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獨身聖召的培育

李碧圓

 

神思 第五九期 二零零三年 65-77頁

**********

 

1. 前言

Heinrich Zimmer 說:「最美好的事情是無法談論的」,次等好的事則常常被誤解,因為我們通常只能用象徵、圖像或比喻等來表達那美好的事。為此,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常花費大部分的時間來談論第三等好的事,因為我們需要談論,也渴望去瞭解。

自古至今,無論是公開或私底下,人們最愛談論的八卦新聞莫過於「情感」問題。雖然你我都深知人內心最隱密處的情感是奧秘的,它既具有吸引力,但又令人恐慌,然而人卻愛談論它。

現代是一個「情感力量」(情慾)的時代,而這個力量與人性最深的渴望是相連在一起的。在任何無情的、不快樂的或惡意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對愛的呼求。其實,愛才是你、我所需要的。通常人只有置身於親密的安全感中,自衛才可以撤除,如此他(她)才敢冒險在當下與自己的心連線,及聆聽內在的聲音。

這篇文章是要談論修女的獨身貞潔願,它有很多幅度可以談,但在這裡,我只從我的培育經驗中把獨身生活的核心問題提出,而不引證聖經或探討在獨身或貞潔願用語之分別。不管是用「獨身」或「貞潔」,這兩個辭都有它們的相同內涵,亦有它們不同的強調之處。

 

2. 建立情感的自我

修女獨身(或貞潔願),最根本的焦點是來自人類對親密、情感、自我肯定和愛的需求。很少婦女在剛進入修會時,情感是「成熟的」。我這裡所指的情感發展和成熟的標幟是,能夠不自我中心或自憐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能夠不做作或將情感發洩在周圍人身上。其實情感的發展成熟是一個歷程,我們都會成長,變老,但不一定會有相稱的成熟度。有時修會的生活不但不使人更成熟,相反的,有時反而使人停留在小女孩的心態而不自覺。在婚姻生活中,因著承擔孩子、家庭的責任而會迫使人成熟的更多。一般說來,情感是女人的全部,而為男人,只是他生命的一部份。

此外,我們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多少承受了一些有形或無形的傷害。而大部分的人,尤其是亞洲、東方婦女受到社會文化傳統之影響,在情感上都有受傷或尚未成熟的狀況。我們的情緒較壓抑、含蓄,加上西方教會傳統之理性主義、父權思想、二元論等,使得我們的理性變得很發達,而情感卻被壓抑或忽略。可是這樣的壓抑容易養成「低自尊」人格。有位知見心理學家Lency Spezzano說:「只有當一個人學會『承認』並『尊重』感情上的自我,並做她(他)真正想做(發自內心深處的渴望)的事時,她(他)將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對周圍的人安全而無傷害。」一個人若沒有建立感情上的自我,容易形成低自尊的女人或男人,而低自尊的人最會給別人製造問題。人類必須先肯定自我,才不再折磨自己與別人。因此,沒有感情上的自我的人無法真正愛人。

 

3. 愛的召喚

修女獨身(貞潔願)的聖召,基本上是一個愛的召喚,是一個與人建立關係的願,一種愛人的方式。Henry Ward Becher 曾經寫道:「除非我懂得愛,不然我就不懂得朝拜」(I never know how to worship until I know how to love)。如果我們不能愛那看得見的人,我怎能愛那看不見的天主呢?我們的獨身貞潔願是為自己或是為別人,為社會?如果我們的獨身貞潔願只是為壓抑性慾,這世界不需要它,因為壓抑只會造成一個蓄勢待發的火山,豈不更加可怕?所以,獨身貞潔願不是「禁慾」而已,而更是猶如聖女貞德的心所燃燒的那股愛的「火焰」! Leonard Cohen 寫的《貞德的詩歌》

喔,當貞德騎馬穿過黑夜時,

有一股火焰尾隨著她,

沒有月光照亮她的盔甲,

沒有男人帶她穿過黑暗,

她說:我對戰事厭倦了,

我渴望回去我以前的工作,穿上白色的婚紗……

你是誰? 我是火!……

若你是火,我就必須是木頭……

在今天充滿強暴、性氾濫、人性放縱、性別歧視、人性匱乏的世界中,獨身生活的修道人應該發出一股比毫無生氣的禁慾更熱情的精神。這樣的聖召雖然並非更完美或更好,但卻是源自基督那無可言喻的愛的動力,事實上,只有愛才是人所需要的。當我們面對攻擊時,我們需要極大的智慧,才能記得:愛才是最偉大的治療者。

