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4
神學年刊
(1993)p27-35
 

詠十九詮釋

 

 

在看過讚美詩聖詠第八首以後(1),我們即刻看另一首有名的讚美詩,聖詠第十九首。在兩相比較之下,會覺到相得益彰。在詠十九裡詩人把大自然的秩序與法律的合情合理作了一個綜合。下面我們先將本聖詠三個詩段的主旨指點出來,然後再加以詳釋。

2-7節具體地描述創造界:諸天與穹蒼,日與夜的交替,兩大光體的照明。天體天界雖不像人能說話,但整個受造界就是一種語言,在讚美天主,在給人啟示,毫無界線的阻隔。這種藉著緘默的說話能是宣講,能是訊息,也能是一種耳語。

8-11節用六個同義詞指謂上主的法律,這是表達整體的手法,不必去找每一詞字的特殊含意,或詞與詞之間的區別。這裡法律被說成一種出自其身的真實價值,因為法律是穩固的,可靠的,給人帶來好的效果。法律給人啟示天主的旨意,所以並不壓迫人。本聖詠作者的親身經驗是,法律為他是「休息,光亮,喜樂」。

12-15節:作者用一個祈禱謙虛地把自己投入剛描述過的雙重秩序中。先求天主寬恕他,救他擺脫法律秩序中的紛擾,連他自己看不出的過錯也求天主一并饒恕。自身滌淨後,他繼續祈求天主讓他的讚歌,連同他由心坎所說的話,能與大自然無言的讚美詩相應相稱。

詳釋

有人認為詠十九是由兩首聖詠合併而成,因為有兩個主題,一是大自然,一是天主的法律;格調前後兩樣:第一部份2-7節,活潑,不規則,富表達力,好用反詞,反調;短短幾句話涵蓋了極廣闊的空間和各種向度;在詩的節奏上由四個重音節轉入三個(像中國詩的由七絕轉五絕)。

反之,第二部分8-15節,規律化,單調化,同義字在同樣的位置,韻律是3+2;語氣不是描述,而是陳述,思想沒有進展。第一部分是原始的神話心態,稱天主為厄耳,第二部分是法律心態,稱天主為雅威。

不過這些不同點仍不足以解釋本聖詠有兩位作者,因為同一位詩人在寫不同的對象時能用不同的手法,他可以選擇不同的詞藻,格調,韻腳等。我們跟大部分詮釋家認為詠十九是一首聖詠,按其內容可以分為四部份,即(1) 天與穹蒼,(2) 太陽,(3) 法律,和(4)祈禱。

一. 2-7節的分析

(1) 2-5a:

作者不用導論,直截了當地引出天體來講話。一般讚美詩的邀請,如「請你們讚美」,「請你們歌唱」或「我要歌唱」這裡都沒有。諸天和穹蒼本是空間的代表,這裡卻被位格化了。諸天在複數,因為有很多層,穹蒼則是諸天的邊界,頂住外天的水。「諸天」與「穹蒼」在希伯來文句裡互相交叉,表示將上層的空間概括無餘。

地呢?大地或全球是聽眾,在聽天體的讚歌;大地也可視為許多聽者的另一空間。這兩種講法都假定一個在上的舞台和台下的廣大聽眾。希伯來人雖不用幕景,但的確有設在高處的講台,為向眾多的聽者說話,可參閱民長紀九7;箴言九3。

日與夜本是時問的劃分和代表,這裡也被位格化,不過說法跟我們不同。我們說日以繼夜,或夜盡天明,把日夜說成一個沒有中斷的整體。希伯來人卻不願把這兩樣絕不相同的東西混在一起,因為當天主把光與黑暗分開時,日是日,夜是夜,彼此不打交道。所以日與日侃侃而談,夜與夜訊息相傳,像兩組平行的軍隊,前後相傳,左右不傳。日夜是平行的,諸天和穹蒼則是交叉的。

天,穹蒼,日,被,作些什麼?它們陳述,宣揚,交談,傳遞,互換資訊,這些都是語言的不同作用和進展。把不說話的天界說成這樣,無非是要強調一個神學真理,即大自然顯示一個造物主。作者也知道天體並不真的說話,因此剛才用五個詞字肯定它們說話以後,現在再用另外五個詞字解釋它們並不說話:

(a) 不是一般的話;(b) 沒有普通的句子;(c) 沒有可聽到的聲音;(d) 但它們的信息傳遍大地;(e) 它們的語言達到地極。誰也不能說大自然的話太遠,或它在說一種外國語,因為大自然所說的是一個普遍的語言。這語言遠在巴貝塔事件混亂人類語言之前就已存在,並且比任何語言都更高超。

這一高超語言講些什麼?講兩件事:光榮與化工,這是至高天主的一種顯現。厄耳是創造者天主的稱呼,有普遍的價值。空間與時間因是天主的工程,啟示祂的光榮,是在天 主的行動中把祂啟示出來。「他手的化工」,化工是在單數,因此非指工程,而指行動。穹蒼不宣揚另一工程或其他許多工程,而是穹蒼本身既是天主的工程,因此宣揚天主的行動。用哲學名詞來說,大自然是一個「象徵性結構」(Guardini),以受造的身份指向造物主。我們不是藉著推理,而是藉瞻想看出這一事實。2-5a八行詩句把天地間的一切都概括無餘。所用的寫法是:天在說,地在聽,雖然不是一般的語言,它的信息卻無遠弗屆。

(2) 5b-7:

作者在此引進一個重要的角色:太陽,它在天空的旅程劃分了白天和黑夜。在希伯來文太陽是陰性的,表達母性的生命力。但這裡詩人把它寫成陽性,像一名英雄,身材高大,步伐迅速,整個的白日都在它控制下,就像詠八所說繁星控制著黑夜一樣。

詩人用家庭生活描寫太陽:它有幢幀幕?洞房,洞房裡有一張床,他在此度過愛情之夜。早上起床,束裝就道,要開始他一天的行程,從東走到西。沒有問題,他很有把握地完成他的使命,在所經之地分散熱能。是好是壞,受歡迎或受人埋怨都沒有關係。無論怎樣,世上沒有一個角落不受到太陽熱力的影響。

太陽默不作聲,但它的熱能是一個有力的行動,像高天和穹蒼一樣地宣揚著一個普遍的信息。與天和穹蒼相比,太陽有一個動的形象,行動快速,穿過那些不動的天體。動以外是熱。這裡有點奇怪的是,創世紀第一章先說光是在有星辰以前被分開,但在太陽受造以後,它主要的任務是照明,本聖詠卻只提熱,不提光。這作何解?也許是因為光可以遮掩逃避,熱可無法避免受其感染。關於這點,總訓篇43:2-5有一個很相似的描寫:「太陽升出,發散熱氣,的確是至高者奇異的化工!中午的太陽烘熱大地……」。

 

 

1. 參閱「神學論集」82,1989 463-470及其參考書目。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