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歷 -其人其事

林雪碧

 

神思 第六十期 二零零四年 97-110頁

**********


1.生平


1.1簡歷

吳歷,江蘇常熟人。生於明崇禎五年(1632),卒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1;本名啟歷,字漁山,聖名Simon Xavier。據《常熟縣志》記載常熟中的言子巷為孔子弟子子游的故居,其室內有一井,水如墨汁;吳歷家住其近,因而自號墨井道人。1


吳歷出身書香世家;先祖吳訥,為明成祖永樂年間都御史,諡號「文恪」;吳訥孫淳、曾孫堂均為進士。傳至吳歷時,雖則家道中落,父士傑又早於吳歷年幼時客死河北;但是吳母王氏對子女並未疏於管教,吳歷志行高潔,實與王氏之教誨有莫大關係。


吳歷一生受教於多位名師,先是跟隨陳岷學琴,後又從理學家陳瑚(1612-1675)學習科舉文、義理之學,從錢謙益(1582-1664)學詩,從王鑒(1598-1677)王時敏(1592-1680)學畫;這幾位先生都是才俊之士,名動當世,而吳歷在他們的教導之下,在各個領域中也都有所成就,其中尤以畫名最盛,為清初六大家之一。


清廷為籠絡人心,遂開科舉,又廣招山林隱逸;吳歷負有盛名,為朝廷招攬對象,卻以布衣終身。滿清入關時,吳歷雖只一十三歲,對「亡國」可能未有太大的感受;但是,其後清兵在揚州、嘉定等地大肆屠殺漢人,常熟也在嚴栻的領導下抗清,因而飽受蹂躪,吳歷耳聞目睹滿清之殘酷手段,以致不願侍奉朝廷。康熙年間,滿清逐步消滅明朝殘餘勢力,政權日趨穩固,吳歷無力與抗,唯將滿腔悲國憫人之情寄於詩畫。另一方面,吳歷三十一歲時,母王氏去世2,對其打擊甚大;雖則早年隨陳瑚學習經世之道,此時吳歷的思想亦不免趨於消極,此後數年經常出入蘇州興福寺,與寺中和尚作詩畫畫,也談佛理,尤與默容和尚結下深厚情誼。


吳歷四十歲時,受好友許之漸(1612-1700)之邀,同往北京,這是吳歷第一次離開江南。他在北京,不但親身接觸到古都文物,更認識了一群天主教中人,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吳歷由儒入佛,今再由佛而皈依天主,以五十之齡隨柏應理神父到澳門,加入耶穌會,其後又受羅文藻主教祝聖為司鐸,展開三十多年的傳道生涯,至八十七歲時壽終於上海,由同會修士孟由義立碑,碑文曰:「天學修士漁山吳公之墓」。


1.2 修道生活二、三事

陳垣據1672年天主教教友何世貞所著《崇正必辨》後集上卷所題「吳歷漁山、唐璘天石閱」3之字樣,而謂吳歷此時才與天主教教友往還,甚至推論他於此後才受洗入教。方豪則據羅文藻主教1688年致教廷傳信部書,而另有發現:「……第二人名Simon-Xavier a Cunha,中文名吳歷,江蘇常熟人,自幼領洗。」4羅文藻為第一位中國人主教,第一批接受其祝聖為司鐸的有三人,其一即為吳歷;按理,羅文藻必會在祝聖吳歷前查明其信仰生活,而上書傳信部又是正式公函,因此,此說至為可信。而吳歷故鄉之言子宅,在明朝時曾改為天主教堂,至清雍正年間才廢止;如是,吳歷父母早已與比鄰而居的傳教士往還,甚至可能亦已接受了聖洗。不過,無論吳歷是否自幼領洗,但四十歲前確實不見其與天主教中人來還之記載,反而與佛教和尚過從甚密;直至他到北京後,才有所轉變。


