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13
神學年刊
(1992)p1-20
 

聖神與基督奧蹟

 

 

4. 基督奧蹟的聖三幅度 :本位化探討

本文題目是「聖神與基督奧蹟」,但在討論過程中常提及基督奧蹟的聖三幅度;不論在降生奧蹟,基督的傳道生活或逾越奧蹟中,父、子、和聖神常主動地臨現。基督是聖言降生成人,為了啟示父及完成父委託給他的使命;但在降生及履行使命時,常有聖神的參與,是聖神使基督誕生,並引領他回歸天父;因此,必須從聖三幅度探討,才可以了解基督的奧蹟。

保祿書信所用的「奧秘」(Mysterion) 一詞給我們提示救恩史和基督奧蹟的聖三幅度;奧秘包括隱藏與彰顯的兩面:「這奧秘從永遠以來,就是秘而不宣的,現今卻彰顯了」(羅16:25-26;弗3:5)。這奧秘即天主永恆的救恩計劃,保祿稱它為「他旨意的奧蹟,是全照他在愛子內所定的計劃」(弗1:9);天父永恆的救恩計劃是奧秘隱藏的一面,這計劃在基督身上的實現便是奧秘在歷史中彰顯的一面,因此保祿也稱它為「基督的奧秘」(弗3:4;哥1:27)。而聖神是奧秘隱藏與彰顯兩者間的聯繫與動力,聖神是救恩史的推進者,就如一股無形的力量,使天父永恆隱秘的救恩計劃在歷史中逐步展示,並在基督身上圓滿實現和彰顯出來。

初期教父依肋內指出,在創造和救恩史中天主常藉聖言與聖神採取行動,他把聖言與聖神比作天主的左右手,藉以施行救恩工程。(47) 近日神學家拉內(K. Rahner) 指稱,救恩史中天主的「自我通傳」(self-communication) 是藉著聖言和聖神賜予的,聖言代表天主啟示的真理和在歷史中完成的救恩,而聖神卻是愛的回應。(48) 原來天主不但透過聖言把救恩賜給我們,也藉聖神的啟發使我們能開放自己,接納他的救恩;除非在聖神的引領下,沒有人能接受天主的恩寵。為了把救恩賜給我們,天主首先在歷史中完成他的救恩計劃,基督奧蹟便是這計劃的實現:「因為天主的一切恩許,在他內都成了『是』」(格後1:20);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他內只有一個「是」。但基督對父所說的「是」不是機械式地自動實現的,他的「是」是聖言降生成人的自由回應,他也須賴聖神的引領,才能圓滿地回應天父,完成父的救恩計劃。因此,救恩史是具有聖三幅度的,基督奧蹟是救恩史的高峰,當然也享有這聖三幅度。

奧秘一詞表達了救恩史和基督奧蹟的聖三幅度,這奧秘的聖三幅度也可以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找到類似的模式;這些模式不是直接與救恩史有關,而是對於宇宙生成的解釋,但對本位化的探討也很有啟發性。《道德經》中「道」生萬物的過程便有類似的三素模式,老子的「道」是不可言說和無名的,(49) 或說 「道隱無名」(《道德經》四十一章)。這隱晦無名的「道」老子稱之為「無」,「無」並不是虛無,而指幽隱未形的「道」,這「無」蘊涵著無限的「有」,是一切存有的根源。因此,「道」同時是「無」,也是「有」:「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一章)。(50)「有」是「道」彰顯的一面,表明「道」向下落實時界乎無形質和有形質之間的一種狀態;「有」是生於「無」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四十章)。關於「道」生萬物的過程,《道德經》另有更詳細的敘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四十二章)。(51)「道」向下落實時便由「無」產生「有」,即由隱晦而顯示;「有」在造生萬物前首先分化為陰陽二氣,皆陰陽二氣相交合而成一種適勻狀態時,遂產生萬物。老子的「道」由「無」至「有」,由隱而顯,再經「氣」的運作而產生萬物;「道」這種造化的過程具有三素的特徵,可以和奧秘的聖三幅度相比較:「無」與「有」可比作奧秘隱藏與彰顯的兩面,即代表父與聖言的關係;「氣」的運作類似在展示奧秘的過程中聖神的工作。當然,《道德經》所說的是「道」造生萬物的過程,而奧秘卻有關天主的救恩計劃在歷史中展示的過程。

