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憤怒、敵意和攻擊行為

 

JAMES GILL

陳德康譯

 

神思 第五十六期 二零零三年二月 15-24

 

 

 

 

**********

 

 

 

摘要

James Gill神父一文從心理學角度研究憤怒、敵意和攻擊行為。人所希望的或趨向的目標受到阻礙、便會對所經驗的挫折產生憤怒的回應:憤怒升級便會有敵意的態度,並推動人作攻擊和破壞行為。這是導致毀滅行為的進程,作者要人謹慎地處理。

 

 

**********

 

 

 

 

有人站在你前面磨拳擦掌,提高聲浪,面部肌肉抽搐。很明顯,他很憤怒。當你指出他的狀態時,很多時得到的回覆是:「我並非發怒,只是心煩而已。」有人很清楚地表現出敵意——他大吵大鬧,責罵他人,目露不屑鄙視的眼神。當你讓他知道你察覺到他的敵意時,他卻否認,並堅持說:「我只是不虛偽,並非敵視他。」

多時,一個極能幹的人的行為會清楚顯露他的性格是具高度攻擊性。當你提及他的表現時,他會即時自衛,向你作出更正。你得到的回答可能是:「我不是作出攻擊,這只不過是自信的表現。」

憤怒、敵意和攻擊等字眼經常在修道人的講詞中出現。當有人向修道人指出他們也有發怒、具敵意或攻擊行為時,他們大多數會感到被冒犯、指責或判斷,並作出自衛的反應。他們認為這些字眼有侮辱性,用作形容他們的行為或表現,即暗示他們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有缺失。

 

因挫折而憤怒

讓我們先看看憤怒是甚麼一回事。心理學家將其列為與目標為本的行為有直接關係的原始情緒之。當我們感到受阻,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或是感到目標難以或無法達到,便會引發憤怒的情緒,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由自律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和釋放進入血管的腎上腺素所控制的生理反應,其中包括:呼吸量大增、血壓和心跳加速、血液凝固的速度上升、隨汗液排出廢物的速度加快。這一切令憤怒的人進入戒備狀態,隨時對所經驗到的挫折作激烈回應。這些生理反應若長期持續,能導致心身相關(與壓力有關)病症的病徵。當憤怒的情緒被壓抑或埋於心內,得不到公開宣時,這情形最常見。

對一個正常的人來說,由嬰兒期開始,憤怒情緒已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當一名約五個月大的嬰兒得不到他所想要的,會以喊叫、揮動四肢、令身體肌肉繃緊來表達他的憤怒。很多時導致嬰兒憤怒的原因可能只是些微的身體不舒適、活動受到限制或被忽略。當兒童稍長,開始懂得照顧自己,他會因不能令他人明白自己的感受,不懂自己穿衣,或不能成功地自己用餐進食,而有挫敗感和憤怒。就學前兒童來說,當有人干擾他的活動,拒絕關注他,取去他的物件,或他經常受到責罵或懲罰,都會感到憤怒。哭、叫、咬、踢是這個階段的兒童表達憤怒的方式。大發脾氣常見於二至四歲的兒童,這代表兒童正努力務求達到目的,同時亦是他發洩因挫折而感到憤怒的方法。

六至十歲的兒童較常以打架、戲弄人、友善的態度、罵人、嘲笑人、恐嚇、粗魯行為等方式表示憤怒。稍後,到初中階段,少年人會以拒絕與人交談,排斥人參與團體活動,將情緒發洩在動物、較年幼或受歧視的兒童身上等方式表達憤怒。正如心理學家Robert Goldenson在 《人類行為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一書中提及:「在缺乏安全感,對朋輩的批評較敏感,對權威抗拒,要求有私人的空間的情況下」,少年人較易發怒。在一個能挑起年輕成年人的憤怒的境況的研究中,同一心理學家發現挫敗感大多是由他人引起的,「例如:父母的霸道和取笑,侮辱性或譏諷性的評語,責罵或指斥」。導致成人感到挫折憤怒的典型情況可能會涉及:在不公平的情況下遭受損失、儀器失效、有歧視成份的徵稅、不和的鄰居、社會不公義的現象。在這些情況下,爭論、批評、詛咒和搬弄是非是常見的表達憤怒方式。在老人方面,尤其是當他們的活動和社交能力已明顯地受到限制,即使只是遇到輕微挫折,他們也會有胡思亂想、脾氣暴躁、惹人討厭的行徑等反應。

 

