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6
神學年刊
(1995)p153-166
 

書評二——韓大輝的《與基督有約:從慶典到奧跡》

 

4.內容

4.1 聖經篇 (二至五章)

聖經篇以四章連貫的主題緊扣著,分別是「許諾與基督」、「基督與奧跡」、「奧跡與慶典」和「慶典與聖事」。

在第二章「許諾與基督」中,以色列民對雅威天主的體驗繫於祂的許諾。天主按自己的忠信和慈愛實踐其許諾,祂透過語言和行動將許諾逐漸實現在以民的歷史中。而以民則透過許諾的實現,漸漸體會天主各項工程 ——指向將要來臨的默西亞、基督的工程。他們將天主的許諾活在日常的生活和敬禮中而與這些敬禮有關連的神聖標記,就是日後所謂「舊約的聖事」。

在第三章「基督與奧跡」一章中指出基督的事件是指祂在世的生活體驗,包括祂的宣講和行動。基督來宣講天國,祂自己本身就是天國;基督的行動包括接觸罪人、行奇跡、更新敬禮、選立宗徒、死亡和復活。基督的事件披露了整個救恩計劃,而宗徒們也意識到這就是奧跡。

在第四章「奧跡與慶典」中重點指出基督在世留下了一個紀念(anamnesis)叫我們日後跟從舉行此事。初期教會也針對了當時的生活環境,制定慶典儀式,而所有的慶典都是環繞逾越奧跡。在慶典中,聖父是一切的起點和終向,聖子是愛的彰顯和實現,聖神是萬物在基督內的共融和轉化。

在第五章「慶典與聖事」中指出在早期教會的慶典中,有些我們今天稱之為聖事,是濃縮了教恩事件的特色。雖然聖經中沒明顯地說出聖事有七件,但在早期教會的禮儀慶典中我們可以找到七件。其中以聖洗聖事和聖體聖事為最重要。人透過洗禮領受了基督的新生命;藉著傅油和覆手得到生命的堅固;藉著聖體聖事和教會合而為一,此乃入門聖事。由於人生命的軟弱,當人病倒和因罪過而跌倒,我們可透過懺悔聖事和病傅聖事得到治療,此乃治愈聖事。至於最後一類的聖事名為服務共融的聖事:基督賦予教會內一些人個人特殊使命,就是授予聖秩的覆手和男婚女嫁祝聖他們,並通過他們對其他人的服務和見證,使這新生命的共融得以延續和普及。

4.2 教父篇 (六至七章)

第六章「希臘和拉丁教父的反省」一章中,作者點出了拉丁教父以sacramentum 翻譯了希臘教父的mysterion,基本上這仍是將奧跡禮儀化的現象。在教義方面,有關聖事的禮儀意義已漸被納入一個有架構和綜合性的體系裡。

在第七章「慶祝奧跡的意義」一章裡,作者說得好。他指出與其說慶祝奧跡是某一個行動,倒不如說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凝聚點、綜合天主與人類、許諾與實現、召叫與回應、此生與來生、縱面與橫面、今天與明天、信德與行動等等。事實上當時慶典的用語不斷提醒人們這個事實。此外,作者更帶出在教父們的奧跡禮儀化的過程中,有三個慶典的核心。它們分別是現世歷史、基督奧體和聖三事件。現世歷史成為天國的幼芽和開端,原因是基於聖言成血肉的事件,天主更進一步參與人類的歷史。禮儀慶典是為應付現世歷史的需要,因為以後在天主之城就無須藉標記行事。基督奧體是萬民之光,教會將這光分映出來,照耀到每一個人心中。祂就是新子民,一個父、子及聖神的統一之下,集合起來的民族。而聖三事件就是我們慶祝奧跡的信仰核心:藉聖事行動,我們以虔敬、溫順、活潑的信德,仗賴聖神的力量,在聖子內,將榮耀歸於天父。

綜合以上教父篇所言,教父給教會留下豐富的精神遺產,讓後世的神學家計續尋求對聖事、奧跡的了解。

4.3 釋義篇 (八至九章)