修女獨身聖召是學習不斷無私地去愛人。愛的熱情有千種表達方式,有危險的只有一種,就是「過份」,但人常怕「過份」,所以寧可選擇逃避去愛人。獨身貞潔願與我們的情緒很有關係。而表達情緒的能力是一份恩賜。若常常壓抑某一種情緒,就等於壓抑全部的情緒。那些從未體驗過愛的人,也無法體會到喜樂的高峰。一個獨身修道者應是能愛人的人。John Reilly 神父曾在一次避靜中說:你們中誰若沒有愛過人,最好出去結婚。因為你愛過一個人而死比從來沒愛過任何人而死還要有價值。所以他開玩笑說:你若是三十歲而沒愛過人,最好出去嫁給第二等男人,這比躲在修院而不會愛人好。若是四十歲而沒愛過人,最好出去嫁給第三等男人……事實上,真正度獨身貞潔願,會使人的情緒導向寬宏大量,使人更真實,更自由,也更有交付生命的能量。

 

4. 獨身貞潔願與團體生活

獨身貞潔願是一個與人建立關係的願,是一種愛人的方式。有時修院生活變得很沈重,是因為大家注重效率多過效果。把時間看的比人更重要。例如:

—準時吃飯比接待來訪的客人更重要……

—「應付祈禱」比回電話更「必要」(imperative)

—準時或早點上床睡覺,比陪伴別人的痛苦,與別人一同慶祝喜悅和聆聽別人的故事或痛苦更重要!

我們的生活常常只變成應付每天的規矩(本份),卻讓靈性日漸枯萎,而失去了生命的智慧,也失去了愛的能量,對別人也沒有用心……

梵二以前獨身貞潔願強調像是天使,沒有身體般的純潔,因此造成壓抑感覺。有時,在修會團體中不敢愛真正同會姊妹,因為怕被人誤會為同性戀,因而獨身修女多時在會外找友誼而在會內反而沒有朋友。她們亦害怕真實的愛男性,因怕陷入情感而難以自拔或怕別人說話。有時不知不覺成為一個死寂而沒有活力的修女。她們只能守獨身貞潔願而非活出獨身貞潔願。獨身貞潔願本是一種愛人的方式,有時我們為了顧及純潔而變得更自私與驕傲,因為自認不需要別人。很多人以為純潔就是沒有性的感覺。其實只要是真正的人就會有感受直到生命的末刻。一切的感覺是為叫人走向別人與人分享、愛別人的信號。如果把感覺轉向自己、滿足自己,就是不純潔。我們的感覺是提醒我們要愛別人,為別人的時候。獨身貞潔願讓我們常常以一顆開放的心去接納任何人,尤其是不喜歡的人。我們不能只愛一個人,而是要愛一切的人。當我們有性的感覺時,我們得感謝天主賜給我們身為女人的恩典,並以女人的方式去分享生命與愛。

獨身貞潔願是一個每天掙扎奮鬥的歷程,而不是一個事件。初期教會的教父戴都良說:「沒有人在50歲以前會是貞潔的,因為貞潔願的歷程與我們的身體、心理、生理及靈修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人通常到了50歲時身體、心理及生命經驗、自我認識及靈修深度才會達到某一境界。才能活得越來越真實,較能無私地去愛人……。」

任何團體都應當有友誼的溫暖、接納和深情;然而要產生這溫暖、接納和深情,免不了要付出寂寞和孤獨的代價。寂寞和孤獨是自我接受和自我超越的據點,而寂寞和孤獨也是友誼的痛苦和死亡的一面,寂寞、孤獨和友誼、愛情的關係,無異於生命上的呼與吸的關係。多時只有在我們實存的情態上,真正體驗到絕對的孤獨時,我們才能體驗到與「天主同在」的美味。在修會團體中,姊妹們若能常常彼此分享心靈旅程,陪伴彼此的心路……,將有助於健康的獨身生活。我們的感受是天主的語言,不斷的深入聆聽,我們將會聽到天主的聲音。一個健康的獨身者會隨時聆聽別人,也會與人建立真正的友誼。

 

