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期 | 神學年刊 |
(1996)p129-161 |
---|---|---|
覺悟與救恩--佛教與基督宗教的交談註 |
|
論文摘要 在世紀末的氛圍當中,整個世界正踏入虛無主義的幽谷。從此一人類的窘境看來,佛教和基督宗教應該致力於開發它們共同的靈修資源,透過交談,貢獻他們的理念、價值和實踐的方法,促使人類的生活重新恢復意義。一方面可以提煉它們各自精神傳統當中最好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可以共同面對人類的命運,以便摸索出一條走出虛無主義幽谷的大道。 在本文當中,我處理基督宗教和佛教的交談的方式,是運用本人所謂的「對比哲學」。對比哲學是一種思維與實踐的基本途徑,必須在表面的差異或對立情境當中發現互補性,一方面尊重差異,一方面尋找互補。我所謂的「對比」是在差異和互補、連續與斷裂、採取距離和共同隸屬之間的辯證遊戲,它構成了我們所研究的對象的結構及其動態的發展。 帶著這樣的一種對比的視野和思維方式,本人傾向於把基督宗教和佛教視為是不同,但是仍可互補,相互採取距離,但仍可共同隸屬,的兩個宗教。在本論文當中,我主要是集中在佛教所謂的「覺悟」和基督宗教所謂的「救恩」兩項重要教理,並且把兩者的創造性詮釋視為是有助於人類走過現代/後現代的虛無主義幽谷。我將集中探討的問題包涵以下四點: 1. 基督宗教和佛教對於人類痛苦的共同關心--無論是身體的痛苦,或是心靈的痛苦--及其在人性上的根源。 2. 基督宗教所謂的「救恩」,與佛教所謂的「覺悟」之間的對比,主要集中於所謂「超越性原則」與「內在性原則」。 3. 基督宗教所論「存有的圓滿」和佛教所謂的「空性」,或「無所住於空」。 4. 德行倫理學對於基督宗教和佛教皆為共法,可以視為一種克服虛無主義、宰制與異化的實踐道路。 一. 引言 在世紀末的氛圍當中,整個世界可謂正踏入虛無主義的幽谷。從此一人類的窘境看來,佛教和基督宗教應該致力於開發它們共同靈修的資源,透過交談,一起貢獻他們的理念、價值和實踐的方法,來使人類的生活重新恢復意義。我個人認為,由於現代化的衝擊,尤其加上後現代解構趨勢的挑戰,人類的存在,雖然有文化表現的不同,大體說來,率皆承受著宰制、異化以及生命無意義的威脅和扭曲,而翻騰於焦慮與苦惱之中。在今日,所謂的「虛無主義」(Nihilism)一詞早已失去其原先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謂「重估一切價值」的深刻意義。在今天,虛無主義的概念已然膚淺化、輕挑化、無意義化。人們不再有值得生命奉獻的理想,相反地,卻沉溺在對眼前可見的利益和快樂的追求之中。(1) 從這個角度看來,無論是基督宗教,或是佛教,都可以相互合作,甚至相互滋潤,為人類再度形構一個有意義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提煉它們各自靈修傳統中的精華,另一方面也可以共同面對人類的未來命運,以便摸索出一條走出虛無主義幽谷的大道。 在此一考量之下,所謂佛教和基督宗教的交談,誠然必須面對一些基本的概念,像「上帝」與「涅槃」,「救恩」與「覺悟」,「存有」與「空無」……等等這些基本概念。這些概念的辨明,對於澄清彼此教義上的立場是十分必要的。不過,也必須注意到,只沈溺在概念的討論以及教義的分辨當中,也會使得所謂宗教的交談變質、退化,成為只是宗教彼此之間口頭上的比較而已。做為一個哲學的學者,本人認為,在當代世界當中,意向性、生活世界和實踐行動……等層面,對於宗教的交談可以說是十分必要的。此一想法是來自胡塞爾(E.Husserl)的現象學和實用主義的啟發的結果。按照胡塞爾的想法,真理必須透過我們的體驗向我們揭露,藉此,我們才能夠經由意向性指向意義的行動來構成意義。此外,也必注意到意義在生活世界中形成的歷程。(2)按照實用主義的想法,真理必須透過行動來檢證其自身。誠如史密斯(John Smith)所說,「我們所相信的與我們行動的方式是相互依賴的」。(3) 也因此,宗教交談今天是處在一個對比的情境當中。一方面為了釐清彼此教義的立場,必須要進行概念的分析和比較。另外一方面,各種宗教對於人類在現實世界的共同處境,對於生活世界的現況,有必要共同予以關懷。在基本的宗教學、哲學概念方面的釐清,可以有助於澄清不同的宗教的立場。