釋義篇跨越了十多個世紀,其中的神學家和討論的課題相當複雜繁多。作者將此篇分作兩章作介紹。

第八章「聖事慶典的形上縯繹」一章探討由七世紀到十四世紀的聖事觀。首先奧思定的聖事觀透過依希道普遍地影響了七至十一世紀。當中的定義指出聖事就是神聖事物的標記,而此標記是指舉行聖事慶典時,人們所採用的經文、物品和儀式。隨後便有不少學者於標記和神聖事物兩者作了不同的強調而引起了不少的爭論。到了十二世紀的神學豐收期。當時的隱修院神學(奧思定思想)著重了聖事在教恩史中的一體性,並用寓意法解釋聖經和禮儀。當中的代表人物是盧柏(Rupert of Deutz +1129)。另一批學者,學院神學家則重視理性和邏輯,強調聖事的多元性及每件聖事的獨特性。此段時期聖事的定義是:有形的標記內醞藏著無形的聖寵。作者舉出的代表有亞培拉(Peter Abelard +1142)和隆巴(Peter Lombard)。走進十四世紀,聖事神學漸趨成熟,代表人物是多瑪斯。他引用形上原理將聖事既是標記又是產生因的兩個意念相互整合起來,形成有系統的聖事神學。

第九章「聖事慶典的危機與現代思潮」一章探討由晚期士林神學到特倫多大公會議後人們對聖事的詮釋。首先晚期士林神學的聖事觀以基督論為主,說明聖事源於基督元首及其恩寵,但欠缺教會學和聖神論的支援。加上當事過份地走進固定的哲學框框裡,而流於分化,未能顧及奧跡的全面性。當中的道明會、方濟會和唯名派仍未能再將神學反省推到更高的層次。在宗教改革前,教會的訓導受著多瑪斯的影響, 只針對具體聖事問題給予答案。到宗教改革時期,新教人仕從成義的角度開始去論聖事,因此雙方的見解不同,因此而有特倫多大公會議的出現。會上重新肯定聖事有七件,由基督所建立,都蘊藏和通傳恩寵。此外聖事施行人需有權柄、意向和採用規定的「形」和「質」。自此,聖事神學開始著重歷史、實證、推理、判斷而從聖經、聖傳和推理中找證據,予以證明。我們可得知聖事的反省亦離不開這種手冊式的框框。

十八至十九世紀是一個批判的年代。由十七世紀的啟蒙運動開始,眾人對傳統漸不信賴而相繼以各種方式作批判。繼有十八世紀的杜平根大學的史賓(M.J. Scheeben +1888)、開國元老梅肋、牛津運動(Oxford Movement)的風雲人物紐曼樞機(J.H.Newman +1890)、新士林主義(Neo-scholasticism)的學者以及十九世紀初震撼天主教神學的現代主義(Modernism)。至於今日的神學,作者刻意地放在慶典篇作討論。

4.4 總論篇 (十至十五章)

總論篇將有關所有聖事的課題分六章討論。每章的舖陳都有著相同的基本架構,分別是聖經的基礎、教父的確認、釋義的發展、教會的訓導和神學的反省。

第十章「聖事的形質論」指出在傳統中聖事已被肯定為神聖事物的標記和慶典。就聖事有形可見的儀式而論,聖事慶典由言(verbum)和事物(res)組成,是後期的神學分別稱之為「形式」(form)和「質料」(matter)。前者具限定功能、後者具被定功能。此方法可容易地鑑定聖事慶典中的不能改變的「必要」部分(essentia)和那些可以改變的部分。在七件聖事中,聖洗聖事的「形」是因聖三的名或基督的名,「質」是水。堅振聖事的「形」是祈禱文,「質」是覆手和聖神的傅油。聖體聖事的「形」是耶穌建立此聖事的話(格前11:24;瑪26:26-28;谷14:22-24;路22:19-20),「質」是餅酒。懺悔聖事的「形」是教會的赦罪禱文,「質」是當事人的認罪和補贖。病傅聖事的「形」是祈禱文,「質」是傅油。聖秩聖事的「形」是覆手禱文,「質」是覆手。婚姻聖事的「形」是按基督和教會密切關係,男女所締結的婚約,即二人成為一體,「質」是夫婦彼此奉獻的愛。

第十一章「聖事的建立」一文中指出此建立(institution)是指有形可見的標記賦予超性的能力,足以意指(signify)和產生(produce)恩寵。文中也列出了七件聖事在「基礎」、「建立」和「實踐」上的聖經基礎。於教會訓導中,特倫多大公會議聲明:「誰若說新約的聖事,不是全由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建立的……都該受絕罰」。(DS1601)無論如何,基督建立聖事,並不只是說祂在某個時空的場所表達了需要某某聖事的心願,更重要的是祂願意透過一些神聖的標記,在信徒重要的生命時刻裡,再一次作出奇妙的化工。