個人的表達方式

成人表達憤怒情緒的方式,大多取決於他孩提時代發展形成的傾向。Goldenson 指出最重要的形成因素包括(1) 紀律訓練的方法、(2) 父母的態度、(3) 性別上的差異、(4) 家庭地位、(5) 社會經濟水平和 (6) 性格特徵。他發現中上階層的兒童通常被教導要壓抑憤怒,而屬於社會經濟水平較低的兒童(特別是男孩)則被鼓勵公開宣洩憤怒,認為這是力量的表現。作父親的會不理會或會鼓勵兒子宣洩憤怒,因為他覺得這樣兒子才算有男子氣慨。但是作母親的對子女(特別是女兒)憤怒反應的容忍力較低。父母自己對高中低不同程度憤怒的反應,能成為子女的榜樣,塑造他們的情緒模式。

如上文所說,挫折提供發展憤怒反應的機會,但挫折本身與憤怒不同,並不是一種情緒。挫折是人向目標邁進時受到阻礙而產生的狀況。挫折出現的先決條件是有一個需要、推動力或行動的傾向(通常稱為動機),再加上妨礙該人達到目標的障礙。當一個人認為受到的障礙干擾是不合理或無法估計,而非可預計或無可避免的,憤怒的情緒會更加強烈。另外,由挫折產生的失意情緒會影響人的注意力、思考、計劃的能力和其他與建設和想像力有關的表現。當人的憤怒程度由中等上升至極高水平時,他的行為會傾向無條理、衝動和混亂。

 

隨挫折而來的攻擊行為

人因挫折而感到憤怒是正常、健康和無可避免的反應。在此情況下,作為相連的情感,不論他意識與否,他也會傾向採取攻擊行動。這行動可以是:直接或間接的、 實在或象徵性的、清楚表露或隱藏其攻擊性的、真實或想像的。

廣義地說攻擊性行為是其目的為懲罰或傷害他人的任何行為。它可以只是說話,例如一群憤慨的修生高聲地據理力爭,要求院長收回成命。另一方面,它亦可是確實的行動,例如一群怒氣沖沖的執事推開擋駕的接待員和教區辦事處職員,要求與主教見面,因為主教最近的決策打擊了他們在牧民方面的熱忱和努力。雖然很多時攻擊行為只涉及象徵性的行動,如書寫抗議信表達對未有制止事情發生而感到不滿和激憤,但一個人極度憤怒時,他的攻擊行為可以是實實在在的襲擊、破壞或虐待性的暴力行為。

多時,攻擊被視作暴力的同義詞,用來形容其目的為導致他人痛苦(或甚至死亡)的破壞性行為,但有時攻擊對象會被轉向至其他動物或物件,甚至是轉移到自己身上。心理學家認為出現攻擊行為的可能性是視乎個人正面對的挫折的嚴重性。三項因素決定挫折的嚴重性: (1)要求達到受阻目標的動機的強度(2) 妨礙達成目標的阻力的嚴重程度; (3) 現正或最近受到阻礙的動機的數目。但是應記得,每人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受其性情和早期經驗影響。有些人遇到輕微阻力已出現攻擊行為;另一些人要遇到極大阻力才有攻擊反應。若個人感受到的挫折的嚴重性和其攻擊反應的強烈程度起碼維持一定的正比關係,憤怒和攻擊屬正常的心理現象。

 

後天或先天

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首先主張當尋求喜悅或避免痛苦的動力受阻時,攻擊是對此挫折的基本反應。他的論點得到臨床經驗和實驗結果支持。佛洛依德和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均假設攻擊驅力是人的本能的部份。最近,Konrad Lorenz和其他一些生物學家提出證據證明攻擊是本能性生物驅力的說法。當有助於生存時,攻擊便會出現,例如: 為了保護家園,阻止入侵者和確保物種的生存。Lorenz指出人類是會自相殘殺的眾多物種之一。兩名不相識的男孩碰面後可能是打架收場,正如兩隻陌生的猴子、蜥蝪、老鼠或刺魚的情況一樣。Lorenz的理論今天受到廣泛的討論。現時仍無法肯定攻擊驅力是否如Lorenz所說的普遍。事實上,有些人、動物、甚至是整個社群甚少或不會有攻擊表現。心理治療家Anthony Storr在他的著作《人類的攻擊行為》(Human Aggression) 一書中說:「到目前為止,仍無足夠說服力的證據證明,在生理的層次,攻擊反應比性反應的本能性弱。若攻擊的定義不局限於真正的襲擊,則攻擊表現如性表現一樣,可能是人之為人的必要條件。…成功地支配事物、克服障礙、掌握外界事物,是人的本性需要,正如人需要性和食物一樣,而若要滿足這些需要,攻擊是必要條件。」

 