但是,單單只是釐清不同宗教在概念層次的相容或不相容,仍然不能夠說出宗教交談的真正意義。換言之,體驗與行動若沒有概念的釐清,會是盲目的;然而,只有概念而無體驗和行動,也會是空洞的。從此一對比觀點看來,基督宗教和佛教的交談也必須把它們放在現代與後現代的生活世界脈絡與人類的共同處境之中,一方面能夠釐清、分析並對比各自教義的立場,另外一方面也必須共同關懷並且投入共同生活世界的建設。 在本文中,我處理基督宗教和佛教的交談的方式,是訴諸本人所謂的「對比哲學」。對比哲學是一種思維與實踐的基本途徑,必須在表面的差異或對立的情境中發現互補性,一方面尊重差異,一方面尋找互補。我所謂的「對比」是在差異和互補、連續與斷裂、採取距離和共同隸屬間的辯證遊戲,構成了我們所研究的對象的結構及其動態的發展。因此,所謂「對比」包涵了「結構對比」和「動態對比」,兩者構成了經驗、歷史和存有的內在結構與辯證動力。(4)我之所以提倡對比哲學,是用它來代替一切二元對立的思考,像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就太過強調對立元彼此的差異性,而且化約歷史性於結構之中;至於黑格爾的辯證法雖能兼顧歷史性,但卻太過強調否定性(Negativity),因此就忽視了存有的創造的積極性。 對比的智慧在中國哲學傳統中有其根源。《易經》有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些都顯示出一種對比的思考,一方面有結構性的對比,如「萬物負陰而抱陽」便顯示結構性的對比。另一方面又有動態性的對比,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長則陽消,陽長則陰消」都顯示出動態的對比。簡言之,對比的哲學要求我們去看出所研究的對象的另一面,無論是就其結構而言,或是就其歷史而言,都必須能兼顧其它面向與其它可能性。 帶著這樣一種對比的視野和思維方式,本人傾向於把基督宗教和佛教視為是兩種雖然不同,但仍可互補,雖相互採取距離,但仍可共同隸屬的宗教。在本文當中,我將處理以下的教義問題:主要是集中在佛教所謂的「覺悟」和基督宗教所謂的「救恩」,並且把兩者視為是有助於人類走過現代/後現代的虛無主義的幽谷。我所探討的問題包涵以下四點: 1. 基督宗教和佛教對於人類痛苦的共同關心,無論是身體的痛苦,或是心靈的痛苦,及其在人性上的根源。 2. 基督宗教所言的「救恩」,與佛教所謂的「覺悟」之間的對比,主要涉及所謂「超越原則」與「內在原則」的對比。 3. 基督宗教所論存有的圓滿和佛教所謂的空性,或「無所住於空」的對比。 4. 德行倫理學對於基督宗教和佛教都是共法,並且可以視為一種克服虛無主義、宰制與異化的實踐道路。
|
註:本文乃沈清松教授於一九九六年九月三日至五日在北京大學成立宗教學系的國際宗教研討會中所發表的論文,本年刊主編徵得沈教授同意在本學院的《神學年刊》中刊登,本文也於一九九七年一月刊登於《哲學與文化》月刊內。 1.關於「虛無主義」概念,參見GOUDSBLOM J., Nihilism and Culture (New Jersey: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80) 3-18。在本文中對「虛無主義」的定義則是本人的說法。 2. E. HUSSERL, Ideas I: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lated by KERSTEIN F. (the Hague: Martinis Nijhof 1982) 199-201; Vincent SHEN, Life-world and Reason in Husserl‘s Philosophy of Life, in Analecta Husserliana, Vol.XVII (Dordrecht: D. Reidel 1984) 105-116. 3. SMITH J.E., The Spirit of American Philosoph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3) 44. 4.沈清松,「方法、歷史與存有--對比哲學概觀」,《現代哲學論衡》,台北 黎明文化公司 (1986) 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