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20
神學年刊
(1999)p.13-32
 

巴柏與柏拉圖:

柏拉圖理想國的藍圖是開放社會的敵人!?

 

 

導言

柏拉圖(Plato, 427-347BC)乃古希臘哲學巨匠。他留傳下來的著作甚豐,在西方哲學史上影響極為深遠,其中《理想國》(Republic)最為人熟悉,也最惹人爭議,尤以當中的政治思想,在當代亦激起熱烈的討論。當代哲學家卡爾.巴柏(Karl Popper, 1902-94)雖以科學哲學聞名,然而他在政治哲學上的成就也不容忽略。巴柏對歷史主義的批判與及在其巨著《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對以柏拉圖為首的烏托邦政治理想作出極尖銳的批判,其思想對當代政治哲學發展貢獻極大。

柏拉圖善於以對話方式表達其哲學思想,本文亦嘗試把不同時空,地域的柏拉圖與巴柏帶進作者虛擬的空間進行對話。本文的目的不但希望透過這場對話,評論巴柏對柏拉圖理想國的批判公允與否,一窺政治與哲學之關係;此外,作者更希望透過對話的表達方式,在文學上突顯作者心目中兩位哲人的個性,這是一次把哲學討論與文學表達綜合的嘗試。

本文分成四卷,在卷一中,作者嘗試交代討論的原由,提供一個虛構的空間進行討論;關於巴柏對柏拉圖的批評,作者只能在卷二極濃縮地表達出來。礙於篇幅所限,作者只能在散亂而又繁多的批評裡,選取較重要和易於掌握的批評。不能全面剖釋巴柏對柏拉圖之批評是本文一大限制。另外,柏拉圖在卷三的自辯,是作者按者《理想國》內容,把他可能的答覆內容和方式設想出來。這是蠻有趣的一卷。至於作者對巴柏論點之批判和柏拉圖理想國之理解便要看卷四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中《理想國》是書名;而理想國則表示其思想,在此聲明,避免混淆。

卷一

人物:卡爾.巴柏(以下簡稱「巴」)

柏拉圖(以下簡稱「柏」)

公証(以下簡稱「公」)

地點:靈魂移居地1

 

巴:柏里克里斯(Pericles)2說得對!在這裡果然找到你!

柏:敢問閣下貴姓大名?找我有何貴幹?

巴:我是卡爾.巴柏,不久前我的靈魂才移居到這好。3尊師說得妙極,死亡確是一件興奮可喜的事!歷代哲人濟濟一堂,實在不愁沒有討論對象。

柏:相信這裡的人也有同感,能超越時空和語言限制4向各先哲請教,實是你學習的好機會。

巴:(頗生氣)這也是先哲們向我們這些青出於藍的晚輩學習的良機!前一陣子我才跟赫拉克里圖斯(Heraclitus)、黑格爾(Hegel)和馬克斯(Marx)5見過面,今回終於輪到你了。

柏:哦!你找我的目的就是要指教我了。

巴:不敢,只是想跟你討論一下你那本《理想國》罷了。

柏:那麼,你想怎樣討論?討論的內容是什麼?討論的形式又如何?

巴:(想了一想)論題為『柏拉圖《理想國》的藍圖是開放社會的敵人』吧!至於討論的形式,讀過你假借師名而寫的對話錄6,對你的詭辯又怎能不提防?因此,我提議分兩回合討論,第一回合主要是作為正方的我解釋這論題,並提出支持論題的理據;第二回合則輪到作為反方的你反駁,指出反對論題的理據。還有,在整個討論中我們需要一個公証,為我們作判決。在判決前,他要提出其判準的理由。對於這提議,你有沒有異議?

柏:聽來挺有趣。接著我們要解決的是往哪裡找這公証?這公証又要符合什麼條件?

巴:這方面你又有何意見?

柏:好,讓我們首先剔除一些不適合的,然後再找適合的公証,這樣行嗎?

巴:行。

柏:我認為有四種人不適合作我們的公証。第一種是西方人,懷德海(Whitehead)認為整個西方哲學史都是我的哲學註腳。雖然他們可能言過其實,但我相信我對西方人的影響也頗大,若找西方人作公証,恐防對你不公。第二種是這裡的人,我來了靈魂移居地兩千餘年,所相識的人不但比初來報到的你較多,也更為熟落。若找他們作公証,難免對我有偏袒之嫌,故此他們也不是最佳人選。第三種是研究我們哲學的專家,這類人可能一早便對我們思想有個人「意見」7,聽我們辯論前可能早有定論。相信我們也不想因其個人好惡而左右了辯論結果。最後,我們當然不能選擇知識水平太低,不能透過討論過程分析我們論點的人。你認為這四種人是否不適合當我們的公証?

巴:不適合。換句話說,我們要找還在生的東方人。唔……他還要是大學生,對我們思想既沒有深入認識,卻擁有基本分析能力。然而,我們往哪找這公証?我們又如何找在生的人作公証呢?

柏:我提議找香港的大學生,香港的大學訓練不算好,也不算最差,相信我們也能找到符合條件的公証。至於第二個問題,難道你還沒發覺自己擁有一股「新力量」?

柏:這是我們死去的靈魂獨有的力量,可以在夢中與人相會。運用這力量,我們便能在夢中找到公証。

巴:挺神奇!

【於是,兩人便進入香港中文大學一位學生的夢中,當他了解一切後……】

公:小輩不才,又怎配當兩位先哲討論的公証呢?這事萬萬不能。

巴:我們既然找了你,就証明你符合條件,難道你以為我們看錯不成!?

公:不敢!不過……

柏:(插咀道)無需『不過』了,年輕人,就當這是一個學習機會吧!

公:(遲疑了一會)這實在是向兩位先哲學習的好機會。兩位既然不嫌小輩不才,小輩必克盡己職,在討論過程中仔細分析兩位先哲的論點,務求作出能力範圍內最客觀中肯的判準。若小輩有何錯漏,還望兩位賜教。

巴:好,那麼我們開始吧!

柏:樂意奉陪!

 

 

1.這地方是根據柏拉圖的《自辯篇》(Apology)40c至41c虛構出來的。

2.他是西元前430年代雅典民主政制的人民、巴柏十分抬舉之。詳見卡爾巴柏,:《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上冊 莊文端,李英明合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85,頁11,英文本,Karl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 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頁7。

3.卡爾巴柏在1994年尾逝世。

4.這是為了方便討論而設的。

5.這三位和柏拉圖一樣,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上、下冊中被巴柏批評的對象。

6.這裡巴柏嘲笑柏拉圖的對話錄以蘇格拉底為主角,假借蘇格拉底一角表達自己思想。

7.在柏拉圖的思想中,「意見」不是真知識,是不實在的,詳參《理想國》(Republic)505d。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