上文把「一生二」解作由「道」所生的「有」分化為陰陽二氣,那麼,「氣」該是複合的;假如和聖神相比,便首產生困難,是否聖神也是複合的?或陰陽二氣更好比作聖言和聖神?早期教父維多理諾(Marius Victorinus) 的聖三神學頗具特色,(52) 對以上問題很有幫助。維多理諾首先強調聖父和聖子之間的一致性,父是無形與隱晦的,子是父的顯像;父是「存有」(esse),子是存有的「行動」(motus);父是靜止與沉熱,子是活動和言語。(53) 子由父所生,父與子是同一實體不可分割的兩面:「存有」與「動」(being-movement)。維多理諾聖三神學的特點在於指出由「存有」所生的「動」是複合的,包括了「生活」(vivere) 與「認識」(intelligere),前者為聖言或基督,後者為聖神。(54) 依照這聖三神學,由父所產生的「子」已包含了聖言和聖神,或說「子」受生再分化為聖言與聖神。這樣,聖神可說是通過子發自父的;(55) 子的名稱卻留給聖言或基督。維多理諾的聖三可由下列名稱表達:父-存有(esse),子-生命(vivere-vita),聖神-認識(intelligere-intelligentia)。(56)「生命」與「認識」同是「存有」的「動」,彼此不可分離,且是相輔相成的:「生命」是衍發,其動向是由根源發展至萬物;「認識」是回歸,其作用是把萬物領回根源。(57)

《道德經》的「道生一,一生二,……」若與維多理諾的聖三神學相比便較為接近,由「父」生「子」,由隱而現,由「存有」至「動」,可比作「道生一」,即由「無」生「有」。這「子」或「動」分化為「生命」與「認識」,即聖言與聖神,然後「生命」與「認識」互相配合運作,繼而造生萬物;這就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分化為陰陽二氣,在二氣相交而和合下產生萬物。維多理諾的聖三神學除了更易於解釋老子的「一生二」外,也討論聖三與創造的關係,與《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萬物的主題配合。此外,維多理諾也以性別特徵比擬聖言和聖神的角色,他認為聖言是生命,由根源向外擴展滋生,屬陰性;而聖神是認識,帶領萬物返回本源,屬陽性。(58) 可是 ,中國傳統思想對於陰陽的特性卻有不同的看法,陽代表剛強、明確、和主動,聖言是無形天父的顯像,在創造時顯示父的能力,並在歷史中實現和展示父的救恩計劃,應用陽性;陰代表柔弱、委順、與回應,聖神引領萬物回歸根源,格外引領基督回應天父,履行父的旨意及歸向父懷,應屬陰性。假如與「道」所生的陰陽二氣相比,聖言為陽,聖神為陰;陽為動,陰為靜;(59) 動使萬物生長蓬勃,靜卻使萬物歸根復命。(60) 聖神引領萬物返本歸根,其特徵該是陰柔與虛靜。(61)

維多理諾格外強調聖言與聖神二而一的特點,由「存有」產生「動」,「動」包含「生命」與「認識」這兩個不可分離的基本要素。因此,在降生成人的基督身上,聖言與聖神的臨現與運作也是二而一,互不相離的。聖言顯示父,其動向是進入世界,在歷史中展示父的救恩計劃;聖神卻是認識,他使子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知道自己由父而來,又要回到父那裡去;聖神的動向是歸向父,是他啟發子回應父,並引領子藉著履行所受的使命回歸父。聖言和聖神在基督身上這種相輔相成的作用,很能闡明本文所討論的聖神與基督奧蹟的關係:基督是聖言降生成人,但在全部生活中常受聖神的引領,是聖神使他了解和實現自己作兒子的身份,以及完成父委託的使命。

結語

耶穌基督是基督徒信仰的中心對象,新約對觀福音給我們介紹一位「神恩性人物」,敘述耶穌在聖神的德能和引領下,履行父委託給他作先知和默西亞的使命;若望福音卻給我們啟示,基督是聖言降生成人,格外強調他和天父的密切關係。原來這兩種新約的見證是相輔相成的,基督是聖言降生成人,在聖神的啟發下回應天父,在歷史中實現他作子的身份,並以聖神的德能完成父委託的使命。這種從神基督論提醒我們降生的基督具有真實的人性,他的生平是一個真實的歷史過程。從神基督論也給我們提供基督徒屬神生活的典型,使我們了解聖神在信徒身上的臨在與運作;明白基督往聖神引領下回歸天父的歷程,也該是基督徒的人生歷程。