挫折感的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佛洛依德認為挫折必會導致攻擊行為,但是心理學家Neal Miller後來證實有些人遇到挫折時會有其他不同的反應,例如:有些人會變得被動、退縮、服從、或刻意求和、奉承阻撓他的人等。其他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會有孩童學習的表現,面對挫折時不但不作出攻擊,反而有退化的表現。當不斷遇到挫折,他們會變得像嬰孩,依賴他人,不能自己處理問題。面對挫折時,有些兒童學會變得拘謹和不安,但是在玩耍的場合,他們的憤怒和攻擊力的宣程度卻令人震驚。這現象可能可用作解釋在籃球場和修道院、宗教場所的休憩室出現的暴力行為。

在表達方面,一般來說,男孩比女孩較少顧慮他們攻擊行為的表現。很多時候,男孩被鼓勵要反擊,但是女孩的攻擊行為卻被視為非女性化的表現,不被鼓勵。研究人員亦發現來自貧乏家庭的兒童比來自富足家庭的兒童有更多攻擊行為,但是即使同是來自貧乏家庭,若得家人認同和獎勵,攻擊行為的出現率亦會比不容忍此行為的家庭高。值得一提,兒童是從成人身上學習實際的攻擊行為,而電視節目則給兒童提供大量學習機會。最後,在研究兒童的攻擊行為時,心理學家發現領導模式是一個重要因素。習慣了權威性領導模式的小組在獨處時,很多時會將攻擊對象指向單一位受害者身上。在寬鬆自由氣氛下的小組則傾向互相打鬥或破壞室內的物件。而兩組所表現的攻擊性遠比由民主領袖帶領的小組高。

上文為攻擊所下的定義為大多數心理學家接受,但卻得不到佛洛依德派的精神病學家的完全認同。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是攻擊的目的未必一定是「懲罰或傷害他人」。攻擊(aggression) 一詞來自拉丁文aggredi,意思是順向或逆向的活動。對很多現代佛洛依德派學者來說,攻擊未必全是具破壞性。他們認為:要求獲得控制權的衝動,要獲取和行使權力的傾向,都證明攻擊未必會傷害他人。但是有關攻擊行為,心理分析學派理論家仍有很多問題未能解決。在FreedmanKaplanSadock的合著《精神病學完全課本》(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第二版) 中提到「由佛洛依德開始研究探索到現在,雖然我們對攻擊的作用和變化已掌握了不少,但是有關其性質、來源、形成和消失的條件、成長因素如何能導致其病態性的偏差和如何能令其更有建設性地融入人的作息中等課題,仍需努力鑽研。」

 

敵意是推動力

「敵意」通常會與「攻擊」被互換使用。與攻擊不同,敵意被認為隱含有破壞,或起碼有指向破壞後果的意思。敵意(hostility) 來自拉丁文的hostis,意思是敵人。Goldenson 強調敵意的感情成份和其挑釁的意圖,視敵意為「持久的憤怒,加上強烈的報復意欲」。

在差不多所有與精神有關的病症,包括精神病、神經病、性格異常等,敵意都是其中一個原素,它亦出現於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病症。敵意也是正常和健康的人性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要將憤怒和敵意兩者區分不易。若你見到的表現是源自長期的欠缺或挫折,而行為本身又可被形容為具攻擊性的憤怒或怨恨,這可以肯定是敵意的表現。

攻擊通常被用作形容行為,而敵意主要是形容感覺和推動力。精神病學者Leon Saul在他極負盛名的著作《敵意的心理動力性》 (Psychodynamics of Hostility)一書說「敵意是一種推動力——意識到或意識不到的衝動、傾向、意圖或反應——目的是傷害或破壞一個不論是否有生命的對象」。隨敵意而來的通常是憤怒的感覺和情緒,若以行動宣,會衍生暴力、罪行和令無辜者受到傷害。Saul認為若將人對人不同的敵意表達形式視為機制延續的徵兆——即當人生活於洞穴和森林時為生存而必需有的反擊或逃命反射式行為於今天重現,敵意是人所能明白的。但在現代文明社會,此等行為卻被視為過於橫蠻。他說若被誤解和無節制,此自保的機制會「失控和對人對己帶來破壞」。他指出在此先天的生理機制下,敵意無可避免地融入各種形式的退縮、抑鬱、恐懼、強制、性反常、沉迷、精神分裂等表現中。