5. 獨身貞潔與性

獨身貞潔並非禁止有關性的思想或行動,而是在每天生活中面對掙扎和挑戰,好能在真實的性與關係上成長。我們全身都有性,一輩子都有性。要認清真相,自我接受,並在交付給天主的歷程中,不斷地跌跌撞撞,跌倒後再站起來……這就是愛的歷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重要的是清醒地意識到這一切,虛心地信靠天主並在樸實無華的心態中為別人服務。其實在這條路上的跌倒和失敗,並不會使人失去恩寵,這過程是必經之路,是一條靈修的路,其中最糟的是「放棄努力」,而進入自我滿足。若是如此,這才是最沒有貞潔的人。事實上,不會愛人的人是最不貞潔的人。有一次大家為慶祝一位修女的50歲生日,有一位神父就送了一朵玫瑰花給這修女,這位修女由於太興奮、太意外,就不自覺地伸開雙手擁抱了神父,而這位神父卻一下子不見了,這位修女事後覺得自己的舉動也許有些過份而不好意思……,想跟神父說明一下,但找不到,不久,看見他就問他:「你剛剛去了哪?」,他很不好意思地說:「我去花園找第二朵玫瑰花。」表面上看來,他們似乎「不那麼貞潔」(less chastity),但他們不是更真實嗎?更可愛嗎?有誰不需要愛?問題是「恰當」、「合宜」否?獨身貞潔願是一種愛的藝術。是叫人從自私的心態轉變到有責任感的親密 ( responsible intimacy)。

Oscar Wilde說:「我們的心被造是為了被擘開,而不是為封閉的。」(Our hearts are made to be broken, but never to the closed)然而,最令人難過的是那些心靈受傷的人,此後就關閉自己的心而不再向任何人開放。一個真正獻身獨身生活的人,不必做到從來不對熱情和親密的渴望投降,而是在每天生活的掙扎中,活出更有創意,更有愛的生命。而就是在這樣的掙扎中,我們進入生命的深處。若沒有這樣的掙扎,我們不可能奢望與那不斷降生的基督相遇。持守貞潔願與活出貞潔願是截然不同的。持守貞潔願通常是對世界的實況保持距離,並強調倫理道德的幅度。而活出貞潔願是包括個人、人際間和社會方面的幅度,是整個人活出愛的生命。

天主從起初就設計了「性意識」的根本目標,及其在人性、地球、宇宙、陰陽能量運行中不能分開的關係。《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所以我們的性別是我們身份的本質。這性別使我們有能力與人建立關係,而在人際互動中,進入身而為人的核心經驗裡。其實這性意識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能建立我們人性的獨特性和唯一性。每個男人和女人都有陽剛及陰柔的部分,問題是如何整合與平衡我們每個人內在與外在的陰陽運行。

一般宗教都認為天主與性沒什麼關係,天主也反對性,認為性比任何事更使人與天主疏離。一神論的宗教中的神是尤其反「性」的神。性別所代表的人格必須與感受、情緒的熱情、樂趣擺在一起。因此在我們的宗教容易以逃避的心態來表達,而只是在頭腦上作理性的發揮,想像力常被否認或推翻,因此不奇怪,幾百年來以舞蹈、音樂來朝拜天主,表達天人間奧秘的熱情,在一般宗教裡都逐漸予以制度化,把人的感受、情慾及真實的人性意義隔離起來,這也難怪人們已逐漸放棄了這些呆板的禮儀。其實我們的「性」是一種心理能量,它常常尋求表達與溝通。在我們集體文化中被壓抑的性別能量,幾乎投射顯示在使用戰爭武器和集體毀滅的行徑上。許多人只認同陽性身份,因此,我們會聽到在每個現代戰爭中發生集體強暴無辜婦女的事件。

 

6. 人類性意識的神聖性(The Holiness of Human Sexuality)

神的化身 (Embodied Spirit)

神魔均知我們才開始覺察,力量一直隱藏在軟弱中,而奧蹟常被冠上錯誤的面具。(Power has been hidden in weakness, mystery has been masked as a mistake) 天主知道只有謙遜的易受傷者才可以被託付聖神的力量,因此,天主隱藏這奧蹟,而把這個寶藏放在耶穌的身體裡(弗3:5,9 / 格前2:7,10 /1:26)「我的能力是在軟弱中」,因此保祿說:「我誇耀我的軟弱,因為在軟弱中,天主的能力彰顯出來。」格後12:9-10「身體尤其軟弱……」德日進說:「通常我們會努力的把逃避冒險犯罪的事看得比為天主而去處理件困難的事來的更重要。」其實這才是害死我們的事。在人類有限的過渡世界中,沒有什麼是純粹世俗或純粹神聖的事,神魔共存在我們中間,問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我們必須承認,在生活中所產生出來的張力,就是我們在靈修旅程中所要找出它能量和力量的地方,其他的一切全是幻想。所謂恩寵就是集合這些相反的力量,而在彼此互動過程中產生新的生命力,而非死亡,我們稱這樣的力量為「聖」。