第十二章「聖事的數目和優次」於這個影響教會合一的課題下,談到了基督徒的共識、聖事的優次、聖事和聖儀等的課題。

第十三章「聖事的效能」談到聖事儀式本身所發揮其效力的問題。首先聖經和教父皆肯定聖事儀式本身具有超性的聖化恩寵,他們用了一些重要的思想: 恩寵充盈論、客觀實在論和天主德能論。到了宗教改革時期,作者列出了三個新教學者的學說:分別是馬丁路得、加爾文和慈運理。縱使三位都否認聖事直接的效能,但他們都沒有否定聖事具有通傳恩寵的效能。隨後的中世紀則以聖事因果律(sacramental causality)為主解釋聖事客觀的效能,但偏向「物質化」。到了今日,神學再強調聖事中「象徵」和「人位」的幅度。因此,「相遇」的理念經常出現在今天的聖事神學的研究中,其中的表表者有拉內(K. Rahner)、史勒拜克斯(E. Schillebeeckx)、海德格(H. Heidegger)、布柏(M. Buber)和麥各利(J. Macquarrie)等學者。

在第十四章「聖事的效果」中,作者從三方面談聖事的效果:分別是聖化恩寵、聖事恩寵和神印。首先,作者從人神的位際關係看聖化恩寵而指出奧跡就是恩寵 ——恩寵是在聖神內生活。因此這是一份釋放、分享天主的生命和共融(koinonia),是天主絕對自由的施惠。鑑於不是每件聖事都給予同樣的恩寵,故此聖事恩寵(gratia sacramentalis)就是每件聖事所賦予的特殊恩寵。其特色就是一種習性(habitus)、一種權利、一個內在的力量(intrinsic vigor)、有其統一性和連續性。反觀聖化恩寵就是共同的天主的生命。至於「神印」一詞,是源自希臘文charasso, charakter,有「刻上去」、「印號」(sphraghis)的意思。此詞可說是來自希1:3論及天主本體的真象(charaketer tes hypostaseos)。這神印是屬神的、不可磨滅的,跟聖化恩寵不同,可給予那些沒有聖化恩寵的人。在七件聖事中,只有聖洗、堅振、聖秩三件聖事賦予人神印。

第十五章「聖事的施行人和領受人」首先談到施行人的合宜性、意向和信德的問題。綜合來說,無人可為自己施行聖事,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施行所有的聖事而有些聖事要求先有教會賦予的權柄。在意向方面,文章也提到意向的必要、性內在性、外在性和意向的程度,內裡又分為現在意向、潛在意向、習性意向、限定意向和不定意向。在施行人的信德問題上,特倫多大公會議從施行人作為「工具」的角度看,只要他們懷有「行教會要行之事」的意向即可,他們在信德上的軟弱和罪過並不影響聖事的聖化效能。 領受人方面,他們要有三個基本的條件,分別是有效地領受聖事、有益地領受聖事和合法地領受聖事。此外領受也要有秩序,例如在領受婚姻和聖秩聖事之前須先領受入門聖事。

4.5 慶典篇 (十六至十七章)

於此章的開首,作者又帶出他在文章內經常伴著的問題。他指出生命只能源於生命,真正的智慧不停留在學術上的紙上談兵,而是在奧跡的氛圍裡,活生生地投入基督生命的時辰。本篇分作兩大部份:第一部份繼續承接釋義篇談及有關聖事觀念的歷史沿革,簡介禮儀運動的過程和同期的神學思想;第二部份則陳述聖事慶典的意義。

