruah)也是聖神的名稱,但我當時沒有想這事情,也刻意不作任何理性的思索、分析或反應,只留意事情的發生和自由地演變。我體會這「氣」的親切、接近、能量、動力、與我匯合、團在一起,我正在經驗神與我一起,所以慢慢地,我把這「氣」轉稱為「天主」,用了「天主」的名號來命名這個體會,但即時覺得這名稱格格不入,好像是一團外在的東西,冷的而沒有任何關係或親切的感受,根本表達不到那經驗,這個名號當時是象一個比較局限和受規限的個體,而不能形容完全滲透和包容我的神的體會。所以我放棄了「天主」這名稱,返回「氣」那裡(不知是否可以這樣說)。我當時感覺到「氣」是更適合我正在體會的神,感受到「氣」可以表達這滲透性和密切的體會:「氣」圍著我,滲透我,在當中感受神同在,這是我經驗對神的感受,所以就用了「氣」的名號來命名神,在這體會中我有節奏地說「氣」…「氣」…「氣」… 來命名我正在體會的神,也覺得很配合。

過了一段時間,我漸漸感受到在「氣」中有所轉移,我開始覺得「天主」這個名稱變得有了「氣」這種內涵,不再局限在一種有規限的個體,而是滲透和圍繞著我的「奧秘」、「能量」、「氣」、「神」。

到了這個時刻,在我的體會中,「天主」這個名稱已變得有了以上的內涵,同先前我用了「氣」的體會有相同的內涵,而天主這個名稱也可混合在「氣」的體會當中,這時,我轉用「天主」這名詞,而感受這名稱與「氣」的內涵是一樣,這次便可以用上了「天主」這名號,同時又多了一層的經驗,「天主」這個名稱,在這時刻就增加了一層親切感的體會和內涵,之前的經驗沒有那麼透徹,可能基於我已往對「天主」這個名稱的體會。「氣」、「天主」與我混為一體了!

然而,這次「氣」的體會,廣闊和加深了我對神的意識、認識和體會。我的確要感謝在「氣」運行的「天主」,在我之內運行的「氣」的「天主」,在宇宙不斷運行的「氣」的「天主神」!

過後的反思自問,何以在我第二次有內涵地用上了「天主」的名稱時,會多了一份更深刻的親切感﹖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就用了這個名稱,而時常都會經驗這種親切體會。這次「氣」的體會,起了一些變化,豐富了我過往的體會,同時也使我更明白,「名可名,非常名」,中國文化這奧妙和充滿智慧的句子。「名」是去表達一種經驗,下一次未必可用得上這個「名」子,這便是「名可名,非常名」。我用概念去理解這句話──「名可名,非常名」,也是可以的,但經過了這次冥想經驗,心靈體會得更深更闊了。「名」背後還有更深、更高、更闊的奧秘,愛是這樣,聖事的標記亦是這樣。

2.做本地神學的基礎之一:本地教會的團體和個人的靈性體會

當我們談及天主,我們需要從我們對天主的親身經驗而談,特別我們的靈性體會/靈修的經驗(mystical experience)。我們亦需要與他人溝通商談,與他們對神的體會整合,與他們的經驗有所交流對話,也可回應他們這些經驗,並作出反思。這也包括他們對神的適當、親切和具體的表達。

本地教會團體和個人靈性的深層核心體會,是建設本地神學的基礎之一。如果我們的神學,停留在書本,搬字過紙為主,我們很難會建立起本地神學。我們需要細緻、詳盡地引出自己、他人和教會團體對神的體會。神學培育,也必須教導神學生,留意和表達他們個人對神和神的運行的體會,從而學習辨認其他人和教會團體的信仰經驗和實踐,繼而作出神學反省。這種培育,是同時刻在建設本地神學。

3.角度

從甚麼角度看事物是重要的,理念式、概念式去看,抑或從心靈的角度去看,是有所不同的(雖然彼此有關和互相配合)。若你憎恨一個人,便只會看見他的壞處,但若你喜歡一個人,他做任何事也會成為好事。若真的能比較客觀地喜歡,好的壞的也看見,那是真正關心這人。從基督徒的信仰幅度來看,祝福這個人,願意他好,認識他的好與壞,態度不只是賞罰,而是願意肯定他的好,也願意他不停滯在他的不良習慣,願意他從他的好壞中學習和成長。這就是不同的角度影響我們對事物有不同看法。

信仰的角度,也會有天主的愛、救恩、恩寵、死亡與復活、寬恕與重生,不是壓抑人的軟弱和缺點,而是協助、帶領或鼓勵人在他的好壞、優點和缺點中學習和成長,在天主的毫無條件、白白施予的恩寵下成長。這是福音的喜訊;有時候我們所講的道理或神學,與上述不一樣,亦未必真正帶出基督的喜訊。