性意識更是一個進入內在黑暗的旅程而不是去否認它。(Sexuality is much more a journey into the inner darkness than a denial of it.)甚至那些在戀愛中的人,所呈現的痛苦表情和呻吟所彰顯的真理就是:我們仍是孤獨的(I am still alone)(潛意識中的感覺)。一個讓自己成長的人,會努力為天主,為別人付出,雖然會跌倒,或犯錯,但在犯錯中仍信賴自己;依靠天主,在改變中再度成長……但可能又犯錯……等。唯有透過意識到我們人性的脆弱性,及易受傷性,我們的修道生活才能讓人類對無瑕疵的人性幻想破除!例如在某個修院裡傳說的故事:有個訪客問年長的隱修士:「你們在修道院裡都在做些什麼呢?」這位長者回答說:「喔!我們跌倒了,爬起來,我們跌倒了,又爬起來,我們跌倒了,又爬起來!」所以修道生活不是為完美的人而設的完美生活,而是一種必須努力並經歷失敗的脆弱人性的生活。但在這樣的恩寵中,會深度經驗到天人共融的本質。一個人一旦有這種經驗,生理上的「性」永遠是相對的。一個人越有深度的人性經驗,也就越深的有天人共融的經驗,她(他)就不會成為瞬間儀式的奴隸。這就是福音的自由!這也就是人的性別意識的積極特性。

性意識是我們對生命和溝通的能量,(This is sexuality. It is our energy for life and for communication)沒有它,我們會度一個冷漠和冷酷的生活。這樣,人只有自己,而沒有任何憐憫之心可言。所以性意識是聖神的恆常表達。(Sexuality is a constant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

天主似乎以各種冒險方式來使我們不會失去一件必要的事:我們必須不斷地走出自我,我們不能指望自我滿足,很重要的是我們是不完全的,是需要別人的,其本質上是社會性的,天主必須在我們內創造一股生命力,而這股生命力是不能沈默的,一直到死後10分鐘為止。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此時此刻所發生的一切都是重要的,且是令人愉悅的,因為我是有性別的——這性別就是使我有吸引力,而且是不斷地吸引的。

性這個字的字根「Sex」,是來自拉丁的動詞,secare。意思是「切」或「分開」,其原始意思是「被分開之處」,如今渴望再合起來,意即「被分開,而渴望再結合」,但這種結合基本上是「差異(不同上)的結合及互補」,這就是性別意識的力量和能量。它是相反(對立)的力量和某種對立的能量。性是一個陰、陽兩極充滿連續的吸引力。而身份的對立,是在性別意識上達到圓滿的創造。

 

7. 生理的性與性意識

在反省人類的性意識時,我們必須先區分性意識和生殖的性,(Sexuality and genitality)許多人都混淆兩者,而造成永遠的神秘而無法溝通。性意識是一種存在方式,是一種敏感,一種生活的節奏及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種行為上的態度,及接觸的方式。更是一種力量,是自我的象徵,是萬物生命網的互動關係中的能量。我們的生命是破碎而有限的,然而它已是一個更大整體的一部份,並不斷的渴望更大的整合。生殖上的性是性別自我的一種特殊表達。這種性的結合是要釋放彼此的張力。

真正的性意識的相遇過程是一個靈修,是一個成長和悔改的歷程。不少人只停留在生殖器上的性交流,因而避免了圓滿的性相遇所帶來的悔改歷程。生殖上的性(genitality)是一種儀式,而性的親密 (Sexual intimacy)是實相(reality)。在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深度關係中,有一項事實可以為個人帶來極大的滿足,那就是所謂的「超越」。這是一種將自我擴大的意識,以及與所有其他在以往曾共同生活過,相愛過和痛苦過的人,無論是我們的父母或歷史上的古人,結為一體的感覺。一個人若不能做到這一點,就難免會有空虛及不滿足的感覺。其實人必需讓天主先接觸人分裂的內部,才能經驗到自己是一個「新的創造」,此時,人不但對自己有統一的感覺,同時對他所屬的宇宙也有統一的覺知。在今天的世界,要實現一切愛是危險的,愛對我們既存的世界觀和我們眼前的自我界限具威脅性的,然而愛卻是我們最根本的需要。要達到無私的、不佔有的愛是一個神修的歷程。

 

8. 性意識的神修

教會最重要的領域就是神修,是教會最真實的家人,而神修最具體的表達就是性意識。她最軟弱的部分就是她最堅強的部分。我們通常以為我們可以在紙上和正當、好的行為上遇見天主,然而事實上,多時我們在特別去面對自己的罪惡時,與天主相遇。聖經中的模式是在自己的歷史中遇見天主,尤其是在面對自己的罪惡時。