許之漸,清順治進士,官至御史。康熙時,楊光先仇教,誣陷以湯若望為首的一眾教士,許之漸因同情湯若望等而被罷黜,後湯案事白而得復官,他即上京謝恩。許之漸與吳歷相知相交,遂邀請吳歷同往北京遊歷。或許,許之漸有意向京城貴胄推介吳歷5;但是吳歷生性沖和淡泊,不嗜名利,在北京反被天主教吸引了。康熙皇帝命南懷仁繼湯若望而為欽天監,對教士們優待有加,教會再次在京城活躍起來;亦由於許之漸與天主教教士熟稔,吳歷得與他們有較多的接觸。古都中夾雜了西方文化,仁愛而又活力充沛的皇帝,學識淵博的教士……都是吳歷在故鄉時難以想像的,這令吳歷眼界大開,改變了他的一生。楊新引用吳歷友人趙倫的說話,旁證吳歷參透生死,立意跟隨基督牧養教友:「即如余亦儒教中人也,幼而吟詩,長而裒集四書五經大全注疏諸書,壯而屢試風檐,欣欣自得,以為道在是矣。及返而求諸理之大本大原,則窮思極慮,殫精疲神,而不可得。乃知生死之故,性命之源,即孔子亦罕言之,不可得而聞焉。由是洗心滌慮,府首入教,從此蒙昧一開,而大本大原之所在,始恍然若有以遇之,自喜非復自我矣!」6
關於吳歷做為司鐸之事,羅文藻致傳信部書中提到自己一再給予吳歷豁免。一是吳歷曾結婚兩次,這可能是妻在而娶妾,也可能是妻死而續弦;無論何者,對於充任司鐸而言都是一種障礙,晉鐸前必須先獲得豁免。二是吳歷不諳拉丁文,未能誦讀日課及彌撒中所有經文,因此,羅文藻特別准許其以其他經文替代誦念日課,又特准其可以在年中任何一日舉行聖母彌撒,或其他易於誦念之彌撒,直至其能適當地誦念羅馬彌撒經典中每日所規定之彌撒7。羅文藻給予特殊的豁免,是由於吳歷品德高潔,又精通教義,因此運用了自己的特權,協助他晉升司鐸,希望他能在教中樹立善表。


吳歷在晉鐸後奔走於上海、嘉定等地致力傳道,當時教會在中國之人力物力皆不足,然而,吳歷為教會事工盡心盡力,從無怨言或退縮,無負羅文藻的厚望。有關吳歷的傳道事跡,主要記述在其著《三餘集》中,今引數言以見其德:


牧羊詞

渡浦去郊牧,紛紛羊若何?肥者能幾群?瘠者何其多!草衰地遠似牧遲,我羊病處惟我知;前引唱歌無倦惰,守棧驅狼常不臥。但願長年能健牧,朝往東南暮西北。


村行

村行人易倦,誤走間尤難。溝水通潮落,花萁夾路殘。碓閒知地瘠,紡急為誰單?信道者何處?肩輿衝夜塞。8


漁父吟

破網修多兩眼花,淘河不厭細魚蝦。採鮮曾進君王膳,四體雖勞敢辭倦。撒網常迷水似天,歌殘醉傍蛟龍眠。鬚髭白盡丰姿老,驚遍風潮怕秋早。朋儕改業去漁人,聞比漁魚更苦辛。晚知天學到城府,買魚喜有守齊戶。


2. 藝術成就

吳歷多才多藝,於書、畫、樂、詩無一不精;但是,其在畫壇上所負盛名,掩蓋了其他方面的成就。中國文人每多能詩,今且不論吳歷之詩,只言其畫及樂。由於本人未習藝術,不敢妄評先賢作品,只得綜述前人之論作一介紹。


