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11
神學年刊
(1990)p1-26
 

有關童貞受孕的一些反省:意義與事蹟

 

 

結論

以往論及聖母童貞受孕時,往往只注重生理的現象;其實這是一個具有豐富含義的奧蹟,我們應該從救恩史的角度看這奧蹟。童貞受孕一面與聖母作天主之母的使命緊緊相連,同時也與降生奧蹟密切聯合;因為正是在童貞瑪利亞的懷中,因聖神的德能,聖言成了血肉;童貞受孕正是聖言降生所採的方式。童貞受孕不但是降生的方式,也充份把這奧蹟的深邃意義顯示出來:那位降生成人的基督是由父所生的子;降生奧蹟是由上而來的白白恩賜,不是人力所能獲致的;瑪利亞以毫不保留的回應代表人類接受了這恩賜。

童貞受孕不但有豐富的神學意義,也是的真實事蹟;它不是一個空洞的標記,卻是真實的標記,是意義與事實的合一(58)。如同梵二啟示憲章所強調的這正符合天主啟示的基本方式,即在救恩史中以行動及言語配合起來,互相解釋證實(59)。若只有事蹟,沒有註解,則令人無法瞭解救恩事件的意義;但若只有註解,沒有事蹟作基礎,註解便淪為「空談」(flatus vocis),不能產生救恩的效果。假如言語與事蹟組合成為啟示的經緯(60),那麼,待時期一滿,啟示達致高峰,當聖言降生的奧蹟實現時,聖史的言語竟與事實分歧了?降生奧蹟是基督宗教的基礎,不但降生奧蹟是否屬實有絕對的重要性,就是降生奧蹟所採的方式,既與這

奧蹟結合不可分離,因此也有極大的重要性。聖史既刻意為這童貞受孕的方式作證,我們豈可忽視他們作證的言詞?在降生奧蹟中,天主聖言進入歷史,成了血肉;從此,言與血肉,意義與歷史結下不解之盟。可是偏有人說,就在敘述這降生奧蹟的當時,聖史作證的言語竟與事實無關;那將是歷史中最大的諷刺。

基督徒的信仰承受自宗徒與初期教父的信仰,這信仰由教會一直傳承下來。如神學家拉內所說,教會的宣講應以聖經為最高準則;但我們也該相信,在同一聖神持續的引導下,教會恆常的宣講也表達了聖經真正的意義(61)。那麼,歷代傳誦的宗徒信經所聲明的條文-「我信其因聖神降孕,生於瑪利亞的童身」-應該是聖經意義的可靠解釋。在討論童貞受孕的歷史性時,我格外引用了布朗等學者的研究資料;我認為那些資料相當可靠;但可惜在結論時,他們把童貞受孕的歷史性視為一個懸疑的問題;我卻相信憑他們提供的資料應該得到一個更積極的結論。

最後,讓我們靜默片刻,觀賞一下路加聖史有關聖母領報的敘述。這敘述的深度與美不次於受難史的迫真感人;事實上,兩段敘述都曾啟發了無故宗教藝術的傑作,提供了祈禱默觀的無價寶藏。在聖母領報簡樸的敘述中,天使的祝侯與聖母的回答前後呼應。「萬福,蒙受恩寵者!」是的,一切都來自主的恩寵;「看!上主的婢女……」,我們唯一可作的便是毫不保留的接受與回應。天主白白地賜恩寵給人,並等待人以開放的態度去回應;這便是基督宗教的基本意義,童貞瑪利亞便是基督宗教的典型與標記(62)。這標記該是清晰可見的,為此瑪利亞不但在心靈上是童貞,也在具體的存在中是童貞;在聖母身上,童貞的意義與事實、精神與肉體的童貞,應該配合一致,這才是真實的標記。因此,拉內指稱瑪利亞不但被蒙召在心靈上培養童貞的態度,還須以她具體的存在,及全部生活把童貞的心態表明出來;「為此聖母是精神與肉體上的童貞,是唯一及絕對地任由天主措置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