基督,降生成人,「肉身的攜帶者」,是我們的引導,在耶穌內,我們看見天主聖三是完全的交流。(Perfect exchanger)在Rosemary Hanghtons的聖三論中所採用的圖像:耶穌毫無保留的給予祂,第一次所收到的;因此他也是完全的接受者和給予者。如此,生命的泉源——父,使祂的兒子成為生命的泉源。天主聖三是三位的關係之互動交流,而聖神就是在個人或個人關係這樣易受傷交流的結果。(The Spirit is the personal and personalizing result of such vulnerable exchange) 所謂的罪就是拒絕去交流,亦即不接受!也不給予回報。罪常是宣稱自己的「獨立擁有」或「私人權利」。(Sin is the refusal to exchange either to receive or to give back. Sin is to claim the self as an independent possession or as a private right.)罪也常是一種自我專注(Self-absorption)的形成。而聖神常是將一切的破碎、分裂予以和好。祂提醒我們全部的真理是:我們原是一體的,而不是許多分裂的個體。聖神叫人團結,但罪惡卻叫人分裂,天主的工程是全然的和好,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祂的偉大是他徹底的接受成為人的限度和軟弱,而我們的問題常是不接受我們作為人的限度和軟弱,我們常反抗或否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Michael Buckly, S.J.曾經對那些剛要從事牧靈工作的年輕神父們說:「你們當中,誰夠軟弱成為牧人呢?在社會中對人的評價是看人的才幹、學歷……,但在牧靈工作領域中,誰越覺察自己的軟弱,誰就越會在全然的信靠天主中成為真正有人性的牧人。」因為在匱乏和不足中生活是我們獨身聖召的一部份。天主的方式就是軟弱的方式。福音最大的喜訊,就是天主成了低微和易受傷者。

 

9. 獨身生活與默觀

默觀是獨身聖召的核心和動力。它是一條描述耶穌在曠野中所過的生活方式。曠野不是一個使人學些什麼或不學什麼的地方,也不是給人解釋一切事情之處,而是要人「拒絕太快去下判斷」,好能全然先安靜下來覺察並淨煉自己。因為一旦表達自己贊成或不贊成時,你會太在裡頭以致無法客觀的瞭解真相。在默觀生活中,每一個矛盾,無論是內在或外在的,大的或小的事,都可看作是冰山的一角,底下是更深、更大的範圍,我們必須用愛來探索隱藏在我們身上的一舉一動、思想、感受表層下的東西。然後放下自己所執著的,如此真相方能呈現在我們眼前,尤其是絕對的真相——天主,所以默觀是自我捨棄最徹底的方式。愛的偉大記號之一是:你雖然感受到分離的痛苦,但仍能帶著微笑對所愛的人說再見,因為你是真實的人。

愛與知識是絕然不同的。知識通常意謂著「操縱」。當我有知識時……我就有理……也就會有控制……,而不一定是愛。Max Beerlohm 說:「幼時的我,謙和、愉快,是牛津大學使我變得不近人情」。女性運動前驅Gloria說:「有時受高等教育越久,女性越看不見自己,也越不能做自己」。一個修道生活若想要在一個文化中發揮感染力、效果,就必須要有真誠的身份( genuine identity),即:不只是被人視為一個沒有婚姻的獨身者、或一個提供勞務者,而必須是一個能無限去愛的人,一個在愛的承諾中,為別人交付生命更勝於那愛我的人,一個能鼓起勇氣,能承擔被拒絕的痛苦的人,這是一個「真實的默觀者」。

 

10. 結語

走出自我才是性別的意義。獨身生活承諾的真正核心是「超越自我」。默觀者的力量是來自於天主的持續催促。在這樣一個受傷和被遺棄的世界裡,需要那懷著來自天主那種瘋狂的愛心來愛別人的人。這世界上需要過獨身生活的人活出真實的人性,除了失望以外,在每一件事上和一般人一樣,熱忱地帶給別人希望、幫助別人,猶如耶穌基督帶給人更豐富的生命。

所以培育獨身者在深度默觀的祈禱中,以愛來注視「實相」(reality),活在當下,並去感受那真實的剎那,我們就會在意想不到的路上遇見基督,並體會那圓滿之喜悅。修女獨身聖召的培育,基本上是愛的能力的培育。真正的愛是存在在人心底深處,多時,我們的愛被一些不太正確的想法、作法或心態所覆蓋。而愛不是從外面引進的,也不是商場上買來的商品。事實上,愛只是需要被釋放出來,它是生命的流溢。

 

 

參考書目

1. CHITTISTER, Joan , OSBThe Fire in the Ashes.

2. ROHR, Richard, OFM Near Occasions of Grace.

3.O’MURCHU, DiarmuidPoverty, Celibacy and Obedience.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