2.1 畫

吳歷晚年加入耶穌會,他忙於學道與傳道,藝術上的創作也就停頓了;實際上,吳歷在繪畫上的高峰期只有十多年,但是就在這十餘年中他創作了很多名畫,奠定其畫壇上之地位,令他躋身「清初六家」之列;六家中的王時敏、王鑒是吳歷的書畫老師,王翬(1632-1717)則是吳歷的同鄉好友。王時敏是繼董其昌而起成為畫壇上首屈一指的大師,非常注重筆墨技巧的運用,他親自向吳歷講授畫理,對其要求也嚴。吳歷在王時敏家學畫時,看到了很多名家畫作,得益匪淺。吳歷學畫不囿於一派,而對元代山水畫用功最深,吳歷照著前人作品,勤加臨摹,極為肖似。經過長期的追摹,吳歷對運筆、用墨、設色等技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奠下了日後在畫作上發展的堅實基礎。臨摹並不是搬字過紙式的機械動作,王時敏說:「臨摹之難,甚於自畫。蓋自畫猶可從宕匠心,臨摹則必尺寸前規,不爽毫髮,乃稱能事,即使形似宛然,筆墨豈能兼妙?而欲縮尋丈於尺幅之間,求其氣韻位置,略不失古人面目,抑又難矣……9」對於吳歷摹古之作幾能亂真而表示「歎服!歎服!」


吳歷作畫不止於模仿,而是要得「古人之神情要路。10」;他不拘泥於古,在臨摹之中吸收前人的技法,創新立意。吳歷以山水畫馳名於世,擅於山石的各種皴法11,特別喜用「陽面皴」;一般畫家為了突出山石的陰陽面,慣於在把皴筆集中於背光處,受光處則不加皴筆甚至留白;吳歷不僅在背光處用上皴,在受光處也加以清勁的淡線條皴,以減弱光暗間的差異,有利於筆墨的自然銜接,增強山石的渾厚質感,這在清初以前所僅見。吳歷又擅用重墨、積墨;畫中往往積墨層層,多次皴染,造成鬱鬱蒼蒼之氣12。用筆方面也是謹嚴厚樸,不管是長線條或是短皴,都是筆觸沉著,絕無輕浮飄忽之處13。
吳歷既是家無積聚,又不為官受薪,全賴買畫為生;然而,他並未因此而隨意作畫售買:「漁山潔清自好,於世俗多不屑意,人購其畫甚難,非財與勢可以致之也。14」他對繪畫持有嚴正的態度,絕不取媚於人:「古人能文不求薦舉,善畫不求知賞,曰文以達吾心,畫以適吾意,草衣藿食肯向人,蓋王公貴戚無能招使知其不可榮辱也,筆墨之道非有道者不能。15」


興福庵感舊圖



吳歷與興福寺的默容和尚感情摯深;吳歷正在北京時,默容離世,吳歷對於未能陪伴摯友,感到非常悲痛,自責曰:「自慚浪跡,有負同心16。」其後吳歷繪「興福庵感舊圖」以紀念故人,此畫構圖有異平常。右下角是興福寺一角,那是吳歷和默容暢談詩畫的地方,如今書案空在,人影渺渺,松樹白鶴雖是長壽之像,默容卻大去不復還,而昏鴉群集更顯落寞。天空高迥,但老樹盤據中央,吸引了所有視線;偏偏這樹又枝椏橫生,錯落零亂,葉落淨盡,像是提醒觀畫者人生幻變,世事無常。
吳歷曾答應送默容幾幅畫,默容雖死,吳歷仍遵守諾言,繪製了「仿古山水冊」共十幅作品,送予默容的弟子聖予和尚。此冊作品雖說是仿古,實則以各種筆法傳達己意,極為精到。畫冊後有后輩錢載云:「此冊筆墨精妙,氣逸神腴,尤平生傑作。默公不知何人,其能為先生所契重,定非尋常緇流,殆與此畫並不朽矣!17」錢載(1708-1793)為雍、乾時畫家,已不知默容為何人;但想吳歷精心之作,必然送贈予賢達名流,卻不知默容只為一介尋常僧人;從此亦可知吳歷之為人,絕不趨炎附勢。