第十六章「從禮儀運動看慶典神學」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作者簡述了禮儀運動的來龍去脈,說明人不僅需要禮儀,更渴望得到滿足。作者首先從禮儀運動的前奏開始談起,再帶出當時本篤會隱修院的貢獻,跟著用教會官方的訓導和梵二的禮儀改革作結束。禮儀運動的發動並不是一朝一夕,由於特倫多大公會議後教會過份著重士林學派對聖事作形而上的解釋,以致人們感到禮儀冰冷,並設法尋找新的出路。這正是教會中禮儀運動的引發點。的確,教會在聖神的引領下漸漸省覺到禮儀不是將人生局限,而是將人生提升。作者在第二部份介紹了幾個強化慶典神學的酵素:它們分別為「信仰和聖言」、「基督、教會、聖神」和「救恩史、紀念和慶典」。作為紀念儀式,聖事慶典導人進入逾越奧跡;作為推動力,可使慶祝的團體產生新的變化;作為典範,可使人寄望將來的榮耀。在最後一部份,作者綜合了云云的神學家的意見,提出了五個論據。首先是「奧跡臨現論」——代表人物是賈西爾(Odo Casel)。他從保祿的「奧跡」引申到基督的救贖工程就是救恩史的高峰。今日教會延續基督的救贖工程,就在於舉行聖事慶典的時侯。「真實象徵論」—— 代表人物是拉內(Karl Rahner)。他以真實象徵和人學的觀點出發,指出每個存有都是象徵,因為存有既能表達又可實現。象徵在人生中有著多層次的作用,而基督在世成為活生生的標記。聖事就標記來說是人間的象徵,就效果來說是天上的事。「天主榮耀論」—— 代表人物是方巴達沙(Hans Urs von Balthasar)。他的思想建基於天主的光榮(Herrlichkeit - Theodramatik)。在解釋聖事慶典上,他用了人學起點的另一端,即從天主那邊看過來。因此,聖事須從聖言的降生、空虛以及榮耀的提升去明瞭。「位際相遇論」—— 代表人物是史拜克斯(Edward Schillebeeckx)。他指出基督是天人相遇的聖事,相遇是一真切的位際關係,而聖事是構成這些關係的標記。近期,女性神學對此課題亦有獨特的貢獻。「救援解放論」——其思想源自德國,在拉丁美州盛行。其主要思想指出禮儀不僅在精神上將人從「惡魔」中釋放出來,也從地上的「惡魔」——各種不公義 —— 將人釋放出來。因此,聖事恩寵正好與人類的歷史任務有密切的關係。

第十七章「聖事慶典的意義」裡,作者首先從字源學看「慶典」。他分別以古典拉丁文、基督徒的拉丁文學、拉丁教父的禮儀慶典和中文的慶祝和慶典作一闡釋。跟著他從經驗看慶典與人生。作者在第三部份從中國民族信仰,即儒、道、佛看慶典。隨後,作者分別從聖經和神學史上進入基督徒的傳統看「慶典」。最後作者從三個時空來綜合出今日慶典神學的意義,而這三個時空分別為「過去」、「現在」和「將來」。過去的紀念(anamnesis)是指我們慶典的核心 —— 基督的逾越奧跡。現在的恩臨,作者分別在信德、盟約、恩寵、提升、共融、生命和天道七個角度去看教會在聖事慶典中要走的路。過去指向現在,現在指向未來,因此基督徒所期望的是一個偉大的許諾 ——基督第二次的再來。

4.6 結論 (第十八章)

《與基督有約》一書的結論篇首先以慶典與神學的關係作一前後的呼應,道出整部書的方法論,即於導言中所提到的「心物同向律」、「生活希望律」和「天人交換律」。跟著作者步進慶典與本位化的問題,簡略地談到時下熱門的話題 ——「禮儀本位化」的一些原則和範圍。如前所述,聖事慶典不單是一些理論,而是跟我們的生命、靈修有密切的關係。故此,作者在結論篇有精彩的一頁—— 慶典與靈修。他歸納出第一種靈修是「以基督為摯友的靈修」。耶穌曾為門徒洗腳,他給予我們的新誡命是要我們彼此相愛,並稱他們為朋友(若15:14)。祂並不以主僕跟我們相稱卻願做我們的朋友。因此,我們要步入基督的奧跡、邁向真切的相遇。這個相遇正醞含《與基督有約》一書的「盟約」和「約會」的深意。

第二種靈修是「與教會共同慶祝的靈修」。教會是基督所建立,而追隨基督不是個人的事,卻是個人和眾兄弟姊妹一起在共融中同步。因此我們務要忠於教會的宣講、邁向慶典的教理、建立團體的共融、發揮聖事的效能和依賴聖母的助佑。第三種靈修是「以每天為慶典的靈修」。這裡的每天是指我們生活的每一小節。讓我們身為基督徒都能在每一刻都懂得去祈求天國的來臨、培養深切的信仰、參與社會的建設、關心中國的發展以及寄望永恆的生命。從而,體會基督的愛。

第四種靈修是「以喜樂為心態的靈修」。喜樂是天主的福份和恩賜,我們有了這份恩賜就可盡心盡性地生活,去超越自己。因此我們要得保持快樂的聖德、發展親切的友誼和持守成長的本份。第五種靈修是「以生活為讚頌的靈修」。靈修不但注重祈禱,而且還將整個生活轉化成祈禱,因此我們要彰顯天主的榮耀,做個有朝氣的人。作者在末篇的最後一部份從慶典的角度看禮儀牧民的意義,帶出牧者心和天地心的相偕。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