基督奧蹟與聖三奧蹟是不可分離的,我們必須從聖三角度了解基督的事蹟;「奧秘」一詞最能表達救恩史和基督奧蹟的聖三幅度。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也可以找到類似的三素模式,本文特別把拉丁教父維多理諾的聖三神學,與老子「道」生萬物的三素模式作比較。這並不表示在《道德經》中已可找到有關聖三的啟示;但如同新柏拉圖哲學曾給希臘教父提供解釋聖三的有利工具,在《道德經》中也可以找到頗具啟發性的模式,有助於闡述聖三奧蹟。本位化反省是神學的重要任務,本位化不但可使中國人更容易接受基督的訊息,也往往使基督訊息獲得更深入和更新穎的詮解。本文作者拋磚引玉,望學者們多加指正。

 

 

47. Cf. IRENAEUS, Adv. Haer., I 22, 1 : ANF I, 347 ; IV 20, 1: ANF I, 487 ; V 1, 3 : ANF I, 527.

48. Cf. RAHNER K., The Trinity, 91-99.

4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第一章)

50. 陳鼓應註釋,《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商務 台北 1981 47。前人多循王弼,以「無名」「有名」作解;王安石首先主張應以「無」「有」為讀。

51. 本章解釋不易,這裡大致參照羅光主故的註釋;參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學生 台北 1982 193-200。「道生一」:自無而生有,「道為無」,「一」為有 (195);「一生二」:「有」分為陰陽二氣,老子的陰陽雖然沒有被說明是氣,但由「沖氣以為和」一句,則可以說陰陽是氣,而「一」是「有」是「氣」,是未分陰陽以前,氣的本體(196);「二生三,三生萬物」:「三」一般解作陰與陽會和之氣,即所謂沖氣也,由這沖和之氣而產生萬物;但羅光卻認為「三」應解作「天地人」(《道德經》廿五章(198)。本章主旨可見於司馬光註釋:「道生一,自無而生有;一生二,分陰分陽;二生三,陰陽交而生和;三生萬物,和氣合而生物也」(嚴靈峰,《道家四子新編》,商務 台北 1968 39)。

52. Cf. MARIUS VICTORINUS, Theological Treatises on the Trinity = The Fathers of the Church, vol. 69, tr. by CLARK M. T. (Washington D. C.: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1981) ; hereafter as FC 69. Victorinus Marius is a Latin Father, influenced by Greek thought. Augustine's trinitarian doctrine was inspired by him. For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ee HADOT P., Marius Victorinus : Recherches sur sa vie et ses oeuvres (Paris : 1971) ; SIMONETTI M., La crisi ariana nel IV secolo (Roma : Augustinianum 1975) 287-298.

53. Cf. Adv. At., 1, 3-4 : FC 69, 93-95 ; III, 3 : FC 69, 224 ; III, 7 : FC 69, 231-233.

54. Cf. Adv. At., 1, 13 : FC 69, 106; 1, 32 : FC 69, 143 ; III, 8-9 : FC 69, 233-235.

55. Adv. AT., 1, 13 : "Therefore these are also two, one coming from the other, the Holy Spirit from the Son just as the Son comes from God and, as a logical consequence, the Holy Spirit also comes from the Father" (FC 69, 106).

56. Her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Marius Victorinus' principle of predominance. Actually being, life and knowledge are common to all three persons. But they are proper to each one (Father-esse ; Son-vivere ; Spirit-intelligere) as the predominant characteristic of each of them ; cf. Adv. Ar., I, 55-56 : FC 69, 178-182.

57. Victorinus Marius considers life as movement of descent or progression from the origin and as feminine, while he considers knowledge or wisdom as movement of ascent or return to the Father, and as masculine ; cf. Adv. AT., I, 51 : FC 69, 174-175.

58. "... and insofar as life is movement, it received a kind of feminine power, because it desired to vivify" (Adv., Ar. 1, 51 : FC 69, 174). However, as the one movement is both life and knowledge, their gender is interchangeable. Thus, life, being converted to wisdom and by returning to the Father, has been made masculine (ibid.). Likewise, the Holy Spirit (wisdom) is called the mother of Jesus (Adv. Ar., 1, 58 : FC 69, 184-185)

59. 莊子,《天道篇》:「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

60. 《道德經》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回靜,是謂復命。」

61. As the Word and the Spirit are both present and at work in Jesus, he possesses masculine as well as feminine features.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