湖天春色圖


此畫被認為是吳歷中年時期的代表作。吳歷於45歲時繪此畫,那時他已到過北京,與天主教教士接觸多了,當然也見過不少西洋畫作,吳歷在繪畫風格上或多或少受到影響,而此畫也明顯地參用了西洋繪畫技法。此畫是平遠的構圖,遠、中、近的柳樹,羊腸小徑和遠處的幾座山,都安排得十分妥貼,也很切合實際的景象,有別於傳統的山水畫。畫中柳樹新綠,芳草遍野,禽鳥在湖上飛翔,讓人頓覺心曠神怡;而遠山數座,更顯空間廣闊;設色明快,一片春色無限。畫上題有「遠西魯先生」等字,魯先生即比利時魯日滿神父(Franciscus de Rovgemont)是為有關吳歷與西教士來往的最早記載。


吳歷的畫具有山林氣18;顯示出傲世兀立不俯仰權勢的氣度,而他的畫往往又滲入了他對朋友的真摯感情,有著崇高的畫品。「六家」中的王翬早在京城鑽營,畫名之盛動於公卿,六十歲時更受命主持繪制康熙皇帝「南巡圖」,其繪畫取向與吳歷截然不同;由於吳王二人同齡,暨是同鄉又同學畫於王時敏,故評畫者每喜將二人作比較,有褒吳貶王者,亦有抑吳舉王者19。其實,技巧之事固有工絀,但藝術之道本無定法,而觀賞者更因時代、環境、情緒等影響其對畫作之好惡,若強分二人之高低,誠屬徒然。
吳歷亦工於書法,但是多為畫上題跋,少有獨立成篇。吳歷書法上,取法於蘇軾,早年勤加學習,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一天他要到吳門訪友,且事前已經約好。往訪途中,在一寺中小休,閒談中得知寺中老僧藏有蘇軾真跡《醉翁亭記》,遂借珍藏一連數日在寺中臨習,入迷得不能自拔,竟把訪友之事全然忘掉。此事未必真確,但卻能反映出吳歷認真的學習態度。


2.2 樂

吳歷的《松壑鳴琴圖》作於1674年,其上題曰:「憶予與天球學琴於山民陳先生不覺二十年矣……」。從1674年上推二十年,即吳歷於22之齡即跟從陳岷學習琴藝。其後吳歷醉心於畫,有否於閒暇之時繼續練琴,則不得而知;而當時並無錄音錄像,吳歷之琴技如何,亦不得而知。但從其信仰歌集《天樂正音譜》可知其音律造詣。


歌詠在天主教傳教活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利瑪竇來華時,也一併把西方音樂帶到中國來,並翻譯了幾首天主教歌詠,名為《西琴曲意》。清康熙時,皇帝對西方音樂有濃厚的興趣,先後任命徐日昇、德格理等傳教士為宮廷樂師,又在宣武門建造大型管風琴,一時之間,西洋音樂之風頗為盛行;但始終沒有一本由中國人撰寫的本土信仰歌集。


「《天樂正音譜》是中國人創作的最早的而且是一部大型的具有中國藝術風格的彌撒和贊美詩歌詞,吳漁山則是中國創作贊美詩歌詞的第一人。20」是書並未刊行,一直只在文獻中見其書名,而不知其內容樣貌;直至抗日戰爭勝利後,方豪才於上海徐家匯藏書樓發現其原本。由於原本脫誤甚多,方豪遂與鄭騫一同校訂,並付梓印行,今人才得見《天樂正音譜》。21