敵意的外在表達可以是具破壞性的攻擊,但在某些情況下,亦可偽裝於公義、正直,甚至是愛的面具下。在過失、反叛、戰爭、強暴、兒、離婚和自殺中我們看見敵意。兒童通常以饒舌、輕視他人、弄髒地方/物件、尿床、拒絕進食、手足不和等方式表達敵意。成人則以歧視、不滿的態度、煩躁、過度與他人競爭、過度具侵略性、蔑視他人的生活方式和表現等方式表達敵意。在所有不同的情緒中,敵意最能令人不安。它能產生極大的罪惡感,特別是當敵視的對象是父母,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是敵對的態度和行為超越了道德的門檻。它不但能引起對報復的恐懼,也能引起對失去愛和認同的恐懼,結果是存在於人內心的敵意(不論是否意識到)成為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的主要根源。為了保護自己,脫離這些不安的感覺,我們會採用一些防衛機制,例如:否認(拒絕承認自己正受敵意的情緒折磨)、反向作用(對敵視的對象過份友善或記掛)。被脅持人質會不自覺地使用了反向手段,因為他們覺得若脅持者察覺到自己的敵意,可能會生命不保。精神病者隱藏敵意的方法通常是服從、奉承、自我抑制,為搏取接納、愛和安全感。

 

敵意的起始

敵意不是遺傳的,不是先天性不能改變的。敵意通過父母有意或無意的行為傳給子女。在嬰兒和兒童期,敵意的性情已形成——一個極敏感的反擊或逃命心理機制——是缺乏適當的照顧和被忽略的後果。在以兒童和成人為對象的臨床實驗中多次證明,父母行為的制約性影響(不論是善意、不自覺或刻意的),為個人在面對壓力和情緒問題時可能受到傷害的程度播下種子,最終會形成容易產生敵意的性格。若兒童重複經驗到被忽略、拒絕、過度保護或控制,他會預期將來亦會受到同樣的對待,在心內,他慣性地感到恐懼和怨恨,並處於準備隨時逃避他人的誇張和緊張狀態。結果是他在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挫折時,會有過敏反應,其特徵是極度憤怒、大發脾氣和報復性的敵意。可惜的是,他早期因感到父母錯誤的對待(不論合理與否)而對他們產生的怒氣,最終會投射到一些未能達到他的期望、需要或要求的人身上。另一方面,具此類性格的人常有罪惡感和自卑感。他的原始衝動——在兒童期和——是傷害和毀滅所有他依賴的人,因為他認為自己應得到比目前更佳的待遇。由於他處身一個模糊但持久的驚恐狀況而產生慣性焦慮,令他以為若別人感到他的敵意,便能嚇倒人,令人走開,結果是他反而得不到最渴望的愛和接納,所以敵意通常伴隨有罪惡感和焦慮或恐懼,這些令人痛苦的情感,給不同的情緒和心身病症發展機會。

 

敵意的主要來源

雖然早年的缺乏和因此而形成的情緒模式能加劇人的煩躁、挫折感、焦慮和敵意,但對像Saul 的心理分析派學者來說,煩躁、挫折感、焦慮和敵意的來源主要是圍繞數種強有力的基礎性推動力。它們包括(1)依賴他人和獨立自主的需要; (2) 愛和被愛的需要; (3) 性的驅力; (4)自卑感和自大感(或自戀) (5) 競爭力。Saul說這些推動力「不同程度和比例的組合產生各式各樣的性格和心理病類型及心身病症的病徵」。這五種推動力雖是各自獨立,但關係密切。換句話說,敵意的首要來源是這五種推動力在趨向成熟時受到的干擾。此干擾主要是來自早期與父母在互動上的欠缺,再因後期未能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和交往而惡化。

這篇文章簡略介紹了憤怒、攻擊和敵意的性質、主要特徵和來源。很明顯,三者關係密切,有重疊的地方。但是目前為止,仍未有任何專業文章能就三者作完滿全解釋。有一點清楚的是,攻擊作為一種行為,是由於人在滿足需要或達成願望時遇到障礙,感受到挫折,並因而引發憤怒的情緒。此情感與敵意聯合,成為攻擊和破壞行為的推動力。行動可向外,成為打鬥式的表現。行動亦可向內,形成憂鬱、自毀的思想或行動,甚至是自殺。

戰爭、所有的情緒病和大部份在宗教團體內經驗到的傷痛,都與我們所討論的題目有關。在下一期,即文章的第二部份,內容會集中於如何有效和積極地處理這些實在的問題。我們也會討論在這些具影響性、有趣和不斷重現的生活課題上,負責培育、領導和輔導的人可以有甚麼策略,幫助他們的服務對象有更整合和成熟的發展。我們將會觸及的,不只是心理和社會的範疇,亦會特別強調靈性和道德上的含意。

  

文章原載於Human Development, vol.1, No.2, Summer 1980, 36-42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