4.心靈的角度

昨天有人提及心中有屎,便看到屎,心中有佛,便看到佛。

屎若聚在一起,便是臭的,但若分開,便有變化,可成肥料。所以,任何概念其實也會有變化,不能一成不變或局限於某時空的體會。

愈是研究神學,愈要緊記這原則。越有權的人士,越有權威的神學家,更要緊記這原則,否則便會失去最重要的重心。

基督徒神學是向基督徒和其他人,講天、地、人(天主、人和大自然),但所用的語言和概念,是有局限,只可協助解釋和表達,但不能完全表達、代表、代替 --- 可道出,但不能完全道盡;可名名,但所象徵的,不能完全作代表,尤其關乎無限的天主本身。

中國文化,其中一樣是要從心靈去看,從大自然生態去看,像張春申神父昨天的金句:「仁來自天地之心」。若單從理念去看,是不能透徹地和深入地掌握,因為古典文化,必須從心靈及大自然中發現其心得,湧現和發掘,所以要從這角度去了解,否則會有所誤會。我覺得可從此,體會天主的愛,不一定每次搬聖經來了解和體會。

如果用中國文化,但不談大自然生態,主要的東西便欠缺了,所以深層地談及綠色環保的人士,也借用易經、道學、佛教等。

在大自然中有美與和諧,這是鄺修女前天所提及的。孫神父說有些和諧是建基在某方被壓迫、保持被動、不能做他們想做的事,那麼,問題在那裡?

在大自然中,是最容易體會美與和諧的。但當返回家中,和諧好像留下在大自然中,沒有帶回家。人際關係與大自然裡的體會,似乎是分割了的,兩者處在不同的世界,這就可形成人與大自然脫節。我們要返回大自然,得平安喜樂和諧,讓大自然協助我們個人與他人的關係。人原本是大自然一部分,但不知不覺分割了。在這兩日,我注意這禮堂好像沒有植物,大自然似乎留在外面,我們對這方面不在意,表明人的習慣與大自然分割。我們需要提升對大自然的意識和關係。在大自然中有生氣、生命力,吃也要吃有生命力的,不能全吃死的。天與人是互動、互相影響,是動態式的;本地化是要這樣建設,不是要說很多,而是要體會,心靈的體會,表達方式可以是說話可以是創作、畫畫、圖案等。

5.「天地人」的生態神學和「天地人合一」的圖形和藝術

21世紀的本地化神學,某程度上也要演進為本地化的生態神學,會包括人的『身心靈』的整體性,以及宏觀的『天地人』,不欠缺任可一方。

圖形化來說,有人以圓圈的圖形來形容「天」,以三角形代表「人」,正方形代表「地」。另外,亦有人把代表人的三角放在圈內,表達天對人的影響,構成很多三角形在很多圈內,很有動感,很美,人在天內,天在人內。同樣地,把代表人的三角形,放在代表地的正方形內,產生另外代表地影響人的構圖,很有意思,也很有趣,感覺有一種內在互相的影響,出發點是天和地影響人,但圖案的結果,也有人影響天和地!這種結合和藝術,也可協助建設本地神學。

6.奧秘與聖事(sacrament)

天主教會可作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就是推廣「聖事」(sacrament, mysterion)的意識,在有限的事物或事情裡,體會無限的天主,以有形的標記,辨認和顯露無形的恩寵、愛、救恩、生命力等(invisible grace within a visible sign symbol):

從外在的事物,領會內在的事理;

以外在的記號,指向內在的奧秘;

從可見的標記,體會不可見的恩寵;

有限的實物,潛伏著無限的靈光;

在有限的媒介裡,活著救贖性的愛;

指向帶來釋放的愛。

這是在教會七件聖事內的,

教會也是,

個人也是,

人之間的愛也是,

大自然更也是。

體會天主,

是要以這樣去看;

地可說出天主的真善美,

我們要傾聽地的呼聲;

地的智慧,

就是在地裡潛伏著神的智慧,

也是潛伏著在人心靈深處的神的智慧;

人是地的一份子,

人與地匯合,

地在人內匯合,

在人心深處匯合,

潛伏著天主的智慧

天主的愛,

天主的好。

這樣

在本地時空和環境,

建設本地化神學。

7. 研究曼陀羅的應用

在天主教會和不同宗教,可找到帶給人頓悟、治療、和自我表達的「曼陀羅」(Mandala)圖形,也是不可忽視的,值得在這方面作更多研究。地球和不同物體的電磁場所產生的圖形也像「曼陀羅」圖像,很奧妙地與宗教及心靈的體會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未有現今科學前,人的心靈早已體會宇宙裡此等的奧秘和動態。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