《天樂正音譜》是以中國傳統的曲牌配上歌詞而成的信仰歌集,有南、北曲共九套,即「彌撒樂音」、「稱頌聖母樂章」、「敬謝天主鈞天樂」等,並有擬古樂歌二十章,即「每瑟(梅瑟)諭眾樂章」。書本成書之日未有定論,但看歌詞內容,吳歷對天主教教義、禮儀程序非常熟稔,必定是晉鐸後的作品。
所謂南曲、北曲乃是中國傳統戲曲聲腔,魏良輔《曲律》謂北曲以遒勁為主,南曲則以宛轉為主,但是,吳歷《天樂正音譜》則是「渾雅淵穆,聲希味淡22」,在南北曲之中別開新境;此外,傳統上詞主抒情,曲則兼有敘事,兩者皆不宜用於說理,吳歷則偏用套曲說教。一如其畫作雖云仿古,實則借題發揮,毫不泥古。
《天樂正音譜》以傳統曲牌填詞,而曲中諸多的增減句,似乎是為了迎合已有的曲調而為之,因此推斷吳歷撰寫《天樂正音譜》時是可以直接用來歌唱的。可惜,所傳者有詞無曲,今且據《新定九宮大成》為南、北曲各一闕訂譜,祈以拋磚引玉。


彌撒樂音23


稱頌聖母樂章24
稱頌聖母樂章 xxiv

註釋


1 有關吳歷的出生年有二說:據為吳歷祝聖之羅文藻主教致教廷傳信部之函件謂生於1631年;而吳歷自題《湖山秋曉圖卷》則有:「予齒七十加三,腕力漸力衰。」下款署:「康熙甲申十月」。康熙甲申年即1704年,以此推算,則出生年為1632年,今採此說。
2 邵洛羊著《吳歷》謂吳歷妻子亦於同年去世(第2頁),未知所據何本,陳垣所著年譜中亦未見有記載。
3 陳垣著,《吳漁山年譜》卷上,16頁。
4 方豪著,「吳歷」見《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204頁。
5 楊新著,「但有歲寒心,兩三竿也足:吳歷的人生與藝術」見《吳歷精品集》。
6 同上。
7 方豪著,「吳漁山神父領洗年代、晉鐸地點及拉丁文造詣考」見《吳漁山研究論集》,136-137頁。
8 此詩謂探訪鄉村教友,天色晚而迷路。
9 王時敏著,《煙客題跋》。
10 吳歷著,「墨井畫跋」見《中國書畫全書》,971頁。
11 皴法乃是國畫中表現物體陰陽向背的筆法,用細筆堆疊描畫而成,有大斧劈皴、雲頭皴、披麻皴等。
12 「吳歷的生平和藝術簡述」見鄭威編《吳歷畫集》,4頁。
13 邵洛羊著,《吳歷》,13頁。
14 《虛齋名畫錄》卷五。轉引自陳垣著,「吳漁山晉鐸二百五十年紀念」見《吳漁山研究論集》,51頁。
15 同註10,972頁。
16 「興福庵感舊圖」題跋。
17 轉引自楊新著,「但有歲寒心,兩三竿也足:吳歷的人生與藝術」,同註5。
18 同註13,12頁。
19 如張庚在《國朝畫徵錄》中說:「余見漁山筆墨,功力尚未抵石谷(王翬)之半……」郟掄逵《虞山畫志》則云:「……王煙客錢宗伯服其(吳歷)才,謂石谷所遠不逮。」
20 陶亞兵著,《明清間的中西音樂交流》。126頁。
21 方豪著,「天樂正音譜跋」見《天樂正音譜》。
22 鄭騫著,「天樂正音譜跋」見《天樂正音譜》。
23 本套曲屬南曲南呂調,由「一枝花」、「紅衲襖」、「繡太平」、「宜春樂」
「太師引」、「東甌令」、「劉潑帽」及「尾聲」共八闕組成。「儀注西秦」下少二句。
24 本套曲屬北曲正宮調,由「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脫布衫」、「小 梁州」、「么篇」、共六闕組成。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